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柳下惠授詞卻敵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35年,冬。
卻說晉文公安定了溫、原、陽樊、攢茅四邑封地,國土直通太行山之南,稱為南陽。
當時齊孝公也有繼承霸主的心思。
齊國自無虧之死,惹怒了魯僖公;鹿上之盟,不簽署協議,得罪了宋襄公;盂之會沒有參加,得罪了楚成王。致使諸侯都離他而去,都不搭理他了,也就是說,齊桓公開創的霸業,到他這裏,都已經失去了。
注:1.【齊孝公:薑姓,呂氏,名昭。齊桓公與鄭姬之子。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在位】
2.【惹怒了魯僖公:指宋襄公護送齊孝公昭嗣位,魯僖公曾起兵救援無虧】
3.【得罪了宋襄公:指公元前639年的鹿上之盟,宋襄公召集齊國、楚國在鹿上會盟】
4.【得罪了楚成王: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為圖霸而舉行的諸侯之會】
齊孝公心懷憤怒,就想要興兵動武,攻打中原的一兩個國家,樹立一下威風,以振興霸業。
召集群臣,問道:“先君桓公在世時,每年都興兵征伐,每天都在戰鬥(無歲不佂,無日不戰)。如今我安坐朝堂,如同居住在蝸殼之中,對國際形勢和發展也不了解了,我深感慚愧。當年魯侯起兵想要救援無虧,與我為敵,此仇還沒報,如今魯國北部與衛國接壤,南麵與楚國連通。倘若聯合起來攻擊我齊國,如何抵擋?聽說魯國發生饑荒,我想要乘此機會出兵討伐,以斷絕他與那兩個國家聯合的想法(以杜其謀)。諸位認為可行嗎?”
上卿高虎說:“魯國有多個國家的支持和援助,討伐他未必能夠成功。”
齊孝公說:“雖然未必成功,也要試一試,以便觀察各諸侯都站隊在哪一邊(雖無功,且試一行,以觀諸侯離合之狀)。”
就親自率領兵車二百乘,要侵入魯國的北部邊境。
邊界守臣得到消息,先向魯僖公告急。
注:【魯僖公:姬姓,名申,魯莊公之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
魯國此時正是饑荒之際,無法組織起來武裝力量(民不勝兵)。
大夫臧孫辰對魯僖公說:“齊侯是心懷憤怒興兵來犯,不要和他發生戰鬥。應該派人去和他講道理,勸他退兵(齊挾忿深入,未可與爭勝負也。請以辭令謝之)。”
注:【臧孫辰,諡號藏文仲,魯國正卿。其曾祖父藏僖伯是魯孝公之子,名彄(kou),字子藏,其後代以藏為氏。祖父臧孫達,諡號藏哀伯,事魯隱公、魯桓公、魯莊公三朝。臧孫辰繼承祖父的魯國卿位,事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魯文公四朝。其後人以藏孫為氏。】
魯僖公說:“當今能說會道的都有誰呢(當今善為辭令者何人)?”
臧孫辰回答說:“我推薦一個人,他是先朝司空無駭之子,展氏,名獲,字子禽,官拜士師,食邑柳下。此人外和內介,博文達理,因居官執法,不合於時,棄職歸隱。如果能夠讓他作為使臣,肯定不辱使命,取重於齊矣(齊國肯定會器重他)。”
注:1.【無駭:人名。魯國公室公子展之孫,魯隱公時曾任司空】
2.【士師:古代官名,即為獄官】
3.【柳下:山東新泰市柳裏】
4.【外和內介:外表和善,內心耿直】
魯僖公說:“我也知道這個人,他現在在哪裏呢?”
臧孫辰說:“就在柳下。”
派人召他,展獲推脫說有病了,不能前來。
臧孫辰說:“子禽有個堂弟展喜,雖然官職不高,但口才很好,如果讓展喜去他家裏,請他指教,肯定會出主意(禽有從弟名喜,雖在下僚,頗有口辯,若令喜就獲之家,請其指授,必有可聽)。”
魯僖公聽從了他的建議。
展喜來到柳下,見到展獲,表達了君主的意思。
展獲說:“齊國討伐我們,就是想要繼續齊桓公的霸業,其實稱霸最好的辦法是尊重王室,如果以先王的命令去勸說齊國,還怕找不到理由嗎(夫圖伯莫如尊王,若以先王之命責之,何患無辭)?”
展喜回報魯僖公說:“我知道怎麽讓齊國退兵了(臣知所以卻齊矣)。”
魯僖公已準備好犒勞齊國軍隊的禮物,無非是牲醴(li)粟帛(酒肉糧食布匹)之類,裝了好幾車,交給展喜帶著。
展喜來到魯國北部邊境,齊國軍隊還沒有進入,展喜就迎上前去,來到汶南(汶水之南),遇上齊軍的先鋒部隊,崔夭擔任先鋒將領,展喜先將禮物呈送崔夭,崔夭引領展喜來到大軍營地,謁見齊侯,呈上犒軍禮物,說:“我家主公聽說君侯親自率兵,將要蒞臨我們國家,特派我前來犒勞大軍(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臨於敝邑,使下臣喜奉犒執事)。”
注:【汶南:汶水之南。古汶水從山東萊蕪市北流出,經東平、梁山等地匯入濟水】
齊孝公說:“魯國人們聽到我帶兵前來,是不是都嚇破膽了?”
展喜說:“小人可能會害怕吧,這我就不知道了,至於君子,一點也不害怕的。”
齊孝公說:“你們國內文官沒有施伯的智慧,武將沒有曹劌的勇猛,況且正在鬧饑荒呢,田野裏連青草都被吃沒了,你們依仗什麽不懼怕呢?”
注:【施伯:魯莊公時期的謀臣,官位不高,隻是上士,處理過齊襄公與文薑醜事之後的齊魯兩國關係,勸說魯莊公殺掉管仲的那位】
展喜回答說:“我國沒有什麽可依仗的,所能依仗的隻有先王的遺命而已。當年先王封薑太公在齊國,封我先君伯禽在魯國,讓周公與太公歃血盟誓:‘世世子孫,同獎王室,無相害也。’這句話記載在盟府,由太史保管著。齊桓公之所以能九合諸侯,是最先與魯莊公在柯地結盟(山東東阿)開始,是尊奉周王的命令,提出尊王攘夷的行動綱領。如今君侯您即位已經九年了,我魯國君臣都伸著脖子盼望齊國稱霸,都說:‘齊國啥時候能繼續霸主的事業啊?盼望著能與諸侯親近和睦’(敝邑君臣引領望齊曰:‘庶幾修先伯主之業,以親睦諸侯’)。如果您拋棄了周成王的命令,違背了薑太公的誓言,失去了齊桓公的霸主事業,而把好人當做仇人,我想君侯您必然不會這麽做,所以我們魯國依仗這些而不畏懼。”
注:1.【齊國(薑姓,侯爵,始封君為太公望呂尚、薑尚、薑子牙】
2.【魯國:姬姓,魯氏,侯爵,周公旦輔佐周成王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封周公在少昊故墟曲阜,因周公輔佐周成王不能去自己的封國,兒子伯禽沿用周公初封地‘魯’稱號,建立魯國】
3.【同獎:幫助、扶持】
齊孝公說:“你回去告訴魯侯,我願意與魯國修好,和睦相處,不再使用武力了。”
當天就傳令班師。
潛淵有詩,譏諷臧孫辰明明知道柳下惠的賢能,卻不給引薦同朝做官。
詩雲:
北望烽煙魯勢危,片言退敵奏功奇。
臧孫不肯開賢路,柳下仍淹展士師。
展喜回到魯國,向魯僖公匯報。
臧孫辰說:“齊國軍隊雖然撤退了,但是心裏還是輕視魯國,我請求同仲遂前往楚國,向楚國請求派軍隊攻打齊國,讓齊侯不敢再小看我魯國,這會保證魯國很多年的平安啊。”魯僖公認為有道理,就派公子仲遂為正使,臧孫辰為副使,去楚國進行國事訪問(行聘於楚)。
注:【仲遂:魯莊公的庶子,公子遂,也叫仲遂,家住東門,被稱為東門遂。是魯僖公的弟弟】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35年的事。
附注:柳下惠及其“坐懷不亂”: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原名展獲,字子禽(一說字季),諡號惠,後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聖柳下惠”。
魯國柳下邑(今山東平陰孝直鎮展窪村)人,曾擔任魯國大夫,後隱遁,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裔。
柳下惠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他“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傳頌。
柳下惠逝世70年後,孔子誕生。
孟子尊稱其為“和聖”。
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與臧文仲同時代。
主要活動年代在魯國莊、閔、僖、文四朝之間。
被孔子稱為“逸民”,又以其德行被視為儒家心目中的賢人:“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論語·衛靈公》)。曾作過法官,堅持“以直道事人”,被多次撤職(見《論語·微子》)。因處於“降誌辱身”的逸民地位,故在思想上與道家有一定聯係,表現出雌雄如一、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不羞汙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孫醜上》)。即不以侍奉壞君為可恥,不以自己官職小為卑下。
對個人的處境無怨無艾,也無所求:“遺佚而不怨,既窮而不憫”(《孟子-公孫醜上》),即自己被遺棄,也不怨恨;自己窮困,也不憂愁。認為去處行止都不必認真計較:“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公孫醜上》),意即牽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為他感到並沒有必要離開某個地方。
柳下惠在各諸侯國有相當大的影響。“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戰國策·齊策四》)秦攻齊,中間要經過魯國。秦軍下令切實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並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
柳下惠在各諸侯國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柳下惠逝於山東新泰。
最早關於新泰和聖墓的記載,見於明.嘉靖《泰山誌》卷二《遺跡·帝王》載:“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東南一百裏,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裏村。”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
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裏,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卻說晉文公安定了溫、原、陽樊、攢茅四邑封地,國土直通太行山之南,稱為南陽。
當時齊孝公也有繼承霸主的心思。
齊國自無虧之死,惹怒了魯僖公;鹿上之盟,不簽署協議,得罪了宋襄公;盂之會沒有參加,得罪了楚成王。致使諸侯都離他而去,都不搭理他了,也就是說,齊桓公開創的霸業,到他這裏,都已經失去了。
注:1.【齊孝公:薑姓,呂氏,名昭。齊桓公與鄭姬之子。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在位】
2.【惹怒了魯僖公:指宋襄公護送齊孝公昭嗣位,魯僖公曾起兵救援無虧】
3.【得罪了宋襄公:指公元前639年的鹿上之盟,宋襄公召集齊國、楚國在鹿上會盟】
4.【得罪了楚成王: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為圖霸而舉行的諸侯之會】
齊孝公心懷憤怒,就想要興兵動武,攻打中原的一兩個國家,樹立一下威風,以振興霸業。
召集群臣,問道:“先君桓公在世時,每年都興兵征伐,每天都在戰鬥(無歲不佂,無日不戰)。如今我安坐朝堂,如同居住在蝸殼之中,對國際形勢和發展也不了解了,我深感慚愧。當年魯侯起兵想要救援無虧,與我為敵,此仇還沒報,如今魯國北部與衛國接壤,南麵與楚國連通。倘若聯合起來攻擊我齊國,如何抵擋?聽說魯國發生饑荒,我想要乘此機會出兵討伐,以斷絕他與那兩個國家聯合的想法(以杜其謀)。諸位認為可行嗎?”
上卿高虎說:“魯國有多個國家的支持和援助,討伐他未必能夠成功。”
齊孝公說:“雖然未必成功,也要試一試,以便觀察各諸侯都站隊在哪一邊(雖無功,且試一行,以觀諸侯離合之狀)。”
就親自率領兵車二百乘,要侵入魯國的北部邊境。
邊界守臣得到消息,先向魯僖公告急。
注:【魯僖公:姬姓,名申,魯莊公之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
魯國此時正是饑荒之際,無法組織起來武裝力量(民不勝兵)。
大夫臧孫辰對魯僖公說:“齊侯是心懷憤怒興兵來犯,不要和他發生戰鬥。應該派人去和他講道理,勸他退兵(齊挾忿深入,未可與爭勝負也。請以辭令謝之)。”
注:【臧孫辰,諡號藏文仲,魯國正卿。其曾祖父藏僖伯是魯孝公之子,名彄(kou),字子藏,其後代以藏為氏。祖父臧孫達,諡號藏哀伯,事魯隱公、魯桓公、魯莊公三朝。臧孫辰繼承祖父的魯國卿位,事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魯文公四朝。其後人以藏孫為氏。】
魯僖公說:“當今能說會道的都有誰呢(當今善為辭令者何人)?”
臧孫辰回答說:“我推薦一個人,他是先朝司空無駭之子,展氏,名獲,字子禽,官拜士師,食邑柳下。此人外和內介,博文達理,因居官執法,不合於時,棄職歸隱。如果能夠讓他作為使臣,肯定不辱使命,取重於齊矣(齊國肯定會器重他)。”
注:1.【無駭:人名。魯國公室公子展之孫,魯隱公時曾任司空】
2.【士師:古代官名,即為獄官】
3.【柳下:山東新泰市柳裏】
4.【外和內介:外表和善,內心耿直】
魯僖公說:“我也知道這個人,他現在在哪裏呢?”
臧孫辰說:“就在柳下。”
派人召他,展獲推脫說有病了,不能前來。
臧孫辰說:“子禽有個堂弟展喜,雖然官職不高,但口才很好,如果讓展喜去他家裏,請他指教,肯定會出主意(禽有從弟名喜,雖在下僚,頗有口辯,若令喜就獲之家,請其指授,必有可聽)。”
魯僖公聽從了他的建議。
展喜來到柳下,見到展獲,表達了君主的意思。
展獲說:“齊國討伐我們,就是想要繼續齊桓公的霸業,其實稱霸最好的辦法是尊重王室,如果以先王的命令去勸說齊國,還怕找不到理由嗎(夫圖伯莫如尊王,若以先王之命責之,何患無辭)?”
展喜回報魯僖公說:“我知道怎麽讓齊國退兵了(臣知所以卻齊矣)。”
魯僖公已準備好犒勞齊國軍隊的禮物,無非是牲醴(li)粟帛(酒肉糧食布匹)之類,裝了好幾車,交給展喜帶著。
展喜來到魯國北部邊境,齊國軍隊還沒有進入,展喜就迎上前去,來到汶南(汶水之南),遇上齊軍的先鋒部隊,崔夭擔任先鋒將領,展喜先將禮物呈送崔夭,崔夭引領展喜來到大軍營地,謁見齊侯,呈上犒軍禮物,說:“我家主公聽說君侯親自率兵,將要蒞臨我們國家,特派我前來犒勞大軍(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臨於敝邑,使下臣喜奉犒執事)。”
注:【汶南:汶水之南。古汶水從山東萊蕪市北流出,經東平、梁山等地匯入濟水】
齊孝公說:“魯國人們聽到我帶兵前來,是不是都嚇破膽了?”
展喜說:“小人可能會害怕吧,這我就不知道了,至於君子,一點也不害怕的。”
齊孝公說:“你們國內文官沒有施伯的智慧,武將沒有曹劌的勇猛,況且正在鬧饑荒呢,田野裏連青草都被吃沒了,你們依仗什麽不懼怕呢?”
注:【施伯:魯莊公時期的謀臣,官位不高,隻是上士,處理過齊襄公與文薑醜事之後的齊魯兩國關係,勸說魯莊公殺掉管仲的那位】
展喜回答說:“我國沒有什麽可依仗的,所能依仗的隻有先王的遺命而已。當年先王封薑太公在齊國,封我先君伯禽在魯國,讓周公與太公歃血盟誓:‘世世子孫,同獎王室,無相害也。’這句話記載在盟府,由太史保管著。齊桓公之所以能九合諸侯,是最先與魯莊公在柯地結盟(山東東阿)開始,是尊奉周王的命令,提出尊王攘夷的行動綱領。如今君侯您即位已經九年了,我魯國君臣都伸著脖子盼望齊國稱霸,都說:‘齊國啥時候能繼續霸主的事業啊?盼望著能與諸侯親近和睦’(敝邑君臣引領望齊曰:‘庶幾修先伯主之業,以親睦諸侯’)。如果您拋棄了周成王的命令,違背了薑太公的誓言,失去了齊桓公的霸主事業,而把好人當做仇人,我想君侯您必然不會這麽做,所以我們魯國依仗這些而不畏懼。”
注:1.【齊國(薑姓,侯爵,始封君為太公望呂尚、薑尚、薑子牙】
2.【魯國:姬姓,魯氏,侯爵,周公旦輔佐周成王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封周公在少昊故墟曲阜,因周公輔佐周成王不能去自己的封國,兒子伯禽沿用周公初封地‘魯’稱號,建立魯國】
3.【同獎:幫助、扶持】
齊孝公說:“你回去告訴魯侯,我願意與魯國修好,和睦相處,不再使用武力了。”
當天就傳令班師。
潛淵有詩,譏諷臧孫辰明明知道柳下惠的賢能,卻不給引薦同朝做官。
詩雲:
北望烽煙魯勢危,片言退敵奏功奇。
臧孫不肯開賢路,柳下仍淹展士師。
展喜回到魯國,向魯僖公匯報。
臧孫辰說:“齊國軍隊雖然撤退了,但是心裏還是輕視魯國,我請求同仲遂前往楚國,向楚國請求派軍隊攻打齊國,讓齊侯不敢再小看我魯國,這會保證魯國很多年的平安啊。”魯僖公認為有道理,就派公子仲遂為正使,臧孫辰為副使,去楚國進行國事訪問(行聘於楚)。
注:【仲遂:魯莊公的庶子,公子遂,也叫仲遂,家住東門,被稱為東門遂。是魯僖公的弟弟】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35年的事。
附注:柳下惠及其“坐懷不亂”: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原名展獲,字子禽(一說字季),諡號惠,後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聖柳下惠”。
魯國柳下邑(今山東平陰孝直鎮展窪村)人,曾擔任魯國大夫,後隱遁,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裔。
柳下惠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他“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傳頌。
柳下惠逝世70年後,孔子誕生。
孟子尊稱其為“和聖”。
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與臧文仲同時代。
主要活動年代在魯國莊、閔、僖、文四朝之間。
被孔子稱為“逸民”,又以其德行被視為儒家心目中的賢人:“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論語·衛靈公》)。曾作過法官,堅持“以直道事人”,被多次撤職(見《論語·微子》)。因處於“降誌辱身”的逸民地位,故在思想上與道家有一定聯係,表現出雌雄如一、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不羞汙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孫醜上》)。即不以侍奉壞君為可恥,不以自己官職小為卑下。
對個人的處境無怨無艾,也無所求:“遺佚而不怨,既窮而不憫”(《孟子-公孫醜上》),即自己被遺棄,也不怨恨;自己窮困,也不憂愁。認為去處行止都不必認真計較:“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公孫醜上》),意即牽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為他感到並沒有必要離開某個地方。
柳下惠在各諸侯國有相當大的影響。“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戰國策·齊策四》)秦攻齊,中間要經過魯國。秦軍下令切實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並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
柳下惠在各諸侯國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柳下惠逝於山東新泰。
最早關於新泰和聖墓的記載,見於明.嘉靖《泰山誌》卷二《遺跡·帝王》載:“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東南一百裏,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裏村。”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
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裏,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