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位於祖國東北邊陲、如詩如畫的鴨綠江畔,它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


    這座城市不僅風景如畫,而且還擁有豐富的物產和悠久的曆史文化。


    此外,這裏還有許多神秘的傳說故事,讓人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丹東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這裏既有雄偉壯觀的虎山長城、秀麗迷人的錦江山公園,又有波光粼粼的鴨綠江和風光旖旎的五龍山等自然景觀。


    丹東的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和旅遊的地方。


    同時,丹東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朝鮮族、滿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在這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外,丹東還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


    這裏盛產各種水果,如九九草莓、藍莓、蘋果等;海鮮產品也是琳琅滿目,螃蟹、蝦、貝類等應有盡有。


    這些特色農產品和海產品不僅滿足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還遠銷全國各地。


    丹東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這意味著早在數千年前,這片土地就有人類活動和文明的痕跡。


    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見證了無數歲月的滄桑變遷,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古代的漁獵生活到現代的繁華都市,丹東一直保持著獨特的魅力和活力。


    在這裏,可以看到古老的城牆、廟宇和傳統建築,感受到悠久曆史帶來的莊嚴與厚重;也能品嚐到當地特色美食,欣賞到民間藝術表演,體驗到濃鬱的民俗風情。


    丹東不僅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寶藏。


    此外,丹東還有許多關於英雄人物和神話傳說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誌願軍戰士們英勇奮戰,保衛家園的事跡。這些故事讓人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意和感慨。


    而在我很小的時候,還聽家裏的長輩們講過,關於丹東市元寶區,廣濟花園裏的那座鎮魂塔的故事。


    那座塔名為“廣濟塔”,但是我們本地人都稱它為“鎮魂塔”或者“廣濟寺塔”……


    現在,這座塔的周圍都是現代化的小區,與新柳商業街毗鄰,對麵是華美大廈。


    可以說它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但是,即使這樣,也沒有人敢拆掉它。


    這座塔,立於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份,塔的身上寫著“滿洲舞台罹難者慰靈碑”。


    滿洲舞台是一個在當時非常出名的大戲院。


    而這個戲院的前身叫做,“聚仙茶園”。


    在那動蕩不安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猶如一道驚雷,震驚了整個華夏大地。


    那罪惡的炮火,無情地轟炸著沈陽那座古老而寧靜的城市,將其化為一片廢墟。


    緊接著,小日本的鐵蹄肆意踐踏,迅速侵占了這片土地。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人們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摧毀,親人和朋友被殺害,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


    然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不久之後,東北三省也相繼淪陷,成為了日本侵略者的占領區。


    這片曾經富饒美麗的土地,在當時,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與苦難之中。


    隨後,小日本就接管了聚仙茶園,同時改名為“滿洲舞台”。


    這個滿洲舞台,在當時就是喝茶聽戲的地方。


    在那個年代,大家沒有什麽娛樂項目,而聽戲,在那時已經是比較高端的娛樂了。


    後來,到了一九三七年正月初三這天,悲劇就發生了……


    當天,滿洲舞台,特意從奉天請來了幾個名角,打算來一場新春巨獻。


    那個陣仗就和現在咱們請個大明星線下演出一樣,但凡手裏有點閑錢的人,都會買票,擠進去看看熱鬧。


    這導致原本僅能容下百人左右的場地,竟然塞了1200多名觀眾。


    場麵十分擁擠,除了幾個提前預定好位置的,能坐著的雅座。


    其他人都是,肩並肩、腳碰腳地擠成一團,連轉身的空檔都沒有。


    即使這樣,外麵的人還是想往裏進。


    當時,一位老人拉著孫子也在往滿洲舞台趕。


    可剛到滿洲舞台門口,小孫子就哭著要回家,他緊緊拽著爺爺的胳膊,怎麽也不願意進戲院的門。


    爺爺就想著,好不容易花錢買的票,不能浪費了,就把小孫子使勁兒往戲園子裏拽。


    當時,小男孩突然尖叫起來,拚了命地想要掙脫爺爺的束縛。


    同時,臉上也露出驚恐的神色,仿佛看到了極其可怕的景象。


    周圍要進戲院子的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而此時,小男孩的神情,讓爺爺感到十分困惑和擔憂,他焦急地詢問男孩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然而,男孩的回答卻讓人毛骨悚然——他聲稱自己看到戲棚裏看戲的許多人,竟然沒有頭顱!


    他們一個個長得黑乎乎的,身上還閃爍著火星,似乎全身都被大火燒焦了一樣。


    更令人驚悚的是,小男孩兒說,還有無數的黑影,正朝著那些正在往裏走的人的脖頸上,套繩索。


    而小男孩這樣的話,惹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他們故意拉著男孩,想要讓他進戲院,這個舉動,把男孩嚇得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而男孩的爺爺辯解說:小孩子在3歲以前是有天眼的,能看到很多大人看不見的東西,孩子哭成這樣,說不定戲院今天真會有災難發生。


    爺爺這神神叨叨的說法,加上男孩怪異的行為,讓眾人覺得這爺孫倆估計是有病,於是便一哄而散了。


    此時,爺爺抬頭往戲園子裏張望,看到的人和往常並沒有什麽不同,但小孫子還在哭鬧,無論自己怎麽解釋,小孫子都不願意進入戲院一步,無奈之下他隻能依依不舍地帶著男孩離開。


    離開那裏後,小男孩瞬間變了一副模樣,蹦蹦跳跳的像一隻可愛的小兔子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


    而,其他人,則陸陸續續地,在往戲園子裏進……


    東北的天氣在當時特別的冷,在那個年代沒有暖氣,亦沒有空調,取暖全靠燒爐子。


    就是一個圓圓胖胖的大鐵爐子,裏麵是空的,往裏麵填柴火,上麵接一個鐵管子,那個管子在屋子裏繞幾圈,就相當於暖氣了。


    但是,要想屋子裏一直有熱氣,就得一直往那個大鐵爐子裏填柴火,所以就得有人看管這個大鐵爐子。


    而當時,在滿洲舞台看爐子的老大爺,也是個戲迷,他在當天晚上也想一睹名角的風采。


    所以在開場前,他就把那個大鐵爐裏塞滿了柴火,等開場時就可以偷懶去前廳看戲了。


    但是,由於爐火太旺,火星子如同一群頑皮的孩子,歡快地跳躍著,不斷往外躥出。


    它們像小小的煙花一樣,在空中飛舞,卻不小心落在了爐子旁邊的布幔上。


    布幔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間被點燃了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吞噬著周圍的一切。


    因為滿洲舞台,本身就是一個木質結構的建築,所以一下子就給點著了。


    而觀眾們此時正興高采烈地聽著戲,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所以,當人們察覺到失火時,火勢已然凶猛地蔓延開來,仿佛一頭猙獰咆哮的巨獸,無情地吞噬著一切。


    眨眼間,熊熊烈焰便席卷了整個場地,如同一幅末日畫卷般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恐懼與驚慌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人們陷入了混亂之中,尖叫、呼喊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嘈雜的交響曲。


    有的人驚恐地四處逃竄,尋找逃生的出口;有的人則試圖撲滅火勢,但麵對如此洶湧的大火卻顯得無能為力。


    整個場麵一片混亂,仿佛世界末日來臨一般。


    大家就這樣在慌亂之中,一窩蜂地往外跑,結果所有人都被擠在了大門口。


    因為當時滿洲舞台的大門,是往裏開的,而且冬天為了保暖,在門的裏麵都會掛上了那種厚厚的棉布簾。


    因此,在那個時候,人們越是往外擠,就越是難以出去。


    門口的人無法出去,而後麵的人必然會感到焦急,於是他們拚命地向大門口衝刺。


    當時,僅僅由於踩踏事件導致的死亡人數,就已經多得無法計數了。


    然而,二樓的觀眾們則陷入了更為悲慘的境地。他們被困在狹窄的空間裏,無法擠出人群,有些人為了求生,隻能將窗戶砸碎,試圖跳出窗外。


    可是,身後的人們不停地推搡著,使得那些跳下的人根本無法控製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哪一部分會首先著地。運氣不佳的人可能會直接摔得失去了生命。


    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由於燃燒產生的濃煙是向上飄散的,因此樓上的人們最早感受到熾熱的溫度和嗆人的煙霧,他們被熏得幾乎無法呼吸,痛苦不堪。


    無論是選擇跳樓還是留在原地,都麵臨著死亡的威脅,但至少跳樓還有一線生機,或許能夠僥幸存活下來。


    戲院裏的火勢越來越猛烈,有的人還沒被火燒著,就先被煙給熏死過去了。


    就這樣大火一直蔓延到周圍的商鋪,衝天的火光將夜空染的通紅,而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在整條街裏淒慘地回蕩著,1200多人,據統計,最後活下來的不到400人。而那場大火直到半夜才被撲滅。


    戲院幾乎全部被燒毀,除了幾根主要的框架之外,剩下的都是廢墟和殘垣斷壁。


    出口處的屍骨堆積如山,仿佛一座巨大的骨山矗立在那裏,讓人不寒而栗。


    這些屍骨有的已經被燒得焦黑,有的還殘留著一些血肉,散發出一股刺鼻的燒焦臭味。


    這股臭味彌漫在整個空間裏,令人作嘔,仿佛置身於地獄一般。


    有遇難者家屬過來認領遺體,卻發現死的人被燒的皮肉都粘在了一起,有的更是被燒到碳化,黑漆漆的一碰就成了灰。


    如此慘烈的景象,導致認親的親屬哭成一片,眾多無法辨認和認領的屍體,就被官方就地掩埋。


    後來,在火災之後,戲院所在的地方就開始鬧鬼。


    居住在這附近的居民,幾乎每晚都能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這些聲音會在深夜突然響起,將他們從睡夢中驚醒。


    起初,大家以為隻是普通的噪音,但當他們仔細聆聽時,卻發現那竟然是陰森森的哭泣聲和唱戲聲。


    那聲音仿佛來自地獄,充滿了哀傷、絕望和恐懼,讓人毛骨悚然。


    這種詭異的聲響持續不斷地回蕩在空氣中,時而高亢尖銳,時而低沉嗚咽,宛如一首死亡之歌,讓人心驚膽戰。


    有些膽子大的人試圖尋找聲源,但每次都無功而返。


    那聲音似乎無處不在,又似無跡可尋,給整個小區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聲音變得越來越頻繁,甚至在白天也能偶爾聽到。


    人們開始懷疑是否有什麽超自然的力量存在於這片區域。


    有些人猜測可能是因為這裏發生過,那件可怕的失火事件,導致那些人的冤魂不散……


    而經過幾晚的折騰,附近的居民實在受不了了,他們聯名鬧到了當時偽滿洲國丹東市政府。


    最後政府不得不出麵,他們請來了一位高僧,做了足足四十九天的超度法事,還在戲院原址上建了一座塔,來悼念和震撼遇難者的亡魂,這才讓事情慢慢平息。


    可誰也沒想到,等到改革開放之後,這座塔又起了事端。


    據說當時城市需要規劃建設,廣濟花園被列入了拆遷的名單準備改建成居民樓,拆遷工作一直都很順利。


    直到拆到小塔時出了問題,拆遷工人爬到塔上栓繩子,不知道怎麽回事從塔上摔了下來,當場死亡。


    之後這個拆遷隊就接二連三的發生意外,有人則剛爬到那座塔上,就會突然暴斃而亡。


    於是,他們又派了另外一支拆遷隊,結果還是一樣,拆遷的人會莫名其妙的死亡。


    後來就派了外地的拆遷隊來拆,結果還是一樣,重蹈覆轍。


    隨後就有傳聞,說是鎮魂塔怨氣太重,誰也動不得,誰拆誰出事。


    後來經曆了這麽多年,丹東市的城市發展日益壯大,建設也越來越現代化,可這個小塔再也沒有人動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鎮魂塔經曆了風吹日曬,塔身已經十分老舊,與周圍的建築生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非常格格不入。


    但還是沒人想過要去拆除它,它至今仍然佇立在丹東市,成為了一座無法拆掉的建築……


    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裝在盒子裏的靈異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玄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玄軒並收藏裝在盒子裏的靈異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