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鳥”電磁飛行器是“龍核一型行星發動機”小型化的產物。


    隨著無線輸電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可以實現全球無線輸電。


    這為人聯開發高效能環保型低空飛行器帶來了契機。


    其中“龍核一型行星發動機”小型化的突破讓無限續航+自動導航+低空飛行+高速運動成為了可能。


    簡單來說“百靈鳥”是不需要駕駛的,乘員隻需要輸入目的地,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動規劃路線進行旅行。


    而且“百靈鳥”也不屬於公民個人,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項公民福利,所以它的所有權實際上還在人聯手中。


    人聯的這項政策其實也是為了加速生產力的發展,因為現在製約人類生產力發展的已經不是生產能力問題,而是生產效率問題。


    自從人類生產進入機器人時代,人類的生產力就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但是人類自身的工作效率卻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速度了。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有限的生命和時間無法適應高速發展的生產力。


    在無法強製要求公民加長勞動時間和增加勞動強度的情況下,人聯議會隻好想辦法幫助公民“擠時間”。


    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麵來說,最好節省時間的就是“行”了。


    所以人聯議會才推出了這個“全民飛行計劃”。


    其實黃超想說要是再發展個幾十年,指不定就不需要給老百姓配備飛行器了。


    因為已經有人可以“禦劍飛行”了。


    說起這個“禦劍飛行”還是梅老道最先修煉出來的。


    剛開始這老小子還說什麽道家仙法之類的屁話來忽悠人。


    被黃超狠狠地威脅了一頓之後,這老小子就老老實實的分享了自己的“飛行秘籍”。


    其實所謂的“禦劍飛行”科學原理也並不複雜。


    撥開道家神仙法術的神秘麵紗,背後的奧秘跟“百靈鳥”電磁飛行器的原理一樣,都是電磁力在作祟。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黃超剛剛提出的“第五種基本力”理論。


    眾所周知,宇宙中有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


    但是黃超和龍晶晶在研究意識科技的時候意識到,意識可以和物質、能量進行相互轉換,自然也能產生力。


    這個力就被黃超稱之為“念力”。


    這就是黃超提出的“第五種基本力”。


    而念力其實就是解釋量子力學的鑰匙。


    從某種程度上說量子力學跟經典物理學是衝突的,甚至不兼容的。


    比如說量子糾纏效應:


    量子糾纏現象中的“非局域性”挑戰了相對論中光速不可超越的原則。


    在量子糾纏中,無論兩個粒子相隔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的測量都會瞬時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狀態,這一現象似乎暗示了信息的超光速傳遞。


    然而,量子力學理論指出,盡管存在這種關聯,但並不能用於超光速通信,因為無法控製單個粒子的狀態以傳遞有意義的信息。


    在量子力學中,測量是一個核心概念,但同時也是一個引發爭議的問題。


    傳統物理學認為,測量是獲取係統信息的過程。


    但在量子力學中,測量會導致係統的波函數坍縮,即從多個可能的狀態變為一個確定的狀態。


    這一過程似乎是非幺正的,與經典物理學中的幺正演化相矛盾。


    此外,量子測量還涉及到測量裝置和觀察者的角色,這些在經典物理學中並不存在的概念,進一步加劇了兩者之間的衝突。


    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解釋是另一個與傳統物理學相衝突的地方。


    在量子力學中,粒子的狀態通常被描述為一係列可能狀態的疊加,而測量結果則是這些可能性中的一種,且每種結果出現的概率是確定的。


    這種概率解釋在經典物理學中沒有直接對應物,因為經典物理學通常假設係統具有確定的狀態。


    量子糾纏還引發了關於物理實在性的深刻討論。


    愛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pr佯謬試圖證明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即存在某些隱藏變量可以決定粒子的狀態。


    然而,後來的實驗(如貝爾不等式實驗)表明,量子糾纏現象無法用任何經典理論來解釋,從而支持了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這一結果挑戰了傳統物理學中關於物理實在性的直觀理解。


    那麽為什麽量子力學和經典物理學為什麽是相衝突的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四種基本作用力之外,還有第五種基本作用力——念力。


    所謂的念力其實並不是人們傳統認知裏的“力”。


    它或許更應該稱之為“力引子”。


    從本質上來說意識並沒有“力量”,但是它可以通過幹擾其它四種基本作用力來體現“力量”。


    比如說梅老道的“禦劍飛行”隻不過就是利用“念力”幹擾“法寶”(也就是梅老道踩著的寶劍)與地球磁場產生電磁力,從而驅動“法寶”成為反重力飛行器。


    而龍晶晶提出的用腦電波共振來催動“魔法”的理論,在引入“念力”之後也就解釋的通了。


    最重要的是通過“念力”,量子力學和經典物理學之間的鴻溝就被打通了。


    其實很早之前,科學家們在意識到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衝突之後就提出了統一場理論,試圖將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納入同一理論框架。


    但是由於始終無法找到統一基本相互作用力的“橋梁”而陷入了邏輯死循環。


    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後,致力於將電磁理論與引力理論統一起來,盡管他未成功,但這一理念激勵了後來的科學家。


    隨著粒子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提出了大統一理論,試圖將強作用、弱作用和電磁作用統一起來。


    最新的進展包括吳嶽良院士提出的超統一場論,該理論試圖將所有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統一於一個十九維超時空中的單一基本粒子模型。


    這裏麵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


    構建一個能夠描述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需要高度複雜的數學工具。


    目前尚未有實驗能夠直接驗證這些高能量尺度的理論預測。


    但是在黃超提出了“念力”理論之後,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尤其是在經過了“星辰”的數學計算和科學院的理論實踐之後,宇宙的第五種基本力“念力”被證實存在。


    黃超也憑借此成就成為打破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物理學發展桎梏的裏程碑式人物,成為了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一條小青龍,開局要求上戶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在淄博吃燒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在淄博吃燒烤並收藏我是一條小青龍,開局要求上戶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