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古老的巷子,已有幾百年的曆史,因明朝抗倭名將尹鳳曾居住在此,其武學超群,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為第一名,號稱“連中三元”,故此得名為“三元巷”。巷子約有二百多米長,青石塊鋪就而成,中間有兩條岔道小巷,與其相銜交織,古巷雖為江南之名巷,但並不幽深,巷道也較為寬闊,兩旁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熱鬧紛紛。


    此時,日頭已西斜,天也漸漸陰冷了起來,強勁的秋風,猶如困頓的野獸,到處東撞西突的,不時將地上、樹上的枯葉和灰塵,卷至空中,漫天飛舞,暗無天日,此情此景,猶如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描述的那樣,“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深秋的氣息,變得越發的濃烈肅殺了。


    鄭思龍站在巷口,用手遮著雙眼,向路對麵的市公安局大門望去,身邊放在一個旅行拉杆箱。


    公安局大門為三孔四柱的水泥結構,左右為人行通道,中間寬闊的通道,供車輛出入,中間有一排自動伸縮的鋁合金柵欄擋著,大院裏,在離大門約五米的道路中間,豎著一幅巨型的白色標語宣傳牌,上麵寫著“為人民服務”幾個紅色大字,猶如古代大戶人家院落的影壁,一下子將外來者的視線給擋住了。很快,他拖著行李,來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


    這家酒店客房是昨天開的,但沒有過來住。房間位於酒店27樓,是一間北向的客房,這是他在辦理登記時特意要求的。


    他放下行李,徑直走到窗前,向外眺望了一眼,便忽然感到一種莫名的緊張和焦慮,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那個不堪回首的恐高瞬間。


    其實,小時候的鄭思龍很調皮,爬上爬下,沒有任何的恐高症狀,這一切都緣於六歲時父親與門中兄弟的一次爭鬥。那天晚上,他被人綁到了懸空在天街之上的曬衣杆上,雖然最後有驚無險,但自此以後,就落下了這恐懼症毛病。每次上太平山,坐觀光電梯,站在高樓的陽台上,就會出現兩腿發軟,周身出虛汗等症狀,整個身體瞬間似乎要跌倒。為此,父親在世時,曾想盡了各種方法,試圖治愈他的恐懼症,強行逼迫自己與他一起上二樓、三樓,四樓,五樓甚至更高樓,但發現自己的恐高症並未緩解,後來,還聽信一位老中醫,用一寸半長的經針,每日刺紮自己的脛骨內側,直到後來,前去看心理醫生後,才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因為高處而恐懼,而是在高處想象使自己恐懼,會經常想掉下去。父親聽信了心理醫生的醫囑,經常讓自己閉上一隻眼睛,踮起一隻腳,用意誌和肌肉去調節身體的平衡係統,舒緩眩暈和恐懼之感,再後來讓自己閉上雙眼,在黑暗之中靜坐,克服自己的內心膽怯和不安,這才逐漸消除了這種恐高症狀。


    約過了四五分鍾,他終於心生恐懼地站到窗前,戰戰兢兢地向下俯視,市公安局大院的整個布局,頓時一覽無遺地展現在他的眼前。


    一進入大門,就是一幅巨形的宣傳欄,攔在路中間,好似過去大戶人家的庭院影壁,繞開它,後麵是一條筆直道路,較為寬闊,一直通向院落深處。道路兩旁,樹木高大,遮天蔽日。在道路的盡頭,一棟三十幾層的白色大樓,高高矗立在那裏,旁邊還有一棟五層附樓與其相連。雖然天氣有點陰沉,但大樓正門前的巨型花壇,依然清晰可見。在秋日的斜陽下,依稀可見綠草茵茵,鮮花點點。花壇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條橫向的岔道,向兩邊的庭院深處延伸。在右邊靠近圍牆的地方,隱約可見有兩排低矮的二層小樓,樓前還有一座假山。


    看到此,鄭思龍內心頓時暗喜,父親口中那個神秘的辦公樓和假山,竟然還佇立在那裏,雖經幾十年的風雨歲月,依然原模原樣。


    父親曾講過,眼前這大院,當年作為軍統的總部大院,裏麵沒有一棵高大的樹木,僅留一些景觀性質的草坪和低矮灌木。其中一棟黃色的豪華建築,就是戴老板日常工作生活的公館,旁邊的幾棟平房和最後麵的兩排水泥結構的兩層小樓,裏麵共有兩個大廳和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房間。當年他就在裏麵辦公,所有人臉色都很嚴肅,彼此見麵,隻是略微點頭致意,從不握手,也不寒暄,走路更是輕如貓步,大院的大小角落,到處都充斥著詭異、狡詐、神秘甚至死亡的氣息。


    此時此刻,他在為父親感到慶幸,要不是43年參加了那次特別行動,得知了那假山之中的秘密,要不是四六年戴老板飛機失事後,國防部二廳的那些頭頭們無暇顧及他們三人,要不是四九年春節後那個寒冷之夜,戴老板的黃色公館突然燃起了大火,也許父親根本就不可能活著逃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失落的帝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劍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劍道並收藏失落的帝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