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風凜冽,皇甫嵩率領的大軍如同破竹般擊潰了廣宗的黃巾軍。


    在這場決戰中,張角的弟弟張梁被斬殺,標誌著黃巾軍的衰落。


    然而,皇甫嵩並未因此滿足,他得知張角已病死並下葬,為了徹底消除黃巾軍的象征,他下令剖棺戮屍,將張角的首級割下,送往洛陽。


    廣宗城外的戰場上,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


    皇甫嵩的軍隊斬獲得了三萬首級,而赴河自盡的黃巾軍更是多達五萬。這一戰,不僅彰顯了皇甫嵩的軍事才能,也徹底擊潰了黃巾軍的士氣,使得這場起義漸入尾聲。


    廣宗城內,黃巾軍的士氣跌至穀底。張角的死訊和張梁的敗亡,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許多黃巾軍士兵選擇了投降,而那些堅持抵抗的,也在皇甫嵩的猛攻下紛紛敗退。


    此戰的勝利,不僅為朝廷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也為皇甫嵩帶來了巨大的聲望。


    隨著秋風轉為凜冽的冬風,冀州大地上,黃巾軍的身影逐漸稀疏。隻剩下張寶,帶著他堅定的信眾,繼續向著真定前進。他們的步伐雖然沉重,但眼中卻燃燒著宗教的狂熱,那是一種不畏死亡,隻求信仰的執著。張寶,作為黃巾軍的最後領袖,他的堅持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心中那份對太平道的執著。


    皇甫嵩,這位朝廷的忠實將領,並未因廣宗的勝利而放緩腳步。他緊追不舍,決心將黃巾之亂徹底平息。終於,在真定附近的下曲陽,皇甫嵩的大軍將張寶及其信眾包圍。這場圍城戰,注定要成為黃巾軍的最後一戰。


    十一月的寒風中,下曲陽城顯得格外孤寂。皇甫嵩的軍隊如同一把鐵鉗,緊緊夾住了張寶的最後一絲希望。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皇甫嵩終於攻破了曲陽城,張寶在混亂中被殺。黃巾軍的最後一麵旗幟,在這場風暴中倒下。


    隨著張寶的死亡,黃巾軍的主力被徹底消滅。皇甫嵩的勝利,不僅標誌著黃巾起義的結束,也預示著三國時代的動蕩即將來臨。


    同月,朱儁率領的軍隊在宛城外集結,準備給黃巾軍以致命一擊。宛城,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在戰火中變得瘡痍滿目。城內的黃巾軍,經曆了長時間的圍困,早已是強弩之末。


    朱儁,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深知時機的重要性。他指揮著軍隊,發動了最後的總攻。宛城的城牆在猛烈的攻擊下搖搖欲墜,黃巾軍的防線如同薄紙一般被撕裂。經過一番激戰,朱儁終於攻破了宛城,結束了南陽的戰事。


    隨著宛城的陷落,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的黃巾之亂畫上了句號。這場起義,從爆發到結束,僅僅持續了九個月的時間。然而,這九個月的時間,卻給大漢的江山帶來了深重的創傷,也預示著更大動蕩的來臨。


    黃巾之亂雖然平息,但它的影響卻深遠。它不僅揭示了朝廷的腐敗和百姓的疾苦,也為後來的群雄割據埋下了伏筆。


    185年2月16日,臘月廿九,除夕的鍾聲尚未敲響,而劉宏已經迫不及待地宣布了改元的旨意。他下令將新年號定為“中平”,意在慶祝黃巾之亂的平定,同時也寄托了他對漢朝中興與太平盛世的渴望。


    劉宏的心情如同撥雲見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一日,劉宏身著盛裝,滿麵春風地在宮中巡視。


    每一處宮牆,每一塊磚瓦,都似乎在訴說著往日的輝煌與今日的複興。他看著忙碌的宮人們布置著新年的慶典,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是的,他的生活又回來了,那個充滿權威與榮耀的生活。


    同時,劉宏也沒有忘記那些在黃巾之亂中為他效力的人。


    王允,這個曾因直言進諫而觸怒他的豫州刺史,如今也被釋放,並恢複了原職。劉宏的這一舉動,不僅是為了表彰王允的忠誠,更是為了展示他的寬宏大量和對未來的信心。


    夜晚,宮中張燈結彩,歡聲笑語。劉宏站在高處,望著滿城的燈火,心中充滿了希望。


    黃巾的覆滅,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更是漢朝複興的開始。他相信,隻要他堅持正確的道路,漢家的中興和太平盛世將不再遙遠。


    黃巾之亂雖被一時平定,但其影響力卻如幽靈般徘徊不去。那些趁亂而起的地方叛亂,雖然實力受損,卻並未完全消滅。他們如同散落的火星,在各州郡潛伏,等待著下一次的爆發。


    而黃巾的旗號,成為了一種象征,一種可以凝聚人心、借其聲勢的標誌。


    此外,各州郡長官在征募軍隊應對黃巾之亂後,並未輕易遣散這些兵力。經過戰事的洗禮,這些募兵逐漸轉化成了更具忠誠度的部曲。他們,成為了地方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後來的軍閥割據埋下了伏筆。


    總之,黃巾之亂,不僅是一場簡單的民變,它深層地影響了漢朝的政治結構和社會心態,為三國時代的到來,鋪設了一條動蕩與變革的道路。


    中平元年實際隻有十二月二十九、三十兩日,轉眼就是中平二年正月。


    黃巾的覆滅,黨錮的解除,功臣的班師,這一切都為帝都洛陽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新年伊始,洛陽城內外張燈結彩,歡聲笑語,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然而,在這歡樂的表象之下,劉宏的心中卻有著自己的算計。他看著那些慶祝勝利的百姓,心中卻在想著如何將花出去的錢加倍奉還。於是,當南宮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正殿嘉德殿等諸多宮殿時,他看到了機會。


    張讓、趙忠看穿了劉宏的心思,他們勸說劉宏,這場大火來得很及時,可以借此收取特殊稅費,以彌補平定黃巾時花掉的私產。劉宏聽後,心中大喜,他立刻下詔:稅天下田,畝十錢。


    這道詔令一下,天下嘩然。原本歡樂的氣氛瞬間被打破,人們開始議論紛紛,質疑劉宏的決策。然而,劉宏卻毫不在意,他隻想著如何讓自己的財富更加豐厚。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場大火的背後,隱藏著一場更大的陰謀。這場陰謀,將會讓整個天下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而劉宏自己,也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當劉宏的詔令傳遍天下,整個世界仿佛瞬間靜止,隨後便是一片嘩然。街道上、酒館中、乃至深宮內院,人們無不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原本歡樂的氣氛如同被利刃劃破的絲綢,瞬間破裂,取而代之的是疑惑、不安和憤怒。


    “陛下這是何意?難道他不知道這樣會激起民怨嗎?”有人憤憤不平地說道。


    “或許他知道了,隻是不在乎罷了。如今他眼中,隻有財富和權力。”另一個人搖頭歎息。


    這場陰謀如同潛行的毒蛇,悄悄地滲透進朝廷的每一個角落,等待著時機。它將挑起更大的紛爭,讓整個天下陷入混亂之中。而劉宏,這個自以為掌控一切的人,也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這場風暴的中心,劉宏仍然沉醉於自己的權謀之中,全然不知自己正走向毀滅的道路。而那些被他的決策所影響的人們,也開始暗中策劃,準備反抗這個昏庸的皇帝。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劉宏的詔令,無意中成為了一個導火索,點燃了隱藏在暗處的火藥。而這場大火,將燒毀一切,包括劉宏自己。


    唯獨樂安太守吳郡陸康,他不顧個人安危,上書痛陳厲害,警告劉宏這是亡國之舉。


    陸康在奏章中,用詞激烈而深刻,他引用古人的教訓,指出過度征稅會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動蕩。他強調,國家的安定和繁榮應建立在百姓的安居樂業之上,而非奢華的宮殿和銅人。陸康的奏章如一把利劍,直刺劉宏的奢侈之心。


    然而,中常侍趙忠等人擔心陸康的影響會阻礙征稅的大計,於是他們汙蔑陸康大不敬,將其征回洛陽下獄。這一舉動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滿,侍禦史劉岱就是其中之一。他深知陸康的忠心和才幹,於是挺身而出,為陸康求情。


    劉岱在朝堂上,慷慨陳詞,他指出陸康的忠言逆耳,但卻是出於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百姓的關愛。他強調,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君主的智慧和臣子的忠誠。如果連忠誠的臣子都不能容忍,那麽國家的前途將不堪設想。


    最終,在劉岱的努力下,陸康被釋放,免職回鄉。雖然陸康的直言未能阻止劉宏的征稅決策,但他的勇氣和忠誠,卻贏得了朝野上下的尊敬和讚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