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妃這邊從皇後宮裏出來之後,便直接去了太後的長春宮。


    以往因為她是太後的侄女,長春宮的宮人們都對她十分客氣,每次一來不必通報便迎了進去,比皇後和貴妃她們幾個還有臉麵。但今日卻碰了壁,硬是在門外站了半個時辰才被傳召入內。


    太後似乎是身體不適,帶著抹額,是在床榻上躺著接見她的。


    “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多日不見,太後安好。”舒妃很認真的行禮,比以往哪一次都要莊重幾分。


    太後招呼宮女端來一杯茶,喝了一口才淡淡道:“哀家人老了,不中用了,兒子不跟哀家透個實話,端了哀家的娘家,哀家竟然半點消息都沒提前收到!你卻還年輕,是個聰明的,又是正二品妃位之首,你就在舒家人身邊,都救不了一個人麽?”


    太後恨鐵不成鋼的怒嗬道,麵色因為生氣都隱隱漲紅。


    舒妃連忙跪地請罪:“姑母,實在是陛下鐵血手腕,查清了舒家所有罪行,舒家人又不聽勸阻,持刀反抗,挾持人質,在那種情況下,我就是想救也救不了啊!”


    舒妃邊說邊痛哭流涕,跪著朝前爬了兩步又請罪道:“原本,陛下是動了惻隱之心,也是顧念舒家人的親戚身份,想要將老弱婦孺和沒犯事的給放了的,可是舒老夫人一意孤行,刀子架在陶才人脖子上,扯住陶才人逼迫陛下放人,陛下怒意翻滾,就動了殺心。”


    舒妃擦了擦眼淚:“那陶才人有急智,被舒老夫人抓著竟然還能策反下麵的舒家人,舒家家丁和一些沒犯事的通通倒戈,舒家大勢已去,才被陛下全部拿下。”


    “陶才人?”太後在腦海中搜索,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位份太低的妃嬪是沒機會近身覲見太後的,所以太後想不起這號人也情有可原。


    “是,情急之下她策反反抗的家丁,所以舒家人才被陛下輕而易舉拿下。”舒妃淡淡解釋道,絲毫不提陶才人也是在救她的命。


    舒妃見太後眉頭皺得很深,便勸道:“姑母,臨城舒家犯的事陛下已經查清了,恐怕確實難救,現如今要保住京城舒家才是頭等大事!”


    經舒妃一提醒,太後拍了一下被子道:“京城與那臨城平日可有什麽緊密聯係?”


    舒妃回稟道:“我已經送信給父兄,讓他們務必自查,該斷的斷。”


    太後似乎真的放了心,這才叫人扶舒妃起來:“哀家平日就是這麽教你們的?地上涼也沒個眼力見,還不把舒妃扶起來!”


    宮女們慌忙去扶,將人扶到一旁的座位上。


    舒妃擦了擦眼淚,繼續安撫道:“陛下那邊,還望姑母莫要與陛下置氣,他是帝王,做事也事出有因。”


    太後瞪了她一眼:“你就護著他吧!他做什麽你都要給他找理由。雖然他是大義滅親,但哀家心裏這股氣也得找地方撒了才行!”


    舒妃勸道:“姑母莫要生氣氣壞了身子,您要是想撒氣就撒在侄女身上吧。”


    太後歎了一口氣:“也是臨城舒家有錯在先,皇帝衝動在後,罷了,你也舟車勞頓,先下去歇著吧。”


    舒妃道:“多日不見姑母,我就在長春宮伺候姑母一段時日吧。”


    太後擺擺手:“這裏這麽多人伺候哀家,你去吧,真要盡心,就去抄幾卷經文,替哀家給舒家旁支多供奉供奉,減減罪孽。”


    舒妃這才起身:“是,臣妾遵旨。”


    舒妃這一關算是過了,畢竟皇帝殺的人,太後就算再生氣也沒辦法,至於抄寫經書,反正宮裏寂寞,就當打發時間了。


    等舒妃走後,掌事的秦公公才道:“舒妃機智,此事是半點沒與自己扯上關係,倒是供出一個陶才人來。”


    “哼。”太後冷哼一聲:“想減輕自己見死不救的罪孽罷了。哀家其實也知道她左右不了皇帝的心,皇帝不會因為她開個後門,但是她畢竟是唯一可進宮的舒家人了,小一輩的女孩子裏,根本沒有適齡的。當年看她對皇帝念念不忘,哀家便順水推舟讓她進了宮,哪想到五年過去,既無子嗣也無寵愛,白瞎了這步棋。”


    “舒妃好歹是您娘家人,到底還是與您貼心的。等陛下見到舒妃的好,舒妃也年輕,子嗣早晚會有的,太後也不必太擔心。”秦公公勸道。


    “你我都在宮裏幾十年了,一個妃子會不會盛寵你還看不出來?你就仗著哀家信你,拿好聽的話哄我罷了。”太後不悅道。


    “哎喲,奴才該死,怎麽又若太後生氣了呢?真是該打,該打。”一邊說一邊給了自己一巴掌。


    “好了,別轉移話題。”太後沉思道:“她剛才說的陶才人,你去瞧瞧,暗中觀察觀察,是不是個可以得寵的。”


    秦公公確認道:“太後是想將她收在麾下,為您所用?”複又擔憂道:“可惜一個外姓人,怕是不夠親近。”


    “以利誘之,以利維之,利益合作,互惠互利,要她親近幹什麽,與哀家有共同利益便行了。你以為舒妃與哀家親近真是因為姑侄親情麽?還不都是為了舒家而已。”前朝宮鬥的最終勝利者,果然看事情看本質。


    秦公公如醍醐灌頂一般忙道:“是,奴才這就留心著那陶才人。”


    “嗯,不過還得先試試她在皇帝心裏的地位再說。”想了想道:“舒妃來咱們長春宮前後也一個多時辰了吧,皇帝沒來問過半分。你這樣,現在就去把陶才人叫來,也讓她在門外站半個時辰再進來。”


    秦公公狐疑道:“陛下那邊好解釋,其他人那邊怎麽說?”找人來立規矩總得有個理由吧,他先請示好再去辦事,穩妥一些。


    “不是從民間撿了個孩子帶進來了麽,就用這個理由,罰她門外站著。”


    賀臨璋提前將陶錦安的事知會了太後,隻說孩子幫了他的忙,他見孩子可憐,體恤百姓不易,便將孩子收養下來,養在陶才人名下。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太後也沒什麽好反對的,不過現在拿來當個借口倒是不錯。


    回到翠微軒的陶顏言先去看了香蘭的安置,又親自看了給陶錦安準備的房間,才準備梳洗一下換身衣服躺一躺,就見常泰急匆匆進來。


    “才人,太後那邊傳召您即刻過去,傳旨的宮人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啊?”陶顏言一臉懵,卻也不敢耽誤,連忙整理下儀容,還是穿著沒換的衣裳帶著清風和常泰出了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擺爛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勤曉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勤曉徐並收藏後宮擺爛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