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年,四月,定州。
宇文洛生從鮮於修禮的大帳內出來,他剛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帶領本部人馬去截擊正在路上的平叛官軍。
宇文洛生嘴角掛著一絲微笑,心中充滿了期待複仇的迫切感。
此時的宇文洛生,再也不是兩年前年少輕狂負俠任氣的宇文三少,他現在是鮮於修禮麾下的鐵血先鋒,鮮卑宇文部的洛生王。
就在幾個月前,他還自認為是大魏的子民,甚至以朝廷功臣自居。畢竟,他曾經和父兄一起,在武川南河襲殺了叛軍副帥衛可孤,除掉了破六韓拔陵的左膀右臂。南河之戰成為六鎮平叛的重要轉折點,但宇文一家也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宇文洛生的大哥宇文顥英勇戰死殉國。
可是朝廷卻沒有任何領情和褒獎的表示。
南河之戰後,由於當時北方諸鎮仍在叛軍手中,父親宇文肱為防止遭到報複,便帶領鮮卑宇文部離開武川南下避難,獨孤如願一家也跟他們一路同行。宇文部的人數很多,路上走走停停,數月之後才走到定州的博陵境內。宇文肱也曾找朝廷申報戰功,請求妥善安置自己的族人。但當時朝廷正在忙於調集資源糧草平叛,沒有給予宇文部應得的獎勵,隻是讓他們先在博陵附近暫駐。幾個月後,於瑾和元淵平定六鎮叛亂,朝廷將投降的鎮民安置到河北,定州也是主要的安置地,宇文部便又跟六鎮鎮民雜居在一起。
朝廷自以為叛亂已經平定,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便將宇文肱一家的功勞拋到一邊,不再區分功過。反正都是六鎮鎮民,當初有沒有叛亂也說不清楚,一視同仁處理起來比較方便。
之後河北地區出現天災,六鎮鎮民饑寒交迫變成流民,鮮卑宇文部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向朝廷請糧沒人理,很多人也不得不跟著其他鎮民一起流亡。宇文肱父子滿腔憤懣,卻又無可奈何。
三個月前,正值正月時節,天寒地凍,連作為族長的宇文肱一家都已經衣食無著過不下去了。這時突然聽說在定州西北的左人城有個叫鮮於修禮的北鎮鎮民舉旗造反了,這幫人搶了不少糧食,凡是前來投奔的都給分糧。
宇文肱跟幾個兒子商量了一下,反正快餓死了,先去搞點糧食再考慮後麵的事情吧。
於是宇文肱和宇文連帶著家中的老幼婦孺,連同部落內可以立刻跟著出發的族人作為第一批先走,宇文洛生、宇文泰和獨孤如願則留下來等其他族人聚齊了之後再出發。
就在宇文肱帶著衣衫襤褸的人群剛剛走過冰封的唐河,到達定州州城附近的時候,迎麵正遇上一隊定州的官軍。當時定州刺史還是元固,他為防止流民聚集,經常派官兵出城截擊趕往左人城的流民隊伍。
官軍的領隊軍官一見又有一群流民過來,而且看起來老幼間雜沒有什麽戰鬥力,心中大喜,這下又可以邀功了。領隊一聲令下,官軍人馬蜂擁而上,直接殺奔宇文肱的隊伍。按規矩男的一律砍殺,婦幼則活捉入城。
宇文肱一看陣勢就知道解釋沒用,隻好跟二兒子宇文連一起領著部眾倉促迎戰。奈何眾人連日饑寒沒有任何戰鬥力,很快就被官軍擊潰,宇文肱和宇文連當場戰死,家中的婦幼均被官軍俘虜。
幾個逃出來的族人趕回博陵,將消息通知了還沒有出發的宇文洛生。宇文洛生悲痛欲絕,現在宇文一家父兄五人,三人已歿,隻剩下他和幼弟宇文泰,而且大嫂閻氏和侄子宇文護、二嫂賀拔氏和侄子宇文元寶、自己的老婆紇幹氏和兒子宇文菩提都落到了官軍手中,現在生死未卜。宇文洛生本欲馬上率領大家去攻打定州救回一家老小,但被獨孤如願給按住了。定州城高兵眾,現在部落裏這點兒人過去純粹是送死。
宇文洛生冷靜下來,想想也是,現在父兄已經不在了,自己就是一族之長,不能意氣用事做無謂的犧牲。現在大仇未報,幼弟還需要照顧,被俘的家眷也需要解救,估計隻有借助鮮於修禮的幫助才能成事。於是他強忍著悲痛,將剩下的族人聚集起來,組織大家繼續北上。
為確保安全,這次他們趁夜出發,走的都是偏僻的小路,終於避開了官軍,安全到達左人城。
鮮於修禮久聞宇文一家的大名,此刻看到宇文洛生帥眾趕過來投奔,非常高興。他也知道了宇文肱和宇文連戰死的消息,安慰了宇文洛生一番,讓宇文洛生仍舊統帥宇文部,另外還調撥的很多人馬輜重予以支持。
宇文洛生本人任俠大度,喜歡結交各路豪傑,在武川的時候就是少年圈子裏的老大,流民之中有很多人聽說宇文洛生來了,都紛紛投到他的帳下,加上鮮於修禮的支持,宇文洛生很快就組織起一隻戰鬥力很強的部隊,他的部眾也不再稱他為宇文三少,而是改稱洛生王。
宇文洛生複仇心切,帶領自己的隊伍多次出擊,把定州的官軍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輕易出城打秋風了。
但他一直沒有得到被俘家眷的信息。
終於有一天,宇文洛生得知從唐城過來一隊官兵,人數不太多,看樣子是押送俘虜的,當時心中一動,不知道自己的家眷會不會也在其中。宇文洛生料定由唐城到洛陽會經過定州城南,便率兵提前駐紮在附近。不久,果然發現一隊官兵押著很多俘虜在城外經過,當晚也沒有進城,就在城外紮營夜宿。
宇文洛生擔心晚上劫營會誤傷俘虜,便決定明日天亮再行動。當晚,突然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女子自稱是宇文家的仆人,要見宇文洛生。宇文洛生命人讓她進來,見麵之後頓時眼前一亮,原來是大嫂賀拔氏身邊的一個女仆,因為是柔然人,平時都叫她茹茹奴。茹茹奴跟宇文洛生說,宇文家的家眷果然都在這隊人馬中,她是晚上看到宇文洛生營中的燈火,跟賀拔氏打了招呼,偷偷逃跑出來送信的。
宇文洛生聽聞兩位嫂子兩個侄子以及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在眼前,心中大喜過望。第二天天剛亮,便領軍襲擊官軍隊伍。官軍人少,擋不住宇文洛生的凶猛進攻,很快就被殺散,宇文家的家眷以及其他六七十名俘虜都被成功解救出來。
宇文洛生將家眷交給幼弟宇文泰照顧,從此之後便再無掛念,開始一心一意協助鮮於修禮對抗官軍。定州刺史換成楊津之後,防守得頗為嚴密,宇文洛生見無法強攻,便建議鮮於修禮采取圍城消耗方法,讓叛軍首領毛普賢和元洪業等人負責包圍定州,自己則領兵橫掃定州境內其他地區的官軍,切斷定州城同外界的聯係。
宇文洛生早就知道了朝廷派長孫稚和元琛共領兵北上的消息,這邊也做好了對戰的準備,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官軍磨磨蹭蹭的還在路上。
宇文洛生派人了解了一下,原來長孫稚和元琛這倆搭檔之間的配合出現了問題。
長孫稚和元琛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合作,他倆去年在淮南的時候曾經做過搭檔。那時南梁的豫州刺史裴邃出兵攻打北魏,一路攻城掠地,把北魏打得落花流水。長孫稚當時是揚州刺史,據守壽陽抵抗南梁的進攻。北魏派元琛領兵來支援,但元琛憚於裴邃的威名,躲在城父好幾個月不敢出戰,後來北魏政府沒辦法,派廷尉少卿崔孝芬拿著刀去逼著元琛出戰,元琛無奈,硬著頭皮領兵到了壽陽。結果到了壽陽之後,元琛不知受了什麽刺激頭腦發熱又要馬上出兵決戰,長孫稚認為那些天連日大雨,外麵情況不明,不適合出兵。元琛不聽,堅持非要打不可,你不去我自己去。長孫稚無奈,對方畢竟是王爺,出了問題不好交代,隻好同意一起出兵。結果元琛輕敵冒進,中了裴邃的埋伏,被幹掉一萬多人,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元琛一見情況不對,也不管大軍了,一溜煙逃回壽陽城,長孫稚領兵勉力殿後,好歹沒有全軍覆沒。打了敗仗之後,元琛不但不做反省,反把所有責任都扣到長孫稚的頭上,長孫稚也不是受氣之人,同元琛據理力爭,兩人從此就結了梁子。
這次北討鮮於修禮,本來是任命長孫稚為大都督,元琛作為副手。結果沒多久又翻轉了,變成元琛是大都督,長孫稚成了副手。長孫稚知道肯定是元琛在後麵偷偷搞了鬼。其實做副手也沒啥,但是元琛這個家夥智商為零,百無一用,讓他來做決策不輸都見鬼了。而且元琛度量狹小,這次再趁機給自己下個套就更麻煩了。於是長孫稚趕緊命令大軍停下來,自己給朝廷寫了個奏折,說我跟元琛在淮南的時候就有矛盾,不想受他的節製,請朝廷再考慮下人選安排,否則配合可能會有問題。
胡太後沒理這個茬,安排你幹啥就幹啥,別太多廢話。
長孫稚見朝廷沒有反應,已經隱約預感到這次出兵的結果不太妙。
果然,到了滹沱河之後,長孫稚本想休整一下,調查一下叛軍的形勢再部署進攻方案。結果元琛不同意,催促他馬上出兵別磨蹭。
軍令如山,長孫稚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領兵過河繼續前進。
宇文洛生聽聞相關情報後心中大喜,將帥不和乃軍之大忌,看來這場仗有相當大的獲勝把握。現在長孫稚已到滹沱河北岸,如果等元琛再過來兩軍會合就不好打了,不如趁著他們鬧矛盾的機會,先吃掉長孫稚的部隊,估計元琛肯定不會出手幫忙。
於是宇文洛生率軍埋伏在五鹿附近,出其不意對長孫稚的軍隊發起攻擊。宇文洛生本人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將心中的仇恨都發泄到官軍身上。長孫稚的部隊長途勞累,又不清楚周邊情況,很快就出現頹勢。元琛果然在滹沱河南岸坐視不救,最終官軍大敗,死傷無數,狼狽撤退到定州西南。
消息傳回洛陽,胡太後大怒,她不管是元琛的責任還是長孫稚的責任,打了敗仗就都是廢物,倆人同時免職查辦,平叛大軍就地暫駐,等待下一步安排。
幹淨利落地擊敗官軍,宇文洛生名聲大震。至此之後,無論官軍還是叛軍,都知道鮮於修禮手下有個洛生王,超級能打超級厲害,見到最好躲著走。
宇文洛生從鮮於修禮的大帳內出來,他剛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帶領本部人馬去截擊正在路上的平叛官軍。
宇文洛生嘴角掛著一絲微笑,心中充滿了期待複仇的迫切感。
此時的宇文洛生,再也不是兩年前年少輕狂負俠任氣的宇文三少,他現在是鮮於修禮麾下的鐵血先鋒,鮮卑宇文部的洛生王。
就在幾個月前,他還自認為是大魏的子民,甚至以朝廷功臣自居。畢竟,他曾經和父兄一起,在武川南河襲殺了叛軍副帥衛可孤,除掉了破六韓拔陵的左膀右臂。南河之戰成為六鎮平叛的重要轉折點,但宇文一家也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宇文洛生的大哥宇文顥英勇戰死殉國。
可是朝廷卻沒有任何領情和褒獎的表示。
南河之戰後,由於當時北方諸鎮仍在叛軍手中,父親宇文肱為防止遭到報複,便帶領鮮卑宇文部離開武川南下避難,獨孤如願一家也跟他們一路同行。宇文部的人數很多,路上走走停停,數月之後才走到定州的博陵境內。宇文肱也曾找朝廷申報戰功,請求妥善安置自己的族人。但當時朝廷正在忙於調集資源糧草平叛,沒有給予宇文部應得的獎勵,隻是讓他們先在博陵附近暫駐。幾個月後,於瑾和元淵平定六鎮叛亂,朝廷將投降的鎮民安置到河北,定州也是主要的安置地,宇文部便又跟六鎮鎮民雜居在一起。
朝廷自以為叛亂已經平定,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便將宇文肱一家的功勞拋到一邊,不再區分功過。反正都是六鎮鎮民,當初有沒有叛亂也說不清楚,一視同仁處理起來比較方便。
之後河北地區出現天災,六鎮鎮民饑寒交迫變成流民,鮮卑宇文部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向朝廷請糧沒人理,很多人也不得不跟著其他鎮民一起流亡。宇文肱父子滿腔憤懣,卻又無可奈何。
三個月前,正值正月時節,天寒地凍,連作為族長的宇文肱一家都已經衣食無著過不下去了。這時突然聽說在定州西北的左人城有個叫鮮於修禮的北鎮鎮民舉旗造反了,這幫人搶了不少糧食,凡是前來投奔的都給分糧。
宇文肱跟幾個兒子商量了一下,反正快餓死了,先去搞點糧食再考慮後麵的事情吧。
於是宇文肱和宇文連帶著家中的老幼婦孺,連同部落內可以立刻跟著出發的族人作為第一批先走,宇文洛生、宇文泰和獨孤如願則留下來等其他族人聚齊了之後再出發。
就在宇文肱帶著衣衫襤褸的人群剛剛走過冰封的唐河,到達定州州城附近的時候,迎麵正遇上一隊定州的官軍。當時定州刺史還是元固,他為防止流民聚集,經常派官兵出城截擊趕往左人城的流民隊伍。
官軍的領隊軍官一見又有一群流民過來,而且看起來老幼間雜沒有什麽戰鬥力,心中大喜,這下又可以邀功了。領隊一聲令下,官軍人馬蜂擁而上,直接殺奔宇文肱的隊伍。按規矩男的一律砍殺,婦幼則活捉入城。
宇文肱一看陣勢就知道解釋沒用,隻好跟二兒子宇文連一起領著部眾倉促迎戰。奈何眾人連日饑寒沒有任何戰鬥力,很快就被官軍擊潰,宇文肱和宇文連當場戰死,家中的婦幼均被官軍俘虜。
幾個逃出來的族人趕回博陵,將消息通知了還沒有出發的宇文洛生。宇文洛生悲痛欲絕,現在宇文一家父兄五人,三人已歿,隻剩下他和幼弟宇文泰,而且大嫂閻氏和侄子宇文護、二嫂賀拔氏和侄子宇文元寶、自己的老婆紇幹氏和兒子宇文菩提都落到了官軍手中,現在生死未卜。宇文洛生本欲馬上率領大家去攻打定州救回一家老小,但被獨孤如願給按住了。定州城高兵眾,現在部落裏這點兒人過去純粹是送死。
宇文洛生冷靜下來,想想也是,現在父兄已經不在了,自己就是一族之長,不能意氣用事做無謂的犧牲。現在大仇未報,幼弟還需要照顧,被俘的家眷也需要解救,估計隻有借助鮮於修禮的幫助才能成事。於是他強忍著悲痛,將剩下的族人聚集起來,組織大家繼續北上。
為確保安全,這次他們趁夜出發,走的都是偏僻的小路,終於避開了官軍,安全到達左人城。
鮮於修禮久聞宇文一家的大名,此刻看到宇文洛生帥眾趕過來投奔,非常高興。他也知道了宇文肱和宇文連戰死的消息,安慰了宇文洛生一番,讓宇文洛生仍舊統帥宇文部,另外還調撥的很多人馬輜重予以支持。
宇文洛生本人任俠大度,喜歡結交各路豪傑,在武川的時候就是少年圈子裏的老大,流民之中有很多人聽說宇文洛生來了,都紛紛投到他的帳下,加上鮮於修禮的支持,宇文洛生很快就組織起一隻戰鬥力很強的部隊,他的部眾也不再稱他為宇文三少,而是改稱洛生王。
宇文洛生複仇心切,帶領自己的隊伍多次出擊,把定州的官軍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輕易出城打秋風了。
但他一直沒有得到被俘家眷的信息。
終於有一天,宇文洛生得知從唐城過來一隊官兵,人數不太多,看樣子是押送俘虜的,當時心中一動,不知道自己的家眷會不會也在其中。宇文洛生料定由唐城到洛陽會經過定州城南,便率兵提前駐紮在附近。不久,果然發現一隊官兵押著很多俘虜在城外經過,當晚也沒有進城,就在城外紮營夜宿。
宇文洛生擔心晚上劫營會誤傷俘虜,便決定明日天亮再行動。當晚,突然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女子自稱是宇文家的仆人,要見宇文洛生。宇文洛生命人讓她進來,見麵之後頓時眼前一亮,原來是大嫂賀拔氏身邊的一個女仆,因為是柔然人,平時都叫她茹茹奴。茹茹奴跟宇文洛生說,宇文家的家眷果然都在這隊人馬中,她是晚上看到宇文洛生營中的燈火,跟賀拔氏打了招呼,偷偷逃跑出來送信的。
宇文洛生聽聞兩位嫂子兩個侄子以及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在眼前,心中大喜過望。第二天天剛亮,便領軍襲擊官軍隊伍。官軍人少,擋不住宇文洛生的凶猛進攻,很快就被殺散,宇文家的家眷以及其他六七十名俘虜都被成功解救出來。
宇文洛生將家眷交給幼弟宇文泰照顧,從此之後便再無掛念,開始一心一意協助鮮於修禮對抗官軍。定州刺史換成楊津之後,防守得頗為嚴密,宇文洛生見無法強攻,便建議鮮於修禮采取圍城消耗方法,讓叛軍首領毛普賢和元洪業等人負責包圍定州,自己則領兵橫掃定州境內其他地區的官軍,切斷定州城同外界的聯係。
宇文洛生早就知道了朝廷派長孫稚和元琛共領兵北上的消息,這邊也做好了對戰的準備,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官軍磨磨蹭蹭的還在路上。
宇文洛生派人了解了一下,原來長孫稚和元琛這倆搭檔之間的配合出現了問題。
長孫稚和元琛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合作,他倆去年在淮南的時候曾經做過搭檔。那時南梁的豫州刺史裴邃出兵攻打北魏,一路攻城掠地,把北魏打得落花流水。長孫稚當時是揚州刺史,據守壽陽抵抗南梁的進攻。北魏派元琛領兵來支援,但元琛憚於裴邃的威名,躲在城父好幾個月不敢出戰,後來北魏政府沒辦法,派廷尉少卿崔孝芬拿著刀去逼著元琛出戰,元琛無奈,硬著頭皮領兵到了壽陽。結果到了壽陽之後,元琛不知受了什麽刺激頭腦發熱又要馬上出兵決戰,長孫稚認為那些天連日大雨,外麵情況不明,不適合出兵。元琛不聽,堅持非要打不可,你不去我自己去。長孫稚無奈,對方畢竟是王爺,出了問題不好交代,隻好同意一起出兵。結果元琛輕敵冒進,中了裴邃的埋伏,被幹掉一萬多人,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元琛一見情況不對,也不管大軍了,一溜煙逃回壽陽城,長孫稚領兵勉力殿後,好歹沒有全軍覆沒。打了敗仗之後,元琛不但不做反省,反把所有責任都扣到長孫稚的頭上,長孫稚也不是受氣之人,同元琛據理力爭,兩人從此就結了梁子。
這次北討鮮於修禮,本來是任命長孫稚為大都督,元琛作為副手。結果沒多久又翻轉了,變成元琛是大都督,長孫稚成了副手。長孫稚知道肯定是元琛在後麵偷偷搞了鬼。其實做副手也沒啥,但是元琛這個家夥智商為零,百無一用,讓他來做決策不輸都見鬼了。而且元琛度量狹小,這次再趁機給自己下個套就更麻煩了。於是長孫稚趕緊命令大軍停下來,自己給朝廷寫了個奏折,說我跟元琛在淮南的時候就有矛盾,不想受他的節製,請朝廷再考慮下人選安排,否則配合可能會有問題。
胡太後沒理這個茬,安排你幹啥就幹啥,別太多廢話。
長孫稚見朝廷沒有反應,已經隱約預感到這次出兵的結果不太妙。
果然,到了滹沱河之後,長孫稚本想休整一下,調查一下叛軍的形勢再部署進攻方案。結果元琛不同意,催促他馬上出兵別磨蹭。
軍令如山,長孫稚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領兵過河繼續前進。
宇文洛生聽聞相關情報後心中大喜,將帥不和乃軍之大忌,看來這場仗有相當大的獲勝把握。現在長孫稚已到滹沱河北岸,如果等元琛再過來兩軍會合就不好打了,不如趁著他們鬧矛盾的機會,先吃掉長孫稚的部隊,估計元琛肯定不會出手幫忙。
於是宇文洛生率軍埋伏在五鹿附近,出其不意對長孫稚的軍隊發起攻擊。宇文洛生本人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將心中的仇恨都發泄到官軍身上。長孫稚的部隊長途勞累,又不清楚周邊情況,很快就出現頹勢。元琛果然在滹沱河南岸坐視不救,最終官軍大敗,死傷無數,狼狽撤退到定州西南。
消息傳回洛陽,胡太後大怒,她不管是元琛的責任還是長孫稚的責任,打了敗仗就都是廢物,倆人同時免職查辦,平叛大軍就地暫駐,等待下一步安排。
幹淨利落地擊敗官軍,宇文洛生名聲大震。至此之後,無論官軍還是叛軍,都知道鮮於修禮手下有個洛生王,超級能打超級厲害,見到最好躲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