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麗妃回去之後,心中便泛起了嘀咕。
她不禁回想起小皇子那可愛乖巧的模樣,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麗妃心想,如果自己能擁有一個如此惹人憐愛的孩子。
那麽即使身處這深似海的皇宮庭院之中,或許也會有一絲期待與希望吧!
既然已經動了這個念頭,麗妃自然明白該怎麽做才能達成心願——那便是多多與皇上親近。
幸運的是,皇上對自己還算信任有加,平日裏待她也頗具情意。
想到此處,麗妃頓時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目標一般。
而一旁的丫鬟見自家主子重新振作起來,亦是滿心歡喜。
畢竟人若是沒了念想、沒了追求,整日無精打采地過日子,又哪來的生氣呢?
經此一事,薛晴也隻能無奈地歎息一聲,不再帶著小明熙四處閑逛,而是選擇在附近走走。
臨近晚膳時分,君越澤行色匆匆地趕到薛晴住處。
君越澤一眼望見薛晴正抱著小明熙往外走去,急忙迎上前將小明熙接過懷中。
並略帶關切地責備道:“不是叫你少抱抱小明熙嗎?抱多了後麵腰疼你又要和我哭訴了。”
薛晴靜靜地聆聽著君越澤充滿關懷的言辭,心中的陰霾漸漸散去。
薛晴也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隨後輕輕地解釋道。
“越澤,你不必過於擔憂。平日裏,我其實很少這樣抱著孩子。
今日隻是突然想起已經好久沒有抱抱他了,所以才忍不住抱了一會兒。
恰巧被你撞見了而已,我也是關心愛護自己的身子的。”
君越澤對薛晴的關心並非假意,他連忙安慰了幾句,自己也是抱著小明熙,與薛晴一同回到了住處。
一路上,兩人閑聊起來,薛晴不經意間提到。
“太後娘娘是否又跟你提起了要選新人女入後宮之事,你不在意此事,反而跑來我這兒,不是不妥當?”
聞此,君越澤無奈地苦笑著回應:“唉,別提了,這段時間我一直為此事煩惱不已,頭都快疼炸了。
等時機成熟再做打算吧,晴兒,你隻需專心照顧好小明熙即可,這些瑣事無需你過多費心。
不過,這一次的後宮進新人確實不可避免,但隻要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朝廷各方局勢基本穩定下來後,也許後宮就不再需要進新人了。”
聽到君越澤這樣說,薛晴微微一笑,並沒有將他所言完全放在心上。
畢竟身處高位者各司其職罷了,這些道理她還是明白的。
因此,薛晴隻是低垂下雙眸,用一種充滿理解的口吻回應道。
“越澤所言極是,事情往往具有兩麵性,誰又能說得準後宮納入新妃是否會帶來益處呢?
比較我現在晉升為順儀,又要照顧年幼的明熙,各方勢力自然會對我和小明熙多加關注。
此次後宮納新人之事,恰好轉移了那些原本聚焦在我身上的視線。
讓我有機會稍稍退後一步喘口氣的時機,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壞事。”
然而,君越澤似乎並未因薛晴這番話而得到絲毫慰藉。
君越澤皺起眉頭,緊緊握著薛晴的手說道,語氣也是堅定的。
“晴兒,以你的才情與品德,本就當得起順儀之位,甚至未來可能遠不止如此。
你無需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承受不住這個身份。
我已特意派人守護在你身旁,若有誰敢冒犯你,定叫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要是真有哪個不知死活、沒有眼色的家夥敢找事。
那你完全不必客氣,盡管放開手腳去回擊他們。
出了事也沒關係,一切後果由我來承擔,我會幫你處理好所有麻煩,確保你安然無恙。”
薛晴輕聲回應道,然後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越澤,你挑這個時候過來,應該還沒用晚膳吧?
小明熙還是讓小蝶送到小依那邊了,我們先用膳就好了吧。
對了,也不曉得我的丞相爹爹此刻在外頭怎麽樣了。
上次聽說薛啟受了傷,回到相府裏靜養。
之後,爹爹還請求讓朝中之人前去圍剿那幫山賊。
不知道爹爹是否安好,雖說以前在相府時我並未得到太多關愛。
但他終究還是我的爹爹啊,要是一點都不關心倒也是假的。”
君越澤實在不忍心看到薛晴露出絲毫憂慮之色,於是將她緊緊擁入懷中,輕聲安撫道:
“這本就並非一樁棘手之事,隻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坐鎮壓陣即可,又怎會出錯?
況且,但凡那邊有任何風吹草動,我皆了然於胸。
倒是這位丞相府的庶子,名叫薛啟對吧,還真是時運不濟啊!”
薛晴聽聞此言,不禁心生笑意。
原本君越澤有意賜予他這份福緣,但自己卻並不希望薛啟得到這般機緣,硬是插手了而已。
因此,薛晴順口附和道:“丞相爹爹對薛啟一直寵愛有加,此次讓他受些苦頭倒也未嚐不可。
再者,即便你借助其他事端給予薛啟職位,恐怕仍會遭致他人閑言碎語,終究不妥。
畢竟科舉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其他人尚且能夠耐心等待,難道丞相府的庶子就迫不及待了嗎?
連大選亦是三年一度呢,三年不過轉瞬,說不定還能改了他的秉性,變的穩重些。”
君越澤聽薛晴所言,不禁深感讚同。
他暗自思忖,或許自己確實有些過於獨斷專行了。
說起來遠不及薛晴思慮周全、目光遠大。
“晴兒所言極是,是我思考不周,未能如你般深遠。
待你丞相爹爹歸來時,我定當尋機與他商議此事。”君越澤說道。
薛晴頷首示意,表示認同,並補充道。
“即便我那丞相爹爹的庶子不爭氣,但我舅舅仍悉心教誨引導,隻是不知如今進展如何。”
君越澤聽聞此言,愈發堅信無需過多幹預。
君越澤感慨道:“太尉府眾人皆真心疼愛嗬護於你,一心隻想助你一臂之力。
至於那薛啟,就看他自身的福分與造化了。
正如晴兒所說,若他這個人實在難以扶持成才,反倒可能有損相府聲譽。”
得知君越澤已無意插手此事,且大概不會深入追查。
再加上圍剿盜匪之事本就是自家舅舅有意為之,薛晴心中稍安。
如今這局麵可謂是一箭雙雕啊,隻要君越澤不再將薛啟之事掛懷於心。
這樣便不會有人再去追查此事,薛晴畢竟插手在裏麵,自然也想撇開的幹淨一點。
薛晴對於舅舅辦事向來信任有加,但她也深知君越澤個性執著。
凡事必究到底,此次事件恐怕他亦會心生疑慮,隻是還沒有顧及到而已。
為免君越澤徹查或查出蛛絲馬跡,薛晴終究還是小心翼翼地提及了此事。
所幸君越澤似乎並未太過在意,究其原因,更多的或許是因新一批秀女即將入宮一事令其心情煩悶不堪吧。
不僅如此,在朝堂上的官員就連沈叢也為此事嘮叨了幾句。
事實上,除了沈叢擔憂自家愛女外。
許多官員皆因自家閨女即將踏入宮廷而變得異常活躍起來,四處奔波者更不在少數。
這些忙碌之人當中,有的確實是出於對女兒的疼惜與不舍。
但還有些,則絞盡腦汁想要送女兒入宮,以期早日獲得聖上恩澤,還打聽他的喜好。
希望自己的女兒進宮以後得寵以後可以幫扶家族一二,這樣也不枉費將優秀的女子往後宮裏麵送。
看著君越澤的神情,薛晴也能猜出來一二,本來這批秀女前幾日就可以進宮了。
但是都說規矩學的不好,得在家裏好好再補上幾日,說起來都是托詞。
太後娘娘和皇上,甚至皇後娘娘都知曉,但是因為本來也不是大選,這些人也是特殊的,也就縱容了幾分。
她不禁回想起小皇子那可愛乖巧的模樣,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麗妃心想,如果自己能擁有一個如此惹人憐愛的孩子。
那麽即使身處這深似海的皇宮庭院之中,或許也會有一絲期待與希望吧!
既然已經動了這個念頭,麗妃自然明白該怎麽做才能達成心願——那便是多多與皇上親近。
幸運的是,皇上對自己還算信任有加,平日裏待她也頗具情意。
想到此處,麗妃頓時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目標一般。
而一旁的丫鬟見自家主子重新振作起來,亦是滿心歡喜。
畢竟人若是沒了念想、沒了追求,整日無精打采地過日子,又哪來的生氣呢?
經此一事,薛晴也隻能無奈地歎息一聲,不再帶著小明熙四處閑逛,而是選擇在附近走走。
臨近晚膳時分,君越澤行色匆匆地趕到薛晴住處。
君越澤一眼望見薛晴正抱著小明熙往外走去,急忙迎上前將小明熙接過懷中。
並略帶關切地責備道:“不是叫你少抱抱小明熙嗎?抱多了後麵腰疼你又要和我哭訴了。”
薛晴靜靜地聆聽著君越澤充滿關懷的言辭,心中的陰霾漸漸散去。
薛晴也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隨後輕輕地解釋道。
“越澤,你不必過於擔憂。平日裏,我其實很少這樣抱著孩子。
今日隻是突然想起已經好久沒有抱抱他了,所以才忍不住抱了一會兒。
恰巧被你撞見了而已,我也是關心愛護自己的身子的。”
君越澤對薛晴的關心並非假意,他連忙安慰了幾句,自己也是抱著小明熙,與薛晴一同回到了住處。
一路上,兩人閑聊起來,薛晴不經意間提到。
“太後娘娘是否又跟你提起了要選新人女入後宮之事,你不在意此事,反而跑來我這兒,不是不妥當?”
聞此,君越澤無奈地苦笑著回應:“唉,別提了,這段時間我一直為此事煩惱不已,頭都快疼炸了。
等時機成熟再做打算吧,晴兒,你隻需專心照顧好小明熙即可,這些瑣事無需你過多費心。
不過,這一次的後宮進新人確實不可避免,但隻要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朝廷各方局勢基本穩定下來後,也許後宮就不再需要進新人了。”
聽到君越澤這樣說,薛晴微微一笑,並沒有將他所言完全放在心上。
畢竟身處高位者各司其職罷了,這些道理她還是明白的。
因此,薛晴隻是低垂下雙眸,用一種充滿理解的口吻回應道。
“越澤所言極是,事情往往具有兩麵性,誰又能說得準後宮納入新妃是否會帶來益處呢?
比較我現在晉升為順儀,又要照顧年幼的明熙,各方勢力自然會對我和小明熙多加關注。
此次後宮納新人之事,恰好轉移了那些原本聚焦在我身上的視線。
讓我有機會稍稍退後一步喘口氣的時機,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壞事。”
然而,君越澤似乎並未因薛晴這番話而得到絲毫慰藉。
君越澤皺起眉頭,緊緊握著薛晴的手說道,語氣也是堅定的。
“晴兒,以你的才情與品德,本就當得起順儀之位,甚至未來可能遠不止如此。
你無需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承受不住這個身份。
我已特意派人守護在你身旁,若有誰敢冒犯你,定叫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要是真有哪個不知死活、沒有眼色的家夥敢找事。
那你完全不必客氣,盡管放開手腳去回擊他們。
出了事也沒關係,一切後果由我來承擔,我會幫你處理好所有麻煩,確保你安然無恙。”
薛晴輕聲回應道,然後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越澤,你挑這個時候過來,應該還沒用晚膳吧?
小明熙還是讓小蝶送到小依那邊了,我們先用膳就好了吧。
對了,也不曉得我的丞相爹爹此刻在外頭怎麽樣了。
上次聽說薛啟受了傷,回到相府裏靜養。
之後,爹爹還請求讓朝中之人前去圍剿那幫山賊。
不知道爹爹是否安好,雖說以前在相府時我並未得到太多關愛。
但他終究還是我的爹爹啊,要是一點都不關心倒也是假的。”
君越澤實在不忍心看到薛晴露出絲毫憂慮之色,於是將她緊緊擁入懷中,輕聲安撫道:
“這本就並非一樁棘手之事,隻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坐鎮壓陣即可,又怎會出錯?
況且,但凡那邊有任何風吹草動,我皆了然於胸。
倒是這位丞相府的庶子,名叫薛啟對吧,還真是時運不濟啊!”
薛晴聽聞此言,不禁心生笑意。
原本君越澤有意賜予他這份福緣,但自己卻並不希望薛啟得到這般機緣,硬是插手了而已。
因此,薛晴順口附和道:“丞相爹爹對薛啟一直寵愛有加,此次讓他受些苦頭倒也未嚐不可。
再者,即便你借助其他事端給予薛啟職位,恐怕仍會遭致他人閑言碎語,終究不妥。
畢竟科舉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其他人尚且能夠耐心等待,難道丞相府的庶子就迫不及待了嗎?
連大選亦是三年一度呢,三年不過轉瞬,說不定還能改了他的秉性,變的穩重些。”
君越澤聽薛晴所言,不禁深感讚同。
他暗自思忖,或許自己確實有些過於獨斷專行了。
說起來遠不及薛晴思慮周全、目光遠大。
“晴兒所言極是,是我思考不周,未能如你般深遠。
待你丞相爹爹歸來時,我定當尋機與他商議此事。”君越澤說道。
薛晴頷首示意,表示認同,並補充道。
“即便我那丞相爹爹的庶子不爭氣,但我舅舅仍悉心教誨引導,隻是不知如今進展如何。”
君越澤聽聞此言,愈發堅信無需過多幹預。
君越澤感慨道:“太尉府眾人皆真心疼愛嗬護於你,一心隻想助你一臂之力。
至於那薛啟,就看他自身的福分與造化了。
正如晴兒所說,若他這個人實在難以扶持成才,反倒可能有損相府聲譽。”
得知君越澤已無意插手此事,且大概不會深入追查。
再加上圍剿盜匪之事本就是自家舅舅有意為之,薛晴心中稍安。
如今這局麵可謂是一箭雙雕啊,隻要君越澤不再將薛啟之事掛懷於心。
這樣便不會有人再去追查此事,薛晴畢竟插手在裏麵,自然也想撇開的幹淨一點。
薛晴對於舅舅辦事向來信任有加,但她也深知君越澤個性執著。
凡事必究到底,此次事件恐怕他亦會心生疑慮,隻是還沒有顧及到而已。
為免君越澤徹查或查出蛛絲馬跡,薛晴終究還是小心翼翼地提及了此事。
所幸君越澤似乎並未太過在意,究其原因,更多的或許是因新一批秀女即將入宮一事令其心情煩悶不堪吧。
不僅如此,在朝堂上的官員就連沈叢也為此事嘮叨了幾句。
事實上,除了沈叢擔憂自家愛女外。
許多官員皆因自家閨女即將踏入宮廷而變得異常活躍起來,四處奔波者更不在少數。
這些忙碌之人當中,有的確實是出於對女兒的疼惜與不舍。
但還有些,則絞盡腦汁想要送女兒入宮,以期早日獲得聖上恩澤,還打聽他的喜好。
希望自己的女兒進宮以後得寵以後可以幫扶家族一二,這樣也不枉費將優秀的女子往後宮裏麵送。
看著君越澤的神情,薛晴也能猜出來一二,本來這批秀女前幾日就可以進宮了。
但是都說規矩學的不好,得在家裏好好再補上幾日,說起來都是托詞。
太後娘娘和皇上,甚至皇後娘娘都知曉,但是因為本來也不是大選,這些人也是特殊的,也就縱容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