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中,紀夷空被一陣喧鬧聲吵醒。當理智回歸大腦,他反應過來,那是有人在敲他家的門。
路過客廳的時候,紀夷空看了眼鬧鍾,淩晨1點,實在不是個適合拜訪的時間,尤其對他這樣年過花甲的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門前站著的是兩個穿著得體的男人,往他們身後眺望能看見院子外的路邊停了輛車,車門邊上還站著個著裝相似的男人。
“抱歉打擾了,紀博士。”門前兩人之一上前一步,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裏掏出他的工作證:“我們是亂神綜合對應辦公室,麻煩您跟我們來一趟。”
說的雖然很客氣,但壓根就沒有拒絕的餘地。鑒於目前的形勢,紀夷空大致能猜的出這幫人的來意。他點了點頭:“稍等,我去理一下工具。”
至於為什麽要來找他一個物理學研究者,想來到了目的地之後就能知道。
這群人行動很幹脆,接上他之後直奔機場。當日早上8點,紀夷空自霜葉飛抵汴原,到了9點,他已經被送進n&f公司在當地的一處駐地,跟負責人打過招呼。
“紀博士,就是這了。”
負責人把紀夷空引至一個長條狀房間裏,房間其中一長邊是一整麵的厚重玻璃窗,透過玻璃可以看見裏麵一個更大更深的隔間。
隔間長寬大約是40米,深度則是10米左右,從上往下看可以看見它被分成了數個小隔間。
“從受擊的閃長號運輸母艦取來的樣本就在這裏了,包括三個反應爐以及一部分機身碎片。請您過來,主要是想搞明白在閃長號身上發生了什麽,要是能更進一步,弄清楚天淨沙的攻擊方式那就再好不過。”
紀夷空沒有把話說太滿:“我盡力。黑匣子也在這吧?能把記錄給我看下嗎?順便當時情況麻煩也跟我講下。”
在其他人準備資料的當口,他先去看了那三台反應爐。雖說負責人已經告知過,本就不抱樂光態度,但看到實際情況紀夷空還是歎了口氣。
他來遲了,三台反應爐一切正常。
距離遭襲已經超過12個小時,天淨沙所施加的影響早就煙消雲散,想要實時觀察已經是癡人說夢,隻能寄希望於比他早來的人做過的檢測足夠細致。
“紀博士,您在這兒啊!”負責人在過道另一頭樓梯腳揮了揮手,“資料已經給您準備齊了,回指揮室吧!”
確實,在這兒已經看不出什麽東西了。紀夷空回了一聲,跟著負責人回到被後者稱作指揮室的長條形房間。
大概是在他來之前他們也在研究,手頭邊早就準備好了,紀夷空要的東西他們備的很齊。當時飛機的飛行速度、高度、溫度,甚至包括機組通訊,反應爐監測數據,放飛的無人機帶回來的數據等等一應俱全。
在其中紀夷空首先要看的,還得是反應爐的數據。
“……聚變反應在1秒不到的時間裏終止,溫度下降至反應溫度以下,並快速下降到零下……”
紀夷空嘀咕著,複述屏幕上的內容。
“兩個反應爐都是相同情況,但有略微的時間差……”
“6號反應爐則是在此之後出現反應幅度大幅上升的情況……”
他的視線在幾張表單之間來回轉動,過了半晌,又將其推到一邊,點擊瀏覽其他的資料。在其中一份通話記錄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機上某兩個成員的對話,詳細描述了當時機內的情況。
“白色的……一道風……凍結攻擊,是指降溫現象嗎……”
屏幕盯久了,紀夷空眼睛有些酸脹,他取下眼鏡捏了捏眼角,又習慣性地拿出眼鏡布擦拭鏡片。
之前負責人怕打擾到他,一直沒出聲,見他正稍作休息,便走上前:“怎麽樣,紀博士,能搞明白這種降溫攻擊的原理嗎?”
紀夷空依舊擦著眼鏡:“要說是降溫攻擊,可能有點不太對。”
“不是嗎?”
“從表象上看確實像是降溫,或者說像那個乘員表述的那樣,是凍結攻擊。但是有些現象的發生順序卻能推倒這個結論。”
負責人扭頭掃視著電腦屏幕上的表單:“是這樣嗎?”
重新戴好眼鏡,紀夷空用鼠標拉動4號反應爐的幾份數據,將它們重疊在一塊:“這樣更直白些,你看。”
負責人瞪大了眼睛,反應折線圖和溫度折線圖都是在某個極短的時間段裏呈斷崖式下跌,但把兩者的時間表重疊後就能發現,先是反應中止,然後才是溫度下降。
“降溫不是原因,它也是後果之一嗎!”
這完全推翻了此前調查組得出的結論。他們先入為主地認定是由於降溫導致反應爐內的溫度低於反應所需的最低溫度才使得反應爐停止工作,並且一直是按著這個思路在思考。前後順序錯了,自然得不出結論。
“可是這樣的話,天淨沙發動的攻擊到底是什麽呢?”
兩人之外,又有第三人出聲提問。回頭一看,不知不覺間指揮室裏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他們就是測定樣本的調查員,紀夷空過來的時候他們剛結束一晚上的工作稍作休息,返回的時候聽見兩人的討論忍不住駐足旁聽。
另一人想到了一種可能,喃喃著脫口而出:“莫非是熵減?”
“不可能吧?天淨沙頂了天也就是一種生物,做不到違反物理定律的事情的。”
“不過說不定有那麽點道理,從一個封閉係統來看2號爐和4號爐確實是被剝奪了能量。”
“我明白你要說什麽了,要是把目光放大到整個飛機上,就能找到被剝奪的能量去了哪。機艙裏毫無征兆的刮風和6號爐不自然的聚變增幅就是肉眼可見的證據。”
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他們得出了一個目前來講最可能的結論:“所以這不是什麽熵減現象,而是能量轉移!”
“天淨沙當時對母艦發動某種射線形狀的攻擊,被這種射線掃過的區域發生了能量轉移現象,分子運動被偏移了!”
“這同樣也可以解釋這場風暴是怎麽回事。它對這種轉移能量的運用不止是射線一種,還可以擴散成一個覆蓋一定區域的場!這個以它為中心的場會把影響範圍內的分子運動排擠到外圍,能量疊加的區域分子運動加劇就產生了一個風圈,這個風圈受亞斯自轉影響開始自旋,時間足夠自然會形成風暴!”
“具體的還要再驗證,不過應該不會有錯了。”
後麵一直是調查員們在討論,紀夷空和負責人隻是在一旁聽著。看討論應該告一段落,負責人拍拍手:“那麽回到各自崗位上繼續工作吧!時間緊迫!”
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完成驗證之後還要找出天淨沙的攻擊方式,並且要給出對應方案,就像負責人說的,時間緊迫。
眾人各自散去後,負責人再次麵向紀夷空:“好了,紀博士,這段時間還要繼續麻煩你了。”
路過客廳的時候,紀夷空看了眼鬧鍾,淩晨1點,實在不是個適合拜訪的時間,尤其對他這樣年過花甲的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門前站著的是兩個穿著得體的男人,往他們身後眺望能看見院子外的路邊停了輛車,車門邊上還站著個著裝相似的男人。
“抱歉打擾了,紀博士。”門前兩人之一上前一步,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裏掏出他的工作證:“我們是亂神綜合對應辦公室,麻煩您跟我們來一趟。”
說的雖然很客氣,但壓根就沒有拒絕的餘地。鑒於目前的形勢,紀夷空大致能猜的出這幫人的來意。他點了點頭:“稍等,我去理一下工具。”
至於為什麽要來找他一個物理學研究者,想來到了目的地之後就能知道。
這群人行動很幹脆,接上他之後直奔機場。當日早上8點,紀夷空自霜葉飛抵汴原,到了9點,他已經被送進n&f公司在當地的一處駐地,跟負責人打過招呼。
“紀博士,就是這了。”
負責人把紀夷空引至一個長條狀房間裏,房間其中一長邊是一整麵的厚重玻璃窗,透過玻璃可以看見裏麵一個更大更深的隔間。
隔間長寬大約是40米,深度則是10米左右,從上往下看可以看見它被分成了數個小隔間。
“從受擊的閃長號運輸母艦取來的樣本就在這裏了,包括三個反應爐以及一部分機身碎片。請您過來,主要是想搞明白在閃長號身上發生了什麽,要是能更進一步,弄清楚天淨沙的攻擊方式那就再好不過。”
紀夷空沒有把話說太滿:“我盡力。黑匣子也在這吧?能把記錄給我看下嗎?順便當時情況麻煩也跟我講下。”
在其他人準備資料的當口,他先去看了那三台反應爐。雖說負責人已經告知過,本就不抱樂光態度,但看到實際情況紀夷空還是歎了口氣。
他來遲了,三台反應爐一切正常。
距離遭襲已經超過12個小時,天淨沙所施加的影響早就煙消雲散,想要實時觀察已經是癡人說夢,隻能寄希望於比他早來的人做過的檢測足夠細致。
“紀博士,您在這兒啊!”負責人在過道另一頭樓梯腳揮了揮手,“資料已經給您準備齊了,回指揮室吧!”
確實,在這兒已經看不出什麽東西了。紀夷空回了一聲,跟著負責人回到被後者稱作指揮室的長條形房間。
大概是在他來之前他們也在研究,手頭邊早就準備好了,紀夷空要的東西他們備的很齊。當時飛機的飛行速度、高度、溫度,甚至包括機組通訊,反應爐監測數據,放飛的無人機帶回來的數據等等一應俱全。
在其中紀夷空首先要看的,還得是反應爐的數據。
“……聚變反應在1秒不到的時間裏終止,溫度下降至反應溫度以下,並快速下降到零下……”
紀夷空嘀咕著,複述屏幕上的內容。
“兩個反應爐都是相同情況,但有略微的時間差……”
“6號反應爐則是在此之後出現反應幅度大幅上升的情況……”
他的視線在幾張表單之間來回轉動,過了半晌,又將其推到一邊,點擊瀏覽其他的資料。在其中一份通話記錄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機上某兩個成員的對話,詳細描述了當時機內的情況。
“白色的……一道風……凍結攻擊,是指降溫現象嗎……”
屏幕盯久了,紀夷空眼睛有些酸脹,他取下眼鏡捏了捏眼角,又習慣性地拿出眼鏡布擦拭鏡片。
之前負責人怕打擾到他,一直沒出聲,見他正稍作休息,便走上前:“怎麽樣,紀博士,能搞明白這種降溫攻擊的原理嗎?”
紀夷空依舊擦著眼鏡:“要說是降溫攻擊,可能有點不太對。”
“不是嗎?”
“從表象上看確實像是降溫,或者說像那個乘員表述的那樣,是凍結攻擊。但是有些現象的發生順序卻能推倒這個結論。”
負責人扭頭掃視著電腦屏幕上的表單:“是這樣嗎?”
重新戴好眼鏡,紀夷空用鼠標拉動4號反應爐的幾份數據,將它們重疊在一塊:“這樣更直白些,你看。”
負責人瞪大了眼睛,反應折線圖和溫度折線圖都是在某個極短的時間段裏呈斷崖式下跌,但把兩者的時間表重疊後就能發現,先是反應中止,然後才是溫度下降。
“降溫不是原因,它也是後果之一嗎!”
這完全推翻了此前調查組得出的結論。他們先入為主地認定是由於降溫導致反應爐內的溫度低於反應所需的最低溫度才使得反應爐停止工作,並且一直是按著這個思路在思考。前後順序錯了,自然得不出結論。
“可是這樣的話,天淨沙發動的攻擊到底是什麽呢?”
兩人之外,又有第三人出聲提問。回頭一看,不知不覺間指揮室裏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他們就是測定樣本的調查員,紀夷空過來的時候他們剛結束一晚上的工作稍作休息,返回的時候聽見兩人的討論忍不住駐足旁聽。
另一人想到了一種可能,喃喃著脫口而出:“莫非是熵減?”
“不可能吧?天淨沙頂了天也就是一種生物,做不到違反物理定律的事情的。”
“不過說不定有那麽點道理,從一個封閉係統來看2號爐和4號爐確實是被剝奪了能量。”
“我明白你要說什麽了,要是把目光放大到整個飛機上,就能找到被剝奪的能量去了哪。機艙裏毫無征兆的刮風和6號爐不自然的聚變增幅就是肉眼可見的證據。”
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他們得出了一個目前來講最可能的結論:“所以這不是什麽熵減現象,而是能量轉移!”
“天淨沙當時對母艦發動某種射線形狀的攻擊,被這種射線掃過的區域發生了能量轉移現象,分子運動被偏移了!”
“這同樣也可以解釋這場風暴是怎麽回事。它對這種轉移能量的運用不止是射線一種,還可以擴散成一個覆蓋一定區域的場!這個以它為中心的場會把影響範圍內的分子運動排擠到外圍,能量疊加的區域分子運動加劇就產生了一個風圈,這個風圈受亞斯自轉影響開始自旋,時間足夠自然會形成風暴!”
“具體的還要再驗證,不過應該不會有錯了。”
後麵一直是調查員們在討論,紀夷空和負責人隻是在一旁聽著。看討論應該告一段落,負責人拍拍手:“那麽回到各自崗位上繼續工作吧!時間緊迫!”
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完成驗證之後還要找出天淨沙的攻擊方式,並且要給出對應方案,就像負責人說的,時間緊迫。
眾人各自散去後,負責人再次麵向紀夷空:“好了,紀博士,這段時間還要繼續麻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