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周襄王逃難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前636年
周王後叔隗與太叔私通了。
太後宮中的侍從都知道這事,隻因為太叔是太後的愛子,況且事體重大,不敢多口。太後心中也有所懷疑,反倒對侍從說:“閑話少說。”
王後叔隗的宮中侍從,都已經遍受賞賜,被收買為一路人,甘當耳目。
於是太叔連宵達旦,偷摸住在宮中,隻瞞了周襄王一個人。
卻說宮女中有個叫小東的,頗有幾分姿色,善於音律。
太叔一天晚上歡宴之際,讓小東吹玉簫,太叔歌而和之。
當晚開懷暢飲,醉後不覺狂蕩,便按住小東求歡,小東懼怕王後叔隗,掙脫逃跑了,太叔大怒,拔劍追逐,要殺了小東。
小東跑到周襄王的寢宮,敲門哭訴,說:“太叔如此這般,現在還在宮中呢。”
周襄王大怒,取出床頭寶劍,跑到中宮,要殺太叔。
才走了幾步,忽然轉念一想:“太叔乃是太後所愛之子,我若把他殺了,外人不知道他的罪過,還以為我不孝呢。況且太叔武藝高強,倘若不服,挺劍相鬥,不一定打得過他。不如暫且忍耐,等明天詢問實情,將王後叔隗貶退,諒太叔也沒有臉麵再留在京城了,必然出逃,這不是更穩當嗎。”
歎了一口氣,返回寢宮,讓身邊內侍,打探太叔消息。
回報:“太叔知道小東向王上告狀,已經逃跑了。”
周襄王說:“宮門出入的人,為什麽不向我稟報?這也是我疏於防範啊!”
次日一早,周襄王命令拘捕宮女審問,讓小東出麵作證,宮女就把王後與太叔的醜事全盤說出。
周襄王於是就把王後叔隗貶入冷宮,封鎖門窗,把牆打個洞,隻能送食物用。
太叔帶自知有罪,逃奔翟國去了。
太後受到驚嚇,心髒病犯了,自此臥病不起。
卻說頹叔、桃子聽說王後叔隗被貶,大驚道:“當初請翟國軍隊討伐鄭國,是我們二人辦的;請婚叔隗,又是我們二人辦的。如今叔隗被貶,翟君必然見怪。太叔如今出奔翟國,一定會說一番假話,哄騙翟君,倘若翟國派兵前來問罪,我倆怎麽解釋?”
立即乘輕車飛馳,追趕上太叔,與太叔商量:“若見到翟君,須如此如此。”
不止一日,來到翟國,太叔在郊外停車等待,頹叔、桃子二人先進入城中拜見翟君,說:“當初我們本來是為太叔求婚,周王聽說叔隗是個大美女,就奪去了,立為正宮王後。隻因為前往太後處請安,與太叔相遇,太叔偶然談起前因,相談了很久,被宮女言語誹謗,周王輕易就相信了,不念及貴國討伐鄭國的功勞,就將王後叔隗貶入冷宮,把太叔驅逐出境。忘親背德,無恩無義。我們請求派一支軍隊,殺入京城,扶立太叔為王,救出叔隗,仍舊作為國母,這乃是貴國的大義之舉啊!”
翟君相信了他的話,問:“太叔現在在哪裏呢?”
頹叔、桃子說:“就在郊外聽候您的指示呢。”
翟君就迎接太叔進城。
太叔以甥舅之禮(指女婿和嶽父的禮節)相見,翟君大喜,就派騎兵士卒五千人,任命赤丁為大將,同頹叔、桃子,簇擁著太叔前去討伐周王。
周襄王聽到翟國軍隊進犯京城,就派遣大夫譚伯作為使臣,前往翟軍大營,通告太叔發動內亂的罪名。
赤丁不聽,把譚伯殺了。
率領大軍直逼都城之下。
周襄王大怒,就拜卿士原伯貫為大將,毛衛為副將,率領兵車三百乘,出城禦敵。
原伯貫知道翟軍勇猛,就將軘車連接在一起作為營寨,如同堅城一般,赤丁率兵衝突數次,都不能進入,連日搦戰,原伯貫也不應戰。
注:1.【軘車:tun che,古代兵車的一種】
2.【搦戰:nuo zhan,挑戰】
赤丁更加憤怒,就定下計策,在翠雲山上搭起高台,上麵樹立天子的旌旗,讓軍士假扮太叔,在台上歌舞飲酒為樂,卻讓頹叔、桃子各領一千精兵,埋伏在山的左右兩邊,隻等周王朝的軍隊來到之時,台上放炮為號,一齊包圍廝殺。又讓自己兒子赤風子率領騎兵五百人,直接逼近周王朝的軍營前進行辱罵,以激起對方的怒火,如果他們出來戰鬥,假裝認輸敗退,引誘他們來到翠雲山,就算大功一件。赤丁與太叔率領大軍在後麵準備接應,布置完畢,各自按計劃行動。
注:【翠雲山:河南洛陽邙山最高處,翠雲峰,海拔250米,其上樹木森森,蒼翠如雲。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修行,翠雲峰因此成為道教發祥地,有上清宮、下清宮等建築】
赤風子帶領五百騎兵前來挑戰,原伯貫登壘觀望,欺負對手人馬少,就要出戰。
注:【壘:軍壘,防護軍營的牆壁或建築物】
毛衛阻諫道:“翟人詭詐多端,隻能穩重防守,等到他們疲憊懈怠,才可以出擊。”
一直等到中午的時候(挨至午牌時分),翟軍都下馬坐在地上,口中還罵個不停:“周王無道之君,用你們這幫無能的將領,降又不降,戰又不戰,想要怎麽地呢?”還有躺在地上大聲叫罵的。
原伯貫忍耐不住了,喝令出營戰鬥。
原伯貫率領百輛戰車直衝敵陣,赤風子詐敗而走,漸漸引誘至翠雲山附近,赤風子拋棄馬匹、器械,奔山後去了。
原伯貫抬頭一看,見山上飛龍赤旗飄揚,繡蓋下麵的人是太叔,大吹大擂飲酒作樂。
原伯貫揀平坦處驅車衝鋒,山上滾木擂石打了下來,忽然山坳中連珠炮響,左邊頹叔、右邊桃子,帶領騎兵包圍過來。
原伯貫心知中計,急忙撤回,無奈道路已經被滾木擂石阻斷,此時赤丁又率領大軍前來,軍士心慌,不戰而潰,原伯貫被俘。
有逃脫的軍士回報毛衛,毛衛命令堅守大營,同時派人馬上報告給周王,請求增援。
頹叔將原伯貫綁著去見太叔獻功,太叔命令把他囚禁在軍營。
頹叔說:“原伯貫被俘,毛衛必然畏懼,若半夜前去劫營,使用火攻,就能擒拿他。”
太叔認為可行,就讓赤丁,半夜領兵殺入敵營,利用利斧砍開鎖鏈,把各個戰車都放火點著,乘著火勢殺入,毛衛軍中大亂。
頹叔、桃子各領騎兵殺入,銳不可當。
毛衛急忙乘上小車,從軍營後麵逃跑,正遇太叔的一對人馬,毛衛著忙,被太叔一槍刺於車下,生擒活捉。
翟軍大獲全勝,隨後包圍了都城。
周襄王聽說二將被擒,對富辰說:“沒有聽從你的話,以致有這個禍端。”
富辰說:“翟軍氣勢猖狂,王上暫且出走,必然有倡議收留王上的諸侯(吾王暫爾出巡,諸侯必有倡議納王者)。”
周公孔上奏說:“朝廷軍隊雖然被打敗了,如果把都城中百官的家丁組織起來,還可以背城一戰。為什麽輕易就拋棄了社稷,而把命運交給未知的諸侯呢?”
召公過上奏說:“主張戰鬥的,是危險的計劃(言戰者,乃危計也)。依我看,這次的禍端都是由於叔隗引起的,王上先把她殺了,然後堅守城池,等待諸侯的救援,可以萬無一失。”
周襄王感歎道:“是我糊塗啊,這都是自找的禍端。如今太後病危,我暫時應當退讓王位,以安撫太後的心意。若人心沒有忘記我,聽任諸侯的建議再想辦法恢複王位吧。”
於是對周、召二公說:“太叔此來,就是為了叔隗。如果他得到了叔隗,必定會懼怕國人的流言蜚語,不敢在都城居住,二卿為我繕兵固守,等著我回來就行了。”
注:【繕兵:shan bing,整治武備;供給軍隊食糧。繕,通膳】
周、召二公磕頭接受了命令。
周襄王問富辰:“與周王室領土接壤的國家,隻有鄭、衛、陳三國,我去哪裏好呢(朕將安適)?”
富辰回答說:“陳、衛兩國的勢力都很弱,不如前往鄭國。”
周襄王說:“我曾經派翟國攻打過鄭國,鄭國還不得怨恨我嗎?”
富辰說:“我之所以勸王上前往鄭國,就是因為如此。鄭國的先祖,對周王室有功,後代必然不會忘記。王上以翟伐鄭,鄭伯心裏不平衡,所以日夜期望翟國能夠背叛周王室,用來證明他是順服的。如今王上前往鄭國,他必然主動討好,又怎麽會有怨恨呢?”
周襄王同意前往鄭國避難。
富辰又說:“王上為躲避翟國軍隊的攻擊而出奔,我擔心翟軍會不放您走,那怎麽辦呢(王犯翟鋒而出,恐翟人悉眾與王為難,奈何)?我請求率領家丁與翟軍決戰,王上就乘機逃出城去。”
於是把子弟親黨全部招募集中,有數百人,給大家做了關於忠義思想的戰前動員,打開城門直接向敵人發起衝鋒,牽製住翟軍。
周襄王同簡師父、左鄢父等十餘人,出城往鄭國而去。
富辰與赤丁大戰,殺死很多翟兵,富辰也身受重傷,遇上頹叔、桃子,對他說:“你的忠心勸諫,天下都已經知道了,你今天不必死戰,可以不死。”
富辰說:“我當初屢次勸諫王上,王上不聽,以致如此。如果我不死戰,王上必然認為我總是跟他唱反調的啊(王必以我為懟矣)。”
又力戰多時,力盡而死。
子弟親黨,戰死了三百多人。
史官有詩讚曰:
用夷淩夏豈良謀,納女宣淫禍自求。
驟諫不從仍死戰,富辰忠義播春秋。
富辰死後,翟人才知道周襄王已經出了都城,城門又關閉了。
太叔命令釋放原伯貫,讓他在城門外招降,周、召二公站在城樓之上,對太叔說:“本來想打開城門,擔心翟兵入城剽掠,所以不敢開門。”
太叔請求赤丁屯兵城外,承諾把城內府庫的寶藏作為軍隊的犒賞,赤丁同意了。
太叔進入都城,先來到冷宮,放出叔隗,然後去拜見惠太後。
太後見到太叔,不勝歡喜,一笑而亡。
太叔且不治喪,先與叔隗在宮中聚闊。
注:【聚闊:歡聚、闊別之後的歡聚】
想要尋找小東,小東懼罪,已經投井自盡了。
嗚呼哀哉!
次日,太叔假傳太後遺命,自立為王,以叔隗為王後,上朝接受朝拜。把府庫的東西拿出來,大犒翟軍,然後為太後發喪。
國人為之歌曰:
暮喪母,旦娶婦,婦得嫂,臣娶後。為不慚,言可醜,誰其逐之,我與爾左右。
太叔聽到國人之歌,自知眾論不服,擔心生變,就與叔隗轉移到溫地(河南焦作市溫縣)居住,大興土木,日夜取樂。
都城內的國事,都委托周、召二公料理,名義上是王,實際上從未與臣民接觸。
原伯貫逃往原城(河南濟源市)去了。
卻說周襄王逃出都城洛陽,雖然前往鄭國前行,心中還不確定鄭伯會持什麽態度。
來到泛地,其地多竹而沒有公館,取名叫竹川。
注:【泛地:fan di,河南襄城縣南。襄城之得名,即因周襄王避亂居此之故】
周襄王詢問當地人,知道是進入鄭國地盤了,就命令停車,借宿在農民封氏草堂之中。
封氏問:“官居何職?”
周襄王說:“我是周天子。因為國中有難,逃避到此。”
封氏大驚,磕頭謝罪,說:“我家二郎,夜裏夢見紅日照在草堂,果然是貴人下臨。”
馬上讓二郎殺雞做飯(殺雞為黍)。
周襄王問:“二郎是誰?”
回答說:“我後媽生的弟弟。與我共同居住在這裏,共?(cuan燒火做飯,爐灶)同耕,以奉養後媽。”
周襄王感歎道:“你農家兄弟,如此和睦;我貴為天子,反受弟弟迫害。我比不上這農民兄弟呀!”不由得淒然淚下。
大夫左鄢父上奏說:“周公是個大聖人,尚且有骨肉之變。王上不必傷心,趕緊向諸侯告難,料想諸侯不會坐視不管的。”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36年的事。
周王後叔隗與太叔私通了。
太後宮中的侍從都知道這事,隻因為太叔是太後的愛子,況且事體重大,不敢多口。太後心中也有所懷疑,反倒對侍從說:“閑話少說。”
王後叔隗的宮中侍從,都已經遍受賞賜,被收買為一路人,甘當耳目。
於是太叔連宵達旦,偷摸住在宮中,隻瞞了周襄王一個人。
卻說宮女中有個叫小東的,頗有幾分姿色,善於音律。
太叔一天晚上歡宴之際,讓小東吹玉簫,太叔歌而和之。
當晚開懷暢飲,醉後不覺狂蕩,便按住小東求歡,小東懼怕王後叔隗,掙脫逃跑了,太叔大怒,拔劍追逐,要殺了小東。
小東跑到周襄王的寢宮,敲門哭訴,說:“太叔如此這般,現在還在宮中呢。”
周襄王大怒,取出床頭寶劍,跑到中宮,要殺太叔。
才走了幾步,忽然轉念一想:“太叔乃是太後所愛之子,我若把他殺了,外人不知道他的罪過,還以為我不孝呢。況且太叔武藝高強,倘若不服,挺劍相鬥,不一定打得過他。不如暫且忍耐,等明天詢問實情,將王後叔隗貶退,諒太叔也沒有臉麵再留在京城了,必然出逃,這不是更穩當嗎。”
歎了一口氣,返回寢宮,讓身邊內侍,打探太叔消息。
回報:“太叔知道小東向王上告狀,已經逃跑了。”
周襄王說:“宮門出入的人,為什麽不向我稟報?這也是我疏於防範啊!”
次日一早,周襄王命令拘捕宮女審問,讓小東出麵作證,宮女就把王後與太叔的醜事全盤說出。
周襄王於是就把王後叔隗貶入冷宮,封鎖門窗,把牆打個洞,隻能送食物用。
太叔帶自知有罪,逃奔翟國去了。
太後受到驚嚇,心髒病犯了,自此臥病不起。
卻說頹叔、桃子聽說王後叔隗被貶,大驚道:“當初請翟國軍隊討伐鄭國,是我們二人辦的;請婚叔隗,又是我們二人辦的。如今叔隗被貶,翟君必然見怪。太叔如今出奔翟國,一定會說一番假話,哄騙翟君,倘若翟國派兵前來問罪,我倆怎麽解釋?”
立即乘輕車飛馳,追趕上太叔,與太叔商量:“若見到翟君,須如此如此。”
不止一日,來到翟國,太叔在郊外停車等待,頹叔、桃子二人先進入城中拜見翟君,說:“當初我們本來是為太叔求婚,周王聽說叔隗是個大美女,就奪去了,立為正宮王後。隻因為前往太後處請安,與太叔相遇,太叔偶然談起前因,相談了很久,被宮女言語誹謗,周王輕易就相信了,不念及貴國討伐鄭國的功勞,就將王後叔隗貶入冷宮,把太叔驅逐出境。忘親背德,無恩無義。我們請求派一支軍隊,殺入京城,扶立太叔為王,救出叔隗,仍舊作為國母,這乃是貴國的大義之舉啊!”
翟君相信了他的話,問:“太叔現在在哪裏呢?”
頹叔、桃子說:“就在郊外聽候您的指示呢。”
翟君就迎接太叔進城。
太叔以甥舅之禮(指女婿和嶽父的禮節)相見,翟君大喜,就派騎兵士卒五千人,任命赤丁為大將,同頹叔、桃子,簇擁著太叔前去討伐周王。
周襄王聽到翟國軍隊進犯京城,就派遣大夫譚伯作為使臣,前往翟軍大營,通告太叔發動內亂的罪名。
赤丁不聽,把譚伯殺了。
率領大軍直逼都城之下。
周襄王大怒,就拜卿士原伯貫為大將,毛衛為副將,率領兵車三百乘,出城禦敵。
原伯貫知道翟軍勇猛,就將軘車連接在一起作為營寨,如同堅城一般,赤丁率兵衝突數次,都不能進入,連日搦戰,原伯貫也不應戰。
注:1.【軘車:tun che,古代兵車的一種】
2.【搦戰:nuo zhan,挑戰】
赤丁更加憤怒,就定下計策,在翠雲山上搭起高台,上麵樹立天子的旌旗,讓軍士假扮太叔,在台上歌舞飲酒為樂,卻讓頹叔、桃子各領一千精兵,埋伏在山的左右兩邊,隻等周王朝的軍隊來到之時,台上放炮為號,一齊包圍廝殺。又讓自己兒子赤風子率領騎兵五百人,直接逼近周王朝的軍營前進行辱罵,以激起對方的怒火,如果他們出來戰鬥,假裝認輸敗退,引誘他們來到翠雲山,就算大功一件。赤丁與太叔率領大軍在後麵準備接應,布置完畢,各自按計劃行動。
注:【翠雲山:河南洛陽邙山最高處,翠雲峰,海拔250米,其上樹木森森,蒼翠如雲。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修行,翠雲峰因此成為道教發祥地,有上清宮、下清宮等建築】
赤風子帶領五百騎兵前來挑戰,原伯貫登壘觀望,欺負對手人馬少,就要出戰。
注:【壘:軍壘,防護軍營的牆壁或建築物】
毛衛阻諫道:“翟人詭詐多端,隻能穩重防守,等到他們疲憊懈怠,才可以出擊。”
一直等到中午的時候(挨至午牌時分),翟軍都下馬坐在地上,口中還罵個不停:“周王無道之君,用你們這幫無能的將領,降又不降,戰又不戰,想要怎麽地呢?”還有躺在地上大聲叫罵的。
原伯貫忍耐不住了,喝令出營戰鬥。
原伯貫率領百輛戰車直衝敵陣,赤風子詐敗而走,漸漸引誘至翠雲山附近,赤風子拋棄馬匹、器械,奔山後去了。
原伯貫抬頭一看,見山上飛龍赤旗飄揚,繡蓋下麵的人是太叔,大吹大擂飲酒作樂。
原伯貫揀平坦處驅車衝鋒,山上滾木擂石打了下來,忽然山坳中連珠炮響,左邊頹叔、右邊桃子,帶領騎兵包圍過來。
原伯貫心知中計,急忙撤回,無奈道路已經被滾木擂石阻斷,此時赤丁又率領大軍前來,軍士心慌,不戰而潰,原伯貫被俘。
有逃脫的軍士回報毛衛,毛衛命令堅守大營,同時派人馬上報告給周王,請求增援。
頹叔將原伯貫綁著去見太叔獻功,太叔命令把他囚禁在軍營。
頹叔說:“原伯貫被俘,毛衛必然畏懼,若半夜前去劫營,使用火攻,就能擒拿他。”
太叔認為可行,就讓赤丁,半夜領兵殺入敵營,利用利斧砍開鎖鏈,把各個戰車都放火點著,乘著火勢殺入,毛衛軍中大亂。
頹叔、桃子各領騎兵殺入,銳不可當。
毛衛急忙乘上小車,從軍營後麵逃跑,正遇太叔的一對人馬,毛衛著忙,被太叔一槍刺於車下,生擒活捉。
翟軍大獲全勝,隨後包圍了都城。
周襄王聽說二將被擒,對富辰說:“沒有聽從你的話,以致有這個禍端。”
富辰說:“翟軍氣勢猖狂,王上暫且出走,必然有倡議收留王上的諸侯(吾王暫爾出巡,諸侯必有倡議納王者)。”
周公孔上奏說:“朝廷軍隊雖然被打敗了,如果把都城中百官的家丁組織起來,還可以背城一戰。為什麽輕易就拋棄了社稷,而把命運交給未知的諸侯呢?”
召公過上奏說:“主張戰鬥的,是危險的計劃(言戰者,乃危計也)。依我看,這次的禍端都是由於叔隗引起的,王上先把她殺了,然後堅守城池,等待諸侯的救援,可以萬無一失。”
周襄王感歎道:“是我糊塗啊,這都是自找的禍端。如今太後病危,我暫時應當退讓王位,以安撫太後的心意。若人心沒有忘記我,聽任諸侯的建議再想辦法恢複王位吧。”
於是對周、召二公說:“太叔此來,就是為了叔隗。如果他得到了叔隗,必定會懼怕國人的流言蜚語,不敢在都城居住,二卿為我繕兵固守,等著我回來就行了。”
注:【繕兵:shan bing,整治武備;供給軍隊食糧。繕,通膳】
周、召二公磕頭接受了命令。
周襄王問富辰:“與周王室領土接壤的國家,隻有鄭、衛、陳三國,我去哪裏好呢(朕將安適)?”
富辰回答說:“陳、衛兩國的勢力都很弱,不如前往鄭國。”
周襄王說:“我曾經派翟國攻打過鄭國,鄭國還不得怨恨我嗎?”
富辰說:“我之所以勸王上前往鄭國,就是因為如此。鄭國的先祖,對周王室有功,後代必然不會忘記。王上以翟伐鄭,鄭伯心裏不平衡,所以日夜期望翟國能夠背叛周王室,用來證明他是順服的。如今王上前往鄭國,他必然主動討好,又怎麽會有怨恨呢?”
周襄王同意前往鄭國避難。
富辰又說:“王上為躲避翟國軍隊的攻擊而出奔,我擔心翟軍會不放您走,那怎麽辦呢(王犯翟鋒而出,恐翟人悉眾與王為難,奈何)?我請求率領家丁與翟軍決戰,王上就乘機逃出城去。”
於是把子弟親黨全部招募集中,有數百人,給大家做了關於忠義思想的戰前動員,打開城門直接向敵人發起衝鋒,牽製住翟軍。
周襄王同簡師父、左鄢父等十餘人,出城往鄭國而去。
富辰與赤丁大戰,殺死很多翟兵,富辰也身受重傷,遇上頹叔、桃子,對他說:“你的忠心勸諫,天下都已經知道了,你今天不必死戰,可以不死。”
富辰說:“我當初屢次勸諫王上,王上不聽,以致如此。如果我不死戰,王上必然認為我總是跟他唱反調的啊(王必以我為懟矣)。”
又力戰多時,力盡而死。
子弟親黨,戰死了三百多人。
史官有詩讚曰:
用夷淩夏豈良謀,納女宣淫禍自求。
驟諫不從仍死戰,富辰忠義播春秋。
富辰死後,翟人才知道周襄王已經出了都城,城門又關閉了。
太叔命令釋放原伯貫,讓他在城門外招降,周、召二公站在城樓之上,對太叔說:“本來想打開城門,擔心翟兵入城剽掠,所以不敢開門。”
太叔請求赤丁屯兵城外,承諾把城內府庫的寶藏作為軍隊的犒賞,赤丁同意了。
太叔進入都城,先來到冷宮,放出叔隗,然後去拜見惠太後。
太後見到太叔,不勝歡喜,一笑而亡。
太叔且不治喪,先與叔隗在宮中聚闊。
注:【聚闊:歡聚、闊別之後的歡聚】
想要尋找小東,小東懼罪,已經投井自盡了。
嗚呼哀哉!
次日,太叔假傳太後遺命,自立為王,以叔隗為王後,上朝接受朝拜。把府庫的東西拿出來,大犒翟軍,然後為太後發喪。
國人為之歌曰:
暮喪母,旦娶婦,婦得嫂,臣娶後。為不慚,言可醜,誰其逐之,我與爾左右。
太叔聽到國人之歌,自知眾論不服,擔心生變,就與叔隗轉移到溫地(河南焦作市溫縣)居住,大興土木,日夜取樂。
都城內的國事,都委托周、召二公料理,名義上是王,實際上從未與臣民接觸。
原伯貫逃往原城(河南濟源市)去了。
卻說周襄王逃出都城洛陽,雖然前往鄭國前行,心中還不確定鄭伯會持什麽態度。
來到泛地,其地多竹而沒有公館,取名叫竹川。
注:【泛地:fan di,河南襄城縣南。襄城之得名,即因周襄王避亂居此之故】
周襄王詢問當地人,知道是進入鄭國地盤了,就命令停車,借宿在農民封氏草堂之中。
封氏問:“官居何職?”
周襄王說:“我是周天子。因為國中有難,逃避到此。”
封氏大驚,磕頭謝罪,說:“我家二郎,夜裏夢見紅日照在草堂,果然是貴人下臨。”
馬上讓二郎殺雞做飯(殺雞為黍)。
周襄王問:“二郎是誰?”
回答說:“我後媽生的弟弟。與我共同居住在這裏,共?(cuan燒火做飯,爐灶)同耕,以奉養後媽。”
周襄王感歎道:“你農家兄弟,如此和睦;我貴為天子,反受弟弟迫害。我比不上這農民兄弟呀!”不由得淒然淚下。
大夫左鄢父上奏說:“周公是個大聖人,尚且有骨肉之變。王上不必傷心,趕緊向諸侯告難,料想諸侯不會坐視不管的。”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36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