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君敏銳的察覺到了眾人情緒的波動,她忙讓李無疾、陳懷君、李縱先去北邊玩蹋鞠,然後走到沉著臉的宋雲珠身旁講:“嫂嫂,回家去吧,我燒的有熱水,讓周家兄長進去喝碗水吧。”
宋雲珠聽到後抬眼看了看緊拽著韁繩的周鬱,她知道周鬱心裏肯定也不好受,便在長舒一口氣後對周鬱和望著院門的許萱說:“萱萱、周家兄長,咱們都進去吧,歇一歇後,我帶你們去裏正家裏,請他給你們寫婚書。許叔父不會善罷甘休的,而萱萱又沒有傳書,又離不開這裏,咱們得快點把傳書辦下來。等寫好婚書,咱們再去找陳叔父,他今日正好休沐在家,請他帶你們去找鄉嗇夫辦傳書。”
“雲珠嫂嫂,麻煩你了。我要回去拿些東西,就不進去了。等我回來,咱們就一起去。”周鬱說著拍了拍馬兒的腦袋,準備拉著它往南調頭。
宋雲珠睨了眼一言不發的許萱後,往南走了兩步攔住周鬱解釋:“不用去了,裏正和陳叔父都是熟人,我從家裏帶些東西過去就可以了。安君,你先去後院裏割些韭,再用陳顯之前帶過來的兩個布袋裝上稻米。”
“嫂嫂,我知道了,熱水已經盛到水罐裏了,在堂屋裏的長案上放著,碗的話,也已經拿了過去。”李安君細聲說完,微微拎起曲裾的下擺往院子中跑去。
周鬱感到不好意思,忙不停的向宋雲珠道謝。
宋雲珠擺著手讓他不要客氣,然後走到許萱身旁輕聲講:“萱萱,進去吧,在傳書辦下來之前,這裏就是你的家。是你阿翁說了安平的壞話,我不會把這份不滿移到你的身上。可我也想讓你知道,如果他不是你的阿翁,我絕對會找人收拾他一頓。如果你再碰上許子或者你阿母,就讓她們給你阿翁捎句話,他不再是李家的親戚了,以後說話,小心一點。”
霎那間,一陣急風吹過,把院子中的槐葉卷到了巷子中。
許萱望著落下的槐葉點了點頭,隨後和周鬱一起跟著宋雲珠進了院子。
三人沉默著喝了熱水,又在李安君把東西收拾完後沉默著離開。
開門的李平欣喜的讓三人進來,然後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站在一起的許萱、周鬱問:“雲珠,你有什麽事情嗎?”
“嬸母,叔父在嗎?我來是想請叔父幫忙給萱萱、周家兄長寫份婚書。”宋雲珠說完,便從挎著的籃子裏掏出用草繩綁好的韭遞給了李平。
李平推回給宋雲珠講:“婚書?那不是你兄長嗎,都是柳河鄉上的人,即使沒有婚書,也能遷移戶籍的。”
“嬸母,說來羞愧,是我之前對你扯了謊。他不是本地人,在數月前跟萱萱定了情意,這次是來接她離開的。他們需要婚書去鄉嗇夫那裏辦傳書,不然空口無憑,怕辦不下來反而耽誤時間。天也越來越冷了,我也不想萱萱在路上來回受罪。”宋雲珠垂下眼眸低聲解釋著,又把韭遞給了從堂屋裏出來的張沅。
張沅不敢接,轉頭向李平求助。
李平笑著讓張沅接下,她也不再深究許萱、周鬱的事情,在笑著讓張沅好好招待三人後,趕忙去鄰居家喊張福回來。
羞澀的張沅垂著頭把三人領到了堂屋坐下,順手把韭放到東牆邊的幾上後,趕忙給三人倒水喝。
宋雲珠忙伸手攔住張沅講:“沅兒,不用倒了。我們是在家裏喝過水後過來的,這卷竹簡是你的嗎?”
“是我兄長的,我阿母說讓我空閑時多學幾個字。”張沅揚起嘴角笑著回答完,卷起竹簡拿給宋雲珠看。
相比較於李安容的字跡,張越的筆力顯得更蒼勁一些。
宋雲珠看了兩眼,把目光移向緊繃著的嘴唇的許萱講:“安君也在學認字,你要是覺得一個人無聊,可以找她一起。我和萱萱有時也會跟她一起學,但總是跟不上她的進度。”
“安容兄長之前也說過,讓我有空去找安君阿姊一起,但最近一直都挺忙,也就沒有機會去找她。”張沅說著雙頰微紅了起來,垂下頭不好意思的摳著指甲。
宋雲珠聽到後,心情跟著好了許多,笑著摸了摸張沅垂在腦後的發髻。
片刻後,麵色沉重的張福和李平回到了家裏,已經明白了緣由的他在屋前歎了一口氣,然後笑著讓站起的三人坐下,並讓張沅去拿筆墨和竹簡。
張福在李平端來水後,把硯台推給了張沅,柔聲讓她幫忙研墨。
“安…許萱,我問你,你是真心要到外地去嗎?”張福摸著嘴角邊翹起的胡髭向許萱確認,不是他不相信宋雲珠,而是怕許萱是被周鬱哄騙走的。
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女人會嫁到數百裏遠的外地去,如果他不弄清楚,等到三月份案戶比民時,可是要被縣丞責罵的。
(注:案戶比民,即案比,是漢時的戶籍登記、核查。)
許萱抬頭看向張福,正色回答:“張叔父,我是自願嫁給周鬱的,對於我來說,遠一些,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張福對許山的渾名也早有耳聞,他當初還曾勸過李建不要輕易跟許家結親,但當時李建急於用李安平的親事衝喜,但又暫時找不到八字如此相配的女孩,不得不匆匆應了下來,也招來了個大麻煩。
“我想起來了,原來你是商隊裏的人,怪不得前兩天見你時,覺得有些眼熟。你是哪裏人?生辰是什麽?”張福接著詢問周鬱。
周鬱忙正色回答:“張裏正,我叫周鬱,是小黃縣張城鄉葦安裏伯甲目人,生於孝景皇帝中元三年(即公元前147年)九月戊酉日壬辰時,家裏除了我,再沒有其他人了。”
“那許萱呢?”張福接著問。
許萱聽到後,眼眸躲閃了兩下後回答:“我是建元二年(即公元前139年)三月己未日壬卯時生人。”
張福點了點頭,提起毛筆在張沅移過來的硯池中沾了沾後,開始寫婚書。
宋雲珠聽到後抬眼看了看緊拽著韁繩的周鬱,她知道周鬱心裏肯定也不好受,便在長舒一口氣後對周鬱和望著院門的許萱說:“萱萱、周家兄長,咱們都進去吧,歇一歇後,我帶你們去裏正家裏,請他給你們寫婚書。許叔父不會善罷甘休的,而萱萱又沒有傳書,又離不開這裏,咱們得快點把傳書辦下來。等寫好婚書,咱們再去找陳叔父,他今日正好休沐在家,請他帶你們去找鄉嗇夫辦傳書。”
“雲珠嫂嫂,麻煩你了。我要回去拿些東西,就不進去了。等我回來,咱們就一起去。”周鬱說著拍了拍馬兒的腦袋,準備拉著它往南調頭。
宋雲珠睨了眼一言不發的許萱後,往南走了兩步攔住周鬱解釋:“不用去了,裏正和陳叔父都是熟人,我從家裏帶些東西過去就可以了。安君,你先去後院裏割些韭,再用陳顯之前帶過來的兩個布袋裝上稻米。”
“嫂嫂,我知道了,熱水已經盛到水罐裏了,在堂屋裏的長案上放著,碗的話,也已經拿了過去。”李安君細聲說完,微微拎起曲裾的下擺往院子中跑去。
周鬱感到不好意思,忙不停的向宋雲珠道謝。
宋雲珠擺著手讓他不要客氣,然後走到許萱身旁輕聲講:“萱萱,進去吧,在傳書辦下來之前,這裏就是你的家。是你阿翁說了安平的壞話,我不會把這份不滿移到你的身上。可我也想讓你知道,如果他不是你的阿翁,我絕對會找人收拾他一頓。如果你再碰上許子或者你阿母,就讓她們給你阿翁捎句話,他不再是李家的親戚了,以後說話,小心一點。”
霎那間,一陣急風吹過,把院子中的槐葉卷到了巷子中。
許萱望著落下的槐葉點了點頭,隨後和周鬱一起跟著宋雲珠進了院子。
三人沉默著喝了熱水,又在李安君把東西收拾完後沉默著離開。
開門的李平欣喜的讓三人進來,然後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站在一起的許萱、周鬱問:“雲珠,你有什麽事情嗎?”
“嬸母,叔父在嗎?我來是想請叔父幫忙給萱萱、周家兄長寫份婚書。”宋雲珠說完,便從挎著的籃子裏掏出用草繩綁好的韭遞給了李平。
李平推回給宋雲珠講:“婚書?那不是你兄長嗎,都是柳河鄉上的人,即使沒有婚書,也能遷移戶籍的。”
“嬸母,說來羞愧,是我之前對你扯了謊。他不是本地人,在數月前跟萱萱定了情意,這次是來接她離開的。他們需要婚書去鄉嗇夫那裏辦傳書,不然空口無憑,怕辦不下來反而耽誤時間。天也越來越冷了,我也不想萱萱在路上來回受罪。”宋雲珠垂下眼眸低聲解釋著,又把韭遞給了從堂屋裏出來的張沅。
張沅不敢接,轉頭向李平求助。
李平笑著讓張沅接下,她也不再深究許萱、周鬱的事情,在笑著讓張沅好好招待三人後,趕忙去鄰居家喊張福回來。
羞澀的張沅垂著頭把三人領到了堂屋坐下,順手把韭放到東牆邊的幾上後,趕忙給三人倒水喝。
宋雲珠忙伸手攔住張沅講:“沅兒,不用倒了。我們是在家裏喝過水後過來的,這卷竹簡是你的嗎?”
“是我兄長的,我阿母說讓我空閑時多學幾個字。”張沅揚起嘴角笑著回答完,卷起竹簡拿給宋雲珠看。
相比較於李安容的字跡,張越的筆力顯得更蒼勁一些。
宋雲珠看了兩眼,把目光移向緊繃著的嘴唇的許萱講:“安君也在學認字,你要是覺得一個人無聊,可以找她一起。我和萱萱有時也會跟她一起學,但總是跟不上她的進度。”
“安容兄長之前也說過,讓我有空去找安君阿姊一起,但最近一直都挺忙,也就沒有機會去找她。”張沅說著雙頰微紅了起來,垂下頭不好意思的摳著指甲。
宋雲珠聽到後,心情跟著好了許多,笑著摸了摸張沅垂在腦後的發髻。
片刻後,麵色沉重的張福和李平回到了家裏,已經明白了緣由的他在屋前歎了一口氣,然後笑著讓站起的三人坐下,並讓張沅去拿筆墨和竹簡。
張福在李平端來水後,把硯台推給了張沅,柔聲讓她幫忙研墨。
“安…許萱,我問你,你是真心要到外地去嗎?”張福摸著嘴角邊翹起的胡髭向許萱確認,不是他不相信宋雲珠,而是怕許萱是被周鬱哄騙走的。
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女人會嫁到數百裏遠的外地去,如果他不弄清楚,等到三月份案戶比民時,可是要被縣丞責罵的。
(注:案戶比民,即案比,是漢時的戶籍登記、核查。)
許萱抬頭看向張福,正色回答:“張叔父,我是自願嫁給周鬱的,對於我來說,遠一些,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張福對許山的渾名也早有耳聞,他當初還曾勸過李建不要輕易跟許家結親,但當時李建急於用李安平的親事衝喜,但又暫時找不到八字如此相配的女孩,不得不匆匆應了下來,也招來了個大麻煩。
“我想起來了,原來你是商隊裏的人,怪不得前兩天見你時,覺得有些眼熟。你是哪裏人?生辰是什麽?”張福接著詢問周鬱。
周鬱忙正色回答:“張裏正,我叫周鬱,是小黃縣張城鄉葦安裏伯甲目人,生於孝景皇帝中元三年(即公元前147年)九月戊酉日壬辰時,家裏除了我,再沒有其他人了。”
“那許萱呢?”張福接著問。
許萱聽到後,眼眸躲閃了兩下後回答:“我是建元二年(即公元前139年)三月己未日壬卯時生人。”
張福點了點頭,提起毛筆在張沅移過來的硯池中沾了沾後,開始寫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