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見報了
帶著空間穿七零,賺錢搞事樣樣行 作者:奇奇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小流一早去了趟招待所,給幾位記者送了點禮物:“一點土特產,幾位帶回去給家裏人。”
這種事情記者們都習以為常了,他們回去就是宣傳正能量的,所以收了江小流的東西也覺得應該。
不過他們還是客氣一番,最後“不得不”把東西收下了,又告訴江小流他們回去後會好好潤色的,等好消息就行了。
江小流連忙道謝,囑托路上注意安全,就目送車隊離開了。
江小流又去跟值班的王子路郭麗萍打招呼,郭麗萍嘰嘰喳喳的跟他講昨天晚上碰到盲流的事情。
江小流沒把這事當回事,隻是開玩笑道:“萍姐,你這麽漂亮,值夜班的時候應該讓姐夫陪你的。”
郭麗萍嗔道:“你個小子還學會油嘴滑舌了,沒事快走吧。”
江小流大笑著跑遠了,他今天要陪母親和妹妹,一家三口已經好久沒一塊出去逛逛了,他們今天要去雲州玩。
這算是呂白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來雲州,當年她跟著父母從海州坐火車來雲州的時候,也隻是匆匆路過,根本不算是到過。
江小觴就更不用說了,她到過的最遠地方就是雲山縣城。
江小流也沒有吝嗇汽油,開著吉普車就趕到了雲州,先去了百貨大樓。
家裏不缺大件,江小流主要是讓母親和妹妹來逛一逛,買一些她們喜歡的小東西。
從百貨大樓出來,幾個人又去了人民公園,不得不說現在逛公園的人不多,都忙著為生活奔波了,很少有心思閑逛。
而且這個時候公園是收費的,這也就讓很多想去閑逛的大爺大娘們沒了心思。
逛的最多的還是處對象的小年輕,他們舍得花錢,也能擠出時間。
第一次劃船的江小觴激動地吱哇亂叫,惹得呂白英一個勁兒的讓她安靜,淑女一些,江小流在一邊哈哈大笑。
在江小流的強烈建議下,一家三口去照相館。
開始呂白英嫌照相太貴了,但是很快就被江小流說服了,生活需要有儀式感。
拍照也是能上癮的,呂白英和江小觴拍了單人照,雙人照,還有全家福,看的江小流暗笑不已。
他就覺得母親平時太壓抑了一些,還是應該多一些真性情。
等拍完了,呂白英才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江小流:“是不是拍太多了?”
江小流擺手:“不多不多,以後咱每年都來。”
江小觴開心的喊著:“好好好,以後每年都來。”
呂白英看孩子們都很高興,也沒多說什麽,隻是笑。
“師傅,什麽時候能洗出來?”江小流交完錢問照相師傅。
師傅一邊寫單子一邊說道:“一個星期後拿這單子過來取照片就行。”
江小流點頭表示知道了,收了單子就跟母親和妹妹離開了照相館。
時間還早,幾人又一起去看了場電影才回家。
“好累!”江小觴進了家門,把買的東西放到桌上就不想動了。
江小流要去做飯,呂白英沒讓:“你開車挺辛苦的,我去吧,煮碗麵吃就好了。”
江小流沒有拒絕,他雖然不是很累,但是母親的好意他得接受。
“是不是該開學了啊?”江小流看著癱倒在椅子上的江小觴問道。
江小觴眼睛一下子瞪圓了,她最近玩的有些瘋,雖然每天都有看書寫作業,但是還真沒想過開學的事情。
今天已經是30號了,豈不是說後天就要開學了?
江小觴翻了翻白眼:“你走開,我不想跟你說話。”
江小流哈哈大笑,很同情的看了眼江小觴,去灶房找呂白英說話去了。
後麵的日子就平淡了很多,母親和江小觴開學了,夏種也開始了,南理大隊種地人手不太夠,林書記征求了各大隊意見。
除了隔壁大隊主動派了二十人,讓林書記和劉滿江意外的是馬家溝主動派了三十人過來。
林書記當然沒意見,他隻是強調了雖然是幫忙種地,但是要保證質量才行。
馬友全滿口答應,他既然派人過去,就肯定會好好幹的。
“老馬,什麽情況,怎麽就答應幫南理大隊的忙了?”
“對啊,南理大隊現在牛了,地都沒人種了?這是忘本吧。”
“聽說南理大隊現在經常有車出入啊,又是拉罐頭又是拉瓶子的,還每天送魚。”
“老馬,我看錯你了,以為你是個硬茬子,沒想到也這麽快就低頭了...”
有些人說話很難聽,馬友全沒在意別的大隊的隊長怎麽看他,因為隻有他知道現在的南理大隊有多牛。
以前他跟劉滿江關係不好,要是還不趁現在的機會修複一些,等劉滿江真的抖起來了,再想緩和關係可能就沒機會了。
林書記把馬家溝派人去幫忙的事情在電話裏跟劉滿江說了,劉滿江倒也不在意,隻要好好幹活,是哪裏的人一點都不重要。
再說他現在也沒時間管這些,最後檢查成果就行了,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保證罐頭的出口訂單。
生產的事情江小流不怎麽管,他隻需要保證魚的供應就好。
現在訂單不少,最可能出問題的就是魚的供應了,不過這個江小流也不是很擔心,隻要這筆訂單做好了,布朗那邊再發第二筆訂單過來,那他就不怕上麵不給解決魚的問題。
姚副廠長那邊還是沒有給結算化肥廠的勞務工錢,郭會計問過兩次,江小流不想讓他們擔心,就說已經結賬了。
江小流拿自己的錢先給了郭會計,大夥辛辛苦苦幹了兩三個月,拿到錢心裏才踏實,而且還牽扯到林書記和隔壁大隊。
郭會計很高興的拿著錢走了,不多會兒就聽到了遠傳傳來看著王傳堂他們,然後更用心的幹活,雖然沒趕上化肥廠的錢,但是自己大隊的罐頭廠,也不會差的。
江小流沒再去找姚副廠長,他在等一個機會。
機會來的很快,李記者一行人回了雲州,核對了稿子之後就不停歇的趕回了雲省和省城。
這是上邊交代下來的任務,在大災之年,有這麽充滿希望的事情,日報那邊也很重視,所以采訪內容很快就發出來了。
日報第二版:《小村莊大能量——南理大隊罐頭廠的外匯之路》
雲省日報第二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記南理罐頭廠的出口之路》
雲州日報頭版:《這就是我們的公社,這就是我們的農民》
報紙主要送往機關單位、各大國營廠、商業公司,公社和大隊也會有一些。
雲州日報到公社的時間還算早的,等日報和雲省日報到了朱馬公社就已經是下午快天黑了。
公社林書記正在辦公室看著雲州日報,《這就是我們的公社,這就是我們的農民》,這個標題讓他高興地合不攏嘴,瞧瞧,公社,標題裏帶著公社,雖然沒有直接提到朱馬公社,但是林書記自動默認是說的朱馬公社了。
這裏麵有他的功勞啊!
“林書記,日報和雲生日報都到了。”文書敲了敲門,提醒道。
林書記一聽就更加精神起來,迫不及待的說道:“快,快拿進來!”
文書直接走了進來,直接把報紙翻到了第二版:“都是第二版,篇幅很大,還有照片!”
“小村莊,大能量...”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好,好,好!”
林書記激動地連說三聲“好”字,最後還站起身來拍了一下桌子,不停的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
“把報紙給南理大隊送兩份過去,不,三份!”
林書記心情激蕩,有些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公社一共也就五份日報,平時公社留兩份,剩下的會分到下麵的大隊。
至於具體分給哪個大隊,就有些隨緣了。
這次主要的報道都是南理大隊的,給南裏大隊多一些也是應該的,這報紙值得南理大隊好好保留,以後是值得他們一直保存的。
“三份?”文書有些詫異,一共五份,公社留兩份,現在給南裏大隊三份,他不禁提醒道:“林書記,這樣的話,別的大隊可就一份都沒有了啊。”
林書記擺擺手:“這個沒關係,你通知下去,讓各個大隊的隊長明天來公社開會,到時候給他們一塊看看,把內容抄回去就行了。”
文書暗笑,林書記這一手有點狠啊,估計各大隊的隊長們嘴都要氣歪了。
“好的,林書記,我這就去安排。”
範老早上就拿到了日報,他倒是不知道南理大隊的報道在這一期的報紙,他還是按自己的習慣先從頭到尾的翻一遍。
翻到第二版的時候愣了一下,南理大隊有些眼熟,然後就仔細看了起來。
果然是江小流的罐頭廠!
快速的瀏覽了一遍,範老就放下了報紙,想了想,拿起電話撥給了鄧老。
“老鄧頭,江小子的廠子上日報了,寫的不錯。”
鄧老也是大笑著說道:“哈哈,我也正看著呢,剛想給你打電話,看了報道,才知道江小子的廠真挺不容易的。”
範老笑著搖頭:“不容易也沒辦法,這樣才能看得出江小子的能力嘛。”
鄧老有些不同意他的觀點:“人才,還是要給他提供平台啊,這樣他才更能發揮作用。”
範老又說道:“你看,通篇報道都沒有提到江小子的名字,我猜這應該是江小子特意交代的,他不想這麽快暴露在大眾視野中。”
鄧老有些不解:“為什麽?出名以後再做事情就會有很多方便吧?”
範老又笑起來:“老鄧啊,你想想,這小子才多大?”
鄧老一下子反應過來:“確實,年齡太小,名聲太大了是一種捧殺。”
“所以啊,默默關注著,看看他能達到什麽高度,也是一種樂趣吧。”
鄧老沒好氣的說道:“你個老範,還挺孩子氣,這樣當然不錯,不過我們的國家,有些等不起啊。”
“那就盡量多給些支持吧,不用太刻意。”
鄧老覺得這樣也不錯,就答應了下來。
掛斷了電話,範老看著麵前報紙,想了好久,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這種事情記者們都習以為常了,他們回去就是宣傳正能量的,所以收了江小流的東西也覺得應該。
不過他們還是客氣一番,最後“不得不”把東西收下了,又告訴江小流他們回去後會好好潤色的,等好消息就行了。
江小流連忙道謝,囑托路上注意安全,就目送車隊離開了。
江小流又去跟值班的王子路郭麗萍打招呼,郭麗萍嘰嘰喳喳的跟他講昨天晚上碰到盲流的事情。
江小流沒把這事當回事,隻是開玩笑道:“萍姐,你這麽漂亮,值夜班的時候應該讓姐夫陪你的。”
郭麗萍嗔道:“你個小子還學會油嘴滑舌了,沒事快走吧。”
江小流大笑著跑遠了,他今天要陪母親和妹妹,一家三口已經好久沒一塊出去逛逛了,他們今天要去雲州玩。
這算是呂白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來雲州,當年她跟著父母從海州坐火車來雲州的時候,也隻是匆匆路過,根本不算是到過。
江小觴就更不用說了,她到過的最遠地方就是雲山縣城。
江小流也沒有吝嗇汽油,開著吉普車就趕到了雲州,先去了百貨大樓。
家裏不缺大件,江小流主要是讓母親和妹妹來逛一逛,買一些她們喜歡的小東西。
從百貨大樓出來,幾個人又去了人民公園,不得不說現在逛公園的人不多,都忙著為生活奔波了,很少有心思閑逛。
而且這個時候公園是收費的,這也就讓很多想去閑逛的大爺大娘們沒了心思。
逛的最多的還是處對象的小年輕,他們舍得花錢,也能擠出時間。
第一次劃船的江小觴激動地吱哇亂叫,惹得呂白英一個勁兒的讓她安靜,淑女一些,江小流在一邊哈哈大笑。
在江小流的強烈建議下,一家三口去照相館。
開始呂白英嫌照相太貴了,但是很快就被江小流說服了,生活需要有儀式感。
拍照也是能上癮的,呂白英和江小觴拍了單人照,雙人照,還有全家福,看的江小流暗笑不已。
他就覺得母親平時太壓抑了一些,還是應該多一些真性情。
等拍完了,呂白英才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江小流:“是不是拍太多了?”
江小流擺手:“不多不多,以後咱每年都來。”
江小觴開心的喊著:“好好好,以後每年都來。”
呂白英看孩子們都很高興,也沒多說什麽,隻是笑。
“師傅,什麽時候能洗出來?”江小流交完錢問照相師傅。
師傅一邊寫單子一邊說道:“一個星期後拿這單子過來取照片就行。”
江小流點頭表示知道了,收了單子就跟母親和妹妹離開了照相館。
時間還早,幾人又一起去看了場電影才回家。
“好累!”江小觴進了家門,把買的東西放到桌上就不想動了。
江小流要去做飯,呂白英沒讓:“你開車挺辛苦的,我去吧,煮碗麵吃就好了。”
江小流沒有拒絕,他雖然不是很累,但是母親的好意他得接受。
“是不是該開學了啊?”江小流看著癱倒在椅子上的江小觴問道。
江小觴眼睛一下子瞪圓了,她最近玩的有些瘋,雖然每天都有看書寫作業,但是還真沒想過開學的事情。
今天已經是30號了,豈不是說後天就要開學了?
江小觴翻了翻白眼:“你走開,我不想跟你說話。”
江小流哈哈大笑,很同情的看了眼江小觴,去灶房找呂白英說話去了。
後麵的日子就平淡了很多,母親和江小觴開學了,夏種也開始了,南理大隊種地人手不太夠,林書記征求了各大隊意見。
除了隔壁大隊主動派了二十人,讓林書記和劉滿江意外的是馬家溝主動派了三十人過來。
林書記當然沒意見,他隻是強調了雖然是幫忙種地,但是要保證質量才行。
馬友全滿口答應,他既然派人過去,就肯定會好好幹的。
“老馬,什麽情況,怎麽就答應幫南理大隊的忙了?”
“對啊,南理大隊現在牛了,地都沒人種了?這是忘本吧。”
“聽說南理大隊現在經常有車出入啊,又是拉罐頭又是拉瓶子的,還每天送魚。”
“老馬,我看錯你了,以為你是個硬茬子,沒想到也這麽快就低頭了...”
有些人說話很難聽,馬友全沒在意別的大隊的隊長怎麽看他,因為隻有他知道現在的南理大隊有多牛。
以前他跟劉滿江關係不好,要是還不趁現在的機會修複一些,等劉滿江真的抖起來了,再想緩和關係可能就沒機會了。
林書記把馬家溝派人去幫忙的事情在電話裏跟劉滿江說了,劉滿江倒也不在意,隻要好好幹活,是哪裏的人一點都不重要。
再說他現在也沒時間管這些,最後檢查成果就行了,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保證罐頭的出口訂單。
生產的事情江小流不怎麽管,他隻需要保證魚的供應就好。
現在訂單不少,最可能出問題的就是魚的供應了,不過這個江小流也不是很擔心,隻要這筆訂單做好了,布朗那邊再發第二筆訂單過來,那他就不怕上麵不給解決魚的問題。
姚副廠長那邊還是沒有給結算化肥廠的勞務工錢,郭會計問過兩次,江小流不想讓他們擔心,就說已經結賬了。
江小流拿自己的錢先給了郭會計,大夥辛辛苦苦幹了兩三個月,拿到錢心裏才踏實,而且還牽扯到林書記和隔壁大隊。
郭會計很高興的拿著錢走了,不多會兒就聽到了遠傳傳來看著王傳堂他們,然後更用心的幹活,雖然沒趕上化肥廠的錢,但是自己大隊的罐頭廠,也不會差的。
江小流沒再去找姚副廠長,他在等一個機會。
機會來的很快,李記者一行人回了雲州,核對了稿子之後就不停歇的趕回了雲省和省城。
這是上邊交代下來的任務,在大災之年,有這麽充滿希望的事情,日報那邊也很重視,所以采訪內容很快就發出來了。
日報第二版:《小村莊大能量——南理大隊罐頭廠的外匯之路》
雲省日報第二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記南理罐頭廠的出口之路》
雲州日報頭版:《這就是我們的公社,這就是我們的農民》
報紙主要送往機關單位、各大國營廠、商業公司,公社和大隊也會有一些。
雲州日報到公社的時間還算早的,等日報和雲省日報到了朱馬公社就已經是下午快天黑了。
公社林書記正在辦公室看著雲州日報,《這就是我們的公社,這就是我們的農民》,這個標題讓他高興地合不攏嘴,瞧瞧,公社,標題裏帶著公社,雖然沒有直接提到朱馬公社,但是林書記自動默認是說的朱馬公社了。
這裏麵有他的功勞啊!
“林書記,日報和雲生日報都到了。”文書敲了敲門,提醒道。
林書記一聽就更加精神起來,迫不及待的說道:“快,快拿進來!”
文書直接走了進來,直接把報紙翻到了第二版:“都是第二版,篇幅很大,還有照片!”
“小村莊,大能量...”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好,好,好!”
林書記激動地連說三聲“好”字,最後還站起身來拍了一下桌子,不停的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
“把報紙給南理大隊送兩份過去,不,三份!”
林書記心情激蕩,有些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公社一共也就五份日報,平時公社留兩份,剩下的會分到下麵的大隊。
至於具體分給哪個大隊,就有些隨緣了。
這次主要的報道都是南理大隊的,給南裏大隊多一些也是應該的,這報紙值得南理大隊好好保留,以後是值得他們一直保存的。
“三份?”文書有些詫異,一共五份,公社留兩份,現在給南裏大隊三份,他不禁提醒道:“林書記,這樣的話,別的大隊可就一份都沒有了啊。”
林書記擺擺手:“這個沒關係,你通知下去,讓各個大隊的隊長明天來公社開會,到時候給他們一塊看看,把內容抄回去就行了。”
文書暗笑,林書記這一手有點狠啊,估計各大隊的隊長們嘴都要氣歪了。
“好的,林書記,我這就去安排。”
範老早上就拿到了日報,他倒是不知道南理大隊的報道在這一期的報紙,他還是按自己的習慣先從頭到尾的翻一遍。
翻到第二版的時候愣了一下,南理大隊有些眼熟,然後就仔細看了起來。
果然是江小流的罐頭廠!
快速的瀏覽了一遍,範老就放下了報紙,想了想,拿起電話撥給了鄧老。
“老鄧頭,江小子的廠子上日報了,寫的不錯。”
鄧老也是大笑著說道:“哈哈,我也正看著呢,剛想給你打電話,看了報道,才知道江小子的廠真挺不容易的。”
範老笑著搖頭:“不容易也沒辦法,這樣才能看得出江小子的能力嘛。”
鄧老有些不同意他的觀點:“人才,還是要給他提供平台啊,這樣他才更能發揮作用。”
範老又說道:“你看,通篇報道都沒有提到江小子的名字,我猜這應該是江小子特意交代的,他不想這麽快暴露在大眾視野中。”
鄧老有些不解:“為什麽?出名以後再做事情就會有很多方便吧?”
範老又笑起來:“老鄧啊,你想想,這小子才多大?”
鄧老一下子反應過來:“確實,年齡太小,名聲太大了是一種捧殺。”
“所以啊,默默關注著,看看他能達到什麽高度,也是一種樂趣吧。”
鄧老沒好氣的說道:“你個老範,還挺孩子氣,這樣當然不錯,不過我們的國家,有些等不起啊。”
“那就盡量多給些支持吧,不用太刻意。”
鄧老覺得這樣也不錯,就答應了下來。
掛斷了電話,範老看著麵前報紙,想了好久,最後還是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