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他跟我們又沒有交集,不過這次確實欠了人情,等下次咱們來,也給他帶點啥,算是還了人情便是。”景環說道。


    “四姐對他印象如何?要是他想跟你處對象,你會不會同意啊?嫁給他就是城裏人,不用再幹地裏的活兒了。”


    “你說什麽呢,之前不是說等過年的時候,大哥二哥回來了,彭叔他們家會來商議婚事嗎?我不覺得做城裏人好,我沒學曆沒人脈,就算嫁給城裏人,那也不過是在家做家務,城裏活著多難啊,糧油米麵要買,蔬菜水果也要買,咱雖然在村裏,至少一年四季蔬菜是能夠自給自足的,這一年可少了不少花銷。”


    “還是四姐想的通透。”景豔放下了心,聽到四姐的話她才恍然,夢裏的那一世好像彭家沒有跟她四姐提起婚事,彭家小哥兒後來是個什麽走向她完全沒了印象。


    姐妹倆回到家,年貨備齊,景豔開始了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知道臘月二十八,姐妹倆終於開始要做炸貨了,從地窖裏撈了白菜、胡蘿卜、青蘿卜、紅心蘿卜弄了不少上來。


    姐倆都喜歡生吃紅心蘿卜,俗名-心裏美,口感脆爽,辣味不重,甜味明顯,可以當水果吃,青蘿卜和胡蘿卜搽了絲,用鹽殺了水分,加入調料和麵粉,用來炸丸子,外酥裏嫩的口感,過了油的香氣,真是奢侈的零食。


    五花豬肉和白菜拌了餡料,包餃子,一個個小肚鼓鼓的胖餃子整齊的擺在蓋簾上,滿了一蓋簾就端到外麵的窗根底下大缸上速凍,用不了三個小時就硬邦邦了,把凍得堅挺的餃子倒進專門放餃子的中號缸裏,蓋上蓋子,隻要不化凍,煎著吃、煮著吃、蒸著吃都好吃,胖乎乎的餃子底下還有著蓋簾兒上的棱棱,很有儀式感。


    頭一天烀好的豆子,邊加熱邊碾碎,在溫熱的時候加入白糖拌勻做成了豆餡,用黃黏米粉做的麵團裏塞進去一大塊餡料,粘豆包就成了,一樣丟到外麵凍上,轉到另一個缸裏。


    一天的忙碌下來,過年期間的主食和零食就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四姐,今年你醃酸菜了嗎?”景豔的廚藝不咋地,醃酸菜總是會變質,所以家裏醃菜和發酵做大醬都是景環來準備,她平時完全做甩手掌櫃,這回想要吃了,才想起來要問。


    景環溫和回著:“做了,做了,在廚房門後的缸裏,廚房裏燒火的時候太熱,靠在門邊溫度低些,適合酸菜存放,你進進出出沒看見門後那塊兒的缸嗎?”


    景豔有些不太好意思:“沒注意,平時進出還得看著門檻兒,誰看門後啊,那咱家有酸菜,明天咱們用酸菜燉白肉吧,在做一蓋簾純羊肉餡餃子,大哥和二哥應該會回來,咱吃點兒好的。”


    “好,我先把肉拿進來點化凍,還要準備什麽?”景環很好說話。


    “燉個羊肉?羊骨頭熬湯吧,最後出鍋前放個蘿卜去油,加點兒蔥花,想著都香。”說著,口水都在口腔裏分泌。


    “好,你從放假回來到現在,咱們也沒正經做頓羊肉,明天大哥二哥一家子都會過來,往年咱也沒啥好東西,大家都是對付著一起吃吃,今年有了好東西,一定要補補油水。”景環拿出了一截就剩下半掌長的鉛筆頭,從掛曆上撕下一張已經翻過去的一張,用背麵記下了明天準備要做的菜式。


    二十九一大早,起床吃了早飯後,羊骨頭就進了鍋,開始熬湯了,不到十點,大哥一家和二哥一家前後腳回來了,拎著米麵進了門。


    “四妹,小妹,我們回來了,我們單位今年分了米麵,留了些在家裏,給你們拿過來二十斤。”大哥張景田進了廚房門邊說著邊把手裏的糧食袋子放進了廚房的櫥櫃裏。


    姐妹倆正在炕上包餃子,聽到動靜連忙從炕上下來,趿拉著鞋打開了房門,正好大嫂領著兩個兒子也進了門。


    “大哥大嫂,你們來了,外麵天兒冷吧,趕快進來烤烤火,侄子們也趕快進來,坐炕上,暖和。”景環上前拉上了大嫂的手。


    “呦,大哥大嫂回來的比我們早啊,我還想著我們一家是最早過來的呢。”二嫂爽利的聲音也從門口傳來,二哥一家也進了門,大兒子今年三歲,被二哥抱著,小兒子今年剛滿周歲,二嫂抱著。


    景豔直接迎了過去,從二嫂手裏接過孩子:“這真是前後腳,都說心有靈犀,看,說的就是這個場景吧。”


    二嫂順勢鬆開孩子,任由景豔抱走,二哥也把懷裏的大兒子放了下來,二嫂回身幫二哥把背著的竹筐卸了下來:“妹妹,今年我們單位福利不錯,發了糧油不說還有水果和帶魚,我們拿過來一半兒,你們姐妹倆貓冬的時候做著吃了,補補油水。”


    二哥將筐裏的東西一樣一樣取了出來,二嫂幫著放外麵凍著的,放櫥櫃存著的,都不用姐妹倆動手,他們就擺放好了。


    “這都帶回來了,你們過年去丈母娘家禮少了怎麽行。”景環看著東西有些擔憂。


    “嗨,這有啥,我爸媽也是職工,他們年底發的東西一定比我們多,我們倆回去過年他們就很開心了,我還準備從家裏往回帶呢,這個你們姐妹不用擔心,你哥到我家我爸媽也不會給他氣受的。”二嫂心直口快,一股子爽利勁兒。


    二哥張景昭也勸著:“你們放心吧,我老丈人丈母娘對我可好了,這都半年沒見了,我家倆妹妹越長越好看了。”


    幾人把東西歸置好,就進了屋,看見床桌上的餡料和麵板上的麵團,還有已經包了一部分的大肚餃子,幾人有些愣。


    “你們這是準備把一冬天的肉全在這兩天吃光了?”大嫂詫異,現在年景是比以前好不少,但要包肉餡餃子都是少少肉多多菜,借個味道就不錯了,純肉餡兒的,沒幾家舍得的。


    景豔笑著說:“那哪能啊,今年食堂有羊的配例,部隊有不少官兵都回家探親,食堂有了富餘,我就買回來不少羊肉和羊骨頭,所以咱才敢吃肉蛋兒餃子啊,對了,等會兒回去,你們一家帶回去一條羊肉,再帶幾根兒羊骨頭回去熬湯喝。”


    “不用不用,買點兒肉你們自己留著吃,我們日常不缺肉。”大哥連忙拒絕,二哥也點頭應著,哥倆把牆邊立著的大圓桌支在炕邊地上,兩個嫂子打了水,又從暖壺裏倒了些熱水兌成溫水,在盆裏把手洗了,擦幹後就坐在凳子上準備搭把手,一起把餃子包了。


    景豔看有了支援,立馬把沾了麵的手洗幹淨,翻箱倒櫃的找出了花生瓜子糖塊兒放在盤子裏給幾個侄子吃。


    “看,景豔還是老樣子,這種細致活兒躲得那叫一個快。”二哥開口嘲笑自家小妹。


    “行啦,就你話多,家裏還有啥活兒沒幹完?”大哥開口問。


    “廚房水缸裏的水不滿了,大哥給水缸加滿水唄。”景豔毫不客氣的派了活計。


    大哥沒說話,很是利落的拿著熱水壺去院裏準備把壓水井化凍壓水,幾壺熱水下去,終於慢慢的有了水被抽出來,這活兒平常也就景豔能幹動,景環力氣是不行的,這回兩個哥哥回來了,水缸終於能滿了。


    明明是寒冷的冬天,兩個哥哥換著壓水,倒是累出了一腦門子汗。“市裏現在都在裝自來水管道,說是弄好了,以後家家戶戶就不用壓井了,直接水龍頭一擰開,水就出來了,冬天隻要給管道包一層保暖,就不會沒有水,不知道啥時候能輪到咱們村裏。”大哥話裏話外有些向往。


    “市裏剛開始傳的消息,到了縣裏再到村裏,少說也得五六年,可有的等。”二哥說的很淡然,一時半會兒落實不了的事兒,大家都沒啥興趣。


    “到村裏裝水管兒可有的等,這些東西公家給你裝好了不收錢啊,隻要跟錢掛上邊兒,村裏就沒有幾家願意弄,咱這壓井雖說累點兒,但是不花錢啊。”景豔提醒。夢裏那一輩子,她老家這兒到七八年村裏也沒有裝上水管呢。


    大家也就說說,誰都沒往心裏去,到中午了,胖嘟嘟的純肉大餃子進了鍋,翻煮熟了撈了出來,搗了蒜醬,兌進去點醬油,蘸汁兒也就成了,把昨天炸的蘿卜絲丸子裝上來一盤子,每人盛了一大碗蘿卜羊湯,那吃的是既滿足又暖和。


    吃完了飯,嫂子們和四姐一起把二哥帶過來的帶魚給收拾幹淨,切成段,舀出些炸過丸子的油把魚段煎了,不多時,焦香味就傳了出來,幾個孩子,除了剛滿周歲隻能吃輔食的這個,三個孩子高高低低站在鍋邊一排,眼巴巴的看著。


    “你們倆在這兒幹啥,沒你們能幫忙的地方,一邊兒去,別添亂。”大嫂對著自家倆兒子說。


    “咱家裏還有帶魚呢,等回家媽給你煎,這些是留給姑姑的,你進屋帶著弟弟玩會兒。”二嫂對著大兒子說。


    “等下煎好了咱先撈出點兒吃吃唄,這一年我還沒咋吃過魚呢。”景豔在廚房門邊探出個腦袋,她嘴裏說著,衝三個侄子招了招手。


    三個孩子衝她跑了過來,她把三個帶回屋,悄聲說:“別聽你媽瞎說,在姑姑這兒,想吃啥就吃,等著,姑姑去給你們磨吃的去。”她揉了揉孩子們的腦袋,進了廚房。


    景環笑著衝她眨眨眼:“再等等,這第一鍋都沒煎好,煎的酥酥脆脆才好吃,別急,先去那個盤子等在這兒。”


    景豔樂嗬嗬去碗櫥裏拿了個盤子,乖乖的站在鍋邊等。


    兩個嫂子對視一眼,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景豔,別這麽慣著孩子,看你這樣兒,你以後有了孩子還不知道會被你慣成啥樣呢,小孩子都嘴饞,要啥給啥那得多好的家庭才能養得起呦。”大嫂對她是真的操心。


    景豔聞言,眼睛有一瞬間的放空,是呀,夢裏,她的女兒確實是如珠如寶的養著,可是家裏沒有錢,再寶貝還是虧待了孩子,當年孩子才五六歲的時候,就知道心疼她,十五六歲的時候更是屢次勸說自己離婚,不管是再找還是獨身,至少心情是不一樣的。


    可是當年她太過於注重臉麵,到底是沒走離婚那一步,那孩子對她的爸爸很是憎惡,不曉得她以後結婚會過的什麽樣的日子,她離世的那年孩子剛大學畢業,工作還沒著落呢。


    但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不會受氣,寧可傷別人也不會讓自己受傷,這種生活態度可能還是被她所選擇的人生影響到了吧,這一次,她想,她會順從女兒的願望,為自己活一次。


    走神兒也就一瞬間,回過神來,第一鍋煎魚段好了,焦黃的外皮看著都有食欲,她連忙把盤子往前遞了遞,四姐笑著把魚段一塊一塊夾進盤子裏:“端進屋去吃,別在廚房礙事兒。”


    景豔端著盤子進了屋,盤子放在炕桌上,看著三個孩子:“香不?”


    三個孩子一致的點頭。


    “想吃?”


    再次點頭。


    “想吃還不去洗手!”這一聲,差點嚇了孩子們一跳,連忙乖乖的去洗了手,坐回桌邊,用手拿著魚段美滋滋的啃著,魚骨也是酥軟的,隻要不是吞,魚骨也能嚼的碎碎的,一點渣滓都不剩。


    煎魚做好,哥哥嫂嫂們一人嚐了一塊後,就要離開:“趁著天色還早,我們得去縣裏趕車,妹妹們,新年快樂。”哥哥們給她倆拜了年,順帶著紅包也是一人一個。


    姐倆樂嗬嗬的收了,也回手給了四個侄子一人一個小紅包,裏麵錢不多,就五毛錢一個包兒,主打的一個喜慶。


    哥嫂們帶著姐妹倆準備的年禮,每家一個罐頭,五六斤羊肉,幾根羊大骨,踩著積雪離開了,直到看見他們出了村頭兒,姐倆才返身回家,插上了大門門栓。


    第二天,隨著村裏稀稀落落的幾聲鞭炮聲,迎來了74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開人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娘子並收藏重開人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