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臣要參越國公!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這樣的,我聽說我一個遠房侄子在幫忙修著永樂大典,隻是此人文采一般,不知道他混的怎麽樣了啊?他叫黃炳!”
徐聞一聽愣了一下,隨後冷冷的笑道:“你說的不錯,那黃炳的確是非常一般,沒想到你這老頭到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現在應該是在幫忙端茶倒水吧!這活兒他應該能做的下來!”
老臣子一聽,頓時眼睛一瞪,一臉震驚之色,急忙說道:“什麽?他,他隻是在端茶倒水?”
“要不然呢?沒有才華進不就隻能打雜嗎?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永樂大典乃是千古奇書,想要著書的人哪一個不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就你那草包侄兒能讓他在裏麵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徐聞神色不屑的冷笑道。
那感覺,仿佛讓對方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這一幕,頓時把老臣氣的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那我的侄子呢?周清子?”
“還有我的侄子,王雨?”
“還有我的侄子……”
眾人紛紛說出了自己的侄子的名字。
徐聞見狀冷冷的笑道:“掃地的,看門的,打雜的,跑腿的……”
幾乎是有問必答。
可卻沒有一個人有合適的事情,甚至連編修抄錄的職位都沒給,隻是讓打雜。
感情他們花了那麽多錢,把人送進去,給自己侄子親人找了個當奴才的活兒?
一時間這些老臣個個氣的吹胡子瞪眼睛啊!
如果這裏不是皇宮,哪怕徐聞的身份是國公,他們今日也一定要理論一下了,這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徐聞見狀,卻是一臉輕鬆的調侃道:“你們怎麽了?這臉色似乎不太好啊?”
此話一出,眾人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去。
這要是讓外人知曉了,豈不是要笑話他們沒腦子?
花費重金去買一個當奴才的活兒,這事兒怕是足以讓人嘲笑他們一輩子啊!
“沒事兒!”
半晌後,有人憋屈的吐出了兩個字。
“上朝!”
一眾大臣依次進入大殿之中。
朱棣麵帶一抹笑容,靜靜的盯著眼前的眾人說道:“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
一名二品大員直接走了出來,麵色冷漠的說道。
徐聞看了對方一眼冷冷一笑沒有說話,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老東西跟黃子澄可是至交好友,而且一直在致力於南方官員的升遷。
本來這事兒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有私心,可此時卻一直在重點打擊北方學子,這徐聞可就接受不了了。
你可以對南方好,但是卻不能斷了人家北方學子的仕途。
更不能仗勢欺人,挑起南北兩派的鬥爭,這是徐聞最為厭惡的。
本就多事之秋,還非要在內部拉幫結派,挑起戰爭,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嗎?
大明王朝才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啊?
如果不是這些家夥從中作梗,一直搗亂,朱棣怕是也不需要這麽累了。
不過平時徐聞也懶得處理,今天這老東西要是主動送上門,那可就不能怪他徐聞心狠手辣了。
朱棣見狀眉頭皺了一下,說道:“說吧!”
二品大員急忙激動的說道:“臣要參越國公徐聞,收受賄賂之罪!”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炸開鍋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完全沒有想到這老頭竟然如此的有骨氣。
要知道上一個參徐聞的可沒什麽好下場啊!
朱棣聞言,也樂了,冷冷的盯著二品大員楊成剛說道:“楊成剛你可要考慮清楚了,徐聞身份地位尊貴,他若是的確有違法行為,我自然會懲治他,可他要是沒有,你冤枉他,按照大明律這可是不小的罪名。”
“別怪朕沒有提醒你,上一個參他的人可是倒了大黴的。”
楊成剛一聽,頓時腦袋一揚,氣呼呼的說道:“老臣沒有冤枉他,我的親侄子,楊峰昨日才變賣家產湊了七千兩銀子送給了越國公,謀取了一個在永樂大典的活兒。”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有些動容啊!
他們之中被坑的可不在少數。
“陛下,老臣似乎也聽過這事兒,好像還是楊士奇牽頭在售賣資格,畢竟您也知道,永樂大典可是要修成曠世奇書,所以有不少人都想要參與其中,聽說有人就此牟利!”
“對,對,這事兒老臣也聽說過了,如果是真的,那一定要徹查了!”
“陛下對永樂大典寄予厚望,萬萬不能讓人亂來,如果其中有隱情的話,必須要查清楚!”
不少“吃虧”的老臣子,紛紛從人群中站了出來,看著朱棣勸說道。
沒辦法,自己出了那麽多的錢,結果卻成奴才了,這誰接受的了?
朱棣見這麽多人都開口了,也不好不做聲,當即看著徐聞質問道:“國公,他們所說可是真的?”
徐聞上前一步,看著朱棣笑著說道:“都是真的!”
唰唰!
滿朝文武大臣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徐聞的身上。
震驚!
意外!
種種情緒浮上臉頰。
沒有人能夠想到徐聞竟然會如此直接的就承認了。
本來按照他們的想法,徐聞肯定要百般推辭,他們也好趁機發難。
可現在,徐聞承認了,他們之前準備的所有說辭此時都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楊誌剛倒是率先回過神兒,惡狠狠耳朵盯著徐聞嗬斥道:“你身為國公,身份地位尊貴,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你簡直是給陛下蒙羞,理應重罰!”
“越國公,真是沒想到,你,你竟然是這樣的啊?”
“陛下何等器重你啊,我們都拿你當榜樣啊,為何,為何你要做這種事情啊?”
“是啊,你這樣讓人情何以堪啊?”
“哎!!!”
歎息聲,責備聲不絕於耳,唯有姚廣孝嘴角含笑,站在一旁靜靜的盯著。
他實在是太了解徐聞了,以徐聞的財力哪裏需要貪汙受賄?
再換句話說,如果徐聞要受賄,以他的實力跟手段又怎麽可能弄的滿城皆知呢?
便是他常年居住在雞鳴寺都聽過這件事兒。
徐聞一聽愣了一下,隨後冷冷的笑道:“你說的不錯,那黃炳的確是非常一般,沒想到你這老頭到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現在應該是在幫忙端茶倒水吧!這活兒他應該能做的下來!”
老臣子一聽,頓時眼睛一瞪,一臉震驚之色,急忙說道:“什麽?他,他隻是在端茶倒水?”
“要不然呢?沒有才華進不就隻能打雜嗎?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永樂大典乃是千古奇書,想要著書的人哪一個不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就你那草包侄兒能讓他在裏麵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徐聞神色不屑的冷笑道。
那感覺,仿佛讓對方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這一幕,頓時把老臣氣的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那我的侄子呢?周清子?”
“還有我的侄子,王雨?”
“還有我的侄子……”
眾人紛紛說出了自己的侄子的名字。
徐聞見狀冷冷的笑道:“掃地的,看門的,打雜的,跑腿的……”
幾乎是有問必答。
可卻沒有一個人有合適的事情,甚至連編修抄錄的職位都沒給,隻是讓打雜。
感情他們花了那麽多錢,把人送進去,給自己侄子親人找了個當奴才的活兒?
一時間這些老臣個個氣的吹胡子瞪眼睛啊!
如果這裏不是皇宮,哪怕徐聞的身份是國公,他們今日也一定要理論一下了,這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徐聞見狀,卻是一臉輕鬆的調侃道:“你們怎麽了?這臉色似乎不太好啊?”
此話一出,眾人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去。
這要是讓外人知曉了,豈不是要笑話他們沒腦子?
花費重金去買一個當奴才的活兒,這事兒怕是足以讓人嘲笑他們一輩子啊!
“沒事兒!”
半晌後,有人憋屈的吐出了兩個字。
“上朝!”
一眾大臣依次進入大殿之中。
朱棣麵帶一抹笑容,靜靜的盯著眼前的眾人說道:“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
一名二品大員直接走了出來,麵色冷漠的說道。
徐聞看了對方一眼冷冷一笑沒有說話,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老東西跟黃子澄可是至交好友,而且一直在致力於南方官員的升遷。
本來這事兒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有私心,可此時卻一直在重點打擊北方學子,這徐聞可就接受不了了。
你可以對南方好,但是卻不能斷了人家北方學子的仕途。
更不能仗勢欺人,挑起南北兩派的鬥爭,這是徐聞最為厭惡的。
本就多事之秋,還非要在內部拉幫結派,挑起戰爭,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嗎?
大明王朝才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啊?
如果不是這些家夥從中作梗,一直搗亂,朱棣怕是也不需要這麽累了。
不過平時徐聞也懶得處理,今天這老東西要是主動送上門,那可就不能怪他徐聞心狠手辣了。
朱棣見狀眉頭皺了一下,說道:“說吧!”
二品大員急忙激動的說道:“臣要參越國公徐聞,收受賄賂之罪!”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炸開鍋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完全沒有想到這老頭竟然如此的有骨氣。
要知道上一個參徐聞的可沒什麽好下場啊!
朱棣聞言,也樂了,冷冷的盯著二品大員楊成剛說道:“楊成剛你可要考慮清楚了,徐聞身份地位尊貴,他若是的確有違法行為,我自然會懲治他,可他要是沒有,你冤枉他,按照大明律這可是不小的罪名。”
“別怪朕沒有提醒你,上一個參他的人可是倒了大黴的。”
楊成剛一聽,頓時腦袋一揚,氣呼呼的說道:“老臣沒有冤枉他,我的親侄子,楊峰昨日才變賣家產湊了七千兩銀子送給了越國公,謀取了一個在永樂大典的活兒。”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有些動容啊!
他們之中被坑的可不在少數。
“陛下,老臣似乎也聽過這事兒,好像還是楊士奇牽頭在售賣資格,畢竟您也知道,永樂大典可是要修成曠世奇書,所以有不少人都想要參與其中,聽說有人就此牟利!”
“對,對,這事兒老臣也聽說過了,如果是真的,那一定要徹查了!”
“陛下對永樂大典寄予厚望,萬萬不能讓人亂來,如果其中有隱情的話,必須要查清楚!”
不少“吃虧”的老臣子,紛紛從人群中站了出來,看著朱棣勸說道。
沒辦法,自己出了那麽多的錢,結果卻成奴才了,這誰接受的了?
朱棣見這麽多人都開口了,也不好不做聲,當即看著徐聞質問道:“國公,他們所說可是真的?”
徐聞上前一步,看著朱棣笑著說道:“都是真的!”
唰唰!
滿朝文武大臣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徐聞的身上。
震驚!
意外!
種種情緒浮上臉頰。
沒有人能夠想到徐聞竟然會如此直接的就承認了。
本來按照他們的想法,徐聞肯定要百般推辭,他們也好趁機發難。
可現在,徐聞承認了,他們之前準備的所有說辭此時都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楊誌剛倒是率先回過神兒,惡狠狠耳朵盯著徐聞嗬斥道:“你身為國公,身份地位尊貴,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你簡直是給陛下蒙羞,理應重罰!”
“越國公,真是沒想到,你,你竟然是這樣的啊?”
“陛下何等器重你啊,我們都拿你當榜樣啊,為何,為何你要做這種事情啊?”
“是啊,你這樣讓人情何以堪啊?”
“哎!!!”
歎息聲,責備聲不絕於耳,唯有姚廣孝嘴角含笑,站在一旁靜靜的盯著。
他實在是太了解徐聞了,以徐聞的財力哪裏需要貪汙受賄?
再換句話說,如果徐聞要受賄,以他的實力跟手段又怎麽可能弄的滿城皆知呢?
便是他常年居住在雞鳴寺都聽過這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