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豔跟著點頭::“現在啥東西都是緊俏貨,你知道這代表什麽?”


    元小玲很給麵子的表示疑問:“代表……供不應求?”


    景豔笑著點頭:“對呀,你看啊,現在衣食住行的供應那是啥啥都緊張,還要票,代表什麽?代表的是按需分配,凡是有分配的東西那就都是缺少的。


    現在整個大環境感覺比前幾年穩定多了,而且這大學又開始開課,那就是一個信號,國家想要發展的信號,如果要發展,不管是哪方麵,安穩最重要,


    這也是我一直惦記著想要自己做些什麽能積攢些家底兒,一旦我們真的穩定下來,那麽各行各業就會有收獲,這機會都擺在麵前,誰不抓住誰就傻,


    可惜,我沒那麽聰明的腦子,雖說有些想法,但是也不過是用自己本身擅長的來做些安穩的營生,而我能算得上擅長的,就隻有燒烤和鹵肉,其他的廚藝,我就真的是拿不出手的。”


    元小玲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明白了,你給自己未來的定位就是開個燒烤鹵肉店,那我們家想要的定位又能是什麽?我們好像除了給房子修繕外,也沒啥特長了。”


    “房子的裝修本身也是一個行業啊,海市現如今都把建材市場集中在一起,那以後購置材料也會方便很多,你們何不趁這個東風專門把房屋裝修的名聲打出去呢?


    你們夫妻倆的學業沒有誌軍重,假期的空閑時間真的能接這種活兒的,不說別的,就是把屋子裏的土地麵或是磚地麵弄成水泥地麵這個活兒應該會有人家願意弄,萬丈高樓平地起,總是要慢慢做才成。”景豔給出建議。


    元小玲心中有了幾分打算,著急回家把這個想法再跟劉強商討下,就也不再逗留,跟大家告辭後,拿著刷幹淨的碗要回家,


    王大姐很有眼色的裝了一小包自己做的點心塞給元小玲,她也沒有虛偽的客氣,道了聲謝後,腳步急匆匆的離開了。


    待元小玲離開後,何焦旭倒是很有興致的看著景豔:“你這丫頭想法還真的挺多的,要是你也能上個大學,以後能更好,你要不要也準備準備參加來年的高考?”


    景豔連忙擺手:“爸,你可千萬別再提考試這一茬,我當年能念到初中畢業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在學習這方麵沒天賦,哪怕是現在,一想到課本兒我都開始犯困,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


    何焦旭看景豔確實是不想讀書倒也沒再繼續勸說,畢竟人各有誌,隻要踏實肯幹,在哪行哪業都能賺個糊口錢。


    不一會兒奶奶自己從屋裏出來,景豔連忙把位置讓給奶奶,奶奶坐下後感歎道:“到底是老了,不服不行,今天才出門多久啊,這精神頭兒都扛不住,哎!”


    崔紅茹笑道:“媽,您這年紀能有您這麽精神的老太太可是少有的很,若是您都覺得自己老了,那你讓那些滿臉皺紋,走路都佝僂的老太太情何以堪?”


    奶奶笑著伸出食指衝她點了點:“你呀,這麽大年紀了,還跟小姑娘似的,嘴這麽甜,聽得我呀都覺得又年輕了些呢。”


    元旦當天,何焦旭夫妻和何誌成夫妻都是到了午後才離開,走之前何焦旭道:“再有大半個月就是農曆年,今年過年早,到時候我們帶著小禮一起過來,


    媽,您老和誌軍兩口子就在家等我們回來就成,你們就別跑揚市了,那時候天氣冷,安安太小,可不能折騰。”


    奶奶自然是沒意見,她也不樂意四處跑,當下就答應了,一家子站在大門口看著吉普車走遠,這才回了屋,“王姐,咱家還有肉沒?”景豔問道。


    王大姐點頭:“還有一些,前兩天屠宰場的小張帶過來一些剩下的肉,我看現在天氣冷,肉也放得住,就留下了不老少,景豔是想要吃什麽肉菜?”


    景豔搖頭:“誌軍這次回學校,下次再回來就是過年前了,我想著家裏有肉就再加上些辣椒,做點兒肉醬,就算誌軍晚上餓,吃個宵夜也有點兒下飯的東西。”


    王大姐了然:“那成,我下午就做,誌軍晚上走之前一定能做好。”說完,王大姐就一頭紮進了廚房,開始鼓搗肉醬去了。


    何誌軍自己則負責帶孩子,景豔自從出了月子,每天會練上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的鋼筆字,家中的墨水和紙下的很快,當然,進步也是很明顯的,至少現在奶奶再看她的字絕對不會皺著眉頭指著字問:“這是啥字兒?”


    何誌軍回了學校,家裏的三大一小就開始準備過年期間的零食了,景豔從程春華的村子裏買了不少花生和瓜子。


    奶奶年紀大想要吃帶殼的五香花生,三個人就開始清洗花生殼,王大姐就把家裏能用的爐灶都啟用了,大鍋小鍋的都用來煮花生,五香調料的香味兒隨著時間愈發香濃。


    煮好了浸泡一夜後,第二天就開始曬幹水這一步,邊攤晾邊挑著有些癟殼的花生吃掉,正好試試味道,還別說,真香。現在冬天,雖說有陽光但是要是用來曬幹花生難度也是不小的,


    好在有火炕,把炕被都收了起來,擦一遍炕席,直接攤在上麵,外麵的灶火一燒,不到半日就能收起來一層,速度很快。


    弄了一個大麻袋的五香花生,三人還要把剩餘的花生剝殼,帶著紅衣的花生籽都放到盆裏,邊剝邊聊天其實也挺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剝了一整日的花生殼,幾人手指酸不說,食指和大拇指的指腹都起了一層薄繭,奶奶感歎:“咱這剝個殼都難成這樣,那些種地的農民得多苦啊。”


    景豔應和著點頭:“確實辛苦,您都不知道,農忙的時候我們是早上五點多就要上地,那時候太陽還不烈,氣溫也不會太熱,能多幹點兒,


    下午都是兩點幹到六七點,把中午最熱的那個時間段讓開,不然大中午的上地幹活,多壯實的人都扛不住,就這樣,農忙一次都要少十來斤肉,那真是扒掉一層皮啊,


    我是最怕幹農活兒的,一天下來,腰酸背痛腿抽筋兒,全身就沒一個舒坦地兒,但我們那邊至少冬天可以貓冬,能休整三四個月,但咱這邊我看一年四季地裏都有農作物,農民更辛苦,連個修整時間都沒有。”


    奶奶道:“這邊都是兩年三季,聽說南邊兒一年兩季的,那才是最苦的地方吧。”三人都心有戚戚焉。


    花生弄完了就是要炒瓜子,這個景豔就插不上手了,隻負責打下手,王大姐才是主力,雖說瓜子炒著吃是挺香,可是滿手都會有一層黑灰,每次吃完都要洗手,


    這時候景豔是真懷念後來用烘烤轉爐炒的瓜子,幹幹淨淨的,吃完手上不髒,可是那個爐子她不知道是怎麽做的,隻能把想用這個賺錢的念頭束之高閣。


    花生瓜子都準備好了,王大姐和景豔要出去置辦年貨,奶奶看家帶孩子,這回倆人都挎著籃子,還帶了兩個大布袋,


    供銷社、農家集市上隨便逛逛,點心、糖果、蘋果、桔子之類的吃食就買了不少,景豔想著過年何超禮會來,又買了幾瓶黃桃罐頭,


    見著有午餐肉罐頭賣,景豔忍不住有些犯饞,糾結了一會兒,還是咬咬牙買了兩罐,就當是嚐嚐鮮,她自我安慰,大包小裹的回了家,把人累的直接躺在炕上不想動彈。


    不著急不著慌的慢慢往家囤年貨,偶爾張曉芬那邊有剩餘的肉或者骨頭她都會送過來問問要不要留些,景豔陸續留下不少。


    從張曉芬那邊預定了腸衣,她和王大姐用這些肉加上各種香料末、澱粉灌了不少香腸,現在沒有後來的灌腸機,都是用腸衣套住漏油鬥往裏塞肉,一點一點的,還真的挺麻煩,


    好在她們現在啥都少,就時間最多,所以慢慢做一點也不急。為了方便曬幹,每一節的肉腸不過大半根筷子長短,這樣掛在門廊下,家裏的兩隻小貓想要偷吃都夠不著,安全性提高不少。


    從香腸掛上門廊開始,每天都能看見兩隻小貓蹲在門邊或者床邊,眼睛盯著肉腸,偶爾還會奔跑起跳,可惜,哪怕是小爪子抓著往牆上衝,還是會在半路上滑下來,那副小模樣,給家裏這幾個壞人提供了不少笑料。


    等快到年根兒的時候,大街上來置辦年貨的人流一下子猛增的時候,景豔他們都已經置辦完了,在家裏招貓鬥雞的,頗有幾分歲月靜好之勢。


    何誌軍學校放假到家得時候是臘月二十八晚上,他一進家門就覺得跟平日裏不同,等走進院子,看見門廊下、晾衣杆上都一堆西一串的香腸還是一臉的懵:


    “今年咋買了這麽多肉腸?”他進門看見景豔在擼貓,隨口問道。


    “不是買的,是咱們自家做的。這不是快過年了,張曉芬陸陸續續送來不少的肉,我想著這邊的溫度不比北大荒那麽低,肉類也存放不住,要是現吃現買的話,到年根兒他們屠宰場應該也剩不下啥,誰家在這時候不吃上幾頓肉?


    所以就跟王大姐一起灌了點兒香腸,原本按照我們那邊的做法,做好先要蒸熟再熏上果木香氣,這樣就能直接切片做冷盤了,可咱這不是條件有限嘛,後麵幾步就省了,香腸我們炒著吃過,很好吃哦,


    就是肥肉不好買,隻能做二肥八瘦,其實最好的比例是三肥七瘦,哎,可惜可惜。”景豔嘴裏是感慨失望,但麵上的表情可是臭屁的很,那副傲嬌樣就是在等著被誇。


    何誌軍也沒讓她失望,衝她比了個大拇指:“景豔真厲害,不過香腸裏的香料啥的應該都是有講究的吧,怎麽,這個方子也是林大廚給你的?”


    景豔有一瞬間的停頓,緊接著就很堅定的點點頭:“對啊,不過現如今咱們工具不夠,不好大批量做,等以後要是真的有充足的肉了,咱們再看看這個有沒有市場,不能想,一想就覺得好多小錢錢在我眼前飄。”


    何誌軍被她逗笑,揉了揉她的頭頂:“你呀,真可愛。”


    景豔微低著頭,由著他揉,睫毛掩映下的眼睛裏閃過一抹心虛:這香腸的方子那裏是何大廚給的,是前世九十年代中後期,她的丈夫花了兩千來塊錢從別人手裏買來的配方。


    當初他們夫妻倆開了個小型香腸廠,原本是盈利的生意,卻因為貨款不能及時回收導致資金鏈不足,好好的廠給幹黃了。


    那個年代香腸這東西大半都是往公家的飯店、招待所之類的地方送,因為有政府背書,所以貨款大都是季度結賬,送貨收錢的時候很少。


    她記得,香腸廠都倒閉三年了,貨款才陸陸續續結回來大半,還有一部分就成了壞賬,她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對於跟公家做生意的事情有了陰影。


    不過這些她都會爛在心裏,這一輩子她不求什麽富貴滿堂,還是踏踏實實的開個小店,概不賒欠,賺些小錢就知足了,更何況她還有那麽多金條做底氣呢,嘿嘿。


    何誌軍回來了,晚飯加上一道青椒炒香腸,何誌軍吃的很是滿足:“這個是真香,隻能炒著吃嗎?”


    景豔想了想:“要不明天爸媽他們過來了,咱們多做幾樣,蒸、炒兩種做法都試試唄,要是蒸著吃的也好吃,就能做冷盤了。”


    王大姐點頭應下:“明天咱們要做蛋餃不?”


    景豔想了想:“蛋餃明天王姐你來做,我和誌軍負責包餃子,家裏有白菜,就包白菜肉餡兒的就成,之後再做幾個菜式也就是了,


    今天王姐買回來兩條大鯽魚,在外麵的缸裏養著呢,明天三十紅燒一條,後天大年初一再紅燒一條,怎麽樣?”


    奶奶沒意見:“菜式以咱們喜歡吃的為主,不用延用老規矩,都已經破四舊迎創新了,咱們也沒必要那麽講究,今年就南北合璧,做一桌子別具一格的混搭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開人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娘子並收藏重開人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