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在大年初三組織了回鄉的年輕人參觀魚品加工廠,經過努力動員,有五十多人跟著參觀,參觀的目的希望年輕人留下打工,結果事與願違。
盡管打工就在自家門口,工資比外麵還略高,但人們顧慮很多,不知道家門口的企業會不會長久,大家在外麵打工習慣了外麵的生活,有的把孩子也帶到了外麵的學校,外麵的學校教育資源好於本地的鄉鎮學校,還涉及轉學等事項,最終,並不是碧波想象中的大家一招呼就能回來。
碧波在村委會等著春季招工報名,等到了正月十五,也沒有一個人來報名,年輕人逐漸離開小烏村,剩下為數不多的年輕人在村子裏,跟著葛晶瑩、尤麗婭他們學習赫哲歌舞,還有學樺樹皮畫的。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山川依舊灰突突,但烏蘇裏江卻活躍起來,冰封了一個冬天之久的烏蘇裏江,快到了跑冰排開江的時候了。
碧波和清揚忙於旅遊村的建設上,沈巍本人沒過來,資金已經到位,又派來兩個建築工程師,一個設計師,一個會計,外加一個項目經理,五個人過來對接。
五個人住到烏蘇魚品加工廠,沈巍已經為旅遊村想好了名字,既然f縣有大烏山莊,這個在小烏蘇裏村建立的,就叫小烏山莊,他打算等山莊建立完畢,開業剪彩的時候,他再過來。
招工辦公室本來設在烏蘇魚品加工廠,但幾天下來隻招到十幾個工人,十幾個人工人遠遠不夠幾個億的大工程,項目經理急得嘴角起了皰疹,清揚和碧波也跟著著急。
招工啟事貼到了村委會,即使這樣,仍沒人來報名。不是條件不吸引人,而是村裏壓根沒有閑人。
招工啟事不得不粘貼到鄉政府,在鄉政府所在地招工。
一周過去,清揚每天都關注報名的名單,但也隻招收了二十幾人,對於一個大工程來說,這點人,杯水車薪。
為此清揚和高涵商量,召開了全鄉村書記大會,讓村書記到各村宣傳一下,急招建築工人。
這天是高涵擔任鄉書記第一次給各村村書記開會。
王蘭香這天遲到了,每次朱書記主持會議的時候,她都第一個到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輪到了高涵當書記,她遲到了。
王蘭香是最後一個走進小會議室的,本來就那麽幾個村書記,遲到一個人特別明顯,不像人多的大會,多一個少一個沒人知道。
王蘭香梳著雞窩一樣的卷發,塗脂抹粉的倒是沒忘,隻是衣服很隨便,一看好似在家幹農活了,急吼吼地趕過來。
坐在那裏還上氣不接下氣,很誇張的樣子。
高涵書記看了眼氣喘籲籲的王蘭香說道:“人到齊了,我們開會。這次會議隻有一個內容,就是幫助小烏村的旅遊項目招工,主要招聘建築工人、鋼筋工、架子工、瓦工、力工、木工等,具體的工種我這裏有個表格,會後發給大家。大家在回去宣傳的時候,注意一點,重點宣傳這項工程巨大,投資七個億,工資比在外地要高,另外把招工消息宣傳給親友,讓更多的人知道。因為我們的工程工人成為嚴重缺口。人口流失,不隻是我們鄉上的難題,也是f縣,乃至全市麵臨的問題。如今,我們的家門口有了工程,而且工資還不錯,以後希望小烏山莊能召回我們流失的人口,還有人才。”
王蘭香隻聽見了招工兩個字,她嚴重溜號,坐到那裏,眼睛浮現的並不是高涵,而是朱書記,她對老書記確實有著深厚的感情。
朱書記對她也算照應了,如若換做別人當鄉書記,她這個村書記早就被換掉了,她左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誤,今天的遲到,她是——故意的。
她一百二十個不願意來開會,隻要一開會,她想到的人就是朱書記。不得不來,就遲到了。
“麵對人口流失和人才缺乏的瓶頸,縣政府正在想辦法,我們鄉政府也不例外,以後會有更加優惠的政策招攬人才回鄉。希望通過小烏山莊和烏蘇魚品加工廠,召回我們流失在外麵的老鄉,所以大家要廣泛宣傳,或許,我們這裏有誘惑力的話,會有外地人流入也不好說呢。比如,我們的碧波書記,就是自小長在縣城的姑娘,不也來到小烏村貢獻力量嗎!”
盛碧波,還是個香餑餑,不管誰當書記,誇的永遠都是盛碧波。王蘭香不免多看了眼碧波。
自從上次碧波幫過她,她不再那麽討厭她,但領導誇獎碧波,她心裏仍不舒服。
“我這個人不喜歡開會,所以開會也不會嘮叨沒用的,說完大家去幹工作,不廢話,不搞形式主義。”高涵開會簡單明了,主題鮮明。
散會後,王蘭香倒是熱心,拿著小烏山莊招工啟事的單子第一時間拍照給了朱書記。
退休後的朱書記住在縣城,他看到王蘭香的消息,很積極的回複,“嗬嗬,我就說嘛,這些人瞎折騰,旅遊山莊的事兒我都不知道,人家跟縣領導就把商招回來了,現在成了傷了吧。哈哈,盛碧波的采摘園,我們就等著看笑話吧。”
“那是,老書記,薑還是老的辣。高涵和清揚他們快急死了。”王蘭香發了個笑臉。
轉眼到了四月,開工在即,小烏山莊勉強招來30個工人,工人不夠用,沒法開工。
“實在不行就從京市那麵運送工人過來。”清揚坐在高涵的辦公室,他們都是一籌莫展。
“我還沒跟沈巍說這件事,最好我們自己解決,不然,容易毀約撤資。”這段時間忙著招工,他自己的房子都沒心思開工。
“我去趟縣裏,找吳縣長想辦法,再有一周,怎麽都得開工了。”高涵隻覺得這事兒已經火燒眉毛了。
吳縣長一聽,也覺得頭疼。
當即吳縣長給縣裏幾個開發商打了電話,讓他們幫忙聯係工人,並把幾個開發商的聯係方式給了高涵。
吳縣長讓高涵等兩天,兩天後給開發商打電話,於是,兩天時間變得格外難捱。
高涵和清揚在鄉政府的走廊裏徘徊,什麽都做不進去,終於到了兩天後,高涵聯係那幾個開發商,到底是吳縣長給聯係的,很有力度,也得說大開發商確實有著自己的一班人馬,又人傳人,就這樣,把本縣,連同外縣的建築工人都調動過來,終於來了一百多人,湊夠了人數。
清揚鬆了口氣,碧波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下了。
但碧波清楚意識到,外來工人隻解了燃眉之急,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要想根治人口流失的問題,還需要發展本地經濟,隻有本地經濟發展起來,才能吸引人們回鄉建設。
盡管打工就在自家門口,工資比外麵還略高,但人們顧慮很多,不知道家門口的企業會不會長久,大家在外麵打工習慣了外麵的生活,有的把孩子也帶到了外麵的學校,外麵的學校教育資源好於本地的鄉鎮學校,還涉及轉學等事項,最終,並不是碧波想象中的大家一招呼就能回來。
碧波在村委會等著春季招工報名,等到了正月十五,也沒有一個人來報名,年輕人逐漸離開小烏村,剩下為數不多的年輕人在村子裏,跟著葛晶瑩、尤麗婭他們學習赫哲歌舞,還有學樺樹皮畫的。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山川依舊灰突突,但烏蘇裏江卻活躍起來,冰封了一個冬天之久的烏蘇裏江,快到了跑冰排開江的時候了。
碧波和清揚忙於旅遊村的建設上,沈巍本人沒過來,資金已經到位,又派來兩個建築工程師,一個設計師,一個會計,外加一個項目經理,五個人過來對接。
五個人住到烏蘇魚品加工廠,沈巍已經為旅遊村想好了名字,既然f縣有大烏山莊,這個在小烏蘇裏村建立的,就叫小烏山莊,他打算等山莊建立完畢,開業剪彩的時候,他再過來。
招工辦公室本來設在烏蘇魚品加工廠,但幾天下來隻招到十幾個工人,十幾個人工人遠遠不夠幾個億的大工程,項目經理急得嘴角起了皰疹,清揚和碧波也跟著著急。
招工啟事貼到了村委會,即使這樣,仍沒人來報名。不是條件不吸引人,而是村裏壓根沒有閑人。
招工啟事不得不粘貼到鄉政府,在鄉政府所在地招工。
一周過去,清揚每天都關注報名的名單,但也隻招收了二十幾人,對於一個大工程來說,這點人,杯水車薪。
為此清揚和高涵商量,召開了全鄉村書記大會,讓村書記到各村宣傳一下,急招建築工人。
這天是高涵擔任鄉書記第一次給各村村書記開會。
王蘭香這天遲到了,每次朱書記主持會議的時候,她都第一個到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輪到了高涵當書記,她遲到了。
王蘭香是最後一個走進小會議室的,本來就那麽幾個村書記,遲到一個人特別明顯,不像人多的大會,多一個少一個沒人知道。
王蘭香梳著雞窩一樣的卷發,塗脂抹粉的倒是沒忘,隻是衣服很隨便,一看好似在家幹農活了,急吼吼地趕過來。
坐在那裏還上氣不接下氣,很誇張的樣子。
高涵書記看了眼氣喘籲籲的王蘭香說道:“人到齊了,我們開會。這次會議隻有一個內容,就是幫助小烏村的旅遊項目招工,主要招聘建築工人、鋼筋工、架子工、瓦工、力工、木工等,具體的工種我這裏有個表格,會後發給大家。大家在回去宣傳的時候,注意一點,重點宣傳這項工程巨大,投資七個億,工資比在外地要高,另外把招工消息宣傳給親友,讓更多的人知道。因為我們的工程工人成為嚴重缺口。人口流失,不隻是我們鄉上的難題,也是f縣,乃至全市麵臨的問題。如今,我們的家門口有了工程,而且工資還不錯,以後希望小烏山莊能召回我們流失的人口,還有人才。”
王蘭香隻聽見了招工兩個字,她嚴重溜號,坐到那裏,眼睛浮現的並不是高涵,而是朱書記,她對老書記確實有著深厚的感情。
朱書記對她也算照應了,如若換做別人當鄉書記,她這個村書記早就被換掉了,她左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誤,今天的遲到,她是——故意的。
她一百二十個不願意來開會,隻要一開會,她想到的人就是朱書記。不得不來,就遲到了。
“麵對人口流失和人才缺乏的瓶頸,縣政府正在想辦法,我們鄉政府也不例外,以後會有更加優惠的政策招攬人才回鄉。希望通過小烏山莊和烏蘇魚品加工廠,召回我們流失在外麵的老鄉,所以大家要廣泛宣傳,或許,我們這裏有誘惑力的話,會有外地人流入也不好說呢。比如,我們的碧波書記,就是自小長在縣城的姑娘,不也來到小烏村貢獻力量嗎!”
盛碧波,還是個香餑餑,不管誰當書記,誇的永遠都是盛碧波。王蘭香不免多看了眼碧波。
自從上次碧波幫過她,她不再那麽討厭她,但領導誇獎碧波,她心裏仍不舒服。
“我這個人不喜歡開會,所以開會也不會嘮叨沒用的,說完大家去幹工作,不廢話,不搞形式主義。”高涵開會簡單明了,主題鮮明。
散會後,王蘭香倒是熱心,拿著小烏山莊招工啟事的單子第一時間拍照給了朱書記。
退休後的朱書記住在縣城,他看到王蘭香的消息,很積極的回複,“嗬嗬,我就說嘛,這些人瞎折騰,旅遊山莊的事兒我都不知道,人家跟縣領導就把商招回來了,現在成了傷了吧。哈哈,盛碧波的采摘園,我們就等著看笑話吧。”
“那是,老書記,薑還是老的辣。高涵和清揚他們快急死了。”王蘭香發了個笑臉。
轉眼到了四月,開工在即,小烏山莊勉強招來30個工人,工人不夠用,沒法開工。
“實在不行就從京市那麵運送工人過來。”清揚坐在高涵的辦公室,他們都是一籌莫展。
“我還沒跟沈巍說這件事,最好我們自己解決,不然,容易毀約撤資。”這段時間忙著招工,他自己的房子都沒心思開工。
“我去趟縣裏,找吳縣長想辦法,再有一周,怎麽都得開工了。”高涵隻覺得這事兒已經火燒眉毛了。
吳縣長一聽,也覺得頭疼。
當即吳縣長給縣裏幾個開發商打了電話,讓他們幫忙聯係工人,並把幾個開發商的聯係方式給了高涵。
吳縣長讓高涵等兩天,兩天後給開發商打電話,於是,兩天時間變得格外難捱。
高涵和清揚在鄉政府的走廊裏徘徊,什麽都做不進去,終於到了兩天後,高涵聯係那幾個開發商,到底是吳縣長給聯係的,很有力度,也得說大開發商確實有著自己的一班人馬,又人傳人,就這樣,把本縣,連同外縣的建築工人都調動過來,終於來了一百多人,湊夠了人數。
清揚鬆了口氣,碧波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下了。
但碧波清楚意識到,外來工人隻解了燃眉之急,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要想根治人口流失的問題,還需要發展本地經濟,隻有本地經濟發展起來,才能吸引人們回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