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恭迎聖駕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這東西收下了,你們沒有強迫別人簽字吧?”徐聞淡淡詢問道。
那官員一聽,頓時一臉惶恐。
激動的搖頭說道:“沒有,絕對沒有!公爺放心,這都是大家自願的,若是公爺有所懷疑,可以隨時去詢問。”
徐聞見狀點頭說道:“如果是大家自願的,那麽我自然是少不了賞賜,可如果是有人在暗中操控,那後果也不是他跟他的九族能夠承受的,下去吧!”
說完,徐聞的目光就看向了前方。
“是!”
官員急忙退下。
不少人看向他的背影,也都有些懊惱。
這可是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啊,結果他們卻沒有絲毫的準備。
就這麽硬生生的給錯過了。
一旦對方能夠露臉,那以後完全可以拉大旗扯虎皮,哪怕是他的上司都不敢再輕易招惹他啊!
不誇張的說,隻要不犯大錯,這就等於是有了一張免死金牌啊!
隻可惜他們卻沒有這個覺悟,硬生生的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時間慢慢的過去,所有人都緊張的盯著前方,不敢發出一點的聲音。
突然,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隻見一名錦衣衛疾馳而來。
“陛下到!”
錦衣衛洪亮的聲音驟然響起。
“快,隨我一起迎接!”
徐聞急忙上前走去。
背後眾人也緊隨其後。
很快朱棣的儀仗隊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恭迎聖駕!”
徐聞率先跪在地上行禮。
“恭迎聖駕!”
背後所有人也同時跪拜在地上。
數百人同時跪下的場麵,簡直浩大到了極致。
儀仗隊此時也慢慢的停下了腳步。
一名小太監轉身恭敬的走到了朱棣的座駕前麵,低頭,輕聲說道:“陛下已經到了劉家港!”
“好,讓越國公上前!”
朱棣平靜的說道。
“是!”
小太監急忙抬頭,扯著嗓子高呼道:“陛下口諭,宣越國公徐聞上前!”
“是!”
徐聞忙起身快步走了上去。
在平時他可以懶散一些,甚至見麵都可以把朱棣當成自己的長輩,可此時卻不行了。
這麽多的的大臣都在這裏,他不但要尊重立法,同樣還必須要給足朱棣麵子。
來到座駕前。
徐聞再度跪下,恭敬說道:“越國公徐聞前來見恭駕。”
朱棣透過簾子看著跪在地上的徐聞,臉上也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知進退,懂分寸,這在臣子身上可是極為難得的。
不管皇帝怎麽喜歡你,器重你,那都是皇帝的事情。
皇帝可以不遵禮法,但是臣子卻不行。
不管什麽時候,做臣子的都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正所謂利索人不怪。
縱觀曆史長河,不知道多少人都是因為不知進退,不知尊卑以至於自己慘死。
遠的不說,光是本朝藍玉等幾百名義子,不就是因為恃寵而驕,不懂為官之道,最終才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嗎?
徐聞能夠做到這一步,足以證明徐聞的聰明以及忠心。
“好了,起來吧,你為朝廷也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朕許你站起來說話。”
朱棣神色平靜的說道。
徐聞一聽,嘴角也微微上揚,浮現一抹笑意,他知道自己還是琢磨對了。
否則,朱棣不會如此的開心。
隨後徐聞起身走到了朱棣跟前,笑著說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聞言,冷笑道:“你小子少跟我在這裏玩套路,都準備好了嗎?”
徐聞咧嘴一笑,神色輕鬆的說道:“都已經準備好了,另外劉家港的百姓知曉陛下前來,特意寫了萬人書表示感謝。”
朱棣一聽,那充滿威嚴的臉上明顯閃過一抹震驚之色,激動的問道:“你說真的?”
徐聞彎腰呈上了萬人書,說道:“這便是劉家港所書寫的萬人書,請陛下查閱!”
“呈上來!”
朱棣激動的催促道。
小太監一聽不敢遲疑急忙上前接過萬人書遞到了朱棣的麵前。
當打開的那一刻,朱棣的心裏別提有多激動了。
他這麽努力瘋狂的幹事兒,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好,好,好啊!看來這劉家港治理的的確不錯!”
朱棣滿意的笑著說道。
整個劉家港的官員一聽,一個個臉上也都露出了一抹羨慕的神情。
這件事兒已經徹底進入了朱棣的法眼,升遷那是早晚的事情了。
“出發吧,先去別院休息!”
朱棣小心翼翼的收起萬人書,開心的笑著說道。
這裏畢竟人多眼雜,很多話也不方便說。
可去了別院就不同了,那裏可以暢所欲言。
“是!”
徐聞急忙看著鄭和說道:“陛下拜駕仙居殿!”
“是!”
“陛下擺駕仙居殿!”
鄭和也一臉恭敬高聲喊道。
這仙居殿正是整個劉家港最大的一個莊園,在朱棣說要親自過來送行的時候,徐聞就已經安排了四海商戶的開始裝修。
並且還安排了不少的仆人。
這種事兒勞民傷財,指望劉家港的人來辦進度肯定不行。
可他的四海商會卻不同了,不缺錢財,更不缺人手。
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入了仙居殿。
至於劉家港的那些官員,卻隻能留在大門口,畢竟他們的等級太低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其中。
朱棣坐在太師椅上看了一眼四周的裝潢之後,笑著說道:“這裏別出心裁,都是國公弄的吧?”
徐聞一聽,笑著說道:“陛下果然慧眼如炬,什麽都逃不過您的法眼啊!”
朱棣卻是冷哼一聲,嗬斥道:“少跟我在這裏耍滑頭,事情都安排好了?”
徐聞看著一旁的鄭和笑著說道:“還是鄭大人給陛下講解一下吧,畢竟他才是這件事兒的主要負責人!”
鄭和聞言,頓時有些惶恐,幾乎一切都是徐聞在幫忙,可現在,到了摘取果實的時候,徐聞竟然把他給推出來了,這不是要把這份功勞拱手相贈嗎?
“不不,公爺,您為了出海的事情勞心勞力,應當您跟陛下講解!”
鄭和忙說道。
“他的功勞我心裏有數,鄭和你說吧!”
朱棣打斷了鄭和,笑著說道。
那官員一聽,頓時一臉惶恐。
激動的搖頭說道:“沒有,絕對沒有!公爺放心,這都是大家自願的,若是公爺有所懷疑,可以隨時去詢問。”
徐聞見狀點頭說道:“如果是大家自願的,那麽我自然是少不了賞賜,可如果是有人在暗中操控,那後果也不是他跟他的九族能夠承受的,下去吧!”
說完,徐聞的目光就看向了前方。
“是!”
官員急忙退下。
不少人看向他的背影,也都有些懊惱。
這可是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啊,結果他們卻沒有絲毫的準備。
就這麽硬生生的給錯過了。
一旦對方能夠露臉,那以後完全可以拉大旗扯虎皮,哪怕是他的上司都不敢再輕易招惹他啊!
不誇張的說,隻要不犯大錯,這就等於是有了一張免死金牌啊!
隻可惜他們卻沒有這個覺悟,硬生生的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時間慢慢的過去,所有人都緊張的盯著前方,不敢發出一點的聲音。
突然,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隻見一名錦衣衛疾馳而來。
“陛下到!”
錦衣衛洪亮的聲音驟然響起。
“快,隨我一起迎接!”
徐聞急忙上前走去。
背後眾人也緊隨其後。
很快朱棣的儀仗隊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恭迎聖駕!”
徐聞率先跪在地上行禮。
“恭迎聖駕!”
背後所有人也同時跪拜在地上。
數百人同時跪下的場麵,簡直浩大到了極致。
儀仗隊此時也慢慢的停下了腳步。
一名小太監轉身恭敬的走到了朱棣的座駕前麵,低頭,輕聲說道:“陛下已經到了劉家港!”
“好,讓越國公上前!”
朱棣平靜的說道。
“是!”
小太監急忙抬頭,扯著嗓子高呼道:“陛下口諭,宣越國公徐聞上前!”
“是!”
徐聞忙起身快步走了上去。
在平時他可以懶散一些,甚至見麵都可以把朱棣當成自己的長輩,可此時卻不行了。
這麽多的的大臣都在這裏,他不但要尊重立法,同樣還必須要給足朱棣麵子。
來到座駕前。
徐聞再度跪下,恭敬說道:“越國公徐聞前來見恭駕。”
朱棣透過簾子看著跪在地上的徐聞,臉上也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知進退,懂分寸,這在臣子身上可是極為難得的。
不管皇帝怎麽喜歡你,器重你,那都是皇帝的事情。
皇帝可以不遵禮法,但是臣子卻不行。
不管什麽時候,做臣子的都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正所謂利索人不怪。
縱觀曆史長河,不知道多少人都是因為不知進退,不知尊卑以至於自己慘死。
遠的不說,光是本朝藍玉等幾百名義子,不就是因為恃寵而驕,不懂為官之道,最終才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嗎?
徐聞能夠做到這一步,足以證明徐聞的聰明以及忠心。
“好了,起來吧,你為朝廷也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朕許你站起來說話。”
朱棣神色平靜的說道。
徐聞一聽,嘴角也微微上揚,浮現一抹笑意,他知道自己還是琢磨對了。
否則,朱棣不會如此的開心。
隨後徐聞起身走到了朱棣跟前,笑著說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聞言,冷笑道:“你小子少跟我在這裏玩套路,都準備好了嗎?”
徐聞咧嘴一笑,神色輕鬆的說道:“都已經準備好了,另外劉家港的百姓知曉陛下前來,特意寫了萬人書表示感謝。”
朱棣一聽,那充滿威嚴的臉上明顯閃過一抹震驚之色,激動的問道:“你說真的?”
徐聞彎腰呈上了萬人書,說道:“這便是劉家港所書寫的萬人書,請陛下查閱!”
“呈上來!”
朱棣激動的催促道。
小太監一聽不敢遲疑急忙上前接過萬人書遞到了朱棣的麵前。
當打開的那一刻,朱棣的心裏別提有多激動了。
他這麽努力瘋狂的幹事兒,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好,好,好啊!看來這劉家港治理的的確不錯!”
朱棣滿意的笑著說道。
整個劉家港的官員一聽,一個個臉上也都露出了一抹羨慕的神情。
這件事兒已經徹底進入了朱棣的法眼,升遷那是早晚的事情了。
“出發吧,先去別院休息!”
朱棣小心翼翼的收起萬人書,開心的笑著說道。
這裏畢竟人多眼雜,很多話也不方便說。
可去了別院就不同了,那裏可以暢所欲言。
“是!”
徐聞急忙看著鄭和說道:“陛下拜駕仙居殿!”
“是!”
“陛下擺駕仙居殿!”
鄭和也一臉恭敬高聲喊道。
這仙居殿正是整個劉家港最大的一個莊園,在朱棣說要親自過來送行的時候,徐聞就已經安排了四海商戶的開始裝修。
並且還安排了不少的仆人。
這種事兒勞民傷財,指望劉家港的人來辦進度肯定不行。
可他的四海商會卻不同了,不缺錢財,更不缺人手。
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入了仙居殿。
至於劉家港的那些官員,卻隻能留在大門口,畢竟他們的等級太低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其中。
朱棣坐在太師椅上看了一眼四周的裝潢之後,笑著說道:“這裏別出心裁,都是國公弄的吧?”
徐聞一聽,笑著說道:“陛下果然慧眼如炬,什麽都逃不過您的法眼啊!”
朱棣卻是冷哼一聲,嗬斥道:“少跟我在這裏耍滑頭,事情都安排好了?”
徐聞看著一旁的鄭和笑著說道:“還是鄭大人給陛下講解一下吧,畢竟他才是這件事兒的主要負責人!”
鄭和聞言,頓時有些惶恐,幾乎一切都是徐聞在幫忙,可現在,到了摘取果實的時候,徐聞竟然把他給推出來了,這不是要把這份功勞拱手相贈嗎?
“不不,公爺,您為了出海的事情勞心勞力,應當您跟陛下講解!”
鄭和忙說道。
“他的功勞我心裏有數,鄭和你說吧!”
朱棣打斷了鄭和,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