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亂世,打仗仿佛是家常便飯。
易禾上幾日還在想,馬上夏天就過完了,秋殺來臨之前若無有起事,想必今年就能安安穩穩地過去。
可沒想到戰鼓鐵騎還是比第一場秋雨來得更早。
幼年時候,她對兵戎之事不怎麽了解。
前線自有驍勇良將抵擋千軍萬馬,隻要沒有兵敗,人們就不必驚惶。
後來進學讀了些書,才知道連天烽火的殘酷。
且先不論仗打不打得贏,大軍一動就是嘩啦啦的銀錢。
糧草兵器武備不說,千裏跋涉活人去,馬革裹屍枯骨還。
若打贏了,可保暫時無虞。
若打輸了,就是滿目瘡痍,殘垣斷壁。
無論成敗,最終戰死的將士們隻會變成征伐之禮上的一串數字。
名字比屍體消散得還要快。
所以司馬瞻這句“要出遠門”,讓她一下生出許多傷感。
“若有戰事,殿下必定凱旋。”
此時除了順意的話,她也說不出別的。
“還有呢?”
易禾默默搖了搖頭,還能有什麽。
她希望氐人不來襄陽,她希望不要打仗,可這話說出去有什麽趣兒呢?
……
司馬瞻問出去的話半天沒有動靜,臉色冷得仿佛能掉下冰碴。
易禾想了想,好像是落下些什麽。
“殿下……當心自己的安危……”
司馬瞻應聲回她:“本王一定。”
易禾見他霜雪之色瞬間化開,便知道這話答對了。
耳邊有窸窣之聲,司馬瞻從懷裏掏出一個冊子來。
易禾乍看之下,覺得有些眼熟。
接過去翻了翻,原是她之前在冀州時寫的一些詩文和策論。
大約是十一二歲時所寫,十分稚拙可笑。
“大人當年小小年紀,一手策論就寫得清放練達,字跡也汪洋肆意,現在隻做個禮官,實在屈才。”
易禾正想著如何謙虛一番,抬頭卻撞見司馬瞻帶了些審視的眼神。
一汪幽潭,深不見底。
她驀地想起來,她曾在司馬瞻封王時給他寫過一封賀表。
那時候他就見過自己的字跡。
……
說起寫字,當年父親在世家子弟中就以書畫見長,是以她自小就喜歡臨他的字帖。
經年累月下來,沒有練就父親喜歡的行楷二體,倒是將他的筆跡學了個十足十。
所以她才敢代筆給先帝上疏。
可是自從她入仕之後,為免陛下瞧出破綻,還是換了個筆法。
其實也算不得筆法,隻是她不循章法胡亂寫就而已。
隨意執筆落墨,既能寫得極快,又能寫得叫人認不出。
這麽多年,除了陛下和同僚嫌棄,倒是一直沒被懷疑過。
而今司馬瞻特意將這份冊子親手交給她。
必定是存了猜忌她的心思了。
她笑了笑:“是下官少時所寫,讓殿下見笑。”
司馬瞻還是一眨不眨地看著她,“本王想留下,不知大人是否同意?”
易禾訕訕:“自然。”
已經在他手裏了,說不同意好像也沒什麽用。
至於說猜忌,好像自打司馬瞻回京後,他對自己的猜忌就沒停止過。
罷,隻要不逼問她就行。
……
待中堂內隻剩司馬瞻一人時,裴行才從外頭進了門。
他將燈掌上,又看了看外麵的天色。
“殿下,今晚可能又要下雨了。”
“嗯。”
司馬瞻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您路上顛簸了好幾天,還是早些歇著吧。”
裴行將幾貼膏方擱在案上,準備離開時,不意發現了那本冊子。
他隨手翻開看了看。
隻看了一眼,他就出口讚了句:“好字。”
而後發現了上麵懸針纂體的私印,不禁又叫了一聲。
“殿下,這是易大人寫的?”
司馬瞻還在呆坐著,隻木訥地點頭應了一句:“是。”
裴行見過易禾的字跡,至今對那封狗爬一樣的賀表印象深刻。
隻是他見司馬瞻神色不對,也沒有提起。
“仿佛易大人身上的秘密還有很多。”
司馬瞻回過神來:“你指什麽?”
“屬下的意思是,殿下自從回京跟易大人接觸以來,仿佛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發現些他不對勁的地方。”
“所以,殿下一點都不防備?”
司馬瞻將文冊從他手中抽出來,起身去了書房。
裴行在後頭跟著。
司馬瞻有些不耐煩:“你倒說說,本王要防備他什麽?”
“那屬下哪兒知道,屬下隻知道殿下向來心細如發洞若觀火,卻不懂為何偏偏在易大人身上,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私情屬下自然懂,可是什麽情也大不過坦誠相待。”
“隻是替殿下不值。”
裴行見司馬瞻沒生氣,索性將心裏話一股腦全說了出來。
“屬下雖不是斷袖,卻也知道這跟兒女之情並無二致。”
“可是隔著這麽多秘密的兩個人,如何能走到一起呢。”
司馬瞻眼睛盯著燈上撲朔的火苗,也長長地歎了口氣。
“殿下興許沒聽過外頭的一些閑話。”
“說說。”
“殿下不擔心他隻為替自己在京中尋個靠山,對殿下隻有利用不講私情?”
“隨他,別的呢?”
“也不曾想過萬一他是個異黨或細作,但憑姿色俘獲殿下,再謀而殺之?”
司馬瞻脫口道:“也隨他,有沒有新鮮的?”
裴行頓時哽住:
“這些您都不在意,那也不剩什麽了……”
“哦,還有那冊子上他寫的詩,屬下雖然讀書不多,但也能看出來那是幾首情詩。”
“小小年紀就開始四處留情……”
司馬瞻皺眉打斷他:“你確實讀書不多,屁話倒是多。”
那幾首詩並非是寫給某個人的,而是他看罷惑溺之後,對荀粲夫妻二人的愛情有感而抒的。
裴行被罵了一頓,看起來也不欲辯解。
“反正殿下記住一句話。”
“擅作情詩者,多是負心人。”
這句是他蹬著門檻說的,看司馬瞻的神色,他怕再躲晚一步,就要被殿下抽鞭子。
易禾上幾日還在想,馬上夏天就過完了,秋殺來臨之前若無有起事,想必今年就能安安穩穩地過去。
可沒想到戰鼓鐵騎還是比第一場秋雨來得更早。
幼年時候,她對兵戎之事不怎麽了解。
前線自有驍勇良將抵擋千軍萬馬,隻要沒有兵敗,人們就不必驚惶。
後來進學讀了些書,才知道連天烽火的殘酷。
且先不論仗打不打得贏,大軍一動就是嘩啦啦的銀錢。
糧草兵器武備不說,千裏跋涉活人去,馬革裹屍枯骨還。
若打贏了,可保暫時無虞。
若打輸了,就是滿目瘡痍,殘垣斷壁。
無論成敗,最終戰死的將士們隻會變成征伐之禮上的一串數字。
名字比屍體消散得還要快。
所以司馬瞻這句“要出遠門”,讓她一下生出許多傷感。
“若有戰事,殿下必定凱旋。”
此時除了順意的話,她也說不出別的。
“還有呢?”
易禾默默搖了搖頭,還能有什麽。
她希望氐人不來襄陽,她希望不要打仗,可這話說出去有什麽趣兒呢?
……
司馬瞻問出去的話半天沒有動靜,臉色冷得仿佛能掉下冰碴。
易禾想了想,好像是落下些什麽。
“殿下……當心自己的安危……”
司馬瞻應聲回她:“本王一定。”
易禾見他霜雪之色瞬間化開,便知道這話答對了。
耳邊有窸窣之聲,司馬瞻從懷裏掏出一個冊子來。
易禾乍看之下,覺得有些眼熟。
接過去翻了翻,原是她之前在冀州時寫的一些詩文和策論。
大約是十一二歲時所寫,十分稚拙可笑。
“大人當年小小年紀,一手策論就寫得清放練達,字跡也汪洋肆意,現在隻做個禮官,實在屈才。”
易禾正想著如何謙虛一番,抬頭卻撞見司馬瞻帶了些審視的眼神。
一汪幽潭,深不見底。
她驀地想起來,她曾在司馬瞻封王時給他寫過一封賀表。
那時候他就見過自己的字跡。
……
說起寫字,當年父親在世家子弟中就以書畫見長,是以她自小就喜歡臨他的字帖。
經年累月下來,沒有練就父親喜歡的行楷二體,倒是將他的筆跡學了個十足十。
所以她才敢代筆給先帝上疏。
可是自從她入仕之後,為免陛下瞧出破綻,還是換了個筆法。
其實也算不得筆法,隻是她不循章法胡亂寫就而已。
隨意執筆落墨,既能寫得極快,又能寫得叫人認不出。
這麽多年,除了陛下和同僚嫌棄,倒是一直沒被懷疑過。
而今司馬瞻特意將這份冊子親手交給她。
必定是存了猜忌她的心思了。
她笑了笑:“是下官少時所寫,讓殿下見笑。”
司馬瞻還是一眨不眨地看著她,“本王想留下,不知大人是否同意?”
易禾訕訕:“自然。”
已經在他手裏了,說不同意好像也沒什麽用。
至於說猜忌,好像自打司馬瞻回京後,他對自己的猜忌就沒停止過。
罷,隻要不逼問她就行。
……
待中堂內隻剩司馬瞻一人時,裴行才從外頭進了門。
他將燈掌上,又看了看外麵的天色。
“殿下,今晚可能又要下雨了。”
“嗯。”
司馬瞻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您路上顛簸了好幾天,還是早些歇著吧。”
裴行將幾貼膏方擱在案上,準備離開時,不意發現了那本冊子。
他隨手翻開看了看。
隻看了一眼,他就出口讚了句:“好字。”
而後發現了上麵懸針纂體的私印,不禁又叫了一聲。
“殿下,這是易大人寫的?”
司馬瞻還在呆坐著,隻木訥地點頭應了一句:“是。”
裴行見過易禾的字跡,至今對那封狗爬一樣的賀表印象深刻。
隻是他見司馬瞻神色不對,也沒有提起。
“仿佛易大人身上的秘密還有很多。”
司馬瞻回過神來:“你指什麽?”
“屬下的意思是,殿下自從回京跟易大人接觸以來,仿佛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發現些他不對勁的地方。”
“所以,殿下一點都不防備?”
司馬瞻將文冊從他手中抽出來,起身去了書房。
裴行在後頭跟著。
司馬瞻有些不耐煩:“你倒說說,本王要防備他什麽?”
“那屬下哪兒知道,屬下隻知道殿下向來心細如發洞若觀火,卻不懂為何偏偏在易大人身上,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私情屬下自然懂,可是什麽情也大不過坦誠相待。”
“隻是替殿下不值。”
裴行見司馬瞻沒生氣,索性將心裏話一股腦全說了出來。
“屬下雖不是斷袖,卻也知道這跟兒女之情並無二致。”
“可是隔著這麽多秘密的兩個人,如何能走到一起呢。”
司馬瞻眼睛盯著燈上撲朔的火苗,也長長地歎了口氣。
“殿下興許沒聽過外頭的一些閑話。”
“說說。”
“殿下不擔心他隻為替自己在京中尋個靠山,對殿下隻有利用不講私情?”
“隨他,別的呢?”
“也不曾想過萬一他是個異黨或細作,但憑姿色俘獲殿下,再謀而殺之?”
司馬瞻脫口道:“也隨他,有沒有新鮮的?”
裴行頓時哽住:
“這些您都不在意,那也不剩什麽了……”
“哦,還有那冊子上他寫的詩,屬下雖然讀書不多,但也能看出來那是幾首情詩。”
“小小年紀就開始四處留情……”
司馬瞻皺眉打斷他:“你確實讀書不多,屁話倒是多。”
那幾首詩並非是寫給某個人的,而是他看罷惑溺之後,對荀粲夫妻二人的愛情有感而抒的。
裴行被罵了一頓,看起來也不欲辯解。
“反正殿下記住一句話。”
“擅作情詩者,多是負心人。”
這句是他蹬著門檻說的,看司馬瞻的神色,他怕再躲晚一步,就要被殿下抽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