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出,大漢方麵早知北周定會出兵並州,因此早就在作著準備了。


    可這等消息對於並州聯軍來說,無疑於晴天霹靂一般,尤其是三十萬大軍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是三十萬烏合之眾也就算了,可北周不是,人家的大軍可謂是像模像樣。


    要兵有兵,要將有將,糧草物資又不計其數。


    論人數,整整三十萬,這放在哪一國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論將領,人家選出了整整三十名萬夫長,聽說個個都是武藝超群之輩。


    朱肜、毛當、石越、徐成、竇衝、蔡佑、梁睿、陳安、北宮純、魯爽!


    這十人乃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不是文韜武略之輩,就是武勇蓋世之人。


    雖然都是一群無名之輩,但能從三十萬人裏脫穎而出,他們又有哪一個會差了?


    事實上,這些人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在曆史上確實都是一個時代的名將!


    朱肜(生卒年不詳),一作朱彤,京兆郡人,前秦時期名將、軍事家、政治家。


    朱肜有經世之才、佐時之略,初與王猛齊名。


    建元年間,朱肜隨西縣侯—苻雅、行唐公—苻洛滅亡前仇池國、代國。


    率軍攻占東晉的梁益二州,俘虜東晉大臣—周虓,使東晉孝武帝驚懼萬分。


    多次直言勸誡苻堅,亦是宣昭帝—苻堅的心腹大臣,在秦晉外交上屬主戰派。


    ………


    毛當(?~383年),武都郡人,前秦時期名將,與石越齊名為秦之驍將。


    建元九年(373年),毛當、徐成、王統等人奪取東晉的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等地全都歸附於前秦,苻堅任毛當鎮守漢中。


    建元十五年(379年),毛當等率軍二萬從襄陽東進,與俱難等會合後攻打淮河以南地區。


    毛當率二萬騎兵擊毛安之四萬精銳,兵鋒直抵堂邑,晉軍望風而逃,後來毛當鎮守彭城。


    建元十六年(380年),毛當鎮守許昌。


    建元十九年(383年),慕容鳳等率眾歸附丁零人—翟斌,平原公—苻暉派遣毛當討伐叛軍。


    翟斌、慕容鳳大敗前秦軍隊,毛當戰死沙場,諡號為武。


    ………


    石越(?~384年),始平郡人,前秦時期大臣。


    石越驍勇善戰,有智勇之名,與毛當齊名為秦之驍將。


    建元十四年(378年),參與前秦攻襄陽之戰,攻占襄陽外城,致使名將桓衝不敢救援。


    建元十六年(380年),行唐公—苻洛造反,石越斬苻洛大將—平顏,鎮守龍城。


    建元十八年(382年),石越在朝會時力阻苻堅伐晉。


    建元十九年(383年),桓衝率眾北伐前秦,石越、慕容垂作為前鋒抵禦晉軍,以疑兵計擊退桓衝。


    建元二十年(384年),後燕禍亂關東,石越率軍討伐叛逆。


    因軍心動蕩,石越戰死沙場,慕容農將石越首級斬下,送於慕容垂。


    ………


    徐成(?~392年),安定郡人,前秦時期名將。


    建元年間,徐成隨軍攻滅前燕、討伐後仇池國,又參與前秦攻克巴蜀之戰。


    太初七年(392年),徐成等被後秦太子—姚興擅自殺害,姚萇聽說此事後非常生氣。


    ………


    竇衝(生卒年不詳),武都郡人,前秦時期名將、叛臣。


    建元十六年(380年),隨同呂光一起平定苻洛、苻重叛亂。


    建元二十年(384年),多次率軍攻打後秦、西燕,斬殺後秦宗室—姚尹買、姚元平,挫敗燕國宗室—慕容衝的攻勢。


    太初八年(393年),竇衝請求加封天水王,遭到高帝苻登拒絕。


    於是,反叛自立,自稱秦王,年號元光。


    延初元年(394年),竇衝逃奔汧川,為汧川氐族酋長—仇高所擒,押送後秦,後史料再無竇衝的記載。


    ………


    蔡佑,一作蔡佑,(506-559年),字承先,夏州高平人。


    北魏、西魏、北周將領,夏州刺史—蔡襲之子,賜姓大利稽氏。


    聰敏孝行,膂力過人,善於騎射。


    跟隨夏州刺史—宇文泰,從平侯莫陳悅,迎奉孝武帝。


    西魏建立後,屢次與東魏軍交戰。


    北周建立後,得到北周明帝信賴。


    武成元年,去世,諡號為莊。


    ………


    梁睿(531年-595年),字恃德,安定郡烏氏人,西魏到隋朝時期名將。


    梁睿乃是太尉—梁禦之子,生性聰敏,品行出眾。


    西魏時期,作為功臣之子,撫養於宮中。


    北周建立後,迎娶宜都公主,外放鎮守新安,期間數次擊退北齊進攻。


    大象二年(580年),平定王謙叛亂,威震蜀地,屢勸隨國公楊堅稱帝。


    梁睿作為周朝的舊臣,心中不安,遂多次申請回到朝廷,在征得同意後回到京師。


    隨後,又以身體不適為由在家中休養,不再與人交往。


    開皇十五年(595年),梁睿病病卒於洛陽,時年六十五。


    ………


    陳安(?~323年),隴西成紀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名將。


    陳安原為西晉南陽王—司馬模帳下都尉,勇猛異常,作戰時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平素厚待屬下將士,能夠與他們同甘共苦。


    司馬模死後,陳安投奔司馬模之子司馬保,受到司馬保的寵幸。


    後來,遭到司馬保部將—張春刺殺,陳安受傷逃回隴城。


    之後,又投降前趙、成漢。


    永昌元年(322年),陳安攻打成漢,攻克汧城。


    隴上氐族、羌族部落都歸附陳安,陳安擁兵十多萬,於是自稱大都督、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州牧、涼王。


    太寧元年(323年),陳安被前趙擊敗,並斬首。


    ………


    北宮純,複姓北宮,武威郡姑臧人,西晉末年名將。


    前涼張軌部將,千裏兩救洛陽,被傳為佳話。


    性格悍勇衝動,驍果善戰。


    曾經兩次帶兵拯救洛陽,打退匈奴漢國的進攻。


    永嘉之亂後,兵敗被俘,漢趙以為尚書。


    靳準作亂時,北宮純見機舉兵,保護東宮,兵敗被殺。


    ………


    魯爽(~454年),字女生,扶風郿人。


    南北朝時期劉宋大將,東晉鎮北將軍—魯宗之之孫、北魏寧南將軍—魯軌之子。


    少有武藝,精於騎射,號萬人敵。


    初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以為親隨武士,鎮守長社。


    後來,投靠宋文帝,曆經宋孝武帝即位,擁戴南郡王—劉義宣,起兵於壽陽。


    因為“飲酒過醉”,被薛安都刺倒,最終被範雙斬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