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管仲臨終論相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
周朝王子帶,用重賂結交伊、雒(luo)之戎,利用他們攻擊京城,自己在內策應。這些小戎國圍攻京城,周公孔、召伯廖全力防守,王子帶沒敢出頭露麵,沒敢率兵出城與戎人會師。周襄王派遣使臣向各路諸侯告急。
注:1.【伊、雒(luo)之戎:居於伊水、雒水(今伊河、雒河)之間者,諸戎皆在洛陽市西南。春秋初年,諸戎尚未至於伊雒地區,後來,關中的犬戎東遷至此,建立一批薑姓小國,即揚、拒、泉、皋、伊、雒等,皆春秋薑姓戎國。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指出:‘自秦強於西,晉強於東,日用兵以翦滅小國。而秦、晉之兵交於河。於是諸戎之在關中者,乘間東徙,以及於伊洛之間’諸戎的勢力不斷強大,一度攻入王城,焚燒東門。《左傳.僖公十一年》雲:‘夏、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周’】
2.【召伯廖:春秋時期召國國君,伯爵。廖姓得姓始祖】
秦穆公、晉惠公都想要巴結周王天子,於是都率領軍隊前來救援。戎人得知諸侯率兵前來救援,就在京城的東門放一把大火,搶掠一番,跑了。
晉惠公(夷吾)與秦穆公相見,感到慚愧,非常不好意思。晉惠公又接到穆姬的私信,書中控訴晉侯夷吾對賈君的無禮行為,又不接納流亡的公室眾公子回國,許多不是,教育他馬上痛改前非,還能保持友好關係。晉惠公於是對秦國有了戒備之心,就匆忙回國了。
注:1.【穆姬:秦穆公夫人,晉國故世子申生的妹妹,也是夷吾的同父異母妹妹】
2.【賈君:晉獻公的妃子,曾養育了穆姬,也是夷吾的庶母】
丕豹就勸秦穆公趁機襲擊晉國的軍隊。
秦穆公說:“大家都是為了勤王來到這裏,雖然有私人恩怨,但這時不能動手攻擊他們。”
注:【勤王:在君主製國家中,君王有難,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於是各自歸國。
當時齊桓公也派遣管仲率兵前來救援周王天子。當聽說戎人已退兵,就派人去問責戎主,戎主懼怕齊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就派人前來求和,並說:“我們諸戎哪敢進犯京城?這都是你甘叔找我來的呀。”
注:【甘叔:王子帶,姬姓,名帶,亦稱帶叔、太叔、太叔帶,封地在甘地,今河南洛陽南,諡號昭,故又稱甘昭公】
周襄王於是驅逐王子帶,子帶逃奔齊國。
戎主派人到京城請罪,周襄王答應寬恕戎人了。
周襄王追念管仲定位之功,今又有逼迫戎主求和的功勞,於是設宴款待管仲,給與上卿的禮遇。管仲謙遜地說:“齊國有國、高二子在呢,我可不敢接受這個待遇。”
再三謙讓,隻接受下卿的禮遇,告別回國。
注:1.【管仲定位:擁立周王。當時稱為王太子子鄭】
2.【齊國有國、高二子:齊國最顯赫的公族世卿,是周王室任命的。在各諸侯國中,周王室為了控製各諸侯國,派遣官員到地方任職,周王任命的地方大臣,隻能任職上卿,諸侯隻有權任命下卿。國、高二氏這兩家在齊國很有影響力】
這年冬天,管仲病倒了,齊桓公親自前來探望。見其瘠甚,就握著他的手說:“仲父的病太重了,如果一病不起,我將來要讓誰來執掌國政呢?”
注:【見其瘠甚:看到他身體太瘦弱了。瘠,ji,身體瘦;土地不肥沃】
當時寧戚、賓須無都先後去世了,管仲歎息說:“可惜了,寧戚呀!”
齊桓公說:“除了寧戚,再沒有其他人了嗎?我想要委任鮑叔牙,你看怎麽樣?”
管仲說:“鮑叔牙,是個君子。但是,不能夠執掌朝政。他的為人是太過於善惡分明,人嘛,喜歡優點也就罷了,嫌惡缺點就有些過了,誰能忍受得了他呀(夫好善可也,惡惡己甚,人誰堪之)?鮑叔牙看見人的一個缺點,就會終身不忘,這其實是他的缺點啊(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
齊桓公問:“隰(xi)朋如何?”
管仲說:“還可以吧(庶乎可矣)。隰朋不恥下問,就是在家裏也還辦理公事。”
說罷,喟然長歎:“天生隰朋,一直做我的代言人了,我不在了,他還怎麽代言(天生隰朋,以為夷吾舌也,身死舌安得獨存)?恐怕君主用隰朋也不能太長久啊。”
齊桓公問:“那麽易牙如何呢?”
管仲說:“君主就是不問,我也有話要對您說呢。易牙、豎貂、開方三人,萬萬不可以親近。”
齊桓公說:“易牙燉了自己兒子,就是為了我享受口福,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的兒子嗎?這還有什麽疑問的嗎?”
管仲說:“人情摯愛,莫過於愛自己的兒子,自己兒子他都能忍心下手,那麽他會對您怎麽樣呢(人情莫愛於子。其子且忍之,何有於君)?”
齊桓公說:“豎貂把自己閹割了來侍奉我,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自身嗎?”
管仲說:“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愛自己的身體,對於自己身體都忍心下手,那麽他對會您怎麽樣呢(人情莫重於身,其身且忍之,何有於君)?”
齊桓公問:“衛公子開方,把未來君主的位子都拋棄了,來給我做臣子,以得到我的愛作為幸福的追求,他父母死了也不請假奔喪,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父母嗎?這沒有什麽疑問了吧?”
管仲說:“人情最親的莫過於父母,他的父母死了他都忍心不回去,那麽他又會對您怎麽樣呢?況且千乘大國的君主,是每個人都想追求得到的啊,拋棄大國君主的位子而屈就在您的手下,那麽他的欲望可能就比千乘之國君主的利益還要大呀!您必須得讓他們遠離您,別跟他們親近,一旦親近,就必然會禍亂國家。(人情莫親於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於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棄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過於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亂國。)”
齊桓公說:“這三個人,都跟隨我很久了。為什麽之前沒有聽到仲父說他們一句壞話呢?”
管仲說:“我不說他們壞話,就是要他們迎合您的心意。把他們比作洪水,我就是堤壩,防範他們,不讓他們做得太過以致於泛濫。如今我這個堤壩將不在了,將來會有橫流泛濫的危險啊,請君主一定要遠離他們(臣之不言,將以適君之意也。譬之於水,臣為之堤壩焉,勿令泛濫。今堤防去矣,將有橫流之患,君必遠之)。”
齊桓公默然而退。
侍從中有聽到齊桓公與管仲這番對話的,就私下裏告訴易牙。
易牙又轉身挑撥鮑叔牙,說:“仲父的宰相之位,還是您給推薦的呢,現在他病了,就說您沒有能力主持朝政,反而推薦隰朋了,我對此都看不下去了了,替您鳴不平。”
鮑叔牙笑著說:“當然是我推薦他做宰相的。他忠心為國,對朋友也大公無私。他讓我當司寇的官,驅逐奸佞小人,這都給的職位高了,如果讓我執掌朝政,你們這些小人,還能夠有容身之地嗎?”
易牙慚愧地離開了。
過了一天,齊桓公又來探望管仲,管仲已經不能說話了。
鮑叔牙、隰朋都很悲傷,默默流淚。
當晚,仲卒,桓公哭的非常悲慟,說:“哀哉,仲父!是上天折斷我的臂膀啊!”
注:【卒:古代大夫的死亡稱為卒。君王的死亡稱為薨、崩】
派上卿高虎董其喪,厚葬,生前采邑都讓他的兒子繼承,並世代襲承大夫的官職。
注:【董:監督、督導。用親信人員作為全權代表,監督下級的工作】
易牙對大夫伯氏說:“當年君主從您的駢邑(山東臨朐縣)奪走三百畝土地賞賜給了管仲,如今他已死了,您為何不要求君主把它歸還給您呢?我可以從旁邊說說話幫助您。”
伯氏哭喪著臉說:“我隻是沒有功勞,所以失去了采邑。管仲雖死,他的功勞還在,我有臉問君主請求歸還采邑嗎?”
易牙感歎道:“管仲死了還能讓伯氏心裏佩服,我真是個小人啊!”
且說齊桓公依照管仲遺言,任命公孫隰朋主持朝政。
不到一個月,隰朋病卒。
桓公說:“仲父真是個聖人啊!怎麽會知道隰朋不能為我服務太久呢?”
於是讓鮑叔牙代理隰朋的職位執政,鮑叔牙堅決推辭,桓公說:“如今滿朝沒有能力比你強的人了,你還要推讓給誰呢?”
鮑叔牙回答說:“臣之好善惡惡,主公您是知道的。您一定要我主政,我的條件是,請把易牙、豎貂、開方三人調離,離開朝堂,那樣我才敢接受任命。”
注:【好善惡惡:過於善惡分明,喜歡優點,嫌惡缺點】
齊桓公說:“仲父都已經說過你的優缺點了,我同意你的條件。”
當天就罷斥(罷免、斥退)三人,不許入朝相見。
鮑叔牙於是上任了。
這時有淮夷侵犯杞國,杞人向齊國告急求救。
注:1.【淮夷:東部黃淮、江淮一帶的少數民族,分布在今江蘇、安徽、山東一帶】
2.【杞國:存在於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445年,是中國曆史上自夏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由華夏族建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si)姓,是大禹的後裔。周朝初年,周天子始封杞國為公爵,春秋時期又降為伯爵。初封地在河南杞縣,後遷入山東,因卷入叛亂遷至新泰、寧陽一帶。春秋早期,因受四鄰覬覦,杞國滅淳於國,遷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侵擾杞國,遷都緣陵,之後晉國為杞國修城。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遷移到魯國北部一帶。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史記》中《陳杞世家》中提到:“杞國微小,其事跡不值得記載。”這樣的小國,在周圍強鄰的壓迫下,被迫屢次遷徙。“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杞國。】
齊桓公糾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的君主,起兵親自前往杞國救援 ,打敗了淮夷。
把杞國的都城遷到緣陵(山東昌樂縣)。
這是公元前647年發生的事。
諸侯還能夠遵從齊國的號令,是因為齊桓公能任用鮑叔牙,堅決執行管仲時期的政策,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都非常穩定的原因。
周朝王子帶,用重賂結交伊、雒(luo)之戎,利用他們攻擊京城,自己在內策應。這些小戎國圍攻京城,周公孔、召伯廖全力防守,王子帶沒敢出頭露麵,沒敢率兵出城與戎人會師。周襄王派遣使臣向各路諸侯告急。
注:1.【伊、雒(luo)之戎:居於伊水、雒水(今伊河、雒河)之間者,諸戎皆在洛陽市西南。春秋初年,諸戎尚未至於伊雒地區,後來,關中的犬戎東遷至此,建立一批薑姓小國,即揚、拒、泉、皋、伊、雒等,皆春秋薑姓戎國。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指出:‘自秦強於西,晉強於東,日用兵以翦滅小國。而秦、晉之兵交於河。於是諸戎之在關中者,乘間東徙,以及於伊洛之間’諸戎的勢力不斷強大,一度攻入王城,焚燒東門。《左傳.僖公十一年》雲:‘夏、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周’】
2.【召伯廖:春秋時期召國國君,伯爵。廖姓得姓始祖】
秦穆公、晉惠公都想要巴結周王天子,於是都率領軍隊前來救援。戎人得知諸侯率兵前來救援,就在京城的東門放一把大火,搶掠一番,跑了。
晉惠公(夷吾)與秦穆公相見,感到慚愧,非常不好意思。晉惠公又接到穆姬的私信,書中控訴晉侯夷吾對賈君的無禮行為,又不接納流亡的公室眾公子回國,許多不是,教育他馬上痛改前非,還能保持友好關係。晉惠公於是對秦國有了戒備之心,就匆忙回國了。
注:1.【穆姬:秦穆公夫人,晉國故世子申生的妹妹,也是夷吾的同父異母妹妹】
2.【賈君:晉獻公的妃子,曾養育了穆姬,也是夷吾的庶母】
丕豹就勸秦穆公趁機襲擊晉國的軍隊。
秦穆公說:“大家都是為了勤王來到這裏,雖然有私人恩怨,但這時不能動手攻擊他們。”
注:【勤王:在君主製國家中,君王有難,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於是各自歸國。
當時齊桓公也派遣管仲率兵前來救援周王天子。當聽說戎人已退兵,就派人去問責戎主,戎主懼怕齊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就派人前來求和,並說:“我們諸戎哪敢進犯京城?這都是你甘叔找我來的呀。”
注:【甘叔:王子帶,姬姓,名帶,亦稱帶叔、太叔、太叔帶,封地在甘地,今河南洛陽南,諡號昭,故又稱甘昭公】
周襄王於是驅逐王子帶,子帶逃奔齊國。
戎主派人到京城請罪,周襄王答應寬恕戎人了。
周襄王追念管仲定位之功,今又有逼迫戎主求和的功勞,於是設宴款待管仲,給與上卿的禮遇。管仲謙遜地說:“齊國有國、高二子在呢,我可不敢接受這個待遇。”
再三謙讓,隻接受下卿的禮遇,告別回國。
注:1.【管仲定位:擁立周王。當時稱為王太子子鄭】
2.【齊國有國、高二子:齊國最顯赫的公族世卿,是周王室任命的。在各諸侯國中,周王室為了控製各諸侯國,派遣官員到地方任職,周王任命的地方大臣,隻能任職上卿,諸侯隻有權任命下卿。國、高二氏這兩家在齊國很有影響力】
這年冬天,管仲病倒了,齊桓公親自前來探望。見其瘠甚,就握著他的手說:“仲父的病太重了,如果一病不起,我將來要讓誰來執掌國政呢?”
注:【見其瘠甚:看到他身體太瘦弱了。瘠,ji,身體瘦;土地不肥沃】
當時寧戚、賓須無都先後去世了,管仲歎息說:“可惜了,寧戚呀!”
齊桓公說:“除了寧戚,再沒有其他人了嗎?我想要委任鮑叔牙,你看怎麽樣?”
管仲說:“鮑叔牙,是個君子。但是,不能夠執掌朝政。他的為人是太過於善惡分明,人嘛,喜歡優點也就罷了,嫌惡缺點就有些過了,誰能忍受得了他呀(夫好善可也,惡惡己甚,人誰堪之)?鮑叔牙看見人的一個缺點,就會終身不忘,這其實是他的缺點啊(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
齊桓公問:“隰(xi)朋如何?”
管仲說:“還可以吧(庶乎可矣)。隰朋不恥下問,就是在家裏也還辦理公事。”
說罷,喟然長歎:“天生隰朋,一直做我的代言人了,我不在了,他還怎麽代言(天生隰朋,以為夷吾舌也,身死舌安得獨存)?恐怕君主用隰朋也不能太長久啊。”
齊桓公問:“那麽易牙如何呢?”
管仲說:“君主就是不問,我也有話要對您說呢。易牙、豎貂、開方三人,萬萬不可以親近。”
齊桓公說:“易牙燉了自己兒子,就是為了我享受口福,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的兒子嗎?這還有什麽疑問的嗎?”
管仲說:“人情摯愛,莫過於愛自己的兒子,自己兒子他都能忍心下手,那麽他會對您怎麽樣呢(人情莫愛於子。其子且忍之,何有於君)?”
齊桓公說:“豎貂把自己閹割了來侍奉我,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自身嗎?”
管仲說:“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愛自己的身體,對於自己身體都忍心下手,那麽他對會您怎麽樣呢(人情莫重於身,其身且忍之,何有於君)?”
齊桓公問:“衛公子開方,把未來君主的位子都拋棄了,來給我做臣子,以得到我的愛作為幸福的追求,他父母死了也不請假奔喪,這不是愛我勝過於愛他父母嗎?這沒有什麽疑問了吧?”
管仲說:“人情最親的莫過於父母,他的父母死了他都忍心不回去,那麽他又會對您怎麽樣呢?況且千乘大國的君主,是每個人都想追求得到的啊,拋棄大國君主的位子而屈就在您的手下,那麽他的欲望可能就比千乘之國君主的利益還要大呀!您必須得讓他們遠離您,別跟他們親近,一旦親近,就必然會禍亂國家。(人情莫親於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於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棄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過於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亂國。)”
齊桓公說:“這三個人,都跟隨我很久了。為什麽之前沒有聽到仲父說他們一句壞話呢?”
管仲說:“我不說他們壞話,就是要他們迎合您的心意。把他們比作洪水,我就是堤壩,防範他們,不讓他們做得太過以致於泛濫。如今我這個堤壩將不在了,將來會有橫流泛濫的危險啊,請君主一定要遠離他們(臣之不言,將以適君之意也。譬之於水,臣為之堤壩焉,勿令泛濫。今堤防去矣,將有橫流之患,君必遠之)。”
齊桓公默然而退。
侍從中有聽到齊桓公與管仲這番對話的,就私下裏告訴易牙。
易牙又轉身挑撥鮑叔牙,說:“仲父的宰相之位,還是您給推薦的呢,現在他病了,就說您沒有能力主持朝政,反而推薦隰朋了,我對此都看不下去了了,替您鳴不平。”
鮑叔牙笑著說:“當然是我推薦他做宰相的。他忠心為國,對朋友也大公無私。他讓我當司寇的官,驅逐奸佞小人,這都給的職位高了,如果讓我執掌朝政,你們這些小人,還能夠有容身之地嗎?”
易牙慚愧地離開了。
過了一天,齊桓公又來探望管仲,管仲已經不能說話了。
鮑叔牙、隰朋都很悲傷,默默流淚。
當晚,仲卒,桓公哭的非常悲慟,說:“哀哉,仲父!是上天折斷我的臂膀啊!”
注:【卒:古代大夫的死亡稱為卒。君王的死亡稱為薨、崩】
派上卿高虎董其喪,厚葬,生前采邑都讓他的兒子繼承,並世代襲承大夫的官職。
注:【董:監督、督導。用親信人員作為全權代表,監督下級的工作】
易牙對大夫伯氏說:“當年君主從您的駢邑(山東臨朐縣)奪走三百畝土地賞賜給了管仲,如今他已死了,您為何不要求君主把它歸還給您呢?我可以從旁邊說說話幫助您。”
伯氏哭喪著臉說:“我隻是沒有功勞,所以失去了采邑。管仲雖死,他的功勞還在,我有臉問君主請求歸還采邑嗎?”
易牙感歎道:“管仲死了還能讓伯氏心裏佩服,我真是個小人啊!”
且說齊桓公依照管仲遺言,任命公孫隰朋主持朝政。
不到一個月,隰朋病卒。
桓公說:“仲父真是個聖人啊!怎麽會知道隰朋不能為我服務太久呢?”
於是讓鮑叔牙代理隰朋的職位執政,鮑叔牙堅決推辭,桓公說:“如今滿朝沒有能力比你強的人了,你還要推讓給誰呢?”
鮑叔牙回答說:“臣之好善惡惡,主公您是知道的。您一定要我主政,我的條件是,請把易牙、豎貂、開方三人調離,離開朝堂,那樣我才敢接受任命。”
注:【好善惡惡:過於善惡分明,喜歡優點,嫌惡缺點】
齊桓公說:“仲父都已經說過你的優缺點了,我同意你的條件。”
當天就罷斥(罷免、斥退)三人,不許入朝相見。
鮑叔牙於是上任了。
這時有淮夷侵犯杞國,杞人向齊國告急求救。
注:1.【淮夷:東部黃淮、江淮一帶的少數民族,分布在今江蘇、安徽、山東一帶】
2.【杞國:存在於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445年,是中國曆史上自夏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由華夏族建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si)姓,是大禹的後裔。周朝初年,周天子始封杞國為公爵,春秋時期又降為伯爵。初封地在河南杞縣,後遷入山東,因卷入叛亂遷至新泰、寧陽一帶。春秋早期,因受四鄰覬覦,杞國滅淳於國,遷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侵擾杞國,遷都緣陵,之後晉國為杞國修城。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遷移到魯國北部一帶。公元前445年,被楚國滅亡。《史記》中《陳杞世家》中提到:“杞國微小,其事跡不值得記載。”這樣的小國,在周圍強鄰的壓迫下,被迫屢次遷徙。“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杞國。】
齊桓公糾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的君主,起兵親自前往杞國救援 ,打敗了淮夷。
把杞國的都城遷到緣陵(山東昌樂縣)。
這是公元前647年發生的事。
諸侯還能夠遵從齊國的號令,是因為齊桓公能任用鮑叔牙,堅決執行管仲時期的政策,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都非常穩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