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楊英與二皇子楊釗當著皇帝的麵前,爭吵了起來。[.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隻是被邀請來畫舫之中宴飲的都是朝廷重臣,無論私底下傾向於誰,在皇帝麵前卻都謹守中立,不偏不倚。因此二位皇子的爭吵,並未分出勝負。


    而作為最高的裁判,皇帝本人雖然希望李淳風能取得勝利,因為正道總是比魔道要顯得可靠,但誰輸誰贏,對他來說也差不太多,反正無論正道,還是魔道,都沒人敢於弑君,承受一個王朝氣運的反噬,是以皇帝端坐上方,裝出一番猶豫不決,不知道哪個兒子的話說得正確。


    湖麵上,潘嶽暗自獰笑一聲,更加狂暴的催動法力,竭盡所能收縮著巨繭,在他估計中,用不了三五息時間,就能殺掉李淳風,到那時候縱然皇帝下旨停手,也是無用了,而三五息,二皇子言語拖延一下也就夠了。


    隻是三五息已過,巨繭卻不像預料中一樣,收縮成團,甚至在潘嶽的感應中,巨繭裏麵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阻礙著巨繭收縮,縱然他如何狂催法力,巨繭收縮的速度也越來越緩。


    潘嶽心中極度焦急。他從不懷疑,巨繭最終能將李淳風裹碎,至於現在越到的阻力,不過是一個人麵臨生死絕境的潛力爆發而已,支持不了多久,但是他必須趕在皇帝下旨之前,盡快殺掉李淳風,除非他桃花教不想借助朝廷的力量發展壯大。


    而被裹入巨繭中的李淳風,卻比潘嶽、楊釗、楊英、四位真人更加焦急,因為麵臨生命危機的,正是他自己啊,現在巨繭每收縮一分,構成巨繭的銀絲便密集一分,上麵附著的法力也便濃鬱一分,想要突破包圍,自然更加艱難一分。


    要知道,潘嶽步入煉法期的法力,性質本身就要強上許多,一份法力能抵消掉李淳風二三份法力,兼且潘嶽法力積累雄厚,雖然不能一次性全部爆發出來,如山嶽般一口氣壓垮對手,但若論後勁綿長,李淳風卻拍馬也趕不上潘嶽的。


    因此若尋常煉竅之人,縱然有龍氣壓製,讓雙方法術威力大減,但與潘嶽廝殺,卻仍是必死無疑。而李淳風之所以要與其相爭,卻是仗著自身法武合一,對法術依賴不大,又有神兵風雷繽天戟在手,在皇宮一戰,對自己戰力幾乎沒有削弱,以有心算無心,總要占些便宜,更何況後來自己又乘機示弱,假裝猶豫不決,麻痹潘嶽,照這樣算來,甚至有擊殺潘嶽的可能。


    但就如潘嶽輕視李淳風一樣,李淳風又何嚐沒有輕視潘嶽。隻是潘嶽有煉法期的修為,手段變化又多,不等李淳風掀開底牌,已然身處危機之中。


    現在李淳風長戟之上電芒閃爍,如疾風驟雨一般,劈砍、抽打、刺擊在巨繭的內壁上,隻是潘嶽手中的拂塵,同樣是按照神兵的方法煉製而成,雖然並非常用法器,煉製起來有些隨意,但李淳風這杆風雷繽天戟,也隻是外門弟子煉製而成,與那拂塵相比也是半斤八兩,再加上法力性質不如潘嶽,因而想要切斷銀絲,並非一時半刻所能成功,也隻是勉強阻擋巨繭收縮罷了。


    在這種局麵下,李淳風也是明白,光憑自身之力,敗亡隻是遲早的事情,而他萬萬不可能將自己的生死,係於皇帝的旨意上,因此不得不動用隱藏的保命王牌。


    作為不折不扣的仙二代,清風真人為李淳風備下不少保命的好東西,隻是一來為了磨練自身,二來保命之物本就不該經常動用,弄得人盡皆知,因而平常對敵廝殺,李淳風並不將之考慮在內。


    現如今,麵對這種困境,能有效果的,一共有四種。而第一種方法,自然是龜殼一般的符傘,縱然被龍氣削弱,模仿自混元珍珠傘的四象合一之法也不完善,可就算這樣,在禁法裏麵也是頗為高端的存在,防禦力量極強,足以撐住巨繭,將李淳風護在裏麵。


    但作為純粹防禦類消耗性的法器,符傘隻能用來保命,無助於讓他脫困,若是用它,則隻能巴望著皇帝盡快下旨,讓潘嶽停手,否則不斷消耗下去,縱然李淳風脫困而出,也要返回嶗山,找母親清風真人修補符傘。


    第二種方法,便是那顆用劫火凝練的彈丸,這劫火是金丹真人渡劫時所引發的劫數,也是少有不受龍氣削弱的法術,區區一件法器,自然輕易可以破開,可這彈丸,不比符傘可以找母親修補,因而顯得非常珍貴,能不用,盡量不用。


    至於第三種方法,便是這次下山之前,母親清風真人特意賜下的法寶古銅鑒,隻要催動此寶,遁入“鏡之界”中躲避,非但不怕巨繭包裹擠壓,更能仗著法寶通行各處“鏡麵”,自潘嶽腳下湖水裏鑽出,興許能夠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若時機恰當,運氣極佳,未嚐不能反敗為勝,一舉斬殺潘嶽。


    這種方法無疑極具誘惑力,讓李淳風有點兒不忍放棄,但縱然真的用此法斬殺了潘嶽,畫舫裏的眾人也分辨不出究竟,不知李淳風所用何法,可這件事情必然流傳會出去,若有心人仔細考證,聯係到嶺南世家收藏的法寶上,終究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這所謂“麻煩”,並不是說以後遇見的敵人,都掌握了克製方法,那顯然不大可能,畢竟要克製一件法寶,並非容易之事,但身懷法寶之事,一旦泄漏,總要引人窺視,要知道就連金丹真人,也不是各個都有法寶的,日後明槍暗箭,自然是麻煩不斷。


    故而思慮再三,李淳風最終放棄動用古銅鑒,而是選擇了第四種方法,雖然這種方法有一定可能失敗,但縱然失敗了,情況也不會更壞,到時候換其他保命方法就是,總不至於丟掉性命。


    拿定了注意,李淳風一邊展開戟法,撐住巨繭的收縮,一邊靜心凝神,與遠在城西別院的陸文綺溝通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嶗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瑪的榮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瑪的榮耀並收藏嶗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