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全部送走後,他領導把何誌軍叫到身邊,提及了最近他們部門有個升職的機會,按照領導班子的想法,原本這個機會是想要按資排輩來決定的。


    不過現在各個行業都在進行改革,大領導說了,機會要留給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混日子的老油條,這才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何誌軍到崗才一年,資曆上差得遠,但是工作能力強,文化水平高,再加上年紀輕有衝勁兒,家裏有不拖後腿,各方麵排下來,他也是有機會爭取的,不過這種消息,不是最親近的人是不會給透露一絲的口風,


    現在他告訴何誌軍,又何嚐不是因為這一次的宴請?社會變化的腳步越發快速,還留著老思想的人會被逐步淘汰,人情世故在中國那是千百年流傳下來刻在骨子裏的習慣,


    要想往上爬,這方麵弱了,即使工作能力再強那也是空談,這就是現實,現在的他覺得何誌軍將來能走更遠,所以也願意在這個時候賣給他個好,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讓人感動不是嘛。


    何誌軍能走到今天自然也不是蠢笨的,領導賣他好他自然是得及時接住,好聽的話那就是出口成章,一點兒都沒辱沒了他的多年文化底蘊。


    景豔在出來添茶水的時候也聽了一耳朵,立馬對領導一家發出邀請:“領導啊,要是你們一家人今天沒什麽事兒的話,可以在這邊坐坐,再有一個小時我們就準備開店了,我做燒烤的手藝還是可以的,要不留下來嚐嚐,讓誌軍陪你喝兩杯。


    這樣也省得你們晚上回去再開火了,大熱天的多麻煩,正好,您多跟誌軍說說工作上的事,給他提點提點,我家誌軍哪都好,就是性子太直了。”


    領導……他真想跟這女人吼上一句:你家男人性子直?那就沒人有心眼子了,心眼子都趕上藕了,這還嫌少?但是麵對景豔那明晃晃的笑容,到底還是把到了嘴邊的抱怨給咽了下去。


    他轉頭看向自家媳婦兒孩子,他家老二跟何超禮差不多大,也是開學四年級,倆孩子玩的挺好,老三是個小姑娘,被大兒子照顧著吃瓜子呢,“媳婦兒,要不要在待一會兒?等會兒嚐嚐何工他媳婦兒的手藝?”


    他媳婦兒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打的啥主意,不就是饞酒了嗎,既然他今天情緒高,那就留下吧,她點點頭,衝著景豔溫聲開口:“那就給你們添麻煩了。”


    景豔連忙回她:“不麻煩,不麻煩,你們願意賞臉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邊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你家孩子要是覺得累了,可以去二樓,在回廊那邊我放了四張沙發,可以在那邊小睡一下,等會兒我給你們送兩張薄毯上去。”


    領導媳婦兒看了下幾個孩子,到底是點頭應下了,帶著老大和老三上了樓,老二就不用叫了,有小夥伴的陪伴,這孩子不用午睡。


    大堂終於清淨下來,其他幾個人把宴客桌子上的碗盤收到後廚,王大姐和李大媽在後廚洗刷鍋碗瓢盆,把大堂打掃幹淨後,躲在後廚吃飯,都是宴席上的菜色,都是一早就留了出來的,雖說時間有點久,但大夏天的飯菜也沒有冷透,他們還每個人有一塊鹵大棒骨可以抱著啃,別提多美了。


    員工們吃完了午飯,開始聚集在一起串肉串,上午的時候已經弄出來不少,現在也沒剩多少,沒多久就把活兒幹完了,景豔從收銀台後麵取出來兩瓶小燒酒放到廚房,囑咐道:


    “這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準備開店,我先去把炭火弄好,今天的鹵肉和鹵排骨剩的不多,賣完就算了,早上剛鹵的不能賣,放到一邊去免得等下被踢到或者誤賣,浸泡時間不足不入味,咱不能砸了口碑。


    等下我先給領導一家烤些羊肉串,等下串上桌的時候再把酒送過去,順便給兩個酒杯,再跟誌軍說一下,讓他悠著點,別喝高了。”


    大家齊聲應下,景豔就到院子裏弄燒烤爐去了,竇智霄很麻利的把店鋪大門打開,掛上“營業中”的牌子,就回來繼續打下手。


    第一把肉串剛烤好,樓上在休息的,樓下在玩兒的孩子最先聞到味道,踢踢踏踏的跑了過來圍在景豔身邊,景豔笑著問:“有能吃辣的嗎?”


    幾個孩子麵麵相覷之後有誌一同的搖頭,景豔笑著遞給每個人兩串,又逗他們:“哎呦,你們不行啊,都說不能吃辣的男孩子以後會怕老婆,你們這些以後都要聽老婆的了。”


    何超禮和領導家的兩個兒子立馬支棱起來:“嬸嬸,我們還要吃串,這回我們要辣椒,我們是男子漢,可不會怕老婆。”


    景豔看著三個男孩子那不服輸的神情有些失笑,但還是少少的放了點兒辣椒麵,再稍微烤一下順手遞給他們,之後把剩餘的肉串撒上兩把辣椒麵,放到一個盤子上遞給竇智霄:“拿過去吧,讓馮大姐把咱們的饅頭切成片,用簽子串了拿過來,我烤一些給孩子嚐嚐。”


    竇智霄把肉串放上桌,就去後廚說要饅頭片的事兒了,之前他們自己吃的時候景豔做過,所以很快的饅頭片就送了過來,景豔烤好後,撒上芝麻孜然,再淋上點兒油,等油冒著泡的時候離火,遞給幾個孩子吃,剩下的再補上薄薄的一層辣椒粉,讓竇智霄送進去。


    孩子們在烤爐邊上吃的香噴噴,陸續進來的客人看著他們的吃相更覺得有食欲,原本隻是買鹵肉的,聞著燒烤的香氣也忍不住買上兩串解解饞,生意一下子就開始忙碌起來。


    何誌軍這邊吃完,他自己端著空盤子來添加肉串,看裏三層外三層的人有些傻眼,“今天這生意咋這麽好。”


    竇智霄在景豔身邊收錢的時候抬眼看見他,連忙跟景豔說了,景豔把手裏烤好的遞給他之後,又轉身抓了兩把肉串繼續幹,連抬頭的時間都沒有。


    何誌軍裝回來一盤子肉串,圍著的客人好些都很眼熱:“這可是大生意啊,一次吃這麽多,這得多少錢啊。”


    有些之前來過的老顧客認識何誌軍,開口道:“這是老板,老板娘的男人,看樣子是給自家人吃的,當然能吃個夠了,要是我家也是做燒烤的,我天天拿燒烤當飯吃。”大家邊等邊聊,倒也熱鬧。


    領導一手拿著肉串,一手端著一杯白酒,倚靠在門邊往靠路這邊看,對站在身邊的何誌軍感慨:“你媳婦兒的手藝確實很好,肉串嫩又香,就是太辛苦了,這大熱天的守著烤爐,真的是遭罪。”


    何誌軍也很讚成的點頭:“是的,她手腕上總是有燙傷,就是烤肉滴下的油會引出火苗,她有時候一不注意就會被燎到,家裏店裏燙傷膏都不會斷,


    您是不知道,我上大學的時候,自己每月的工資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家子的開銷,都是我媳婦兒弄這些吃食才讓我家的日子沒那麽捉襟見肘,


    後來我工作了,工資雖說漲了一點兒,但你也知道我家人口多,買了家裏那套房可是把我媳婦兒幾年賺的錢全用光了,還從親戚朋友那邊借了不少,她現在這麽辛苦也是為了這個家。”


    領導聽到這兒也不由得感歎:“偉人曾經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你媳婦兒是真的做到了,所以,何工啊,你也要更努力才行,這樣才不會被你的媳婦兒給落下太遠啊。”


    何誌軍聽著領導的打趣,倒也承認的爽快:“那是一定的,錢上我沒辦法讓她錦衣玉食,那就在我的工作領域取得些成就,讓她臉上有光。”


    倆人相視而笑,這個晚餐,領導一家子吃的很愉快,景豔晚上的生意也很紅火,心情也很愉快,何誌軍今天得了內部消息,心情更是不錯,因此,景豔今晚又給四個員工每人一塊錢的獎勵,大家也都愉快了,嗯,美好的一天。


    後麵的日子越發順利,何超禮因為這次聚會認識了不少同齡的小朋友,整個暑假除了每天固定的練字學習時間,其他的時間一直是跟著其他小夥伴一起玩兒,本來就是偏黑的皮膚更是被曬的黝黑,好在是男孩子,對於膚色沒有執念。


    進了九月,何超禮正式入學長興島軍區小學四年級,整個暑假他雖說玩兒的瘋,但該預習的文化課也沒落下,所以開學後還是很容易就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而他運氣也不錯,暑期認識的小夥伴有四個跟他是一個班級,所以他很容易就融入了進去,沒有感受到被孤立的心情。


    孩子開心了,家人也就放心了,景豔確認何超禮在學校適應良好後,就把注意力轉到店鋪經營上,最近有不少人來吃飯的時候說起這裏的種類太少,雖說這邊不願意賣炒菜,那總是吃肉也是會膩的,要是能有些清爽口感的菜色就好了。


    這下子景豔動了心思,這裏四季都有綠色,所以蔬菜並不像是東北一樣會在冬季稀缺,既然這樣,拍黃瓜、糖拌西紅柿加入菜單也是可以的,北大荒盛產的幹木耳也可以讓何春妮給郵寄過來,加上個涼拌木耳也是不錯的。


    想到就幹,除了木耳價格穩定,其它的蔬菜會根據季節發生變化,景豔在菜牌上標注了“時價”字樣,用一張紙寫上價格,用麵糊糊貼在菜名下方,這樣比較容易按照夏冬兩季來修改價格,反正按照每盤利潤三毛錢來進行加減就成。


    試做了一段時間,涼拌木耳的銷量是最好的,很多人都喜歡酸辣口,就著燒烤、鹵肉甚至鹵肉麵都是絕配,而且這個涼拌菜她都是上午把木耳泡發,下午焯燙後拌上調料,晚上售賣時正好入味兒,每天準備兩大盆,賣完了就成,堅決不補充。


    而這一天,何誌回來夫妻夜話時他提及了全國開始執行計劃生育了,好多人致力於生出兒子的,一胎胎生下來,有的人家四五個女兒,


    之前就不用再提,可今年開始人口普查的時候直接通知不允許再超生,提倡一家一孩兒,精養細養的觀念,這就導致了超生遊擊隊的誕生。


    前世後來的春晚上一個小品:超生遊擊隊又何嚐不是現如今的真實寫照?國家政策下的急,審的嚴,有好多思想落後的人家為了拚個兒子弄得職工下崗,老百姓被罰款,很多這時候的二胎出生身家就是一兩千塊。


    何誌軍今天提起隻是感歎他家算是不用擔憂犯愁了,本身也沒想再要,但是他的同事們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免不了有不少人抱怨,有的還沒結婚的正好就趕上了,這段時間工作單位都是人心惶惶。


    景豔也就聽了一耳朵,無所謂的說:“國家管控也是有理由的,咱們雖然沒有給國家增添光彩,至少能不給國家拖後腿,反正咱家是兒女雙全了。”


    之後景豔再也沒有把注意力往這邊分,轉身去聯係何春妮跟她要秋木耳去了,何春妮也沒想到景豔離開後,哪怕隔著大半個中國卻還會找她來買東西,


    雖說是生意,但也確實是感情到位,收到景豔的信件後,連定金、錢款啥的都沒提,直接去各家各戶收木耳和榛蘑,因為景豔每年都跟她買這些,不隻是村裏,就連外村都知道她收的這些是要寄到南方的,羨慕的人可不老少。


    這回增加了木耳的需求量,十裏八村的都開始進山去采木耳和蘑菇,回來曬幹後送到何春妮這邊,她會仔細檢查,再整合好一起郵寄過來,包裹裏夾著信,裏麵就有這些東西一共是多少錢的信息。


    多年的合作夥伴,誰不了解誰,所以對於這點子貨款,何春妮還是放心的,景豔在收到包裹讀過信後也不由得讚她一聲大氣,三十斤的木耳就這麽先給寄過來了,雖說現在的是春耳,泡發後肉偏薄,但口感也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開人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娘子並收藏重開人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