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士徽在鄉間遊曆,尋找合適的聚集地。


    偶然路過一間私塾,聽到教書先生講述的經學,覺得觀點頗為新穎,心中一動,便駐足聆聽。先生的講述深入淺出,將經學中的奧義講解得淋漓盡致,士徽聽後,心中暗自讚歎,覺得教書先生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經學大師。


    先生講完一段經文,士徽便走上前去。抱拳作揖施禮道:“先生,我聽你講解經學,言簡意賅,觀點新穎,心中十分敬佩。能否請教先生名諱,以便日後請教。”


    “在下虞亮,字明規,出身寒微,隻是一名教書人。”


    “先生,在下士徽,字文君,乃交趾太守士燮的三子,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虞亮聞言一笑,道:“士公子過譽了,虞某隻是個教書人,如何敢當得起公子如此讚譽。”


    士徽道:“先生,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當講還是不當講。”


    “公子但說無妨。”


    “徽希望先生能夠加入我們交趾郡,為城內百姓等講解經學,共同為天下謀福祉。”


    虞亮微微一愣,隨即搖了搖頭,道:“士公子,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虞亮隻是一個讀書人,習慣了鄉野村夫的寧靜生活。”


    士徽道:“先生,你真的不再考慮一下?交趾郡能夠給你的,可不是這鄉野的。”


    虞亮歎了口氣,堅定地說道:“士公子,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吾自有決斷,還請公子不要勉強。”


    士徽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知道虞亮已經下定了決心,再勸下去也是無益。他站起身來,道:“既然如此,徽也不便勉強,就此告辭。”


    虞亮送士徽到門口,道:“士公子,日後若是有所需要,虞某一定會幫忙。”


    士徽點了點頭,道:“多謝先生,日後若有需要,士徽一定會來找你。”說完,他轉身離去,留下虞亮獨自站在私塾門口,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士徽第一次招攬文士竟然失敗了,心中有些許失落。他反思著自己的言行,思考著是否在招攬過程中有所疏漏。


    他回想剛才的對話,試圖找出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他覺得自己的語氣和態度可能過於直接,沒有給虞亮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同時,他意識到自己在表達招攬意圖時,可能過於強調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庾亮的感受和立場。


    次日,士徽再次來到虞亮的私塾,隻見虞亮正坐在窗前,專注地撫摸著琴弦。琴音悠揚,如流水般清澈,又如春風般溫暖,讓士徽在門外聽得出神。琴音漸漸停歇,士徽方才從夢境般的琴聲中醒悟過來。


    他輕輕地走進私塾,微笑著對虞亮說:“明規兄,您的琴藝真是高超,讓人如癡如醉。”


    虞亮抬起頭,看到士徽,微笑著回應:“文君兄,你過譽了。我隻是閑暇之餘,彈奏幾曲以陶冶情操。”


    士徽趁機說道:“明規兄,我自幼對琴藝也頗感興趣,不知能否指點一二?”


    虞亮看著士徽認真的眼神,不像是在開玩笑,便點頭答應:“文君兄,你有心學習,我自然樂意傳授。不過,我主要還是教授經學,撫琴隻是我的業餘愛好。”


    士徽突然想起了自己接手安置流民的事情,身邊沒有合適的幫手,他轉頭對虞亮說:“明規兄,如今黃巾賊寇四起,無數平民流離失所。前幾日,交趾郡外收攏流民過萬,吾應對起來破感無力還望先生能來助我。”說完便是拱手作揖


    “我還想請先生閑暇之餘,前去教授經學,幫助流民們重建家園。”


    虞亮聽聞士徽收攏流民過萬的消息,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意。他感歎道:“文君兄,你心懷黎民百姓,這份胸懷和擔當,令人敬佩,實乃我輩之楷模。吾替天下百姓謝過文君。”


    士徽微笑著回應:“明規兄,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盡我微薄之力,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


    虞亮點頭道:“文君兄,你的這份擔當和胸懷,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願意與你一起,為天下黎民百姓盡一份力。”


    “明規兄有所不知,我心之誌向。”


    “四海波瀾不驚,千裏沃野鋪錦,萬民安居樂業。春風拂麵,桃李芬芳,沃土千疇,麥穗金黃。青山綠水間,牧童悠然放歌,農夫耕作,村舍炊煙嫋嫋。街巷中,孩童嬉戲,老者閑談,笑語聲聲。”


    “大廈巍峨,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文教昌盛,禮儀繁榮,天下士子皆能展其才誌。外無戰事,內無憂患,四海之內皆成和諧樂土。天清氣朗,萬物共生,蒼生與天共歡,萬邦皆安。”


    虞亮聽完士徽的抱負,心中激動的情緒溢於言表。他單膝跪地,拱手說道:“明規不才,願為主公效勞。不求他報,隻願共襄盛舉。”


    士徽見狀,目光柔和,連忙扶起虞亮,激動地說:“明規兄,如此深情厚誼,徽受寵若驚。今後願以誠相待,共襄盛舉。


    “今後有明規助我,大事可成也。”


    士徽望著虞亮,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憂慮:“明規兄,眼下就有一個問題,還請幫我。”


    “明規兄此來嶺南地區有些時日了吧。”


    虞亮聞言,說道:“回主公,來了有六年。交州的情況,我確實有所了解。”


    “想必對交州頗為熟悉了?”


    “交州談不上,交趾郡內還行。”


    士徽說道:“足夠了,眼下我們需要將交趾城外的流民一一安置,目前已經安置了部分,剩餘的部分還在尋找合適的聚集地。元規兄有什麽建議?”


    “主要將第一批流民安置在了哪裏?”虞亮詢問道。


    “交趾城外西南的河邊,設置了三個新的聚集地。”


    虞亮思索片刻,緩緩說道:“眼下交趾城外已無合適的土地供我們選擇,不如將眼光放遠一些。”


    “主公,我們何不在在山腳下建立新的聚集地,提供給流民居住。同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利用山地的自然資源,如山間的野果野菜和樹木,以及一些適合山區種植的作物,如竹筍等,還可以發展畜牧業。這樣一來,流民們不僅有了安居之所,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明規,你的想法正合我意。山區的確是一個理想的安置地點。那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為流民提供生存的基礎,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起數個新的聚集地。”


    虞亮略有遲疑的說道:“主要還需預防一個問題,我們在身邊建立新的聚集地,會不會引起駱越與南蠻的不滿。”


    “你說那些駱越與南蠻部落?”


    “我們漢人與他們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們有什麽不滿,那就打到他們滿意為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