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還要繼續,前一周都忙於在學校聽課,這一周就是主要安排到外麵走訪參觀了,實踐加學習一起。


    海島大學給他們安排的第一站是海積電公司,這家公司全名叫做海島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foundry)企業。


    海島積電公司自身並不直接設計芯片用於銷售,其主營業務是芯片代工製造。


    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式是接受客戶設計的芯片並進行生產製造,因為他先進的生產技術,有很多全球許多知名科技公司,如蘋果、高通和amd等,都選擇將他們的芯片訂單交給海島積電來完成。


    這些公司可以專注於芯片設計,就不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建立和維護自己的生產線,這樣模式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hw公司與海島積電就是這種代工合作的關係,此時全球隻有海島積電、三興和英特爾三家能生產7納米,所以hw設計的高端芯片都交給了海島積電代工生產。


    去年hw被醜國下了製裁令以前,海島積電給他們代工千萬枚高端的麒麟芯片。


    震旦大學過來的所有人在海島大學集合,在校方人員的安排下,便乘坐一輛大巴前往海島積電公司所在地,新竹市。


    海島大學emba班沒有人去,可能他們已經去過了吧,對此已經沒有什麽興趣。


    劉偉還是很期待的,據說海島機電有限公司已經生產了將近十億枚芯片,是世界上半導體代工的龍頭。


    如果這樣的公司也去設計芯片生產自己的芯片,即使他沒有高端芯片的設計能力,那中低端的芯片還是綽綽有餘的,那恐怕對於下沉市場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對於這種商業模式很好奇,因為海島這邊有兩家以代工模式稱霸全世界,一家是海島積電,另一家就是鴻海工業,以代工生產手機、電腦等為主要業務。


    往往說來,代工這個環節的利潤並不高,像鴻海工業代工生產蘋果手機一台加工費不到10美刀,和蘋果的售價至少幾百美刀,這項加工費用連5%都不到。


    鴻海全球員工將近百萬,他是怎麽養活的了這麽多員工?


    帶著疑問,一行人來到了新竹市海島積電的所在地。


    入眼一大片園區,都是海島積電的工廠,可見其規模之大。


    迎接他們的並沒有什麽高級領導,隻是某個部門的副總而已,例行訪問的事,海島積電經常都會接到,已經形成了流程化。


    本來大家都覺得這是半導體高科技,走進園區之後,確實有點鴻海工業的感覺。


    一係列參觀下來,劉偉都沒有看明白,為什麽海島積電已經有生產七納米以下芯片的能力,可能這是人家的機密,他們這些參觀來訪的人是沒法接觸的到的。


    在對方的參展介紹裏,已經在攻克四納米以下的芯片生產技術,這個技術和我們內地相比,先進得太多了。


    現在我們還在努力突破到20納米以下,28納米已經是目前內地的主流,14納米是眼下最重要的目標。


    差距的不是一點點了,這不是一納米一納米的距離,這隔了是一道鴻溝。


    全球大部分的芯片加工都來源於此地,在半導體科技這塊,內地確實差了很多。


    此時台積電的合作對象,在高端芯片代工上麵和內地已經沒有客戶了,唯一的hw已經被禁止,他的高端芯片主要客戶都是海外客戶。


    高端芯片設計,這是一個很長遠的方向,hw用了多少年才走到了這一步。


    他的ry應該何去何從?


    現在有了倪院士的加盟,也許在他的資金大力支持下,或許過幾年也有了高端芯片的設計能,但是生產能力呢?


    劉偉看的有些心煩意亂,便出來透透氣。


    “你說這些大陸人,整天來我們這參觀有什麽意思,搞得好像能學會一樣。”


    “靠北啦,教他們都學不會,想多了啦,他們現在都是一批一批來求著我們幫忙生產的。”


    “是謔,大陸真落後,整天就放屁,斷了他們的芯片,隻怕是手機都用不起了。”


    “哈哈哈,我覺得你說的很對啊!”


    “......”


    在某處走廊,海島積電的人在肆無忌憚的聊著天,劉偉卻聽的很是難受。


    話很難聽,但確實,要自主生產並不會那麽容易實現,因為外國勢力對你能自主生產和設計是不同的態度。


    他們希望的是你不斷的依賴於他,不斷的出錢購買他們的高端芯片。


    hw被製裁,最主要的原因是自主設計出來的芯片打亂了他們的市場布局,他們直接讓你設計出來,生產不出來,打斷了hw的路。


    你可以買,但你不能自己做,這些資本主義對我們國家就是這麽霸道。


    參觀完海島積電,劉偉和他們班長都有些沉默,班長的公司也是做半導體科技這一塊。


    他可能是看到了差距,看不到的是未來,


    “班長,你覺得我們內地能收購海島積電嗎?”


    “不能,不管從哪一方麵,都很難收購成功,就算最後收購到手,隻怕也隻有一個空殼子而已,連生產10納米以下的芯片都做不到。”


    “哦?因為光刻機?”


    “是啊,那才是最致命的因素,海島積電能生產10納米以下,依賴於阿斯麥爾的最新光刻機,斷了這一點,一切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倒不是劉偉膨脹到覺得自己能把海島積電給收購了,而是寄希望於哪天統一了,這公司就是我們的了。


    高精尖技術的自主擁有才是最致命的關鍵,這過程很漫長也許十年也許五年,也許.....


    就算你能買過來並沒有什麽卵用,買了也造不出來,就是設備和技術依賴。


    “班長,你要加油研究啊,如果有投資需要,可以找我!”


    劉偉鄭重的和他們班長承諾到。


    班長吳軍感動得看向劉偉,也是重重的點了頭。


    “我一定努力,爭取能為我們的半導體科技做出貢獻!”


    “好,加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離職後,我中了五千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在叢中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在叢中笑並收藏離職後,我中了五千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