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帶人遠遠的看著被圍在中心的道人,隻見道人閉著眼睛念念有詞,隨後手中不知撚出何物往碗裏一撒,碗中便燃起了綠色的火焰,頃刻後熄滅。道人端起碗遞給對麵衣衫襤褸的青壯,青壯鄭重的下拜後起身將碗接過,一飲而盡。過了不久,青壯便高呼“好了,真的好了!”隨即又叩拜許久才離去。眾人見狀,更加火熱的往前擠去。


    “跟上”,徐澤輕聲呼喚同伴。


    眾人遠遠的跟著離去的青壯,一路過了五條街巷,終於見到青壯進了一座大宅後門。徐澤讓劉宇向路人打聽大宅住著何人,過了一刻,劉宇回來告知徐澤,此宅乃是南陽太平道“大方 ”張曼成的宅邸。


    “張曼成……”徐澤聽聞這個名字,想起了後世的記載,黃巾起義後,張曼成率眾在南陽起兵。 三月庚子日擊斬南陽郡長褚貢後,占領宛城。


    “我等且在宛城尋個逆旅休整下來,明日找個由頭去登門拜訪這張大方 ”,徐澤與眾人商議道。王序率先同意,畢竟都是投太平道,南陽好歹是荊州境內,可比去豫州好的多。張言、陳昧等人亦無異議。


    ……


    翌日,徐澤帶著範夫子的書信,帶著張言、王序前往張曼成宅邸正門求見。


    張宅大廳內,張曼成、趙弘、韓忠正在議事,卻聽門房來報有豫州陳子同好友之弟子徐澤前來拜見。“豫州陳子同?我倒是聽過有這麽一同道,就是不知這徐澤所謂何人,且讓他上來,”張曼成留著絡腮胡,聲音中透著威嚴與自信。


    “荊南徐澤、張言、王序拜見張世伯!”


    “世伯?張大方,我怎不知你有姓徐的世侄”,聲音很是粗獷,說話的是韓忠。


    “太平道內沒那麽多繁文縟節,不知徐世侄尋老夫所為何事,”張曼成應下了世伯的身份。


    “我等讀書五載,聽聞世道日益敗壞,唯有太平道大賢良師教化世人,以致太平,遂心生向往,願入太平道,共建太平世。澤本想往豫州汝南尋陳子同作為引薦,卻在南陽聽聞張世伯之名,遂冒昧拜訪”。


    張曼成一臉和善的笑,心中卻盤算開來。大賢良師起事已定在光和七年三月初五,如今正是聚斂人手的時候,有這麽幾個讀書人來投倒不是壞事。


    “世侄在荊南學的是何家學問?”張曼成不動聲色問道。


    “澤此次北上一同的還是十一位學兄,我等隨夫子學的儒家詩書,又自修兵家孫武子、吳子兵法。”


    “還學了兵法!”張曼成心中對徐澤三人的評價高了不少。


    “你等現居何處,可願聽某安排。”


    “固所願而!”


    ……


    張曼成派了幾個隨從將徐澤等人帶出了宛城,一路往西,到了一偏僻的聚落。


    “徐先生,大方將汝等安排在這張明裏,靜待大方號令即可。”


    “可還有其他安排?”


    “大方有言,在這裏中,汝等可隨意行走,但不可私自離開。”


    “請轉告世伯,吾等靜候佳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虞溪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虞溪澤並收藏漢末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