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徽站在他父親士燮的書房裏。


    “你不是說出去尋訪遊曆嗎,來我這裏作甚?”


    “父親,我想了解一下交趾的風俗民情。”


    士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他放下手中的筆,靠在椅背上,用一種深沉而溫和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兒子。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吾兒為何萌生此意?”


    士徽微微低下頭,避開了父親的目光。他心中其實有自己的打算,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於是隻能含糊其辭:“孩兒隻是想要為了解一下交趾的情況,以便能更好地輔佐父親。”


    士燮點點頭,似乎對兒子的回答感到滿意。


    於是,他說道:“我會跟他們打聲招呼的,你去吧。”


    “父親我這就過去,您看?”


    士燮從衣袖中拿出一塊玉佩,丟給士徽:“去吧,看到此玉佩他們會配合你的。”


    士徽接過玉佩,心中感激不已。他知道這塊玉佩是父親隨身信物,有了它,他在交趾的行動將會順利許多。他向父親深深地一鞠躬,然後轉身離開了書房。


    士徽出門後直奔郡守府而去。


    交趾郡的郡守府。一輛馬車緩緩駛來,車夫駕馭著馬車,車後跟隨著兩隊家丁。馬車在郡守府門前停下,守衛們見狀,立刻上前迎接。


    馬車車門打開,士徽從中步出,他的出現立刻引起了守衛們的注意。他們認出了這位士家三公子,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行禮致敬。


    士徽微笑著點頭回應,然後徑直向郡守府內走去。


    郡守府內,氣氛莊重而嚴肅。士徽的到來,無疑給這個權力中心帶來了一絲新鮮的氣息。他走進大廳,隻見主薄已經在那裏等候,見到士徽,主薄立刻起身相迎,兩人相互行禮,一番寒暄之後,士徽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士徽在郡守府內的一間寬敞的書房中,與交趾的主簿對麵而坐。書房內擺放著各種文書和卷軸,書架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顯示出這裏的主人對於學問和治理的重視。


    士徽直入主題,他的目光銳利而專注。


    “梁主薄,交趾郡目前的人口是多少?有多少良田?每年的稅收又是多少?”


    主簿對於士徽的提問早有準備,他迅速地從身邊的文書中找到了相關的數據,然後回答道:“回稟三公子,交趾郡目前的人口,良田約有三十萬畝,每年的稅收大約是十萬石糧食。”


    “這二十萬都是漢人嗎?”


    “六成以上都是,剩餘四成都是記錄在冊的百越部族。”


    “也就是說還有沒記錄在冊的百越部族?”士徽追問道。


    “有些部族在深山之中不與外人來往,我們很難深入探究。”


    “原來如此。”


    “我且問你,交州的情報你可清楚?”士徽繼續追問道。


    梁主薄臉色微變,臉上頓時露出有些為難的表情。


    “有還是沒有?”士徽有些不悅的看著梁主薄。


    一旁隨行的家丁附和道:“我家少爺問你呢。”


    “有,有,三少爺稍等片刻。”梁主薄連忙回複道。


    “南海郡是交州的核心區域,人口相對密集。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發展,同時水路交通便利,經濟較為發達。人口約為三十萬人。”


    和士徽記憶中的曆史相差不大《後漢書 郡國誌》中記載:“南海郡,武帝置。雒陽南七千一百裏。七城。戶七萬一千四百七十七,口二十五萬二百八十二。”


    “蒼梧郡,地形較為複雜,山地較多,農業和漁業較為發達。人口約為十一萬人”


    士徽有些驚訝,印象中《後漢書 郡國誌》中記載:“蒼梧郡,武帝置。雒陽南六千四百一十裏。十一城。戶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萬六千九百七十五。實際數字相差這麽大,看來蒼梧郡是個比較有潛力的地方。


    “鬱林郡,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耕,但地形以丘陵為主,農業生產能力相對有限。人口約為十萬人”


    “合浦郡,位於沿海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沿海地區人口集中,依賴漁業和貿易為生。人口約為八萬人。”


    《後漢書 郡國誌》中記載:“合浦郡,武帝置。雒陽南九千一百九十一進而。五城。戶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口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七。”看來合浦郡沒什麽發展空間了。


    梁主薄說完之後便合上竹簡,看著士徽說道:“公子就這些了”。


    “不是還有兩個郡嗎?九真郡、日南郡。”


    “公子有所不知,人口基本都在萬餘人,不值一提。”


    梁主薄說完又補充道:“這兩郡均在大人治下。”


    “這些數據可靠嗎?”士徽問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懷疑。


    主簿立刻回答:“三公子放心,這些數據都是大人上任以來經過仔細核查的,絕對可靠。”


    士徽點點頭,他對主簿的回答感到滿意。他知道,這些數據將會成為他在交趾行動的重要參考。他需要了解這個地方的真實情況,才能製定出合適的發展策略。


    轉身離開郡守府後,士徽又行走在交趾郡的街頭上。


    士徽站在交州城牆上,遠眺起伏的山巒,心中壓抑不住一聲長歎。如此美景還能在亂世之中能留存多久。


    “唉,交州人口實在太少了!”士徽心中不斷思索著這個難題。他深知,人口與人才是推動地區發展的基石。然而,交州的現狀卻讓他倍感無力。交州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差異,使得吸引外來人口困難重重。


    整個交州的人口總數不過八十萬,漢人占其中四成,青壯年男子不足二十萬。與中原的繁華相比,這裏的土地顯得格外空曠。


    嶺南地區古木參天,山巒疊嶂,百越民族便在這片神秘而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是古老的民族,傳承著夜郎國與且蘭國的遺民身份,曆史悠久的血脈在他們的身體裏流淌,如同山間的清泉,清澈而持久。


    這些越人部落分布在交州的各個角落,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和習俗,與中原漢族截然不同。他們崇拜自然,敬畏山神,相信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有靈性。他們的生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如同魚水之情,密不可分。


    盡管他們已經歸屬於中原政權,但在交州,他們享有一定的自治權。他們有自己選舉的頭人,有自己製定的規矩,甚至有自己組織的族兵。這些族兵驍勇善戰,熟悉地形,擅長遊擊戰。


    如果能夠善加利用這些越人部落和他們的族兵,不失為一支強大的力量。他們熟悉南方的地形和氣候,能夠為家族在南方的擴張提供寶貴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他們也能夠為提供豐富的物產和資源,如珍貴的藥材、美麗的寶石等。


    然而,要利用好這些越人部落和他們的族兵,還需要展現出足夠的智慧和胸懷。尊重越人部落的文化和習俗,與他們建立互信互利的關係,才能夠真正地將他們納入交州政權的版圖,


    “黃巾起義也快要爆發了吧。”士徽心想那個時候一定會有不少流民前來躲避戰亂吧。


    陽光灑在城牆上,照亮了士徽堅毅的麵龐。他的目光穿過蔥鬱的山林,望著遠方的山巒,心中湧起一股無奈和惋惜。這個世界,如此美麗,卻充滿了戰火和殺戮。


    士徽的眉頭緊鎖,他看著山巒間的雲霧繚繞,仿佛看到了未來的不確定性。他不知道這場亂世何時才能結束,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在這場戰亂中幸存。


    士徽深吸一口氣,收回目光,轉身看向城內的繁忙景象。他看到百姓們忙碌地生活,孩子們歡快地嬉戲,心中湧起一股暖意。他們是他戰鬥的動力,是他守護這片土地的理由。即使亂世再亂,他也要保護他們,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生活下去。


    “即使亂世再亂,我也要守護這片土地,讓美景得以留存。”他轉身走向城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