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也被稱作靈魂,是一種極為神秘的存在。
在凡人界,流傳著許多關於靈魂的傳說,而修士們卻一直知曉神魂的存在。不過,隻有到了金丹期、元嬰期與化神期,神魂才能獨立存在。
金丹不死,神魂不滅。
金丹期的修士,其神魂大部分存於金丹之中。當金丹修士身亡,若金丹完好無損,他人可通過特殊方法保存金丹,再輔以獨特秘法,讓已死修士的神魂重生,常見的手段便是奪舍。
元嬰則是神魂獨立存在的一種更高級形式。
元嬰期修士死後,元嬰能夠離體逃走。可一旦離開肉體,元嬰便沒了法力,脆弱無比,需要他人相助或有特殊秘法才不至於消亡,而且離體時間不能過長。
不過,元嬰有兩種延續的途徑,既可以奪舍,也可以重新凝聚肉身,隻是凝聚肉身耗時漫長。
化神修士的元嬰已經轉化為元神,元神可獨立存在,且有一定法力,隻是比化神修士本體的力量要弱,更偏重於神魂方麵的威力。
元神若要進一步成長,同樣需要通過凝聚肉身或者奪舍的方法。隻是相較於元嬰而言,元神可以獨立存在的時間更久。
在修真界,殺人講究神魂俱滅,就是因為修士們都害怕留下對方的神魂,日後給自己招來無盡的禍端。
想到這裏,楊成覺得這《血魂經》真的是一部堪稱逆天的輔助功法,它能打破常規,隻要修煉至第一重圓滿,便可以凝聚魂體,一旦魂體凝聚成功,神魂就能提前以另一種形式獨立存在。
然而,這一過程卻艱難至極,以至於修煉此功法之人,要麽在修煉途中停滯不前,望洋興歎,要麽誤入歧途,走上邪路。
楊成能夠將神魂修煉至接近第一重圓滿,最大原因就是得益於登天梯上所獲得的機緣。
原本,他僅僅是找到了修煉血氣的方法,對於神魂的修煉進度,他從未抱有太大期望。
可就是因為這次機緣,他神魂的修煉進度竟比血氣修煉還要快,離圓滿之境越來越近。
隻是按照《血魂經》所述的修煉順序,他選擇首先凝聚出血體。
接下來,楊成就要將那已然無比凝實的神魂凝聚出魂體。
他的身體各方麵都已調整至最佳狀態,宛如一張拉滿的弓,蓄勢待發。隻見他神色凝重地盤腿而坐,緩緩閉上雙眼,默默運轉起聚魂法門。
楊成小心翼翼地梳理著每一絲神魂,那神魂的一絲一毫波動,都如同在撥動著命運的琴弦,讓他的心緊繃到了極點,他深知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
隨著功法的運轉,周圍的靈氣仿佛受到了神秘力量的召喚,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他匯聚而來,圍繞著他的身體逐漸形成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旋渦,那旋渦緩緩旋轉,似有一股無形的吸力。
楊成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迅速將身上所有的靈石取出,隨意地擺放於周身。
此時,他額頭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如雨點般不斷滾落,打濕了他的衣衫。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神魂在這股強大力量的牽引下,正逐漸被壓縮、凝聚,那是一種深入靈魂的痛苦,仿佛有人拿著無數根鋼針,要把靈魂從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硬生生地抽離出來,然後再強行捏合成一個整體。
但楊成緊咬牙關,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憑借著頑強的意誌苦苦支撐著。
終於,一道耀眼的光芒在他的體內深處如新星爆發般亮起,光芒越來越盛,宛如一顆璀璨無比的星辰在他體內誕生,照亮了他身體內的每一個角落。
“成了!”楊成心中一陣狂喜,激動得身體都微微顫抖起來,他終於成功凝聚出了魂體。
在沒有凝聚出魂體之前,神魂就像是彌漫在空氣中的煙霧,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虛無縹緲,無法掌控。
而如今魂體凝成,楊成的意識立刻敏銳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這一刻,他清楚地感覺到神魂的力量不再是零散的堆積,而是產生了質的飛躍。
楊成立刻內視自身,隻見在自己的丹田之內,那新生的魂體小小的、虛虛的、透明的,就像一個剛剛誕生的脆弱生命,看上去弱不禁風,仿佛一陣微風都能將它吹散。
但就在這時,楊成突然感覺到一股奇妙無比的聯係在自己與周圍的世界之間悄然建立起來,那種感覺如同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神秘而又令人興奮。
緊接著,楊成又感覺自己的腦海之中仿佛憑空多出了一小片區域,那地方就像一片小小的沼澤地,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而那新生的魂體似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召喚一樣,輕盈地飛出丹田,如同一隻靈動的小精靈,在體內的各個經脈之間穿梭遊走。最終,它來到了那片沼澤之地。
通過與魂體的微妙感知,楊成知道,這片沼澤地名為識海。
“識海?”楊成先是一愣,隨即在心中暗自吐槽,“這他娘的也能叫識海?我看叫識澤才對吧。”
不過,他心裏也很清楚,這識海在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廣闊識海之前,可能就是如此渺小。
隨著修為的提升,它會逐漸從小小的沼澤地變成識泊,再變成識湖,最後才會成為他所認知的那種浩瀚無邊的識海。
這雖隻是一片小小的沼澤般的識海,但卻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從中源源不斷地湧出,那力量如同涓涓細流,迅速擴散到楊成的周身。
瞬間,楊成感覺自己仿佛開啟了一扇全新的感知之門,他能清晰地“看到”周圍的一切,哪怕是山洞牆壁上最細微的紋理,都如同近在眼前一般,清晰無比,沒有絲毫遺漏。
這種感覺就像是擁有了一雙無形的、可以穿透一切障礙的眼睛,讓他能夠洞察世間萬物的每一個細節。
這種感覺對楊成來說並不陌生,它很像洞察術,但又有所不同。
洞察術需要借助靈力施展,而這種力量卻無需如此,並且它所感知到的信息更加細致入微、更加清晰明了。
一種全新的感覺湧上楊成心頭,他猜測,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神識。
為了確認,他試著與自己的魂體交流,很快便得到了肯定的反饋,沒錯,這正是神識。
神識啊,楊成在心中不知期盼了多少次,他曾無數次幻想自己擁有神識後的場景。
對於煉丹、煉陣這些需要高度專注和精細操作的事情來說,如果有神識相助,那無疑是如虎添翼。
就拿煉丹來說,如果有神識,他就能更加精準地控製火候、掌握藥材融合的時機,煉丹水平肯定會很快再上一個台階。
而煉陣方麵,之前他一直進步緩慢,處處受到限製,他深信,今後有了神識的助力,煉陣水平的提升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楊成心中激動不已,迫不及待地嚐試著控製神識。隻見那神識就像聽話的孩子,隨著他的意識,指哪去哪,移動速度極為迅速,遠比靈力還要快捷。
神識所到之處,周邊的一切都像是被他親手觸摸過一般,清晰地呈現在他的感知之中。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神識離體所能到達的範圍有限,隻有他施展洞察術所能觀察範圍的一半。
但即便如此,這也與正常煉氣六層修士施展洞察術所能覆蓋的範圍不相上下了。
“不能太貪心了。”楊成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世間最難的不是從1到無窮,而是從0到1。
如今我已經有了神識,接下來就可以想辦法讓它發展壯大。”
想到這裏,他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堅定的光芒。
在凡人界,流傳著許多關於靈魂的傳說,而修士們卻一直知曉神魂的存在。不過,隻有到了金丹期、元嬰期與化神期,神魂才能獨立存在。
金丹不死,神魂不滅。
金丹期的修士,其神魂大部分存於金丹之中。當金丹修士身亡,若金丹完好無損,他人可通過特殊方法保存金丹,再輔以獨特秘法,讓已死修士的神魂重生,常見的手段便是奪舍。
元嬰則是神魂獨立存在的一種更高級形式。
元嬰期修士死後,元嬰能夠離體逃走。可一旦離開肉體,元嬰便沒了法力,脆弱無比,需要他人相助或有特殊秘法才不至於消亡,而且離體時間不能過長。
不過,元嬰有兩種延續的途徑,既可以奪舍,也可以重新凝聚肉身,隻是凝聚肉身耗時漫長。
化神修士的元嬰已經轉化為元神,元神可獨立存在,且有一定法力,隻是比化神修士本體的力量要弱,更偏重於神魂方麵的威力。
元神若要進一步成長,同樣需要通過凝聚肉身或者奪舍的方法。隻是相較於元嬰而言,元神可以獨立存在的時間更久。
在修真界,殺人講究神魂俱滅,就是因為修士們都害怕留下對方的神魂,日後給自己招來無盡的禍端。
想到這裏,楊成覺得這《血魂經》真的是一部堪稱逆天的輔助功法,它能打破常規,隻要修煉至第一重圓滿,便可以凝聚魂體,一旦魂體凝聚成功,神魂就能提前以另一種形式獨立存在。
然而,這一過程卻艱難至極,以至於修煉此功法之人,要麽在修煉途中停滯不前,望洋興歎,要麽誤入歧途,走上邪路。
楊成能夠將神魂修煉至接近第一重圓滿,最大原因就是得益於登天梯上所獲得的機緣。
原本,他僅僅是找到了修煉血氣的方法,對於神魂的修煉進度,他從未抱有太大期望。
可就是因為這次機緣,他神魂的修煉進度竟比血氣修煉還要快,離圓滿之境越來越近。
隻是按照《血魂經》所述的修煉順序,他選擇首先凝聚出血體。
接下來,楊成就要將那已然無比凝實的神魂凝聚出魂體。
他的身體各方麵都已調整至最佳狀態,宛如一張拉滿的弓,蓄勢待發。隻見他神色凝重地盤腿而坐,緩緩閉上雙眼,默默運轉起聚魂法門。
楊成小心翼翼地梳理著每一絲神魂,那神魂的一絲一毫波動,都如同在撥動著命運的琴弦,讓他的心緊繃到了極點,他深知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
隨著功法的運轉,周圍的靈氣仿佛受到了神秘力量的召喚,開始源源不斷地向他匯聚而來,圍繞著他的身體逐漸形成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旋渦,那旋渦緩緩旋轉,似有一股無形的吸力。
楊成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迅速將身上所有的靈石取出,隨意地擺放於周身。
此時,他額頭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如雨點般不斷滾落,打濕了他的衣衫。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神魂在這股強大力量的牽引下,正逐漸被壓縮、凝聚,那是一種深入靈魂的痛苦,仿佛有人拿著無數根鋼針,要把靈魂從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硬生生地抽離出來,然後再強行捏合成一個整體。
但楊成緊咬牙關,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憑借著頑強的意誌苦苦支撐著。
終於,一道耀眼的光芒在他的體內深處如新星爆發般亮起,光芒越來越盛,宛如一顆璀璨無比的星辰在他體內誕生,照亮了他身體內的每一個角落。
“成了!”楊成心中一陣狂喜,激動得身體都微微顫抖起來,他終於成功凝聚出了魂體。
在沒有凝聚出魂體之前,神魂就像是彌漫在空氣中的煙霧,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虛無縹緲,無法掌控。
而如今魂體凝成,楊成的意識立刻敏銳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這一刻,他清楚地感覺到神魂的力量不再是零散的堆積,而是產生了質的飛躍。
楊成立刻內視自身,隻見在自己的丹田之內,那新生的魂體小小的、虛虛的、透明的,就像一個剛剛誕生的脆弱生命,看上去弱不禁風,仿佛一陣微風都能將它吹散。
但就在這時,楊成突然感覺到一股奇妙無比的聯係在自己與周圍的世界之間悄然建立起來,那種感覺如同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神秘而又令人興奮。
緊接著,楊成又感覺自己的腦海之中仿佛憑空多出了一小片區域,那地方就像一片小小的沼澤地,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而那新生的魂體似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召喚一樣,輕盈地飛出丹田,如同一隻靈動的小精靈,在體內的各個經脈之間穿梭遊走。最終,它來到了那片沼澤之地。
通過與魂體的微妙感知,楊成知道,這片沼澤地名為識海。
“識海?”楊成先是一愣,隨即在心中暗自吐槽,“這他娘的也能叫識海?我看叫識澤才對吧。”
不過,他心裏也很清楚,這識海在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廣闊識海之前,可能就是如此渺小。
隨著修為的提升,它會逐漸從小小的沼澤地變成識泊,再變成識湖,最後才會成為他所認知的那種浩瀚無邊的識海。
這雖隻是一片小小的沼澤般的識海,但卻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從中源源不斷地湧出,那力量如同涓涓細流,迅速擴散到楊成的周身。
瞬間,楊成感覺自己仿佛開啟了一扇全新的感知之門,他能清晰地“看到”周圍的一切,哪怕是山洞牆壁上最細微的紋理,都如同近在眼前一般,清晰無比,沒有絲毫遺漏。
這種感覺就像是擁有了一雙無形的、可以穿透一切障礙的眼睛,讓他能夠洞察世間萬物的每一個細節。
這種感覺對楊成來說並不陌生,它很像洞察術,但又有所不同。
洞察術需要借助靈力施展,而這種力量卻無需如此,並且它所感知到的信息更加細致入微、更加清晰明了。
一種全新的感覺湧上楊成心頭,他猜測,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神識。
為了確認,他試著與自己的魂體交流,很快便得到了肯定的反饋,沒錯,這正是神識。
神識啊,楊成在心中不知期盼了多少次,他曾無數次幻想自己擁有神識後的場景。
對於煉丹、煉陣這些需要高度專注和精細操作的事情來說,如果有神識相助,那無疑是如虎添翼。
就拿煉丹來說,如果有神識,他就能更加精準地控製火候、掌握藥材融合的時機,煉丹水平肯定會很快再上一個台階。
而煉陣方麵,之前他一直進步緩慢,處處受到限製,他深信,今後有了神識的助力,煉陣水平的提升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楊成心中激動不已,迫不及待地嚐試著控製神識。隻見那神識就像聽話的孩子,隨著他的意識,指哪去哪,移動速度極為迅速,遠比靈力還要快捷。
神識所到之處,周邊的一切都像是被他親手觸摸過一般,清晰地呈現在他的感知之中。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神識離體所能到達的範圍有限,隻有他施展洞察術所能觀察範圍的一半。
但即便如此,這也與正常煉氣六層修士施展洞察術所能覆蓋的範圍不相上下了。
“不能太貪心了。”楊成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世間最難的不是從1到無窮,而是從0到1。
如今我已經有了神識,接下來就可以想辦法讓它發展壯大。”
想到這裏,他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堅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