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九章開山門三清分家


    刑天成就祖巫,巫族重新湊齊十二祖巫,洪荒風起雲湧,一些老牌準聖洪荒大能亦感受到了些許端倪。可是因為他們功力不到,靜坐洞府,默察天機,天機竟然迷迷糊糊,如同霧裏看花,不知具體發生了何等事情。經過巫妖大戰的劫難,便是這些洪荒大能們也變成了驚弓之鳥。怕有災禍臨身,紛紛開啟護山大陣,在洞府之中安心靜修。不參與外事。


    幽冥血海就在幽冥地界之內,巫族刑天成就祖巫之事自然瞞不過在血海之中潛修的冥河和鯤鵬兩人。冥河出於謹慎起見,號令修羅一族暫時靜修魔道,體悟大自在天無上魔尊所創之魔教真義。血海無數阿修羅回歸血海深處,血浪翻滾,遮掩洞府,往日肆無忌憚、囂張無比的阿修羅族就像從世間消失不見一樣。隻有依舊滾滾血浪翻滾,六道輪回徐徐轉動,鬼魂轉世重生。


    萬壽山上,鎮元子眉頭緊皺,手托黃濛濛的地書,察覺大地戊土之氣流失,就是掌握地書至寶,萬壽山的地脈還是流失兩層,雖然道行不如聖人般洞徹天機,但是也感覺到可能有大事將要發生,憂心不已。


    於是把至寶地書沉入萬壽山,無量戊土精華噴吐,同時人參果樹激射乙木綠氣,形成外黃內綠的光罩倒扣萬壽山,陣陣光輝閃過,隱匿不現,那山還是山,那水還是水,隻是多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不過令洪荒眾多大能意外的是,在刑天成就祖巫,巫族重新湊齊十二祖巫之後,並沒有如大家意料的那般進行什麽大動作。十二祖巫也並沒有返回洪荒大地巫族部落,而是繼續呆在幽冥地界之中沒了動靜。眾多洪荒大能開始還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原因。


    刑天能夠這麽快就成就祖巫,想必巫族也是用了什麽了不得的法術神通,肯定付出了極大代價,畢竟天地一盈一虧,這等幾乎逆天之術怎麽可能不遭天忌。如是所料不錯,那十一位祖巫想必是元氣大傷,短時間恢複不易。


    由後土祖巫化身而來的平心娘娘乃是幽冥地界之主,在幽冥地界之中,平心娘娘實力堪比聖人。有平心娘娘作為庇護,幽冥地界自然是一眾祖巫最好的修養療傷之所在。一眾祖巫定然是想要在幽冥地府養好傷勢之後在出來洪荒。


    而見巫族並沒有做出什麽大動作,洪荒巫妖二族在兩族高層的號令下,皆是謹守門戶,彼此維持和平狀態。洪荒大地反而因此進入了一個相對平和的時期。而在這種情況下,洪荒眾位聖人卻是不甘寂寞,紛紛大開山門,開始從洪荒眾生中招收弟子。


    話說昆侖山,三清各自成道之後,因三人對道的領悟不同,各自走上自己的道。老子清淨無為,又身為大哥,所以也不和元始通天爭論,隻是每次論道的時候三人對自己的道各抒己見。元始講究順天順勢,而且最好麵皮,所以收徒看出生資質。通天認為破而後立,如鴻均講道一般有教無類,隻要有向道之心就可以得道。二人每每論道意見相左。


    因為關係彼此大道理念,元始通天兩人都不肯讓步,偶爾也會鬧得不歡而散。雖說三清情誼深重,不會因為些許小事而產生隔閡,但為了避免爭論,三清都有意無意的開始減少了一起論道的次數。仍然滯留在昆侖山中的長耳定光仙見此情景急在心中。


    擁有後世記憶的他再清楚不過,三清正是因為彼此大道理念不同,道義各異,從而意見不合常有爭論,為了避免長久爭吵有傷兄弟情義,後來幹脆分家單過。可殊不知正是因為三清分家單過之後,來往的少了,相互之間少了交流,加之門下弟子相互不服較勁,兩大教派相互競爭,最終兄弟反目禍起蕭牆。


    並不是說三清並不存在兄弟情義,其實三清之間存在著很深的兄弟情義,億萬年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所培養出來的感情豈能是假的?隻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需要不斷的維係的,即便是聖人也不例外。自從因為通天廣收門徒引起元始的不滿之後,三清分家,老子將洞府搬去首陽山,通天將洞府設在海外金鼇島,元始留在昆侖山玉虛宮。


    其實三清分家的時候隻不過是因為在收徒一事上意見存在分歧,彼此間的情義並沒有因為分家而淡薄。真正使得三清情分變淡,是在三清分家之後。


    通天因為氣不過二哥元始說他收徒之法錯誤,便一心交手弟子,想要讓門下弟子勝過元始的弟子,好證明自己的廣收門徒之路並沒有走錯。爭強好勝之心一起,通天便少了與老子和元始兩位兄長的走動。


    老子與元始兩人作為兄長,通天這個弟弟不來走動,難道還讓兄長主動去通天那裏拜會不成?尤其是元始,元始本就比較好麵子,三清分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忍受不了通天不分良莠,廣招門徒的做法。


    對通天的出走,元始心中還是存有一絲歉疚的,隻要通天在分家之後前去玉虛宮走動,元始自然也就會向通天表達歉意,兄弟間的滿天的烏雲也就散了。


    可是通天分家之後長久不回玉虛宮,這就使得元始誤會通天還在生他的氣,元始有心化解,卻又拉不下臉去金鼇島碧遊宮找通天道歉。通天又不來昆侖山,不給他道歉的機會,長此以往,元始心中就擰上了一個疙瘩。


    加之三清座下門徒弟子們又相互不服氣,常有衝突,時常鬧到各自的老師那裏去,開始元始和通天自然不當回事,隻當是小孩子不懂事,一笑置之。可是架不住三天兩頭老這樣鬧。因為彼此間少了溝通,隻聽座下弟子一派之言,時間長了難免有些偏聽偏信。心中對彼此也就有了一些看法。


    待到封神大劫之時,劫數所致,隻能在道門之內完成劫數。也就是必須在道門之中選人上榜封神。道門三教,人教,闡教,截教這三個教派之中,人教教主老子為三清長兄,門下隻有一名入室弟子玄都**師,自然不可能讓老子這個唯一的弟子身死上榜。


    既然老子門下不能上榜,那封神榜上的神位就得由闡截兩教弟子來充數。既然必須的有人身死充滿封神榜,兩教門下平時有多有不睦,存在激烈競爭,在封神大劫到來之際,自然是拚命送對手上榜,以此來保全自己。


    兩教相互攻殺,死的都是聖人門下,聖人亦有情,見門下弟子喪命也是心痛。尤其是通天,他收的弟子人數眾多,參與進大劫中的人數就多,身死道消的弟子自然也就隨之多起來。畢竟都是通天一手教導出來的弟子,而且通天於是性情中人,對這些弟子豈能沒有感情?


    這些弟子紛紛喪命於闡教門下手中,一次兩次通天還能壓抑心中苦痛,可隨著隕落弟子的人數增長,尤其是一些通天十分看重的弟子也隕落在闡教弟子手中之後,通天終於忍不住了,憤而出山,與闡教一爭高低。


    通天門下弟子眾多,號稱萬仙來朝。截教聲勢之浩大早就惹得其他聖人不滿。西方二聖早就有心算計東方,自不必說。元始門下入室弟子隻有十幾人,記名弟子數人,人數遠比截教少,見元始天尊自然舍不得自己門下有數的幾名弟子喪命在大劫之中,便頻施手段保全自家門人。


    三清之首的老子對通天這個三弟分家之後不與兩位兄長走動不滿,同時也覺得截教門徒眾多,良莠不齊,正適合挑出一些上榜填充神位,在大劫中便有些偏向闡教。


    通天是個性格剛直之人,見不得自家弟子冤屈喪命,激憤之下便與兩位兄長和西方二聖這四位聖人走到了對立麵,最終才有了一人鬥四聖,敗北。截教幾被滅教的淒慘結局。


    而這時候三清的教義不合,已經讓擁有後世記憶的長耳定光仙看到了一絲後來三清兄弟分家的苗頭,這如何不讓長耳定光仙擔心?隻是三清之間的爭執乃是教義大道之爭,即便長耳定光仙再得三清喜愛,卻也不能改變三清對自身大道的堅持。長耳定光仙也隻好多多注意看顧,多費心思維持三清兄弟情義了。


    三清開山門收徒,整個洪荒聞之大震。三清聖人至尊,洪荒眾人哪個不知,每天上門來求師的不計其數。眾人紛紛趕赴昆侖山三清聖人道場拜師,老子清淨無為,隻是參悟天機不出,元始天尊講究出身,也沒有收到幾個像樣的弟子。


    倒是通天教主,做法與原始大為不同,凡是來拜師的,有緣收之為徒,無緣卻也計入名下。頓時,洪荒又掀起一陣狂瀾,各種靈物得道抑或妖族散修,齊齊去拜入了門下。通天見得自己徒兒眾多,萬人來朝,卻也高興莫名。日日講道,教授徒兒,後世萬仙來朝的景象已經初見雛形。


    隻是通天所收弟子眾多,難免有些良莠不齊,道行淺薄,根性不足者不在少數,弄得昆侖山亂糟糟的,引來了元始的不滿。


    這日元始天尊終於是找上通天道:“三弟,你卻是有些不明道理了。收徒也罷了,怎的胡亂一氣,收下萬人弟子,最不該地卻是人妖摻雜,良莠不分。多為飛禽走獸道行淺薄之輩。天道有序,收徒講究資質與機緣,似你這般,豈不是汙染了盤古正宗的名頭,三清門下的清譽。”


    通天聽了心中略微湧起一些不滿,對元始說道:“二哥此言差矣,大道三千,條條可以證道,天圓地方,凡有九竅者皆可成仙,我立教名為截教,便是要截取那天地間的一線生機,讓洪荒眾生無論種族跟腳,都能有成仙了道之望。我之行為,正合我大道教義,何錯之有。”


    元始一聽心中更氣:“你之弟子盡是披毛掛角、濕生卵化之輩,在外俱言為我三清之徒。我等於昆侖山中修行,外人不知,豈為我昆侖俱是披毛掛角根性淺薄之輩,如何不損我之顏麵。況且你看這昆侖山中,雞飛狗跳,滿山牲畜,俱是你之弟子,天天吵鬧不已,哪有修行人之德行。”


    通天見元始一味指責他門下的不是,胸中也不禁升起一絲怒氣:“二哥,你說的好沒道理,濕生卵化之徒披毛掛角之輩又怎麽了,須知你那最喜愛的師侄長耳定光仙可也是濕生卵化,披毛掛角的妖族出身,可還不是成就大道,論成就甚至不在我等三兄弟之下。這又怎麽說?”


    “這怎能混為一談。我不是反對你收妖族為徒,而是反對你不分良莠照單全收。長耳那孩子雖然也是妖族,可卻是先天妖族,跟較深厚資質不凡,較之福緣深厚,方才能在大道之路上取得如此成就。可是你看你這段時間收的這些弟子,多為根性不足福緣淺薄的後天妖族,更有甚者連禽獸本能尚未完全化去,這等弟子入我三清門下,隻能是敗壞我三清門風!”元始天尊見通天根本聽不進一絲勸告,也是有些生了真氣。


    老子見二人爭吵急忙調解:“我等三教分立,各人對天道領悟不同,教義也自不同,些許小事不值如此,二們師弟切莫動怒。隻是這許多人,倒是不好安排,昆侖山怕是無了清寧!三弟還需好好想一想如何處置安排才是。”


    “哼,大哥,既然你也如此言語,那我便帶門下另尋安身之處,也不占你們這區區昆侖山。”說罷,通天揮袖徑自離去。通天乃是爽直的性子,脾氣上來,有些不管不顧,一時爭論不忿,竟自負氣出走。


    長耳定光仙想不到老師通天今天的脾氣居然這麽大,一語不合便出走了,使得他也有些傻眼。緩過神來,連忙對老子和元始道:“大師伯,二師伯,老師他也是一時想不開,待到他脾氣消了,我自會好生勸解於他。長耳這便先告辭了。”說完也轉身駕雲追趕通天而去。他畢竟是通天的弟子,老師來氣走了,他這個做弟子的怎能不跟隨。


    通天離去,元始想攔,又不好攔,畢竟這還在氣頭上呢,況且他也有些拉不下來這臉來。隻能既氣氛又無奈的看著通天駕雲而去。


    “如此,我也離了此地,再尋一處,去開一道場,修我無為大道。”老子見兩人爭吵連連,氣憤之下居然就此分家,一時間心中也是有些抑鬱。歎口氣對元始道。


    “大哥切切不可,如此一來,像是我無容人之量一般。”元始聽老子所言,心中也後悔了,知道二人誤會了,元始不可能去拉通天回來,隻得相留老子。老子雖然無為,但決定一下,卻十分拗執,任元始怎麽說也不改變主意,收拾了東西,一聲長歎,便徑自去了。


    老子離開之後,思及當年收徒玄都的首陽山風景不錯,正是一處建立洞府的洞天福地。便來到首陽山,建立了八景宮,揮手點化了兩塊煉丹剩下的廢料,取名金角、銀角,然後開始煉丹,再也不問世事。日日對玄都講說道法。


    元始在老子和通天離開之後,在昆侖山附近設下了幾道關卡,通過考驗的便會被收錄到門下,就這樣元始一共收徒十五人,就是後來的十二金仙,雲中子,南極仙翁,以及燃燈道人。這個燃燈道人本為紫霄宮門下,但是看三清勢大,也就想拜在三清門下,但是由於身份比較尷尬,於是原始就收他為記名弟子,拜為闡教副教主,管理昆侖山闡教眾多外圍弟子。


    十二金仙則分別是: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師。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通天則是到了東海之上,看見一座大島嶼靈氣充沛,地域廣闊。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老柏青青,與山風似秋水長天一色;野卉緋緋,回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彩色盤旋。盡是道德光華飛紫霧;香煙縹緲,皆從先天無極吐清芬。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綠楊綠柳,條條渾如玉線。時聞黃鶴鳴臬,每見青鸞翔舞;紅塵絕跡,無非是仙子仙童來往。玉戶常關,不許凡夫凡客閑窺;正是:無上至尊行樂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取名金鼇島,揮手建立了碧遊宮,在上麵繼續講他的上清仙法。原本東海之上最為出名的乃是蓬萊、方丈、瀛洲三大仙島,不過這三大仙島雖然名為島嶼,實則麵積廣大,已經可算是小塊的大陸了。其上居住海外散修眾多,卻是不宜作為聖人洞府。


    相比於老子和元始所收的弟子數量,通天教主這裏可就顯得氣派的多了。除了大弟子長耳定光仙,又陸續收了入室弟子有那麽十幾位,其中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金箍仙、毗蘆仙、烏雲仙、金牙仙、虯首仙、靈牙仙、趙公明、雲霄、碧霄、瓊簫、羅宣等,記名弟子一大堆。每日在金鼇島之上講解大道,聲勢一時無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長耳定光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天邀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天邀明月並收藏洪荒之長耳定光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