第54章 朝野驚
魏忠賢於地方所呈奏疏,經司禮監謄抄發派,很快就在朝掀起風波和影響,涉及到皇莊皇店之事,一向屬於比較禁忌的存在。
畢竟這是皇產。
在北直隸治下各府縣,有著不少的皇莊,大量土地不在征收範疇內,所產皆直充天子內帑。
新君在徹查皇莊皇店,而且力度還這樣大,這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盡管最初大批的廠衛離京,引起不少人關注,然朝堂上多變的時局,新君乾綱獨斷的風格,使得很多人的注意漸漸都轉移了。
但是司禮監謄抄魏忠賢所呈奏疏,關鍵是朝中有司都收到了,更別提司禮監還譴人至都察院、六科奉上諭質詢,這讓很多人都嗅到不尋常的味道。
太常寺。
“東鮮公,您說天子這是何意?”
兵科給事中吳亮嗣眉頭微皺,看向沉默的太常寺少卿官應震,“司禮監派至有司的奏疏,必是得天子授意,本官總覺得此事不簡單。
當初魏忠賢、駱思恭他們率廠衛離京,就引起不小的矚目,在時下這等特殊朝局,魏忠賢向禦前呈遞這等奏疏,肯定不止清查皇莊皇店那麽簡單。
畢竟皇莊皇店之事,所存問題由來已久,天子初登大寶,想必是不清楚其中內情,所以事先才……”
“明仲公,你難道真以為天子不知內情?”
官應震撩了撩袍袖,打斷了吳亮嗣,“如若天子不知內情,當初為何要譴魏忠賢和駱思恭離京呢?
魏忠賢得天子寵信,被擢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緝事廠,此前在內廷一直籍籍無名,不知這些還說的過去。
可駱思恭呢?
此人自掌錦衣衛事,就一直想壯大錦衣衛,然直到新君禦極,才得以實現該想,你覺得駱思恭不知內情?”
“東鮮公這是何意?”
吳亮嗣皺眉詢問道。
“不是本官何意,而是天子何意。”
官應震神情悵然,倚著官帽椅說道:“從司禮太監王安被杖斃於午門,內廷也好,外朝也罷,出現了多少事情?天子深居內廷不出,然所做諸事,卻處處卡在要害,這在朝野間引起多少風波?
縱使是勢起的東林黨,麵對天子的乾綱獨斷,他們也多是被動承受,咱們的這位天子啊,可不是表麵看的那麽簡單。”
吳亮嗣沉默了。
對官應震所講這些,吳亮嗣是認可的,作為楚黨的黨魁,官應震也好、吳亮嗣也罷,對眼下的朝局都很憂愁。
昔日被打壓的東林黨,借著大行皇帝朱常洛禦極登基,搖身一變,在朝堂強勢崛起,齊楚浙黨根本壓製不住。
即便大行皇帝朱常洛驟崩,可之後發生的種種,讓東林黨再度搶占先機,以至於齊楚浙黨陷入被動下。
欽定的顧命諸臣中,除了浙黨占了位置,齊黨也好,楚黨也罷,亦或其他諸黨,根本就沒占任何位置。
政治是講勢的。
以至於在過去這段時間,齊黨、楚黨等派多是觀望,不敢輕易的站隊或下注,畢竟他們錯不起了。
東林黨的勢太強了,有浙黨頂在前麵,他們還有喘息的機會,可真要被東林黨盯上,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東鮮公,您覺得天子會怎樣做?”
吳亮嗣沉吟很久,皺眉看向官應震,“在來太常寺時,內廷有不少太監出來,為首的是乾清宮太監劉若愚,看架勢,他們是要奉詔離京。”
“隻怕魏忠賢呈遞的奏疏裏,涉及到地方的那些人,必將被廠衛逮捕,甚至是押進詔獄。”官應震皺眉道。
“真要是這樣的話,天子就不怕京畿有變嗎?”
吳亮嗣心下一驚,難以置信的說道:“畢竟皇莊皇店遍布北直隸各處,天子真要這樣細查下去,那牽扯到的……”
“你覺得天子會在意這些嗎?”
官應震反問道:“當初杖斃司禮太監王安時,東林黨人的反應不夠大嗎?甚至還裹著方元輔一起進宮,可結果怎樣呢?王安不還是被杖斃了?甚至內廷還被大清洗了。”
“可是……”
吳亮嗣說著,到嘴邊的話,卻硬是憋住了。
吳亮嗣根本無法想象,一旦真發生這等事情,將會在朝野間引起怎樣的風波,畢竟這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啊。
“在伱來之前,本官了解到一些情況。”
官應震雙眼微眯道:“都察院左都禦史張問達,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幾人,在麵對內官的質詢時,態度都是很強硬的,甚至不少東林黨人,都開始私下接觸起來,顯然他們對天子縱容廠衛是不滿的。
即便天子想清查皇莊皇店,那也應該有有司進行,而不是放縱廠衛去徹查,這個口子一旦開了,那可不是什麽好現象。”
“東鮮公,那我等該怎麽做?”
吳亮嗣神情凝重道:“時下朝局撲朔迷離,天子閉塞言路,喜乾綱獨斷,難道還繼續靜觀嗎?
與東林黨關係匪淺的孫承宗,被天子授協理京營戎政,本官總覺得此事不簡單,一方麵打壓東林黨,一方麵又是這樣,您說天子對東林黨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這個誰也猜不透。”
官應震說道:“眼下不是我等要做什麽,而是要看方元輔他們做什麽,至於東林黨,還是暫避鋒芒吧。
你可知,鄒元標幾人已至通州,對了,還有那錢謙益,也跟著來了,就這等特殊的時局下,你覺得我等能出頭嗎?”
吳亮嗣神情愈發凝重。
現在東林黨把持的優勢太多了,僅在內閣這邊,東林黨就獨占兩個,朱國祚、何宗彥、沈?、史繼偕幾人,還在趕赴京城的途中,就算他們都赴任了,可是也影響不了東林黨啊,畢竟內閣可是要害所在。
雖說紅丸、移宮兩案被天子欽定洪承疇審理,但朝野間依舊有不少人,私底下議論內閣首輔方從哲的過失,或許不像先前那般激烈,可此事沒有定論前,方從哲就別想被徹底摘出去,一想到這樣的情況,吳亮嗣就憂心忡忡,彼時在朝中有司,不止官應震他們在討論此事,其他諸黨各派也在討論此事。
魏忠賢於地方所呈奏疏,經司禮監謄抄發派,很快就在朝掀起風波和影響,涉及到皇莊皇店之事,一向屬於比較禁忌的存在。
畢竟這是皇產。
在北直隸治下各府縣,有著不少的皇莊,大量土地不在征收範疇內,所產皆直充天子內帑。
新君在徹查皇莊皇店,而且力度還這樣大,這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盡管最初大批的廠衛離京,引起不少人關注,然朝堂上多變的時局,新君乾綱獨斷的風格,使得很多人的注意漸漸都轉移了。
但是司禮監謄抄魏忠賢所呈奏疏,關鍵是朝中有司都收到了,更別提司禮監還譴人至都察院、六科奉上諭質詢,這讓很多人都嗅到不尋常的味道。
太常寺。
“東鮮公,您說天子這是何意?”
兵科給事中吳亮嗣眉頭微皺,看向沉默的太常寺少卿官應震,“司禮監派至有司的奏疏,必是得天子授意,本官總覺得此事不簡單。
當初魏忠賢、駱思恭他們率廠衛離京,就引起不小的矚目,在時下這等特殊朝局,魏忠賢向禦前呈遞這等奏疏,肯定不止清查皇莊皇店那麽簡單。
畢竟皇莊皇店之事,所存問題由來已久,天子初登大寶,想必是不清楚其中內情,所以事先才……”
“明仲公,你難道真以為天子不知內情?”
官應震撩了撩袍袖,打斷了吳亮嗣,“如若天子不知內情,當初為何要譴魏忠賢和駱思恭離京呢?
魏忠賢得天子寵信,被擢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緝事廠,此前在內廷一直籍籍無名,不知這些還說的過去。
可駱思恭呢?
此人自掌錦衣衛事,就一直想壯大錦衣衛,然直到新君禦極,才得以實現該想,你覺得駱思恭不知內情?”
“東鮮公這是何意?”
吳亮嗣皺眉詢問道。
“不是本官何意,而是天子何意。”
官應震神情悵然,倚著官帽椅說道:“從司禮太監王安被杖斃於午門,內廷也好,外朝也罷,出現了多少事情?天子深居內廷不出,然所做諸事,卻處處卡在要害,這在朝野間引起多少風波?
縱使是勢起的東林黨,麵對天子的乾綱獨斷,他們也多是被動承受,咱們的這位天子啊,可不是表麵看的那麽簡單。”
吳亮嗣沉默了。
對官應震所講這些,吳亮嗣是認可的,作為楚黨的黨魁,官應震也好、吳亮嗣也罷,對眼下的朝局都很憂愁。
昔日被打壓的東林黨,借著大行皇帝朱常洛禦極登基,搖身一變,在朝堂強勢崛起,齊楚浙黨根本壓製不住。
即便大行皇帝朱常洛驟崩,可之後發生的種種,讓東林黨再度搶占先機,以至於齊楚浙黨陷入被動下。
欽定的顧命諸臣中,除了浙黨占了位置,齊黨也好,楚黨也罷,亦或其他諸黨,根本就沒占任何位置。
政治是講勢的。
以至於在過去這段時間,齊黨、楚黨等派多是觀望,不敢輕易的站隊或下注,畢竟他們錯不起了。
東林黨的勢太強了,有浙黨頂在前麵,他們還有喘息的機會,可真要被東林黨盯上,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東鮮公,您覺得天子會怎樣做?”
吳亮嗣沉吟很久,皺眉看向官應震,“在來太常寺時,內廷有不少太監出來,為首的是乾清宮太監劉若愚,看架勢,他們是要奉詔離京。”
“隻怕魏忠賢呈遞的奏疏裏,涉及到地方的那些人,必將被廠衛逮捕,甚至是押進詔獄。”官應震皺眉道。
“真要是這樣的話,天子就不怕京畿有變嗎?”
吳亮嗣心下一驚,難以置信的說道:“畢竟皇莊皇店遍布北直隸各處,天子真要這樣細查下去,那牽扯到的……”
“你覺得天子會在意這些嗎?”
官應震反問道:“當初杖斃司禮太監王安時,東林黨人的反應不夠大嗎?甚至還裹著方元輔一起進宮,可結果怎樣呢?王安不還是被杖斃了?甚至內廷還被大清洗了。”
“可是……”
吳亮嗣說著,到嘴邊的話,卻硬是憋住了。
吳亮嗣根本無法想象,一旦真發生這等事情,將會在朝野間引起怎樣的風波,畢竟這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啊。
“在伱來之前,本官了解到一些情況。”
官應震雙眼微眯道:“都察院左都禦史張問達,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幾人,在麵對內官的質詢時,態度都是很強硬的,甚至不少東林黨人,都開始私下接觸起來,顯然他們對天子縱容廠衛是不滿的。
即便天子想清查皇莊皇店,那也應該有有司進行,而不是放縱廠衛去徹查,這個口子一旦開了,那可不是什麽好現象。”
“東鮮公,那我等該怎麽做?”
吳亮嗣神情凝重道:“時下朝局撲朔迷離,天子閉塞言路,喜乾綱獨斷,難道還繼續靜觀嗎?
與東林黨關係匪淺的孫承宗,被天子授協理京營戎政,本官總覺得此事不簡單,一方麵打壓東林黨,一方麵又是這樣,您說天子對東林黨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這個誰也猜不透。”
官應震說道:“眼下不是我等要做什麽,而是要看方元輔他們做什麽,至於東林黨,還是暫避鋒芒吧。
你可知,鄒元標幾人已至通州,對了,還有那錢謙益,也跟著來了,就這等特殊的時局下,你覺得我等能出頭嗎?”
吳亮嗣神情愈發凝重。
現在東林黨把持的優勢太多了,僅在內閣這邊,東林黨就獨占兩個,朱國祚、何宗彥、沈?、史繼偕幾人,還在趕赴京城的途中,就算他們都赴任了,可是也影響不了東林黨啊,畢竟內閣可是要害所在。
雖說紅丸、移宮兩案被天子欽定洪承疇審理,但朝野間依舊有不少人,私底下議論內閣首輔方從哲的過失,或許不像先前那般激烈,可此事沒有定論前,方從哲就別想被徹底摘出去,一想到這樣的情況,吳亮嗣就憂心忡忡,彼時在朝中有司,不止官應震他們在討論此事,其他諸黨各派也在討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