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二年


    八月初八


    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氛,因為三年一次的秋闈鄉試就在這一天拉開了帷幕。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城門口就擠滿了人。有背著書箱、一臉緊張的年輕學子,有前來送行、殷切叮囑的父母親人,還有好奇圍觀、議論紛紛的百姓。


    在城門口,一位穿著樸素的學子李明正與他的母親告別。


    李母拉著李明的手,眼中滿是關切和期待:“兒啊,這次考試你可要爭氣,為咱們家爭光。”


    李明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娘,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旁邊一位胖乎乎的學子王富貴,一邊擦著汗,一邊抱怨:“這天氣,熱死人了,還沒考我就緊張得不行。”


    他的同伴趙有才打趣道:“你就別抱怨了,平日裏就數你讀書最不認真,現在知道著急啦?”


    王富貴瞪了他一眼:“哼,我那是大智若愚,說不定這次我能超常發揮一鳴驚人呢!”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走進城裏,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攤位,有賣筆墨紙硯的,有賣吃食的。


    一個賣包子的攤主大聲吆喝著:“新鮮出爐的包子,趕考的學子們來吃個包子,肚子飽飽好答題!”


    一位瘦弱的學子張宇走過去,摸了摸口袋,猶豫了一下,還是買了一個包子,邊吃邊說:“希望這個包子能給我帶來好運。”


    在考場門口,更是人山人海。有的學子在最後一刻還拿著書本念念有詞,有的則相互鼓勵打氣。


    一位名叫孫浩的學子對身旁的好友劉傑說:“兄弟,我昨晚緊張得一宿沒睡,這腦子現在都是懵的。”


    劉傑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緊張,咱們準備了這麽久,一定沒問題的。”


    這時,一個冒失的學子不小心撞到了孫浩,連忙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太著急了。”


    孫浩無奈地笑了笑:“沒事沒事,大家都心急。”


    隨著考場大門緩緩打開,學子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開始排隊接受搜身檢查,通過了才能進入考場。


    離考場不遠處,楊逸身著整潔的長衫,背著裝滿筆墨紙硯的書箱,準備邁向考場排隊參加鄉試。


    李夫人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她走上前,輕輕為楊逸整理了一下衣領,


    柔聲道:“逸兒,今日鄉試,你定要沉著冷靜,發揮出自己的真本事。”


    楊逸鄭重地點點頭,回應道:“母親放心,孩兒定會全力以赴,不辜負您的期望。”


    妹妹楊瑤拉著楊逸的衣袖,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哥哥,我相信你一定能考個好成績,到時候讓咱們家都跟著沾光。”


    楊逸笑著摸了摸楊瑤的頭:“妹妹就等著哥哥的好消息吧。”


    李夫人從懷裏掏出一個平安符,小心翼翼地掛在楊逸的脖子上:“這是我為你求的平安符,保佑你順順利利。”


    楊逸握住平安符,心中滿是溫暖:“母親,孩兒定不讓您失望。”


    楊瑤眨著靈動的眼睛:“哥哥,等你考中了,可要給我買好多好多的糖果。”


    楊逸寵溺地說:“好,都依你。”


    李夫人再次叮囑道:“逸兒,答題時要仔細思考,莫要慌張。”


    楊逸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母親、妹妹,我走了。”


    看著楊逸漸行漸遠的背影,李夫人和楊瑤在原地默默祈禱,期待著他能在鄉試中取得佳績。


    考場內,監考官員嚴肅地站在一旁,學子們找到自己的座位,緊張地等待著試卷發放。


    明日初九才正式開始第一場的考試,要考三天,今日隻是提前入場候考,楊逸的號舍為乙亥二十四號。


    這場秋闈鄉試,承載著無數人的期望與夢想,在長安城的熱鬧喧囂中,緩緩展開。


    次日 八月初九


    鄉試的第一場考試,在莊重而嚴肅的氛圍中展開。考場上,學子們正襟危坐在各自的號舍中,監考官員們神色肅穆,來回巡視。


    本場考試的題目涵蓋經義、史論、詩詞等多個方麵。一題考一天。


    第一道題為經義闡釋,要求考生對《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進行深入解讀,並結合當下社會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


    楊逸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迅速浮現出曾經讀過的諸多經典注疏。


    他略作思考,便提筆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此乃夫子之訓,言學習需持之以恒,時常溫習所學,


    方能有所得,心生喜悅。今之世,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徒有學之始,而無習之繼,


    知識如過眼雲煙,難以銘記於心。唯有勤習之,方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如工匠之磨礪技藝,日臻嫻熟;學者之鑽研經典,漸悟真諦。”第一日考完,楊逸隨便吃了點東西就睡了。


    ……


    次日考的是一道史論題目,以“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之異同”為題,要求考生分析兩個盛世形成的原因和影響,並總結出對當今治國理政的啟示。


    楊逸眉頭輕皺,稍作停頓後,筆鋒疾走:“貞觀之治,太宗任賢納諫,輕徭薄賦,以民為本,遂有海晏河清之象。


    開元盛世,玄宗勵精圖治,改革官製,發展經濟,致天下富庶,萬國來朝。


    然貞觀之治重法治,開元盛世尚文治。


    二者皆因君明臣賢,施政有方,然亦有別。今觀之,治國當以民為本,法德兼施,因時製宜,方能長治久安。”


    楊逸下筆如有神,輕鬆從容的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狼毫筆,伸了個懶腰。


    ……


    第三日考的是詩詞題目則是要求以“秋景”為題,作一首七言律詩。楊逸略一沉吟,揮毫潑墨:


    “霜楓染醉暮山紅,


    寒露凝香菊韻豐。


    雁字橫空書別意,


    蛩聲繞砌訴愁衷。


    風搖稻穗金波湧,


    月照荷塘玉影朦。


    獨倚高樓思舊事,


    天涯羈旅夢魂中。”


    在整個答題過程中,楊逸心無旁騖,沉浸在思考與書寫之中。


    他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從《孟子》的“仁政”思想到《史記》中的興衰之理,


    從李白的豪放飄逸到杜甫的沉鬱頓挫,皆能巧妙融入自己的論述和詩作之中。


    回想起來,每一天每一道題,楊逸都答得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字跡工整秀麗。


    他仿佛與筆墨紙硯融為一體,思緒如泉湧,筆下如有神。


    周圍的學子們有的抓耳撓腮,有的苦思冥想,


    而楊逸卻始終保持著從容淡定的姿態,展現出深厚的學識和紮實的功底。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逸順利完成了所有題目,仔細檢查一遍後,


    他自信地放下筆,等待著交卷的時刻。


    他深知,這場考試是他邁向仕途的重要一步,而他已經傾盡全力,問心無愧。


    片刻之後,咣~~隨著一聲鑼響,宣告考試結束,“考試結束,眾人停筆!~~~”一個監考官朗聲說道。


    各考生聽到這話,有像楊逸這般輕鬆從容麵露微笑的,也有如王富貴暗自懊惱的,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悲可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戟戰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揮毫繪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揮毫繪紅塵並收藏執戟戰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