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京城,我罩的,懂
陷入修羅場後,長公主一心搞事業 作者:Aoker10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公主府的工期比想象中短些,在京中擇址後,宮裏派了許多人手,明珠事先擬好草圖,交由內廷園林司督辦,期間派菊若來監工。
當初醉仙樓改建,便是由明珠設計,菊若一手操辦,成品深得她心,所以明珠放心交由菊若,隻待驗收。
皇帝那裏雖念叨,卻還是隨了她的意,並囑咐她,一定要選些得力的護衛駐守府內。
其實,按他的性格,不會輕易讚同此事,尤其在外界是非不定的情況下,答應自己搬離出宮,不過是另有心思。
早在回宮後沒幾日,三皇子登門,私下告知明珠了一件事——在她抵達北境前,皇帝便晉位令嬪。
令嬪封妃,秘而不宣,無非當事人心虛麵對。
所以,在皇帝麵前,明珠心照不宣地未提及此事,將對方的糾結看在眼裏,麵上始終保持著緘默。
他們父女之間的隔閡,也許已難以跨越。
不過,好在欒城之事皇帝態度鮮明,懲處嚴厲,可見並不知曉其中內情,十有八九,是三王揣摩上意,自行安排,為他皇兄心愛的小兒子和其晚年傍身,提早準備。
可,將來呢。
這場鬧劇,已然這般慘淡,由不得她開始,也難料如何結束,若有朝一日,皇帝想要為十三皇子奔一份前程,誰又能來收場。
無論如何,她不願坐以待斃。
開府獨立,為第一步。
今日,便是入府的吉日。
一踏進府邸,便見宅中園林布局有方,景色清麗。
引了一汪泉水進院,接口處的竹筒,有一搭沒一搭地低頭抬頭,池中細沙在層層洗刷下,呈波紋狀,沿水岸蕩開。
岸邊,矮鬆和竹葉交疊,高矮錯落,香氣幽微、清冽。
她不願種許多花,怕招來蜂蝶,隻在靠近窗邊的地方,種了幾株蘭花,小小的,富有生機。
臥房內,明珠將漆盒放在床邊,輕撫著,喃喃自語。
“我們回家了。”
環視四周,不見雜亂的豔麗色彩,房中所用紫檀木料偏深,配以繡金綢緞,桌案上放置著一麵玲瓏棋盤,乃鬆蕪所贈。
不宜活潑,也不必恬淡。
身處其中,心境趨於沉穩,於細看下,暗流湧動。
長公主獨立設府,此事一經傳出,京城內外議論不休。
不禁猜測長公主婚期將至,除此之外,眾人更生出了心照不宣的共識,此乃一種訊號,以長公主府為首的勢力,將要劃分出新的陣營。
過去幾年,陛下聖心轉圜後,看似對長公主恩寵不斷,可眾人皆知,一個隻在口頭上受寵的公主,沒有半分實權,今日討得陛下歡心,明日也可被輕易收回。
而眼下,明珠長公主實打實地,成了京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當初,陛下將與戎狄談判的事宜交由長公主,可她卻唯獨要了一座孤山,因此京中不少人詬病,說她任性妄為,壞了家國大事。
峰回路轉,誰知這名不見經傳的雁嶺山上,居然挖出了火油。
長公主名下的月記,在北境開辦了官商合營的火油廠,販賣火油製品,賺得盆滿缽滿,不少大字號的商戶,凡背後有靠山勢力的,也紛紛提出合作邀約。
但若僅僅財帛,並不足以令眾人側目。
北境雄獅,經由長公主一手提拔的將士,在京城赫然紮根。
曾經齊侯相交那些蠅營狗苟之輩,被一掃而空,靡靡之風被強軍鐵血取代,而齊侯纏綿病榻,顧不上外界的紛爭。
這京城的權力中心,長公主李淩月已然榜上有名。
這些時日,各親貴大臣送來的喬遷賀禮堆滿了前庭後院,一個個大張旗鼓,生怕被別家比下去。
喬遷新居,晌午設宴。
明珠請了相熟的幾位好友,董向阜、蘇家兄妹,還有現於京中就任的裴元,宮裏的皇子公主她均未下帖,隻私下同三皇子和五公主說過。
畢竟,如果都請了,表麵上姊友弟恭,可有生人來,自己落得不自在,如果挑挑揀揀地請了,便是明擺著拉幫結派,容易招仇恨。
如今的明珠長公主,已然不是當初那個需要討好弄巧的人了,索性無視,想來的人自然會不請而來。
這不,一大早,就有人登門。
“長姐偏心。”
身後,李淩霄尾巴似的跟著明珠。
“為何私下去和三弟他們說,不來知會我?”
明珠嚐了嚐醃漬好的桃瓣,口感滑膩,甘甜在舌尖浸潤,味道不錯。
“嚐嚐。”
李淩霄順從張嘴,也被投喂一瓣。
“我猜你會來,何必多此一舉。”
明珠打量了他一眼,說道,“你消息倒是靈通,就怕被別人發現,我特地吩咐避開人去說的。”
“三弟來問我是否到場,我才得知的。”李淩霄麵不改色道,“長姐若不信,可親自去問他。”
明珠擦了擦手,懶得追究他說的真話假話。
花廳內,席麵前菜和配用的開胃果酒都預備齊全了,待賓客到場便可開席,明珠端起她那杯,輕抿了一口。
梅子的酸綻開,入喉有些柔和的辛辣,細品一番,唇齒間還殘留幾縷果物清香。
見做東這位自己偷喝上了,李淩霄無奈,接過她手中的杯,又放回桌上。
“長姐可別客人們沒到,就先醉了。”
“無妨,今日請的都是熟人,攏共也沒幾個。”
“聽說長姐請了董將軍?”
“嗯。”
不過,他肯不肯來就不一定了,上次鬧成那樣。
回想起他們剛結識那陣子,還是挺和睦的,雖說她自詡和董向阜私交不錯,但總覺得這兩年,他們二人不是在吵架,就是在準備吵架中。
隻是,董向阜正值風口浪尖,京城多少雙眼睛盯著。
世家圈子裏,尤其是那些沒什麽德行出息的家夥,巴不得往他身上潑髒水,竟形成了以詆毀董向阜為主流的風潮。
現如今,這件事的真相已不再重要,妒忌之人私心泄憤,好像罵得越多,就越為齊銘將軍站隊助威,宛如正義使者。
此番明珠不顧他們兩人的流言蜚語,特地相邀,亦是向眾人表明立場——
董向阜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也無需融入那黑白顛倒的怪圈。
今後,她才是規則。
當初醉仙樓改建,便是由明珠設計,菊若一手操辦,成品深得她心,所以明珠放心交由菊若,隻待驗收。
皇帝那裏雖念叨,卻還是隨了她的意,並囑咐她,一定要選些得力的護衛駐守府內。
其實,按他的性格,不會輕易讚同此事,尤其在外界是非不定的情況下,答應自己搬離出宮,不過是另有心思。
早在回宮後沒幾日,三皇子登門,私下告知明珠了一件事——在她抵達北境前,皇帝便晉位令嬪。
令嬪封妃,秘而不宣,無非當事人心虛麵對。
所以,在皇帝麵前,明珠心照不宣地未提及此事,將對方的糾結看在眼裏,麵上始終保持著緘默。
他們父女之間的隔閡,也許已難以跨越。
不過,好在欒城之事皇帝態度鮮明,懲處嚴厲,可見並不知曉其中內情,十有八九,是三王揣摩上意,自行安排,為他皇兄心愛的小兒子和其晚年傍身,提早準備。
可,將來呢。
這場鬧劇,已然這般慘淡,由不得她開始,也難料如何結束,若有朝一日,皇帝想要為十三皇子奔一份前程,誰又能來收場。
無論如何,她不願坐以待斃。
開府獨立,為第一步。
今日,便是入府的吉日。
一踏進府邸,便見宅中園林布局有方,景色清麗。
引了一汪泉水進院,接口處的竹筒,有一搭沒一搭地低頭抬頭,池中細沙在層層洗刷下,呈波紋狀,沿水岸蕩開。
岸邊,矮鬆和竹葉交疊,高矮錯落,香氣幽微、清冽。
她不願種許多花,怕招來蜂蝶,隻在靠近窗邊的地方,種了幾株蘭花,小小的,富有生機。
臥房內,明珠將漆盒放在床邊,輕撫著,喃喃自語。
“我們回家了。”
環視四周,不見雜亂的豔麗色彩,房中所用紫檀木料偏深,配以繡金綢緞,桌案上放置著一麵玲瓏棋盤,乃鬆蕪所贈。
不宜活潑,也不必恬淡。
身處其中,心境趨於沉穩,於細看下,暗流湧動。
長公主獨立設府,此事一經傳出,京城內外議論不休。
不禁猜測長公主婚期將至,除此之外,眾人更生出了心照不宣的共識,此乃一種訊號,以長公主府為首的勢力,將要劃分出新的陣營。
過去幾年,陛下聖心轉圜後,看似對長公主恩寵不斷,可眾人皆知,一個隻在口頭上受寵的公主,沒有半分實權,今日討得陛下歡心,明日也可被輕易收回。
而眼下,明珠長公主實打實地,成了京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當初,陛下將與戎狄談判的事宜交由長公主,可她卻唯獨要了一座孤山,因此京中不少人詬病,說她任性妄為,壞了家國大事。
峰回路轉,誰知這名不見經傳的雁嶺山上,居然挖出了火油。
長公主名下的月記,在北境開辦了官商合營的火油廠,販賣火油製品,賺得盆滿缽滿,不少大字號的商戶,凡背後有靠山勢力的,也紛紛提出合作邀約。
但若僅僅財帛,並不足以令眾人側目。
北境雄獅,經由長公主一手提拔的將士,在京城赫然紮根。
曾經齊侯相交那些蠅營狗苟之輩,被一掃而空,靡靡之風被強軍鐵血取代,而齊侯纏綿病榻,顧不上外界的紛爭。
這京城的權力中心,長公主李淩月已然榜上有名。
這些時日,各親貴大臣送來的喬遷賀禮堆滿了前庭後院,一個個大張旗鼓,生怕被別家比下去。
喬遷新居,晌午設宴。
明珠請了相熟的幾位好友,董向阜、蘇家兄妹,還有現於京中就任的裴元,宮裏的皇子公主她均未下帖,隻私下同三皇子和五公主說過。
畢竟,如果都請了,表麵上姊友弟恭,可有生人來,自己落得不自在,如果挑挑揀揀地請了,便是明擺著拉幫結派,容易招仇恨。
如今的明珠長公主,已然不是當初那個需要討好弄巧的人了,索性無視,想來的人自然會不請而來。
這不,一大早,就有人登門。
“長姐偏心。”
身後,李淩霄尾巴似的跟著明珠。
“為何私下去和三弟他們說,不來知會我?”
明珠嚐了嚐醃漬好的桃瓣,口感滑膩,甘甜在舌尖浸潤,味道不錯。
“嚐嚐。”
李淩霄順從張嘴,也被投喂一瓣。
“我猜你會來,何必多此一舉。”
明珠打量了他一眼,說道,“你消息倒是靈通,就怕被別人發現,我特地吩咐避開人去說的。”
“三弟來問我是否到場,我才得知的。”李淩霄麵不改色道,“長姐若不信,可親自去問他。”
明珠擦了擦手,懶得追究他說的真話假話。
花廳內,席麵前菜和配用的開胃果酒都預備齊全了,待賓客到場便可開席,明珠端起她那杯,輕抿了一口。
梅子的酸綻開,入喉有些柔和的辛辣,細品一番,唇齒間還殘留幾縷果物清香。
見做東這位自己偷喝上了,李淩霄無奈,接過她手中的杯,又放回桌上。
“長姐可別客人們沒到,就先醉了。”
“無妨,今日請的都是熟人,攏共也沒幾個。”
“聽說長姐請了董將軍?”
“嗯。”
不過,他肯不肯來就不一定了,上次鬧成那樣。
回想起他們剛結識那陣子,還是挺和睦的,雖說她自詡和董向阜私交不錯,但總覺得這兩年,他們二人不是在吵架,就是在準備吵架中。
隻是,董向阜正值風口浪尖,京城多少雙眼睛盯著。
世家圈子裏,尤其是那些沒什麽德行出息的家夥,巴不得往他身上潑髒水,竟形成了以詆毀董向阜為主流的風潮。
現如今,這件事的真相已不再重要,妒忌之人私心泄憤,好像罵得越多,就越為齊銘將軍站隊助威,宛如正義使者。
此番明珠不顧他們兩人的流言蜚語,特地相邀,亦是向眾人表明立場——
董向阜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也無需融入那黑白顛倒的怪圈。
今後,她才是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