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趙雲成功擊殺蹋頓,幫助己方贏得了大戰的勝利。


    蹋頓死後,烏桓人群龍無首,當即就失去了最後的戰意。


    不過遊牧民族都是由一個個部落組成,雖然作為老大的蹋頓已經死了,但是其內部還是有許多首領的。


    現在大戰確實已經結束了,齊軍也取得了勝利,但烏桓人又該何去何從卻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齊軍這邊,趙雲自然是打算勸降烏桓人的,一但成功就能兵不血刃地全取塞北地區。


    然而這種事情還得等到高歡到來才能決定,畢竟高歡才是主公,作為大將的趙雲並不能夠逾越。


    對於烏桓人來說,此時的他們確實畏懼齊軍的兵鋒,但燕軍到來還是能夠改變很多事情的。


    因此,在蹋頓被斬殺後,烏桓人內部逐漸起了分歧。


    此時,齊軍駐紮在了柳城以南二十裏處,烏桓人則是退兵回到了柳城之內。


    作為要塞,柳城還是十分堅固的,且足夠容納二十萬之眾。


    在斬殺蹋頓之後,趙雲本可以下令繼續進攻烏桓人,可他並沒有這麽做。


    一方麵是齊軍的本錢不足,一共隻有三萬騎兵,再戰下去也隻會徒增傷亡。


    一方麵是烏桓人已經群龍無首,趙雲要的是他們投降,而非是製造屠殺。


    另一方麵是高歡率領的主力還未到來,沒有步兵的話,單靠騎兵也是不可能占據塞北的。


    因此,在初戰告捷之後,齊軍反而是就此駐紮了下來。


    反觀烏桓人方麵,雖然他們退回了柳城,但他們依舊不打算投降齊軍。


    一方麵是燕軍的援軍就要來了,到時候和齊軍之間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一方麵是烏桓人的家眷都在燕國腹地,一群大老爺們就算投降了又能怎樣?到時候家人們不都得完犢子嗎?


    另一方麵則是烏桓的各部首領各有心思,有人主張等待燕軍到來,有人主張據城死守。


    總之,雖然烏桓人群龍無首,但他們一個也沒想過要投降齊軍的。


    雖然今日一戰是烏桓人敗了,烏桓人也確實畏懼齊軍,但說到底他們的人數依舊占據著絕對的上風。


    換句話來說,齊軍雖然贏了,但並沒有將烏桓人給打服。


    再者,烏桓人早就依附於燕國了,事到如今又怎麽可能會服齊軍呢?


    總之一句話,齊軍的意圖打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實現,此次北伐也注定無功!


    要想讓烏桓人臣服,齊軍就必須要滅了燕國,至少也得一戰打得燕軍傷筋動骨才行。


    因此,在燕軍還沒有到來之前,齊軍的此次北伐就還沒有結束。


    隻可惜趙雲並不知道這些,此時的他想的隻是等待高歡大軍的到來,從而再處理烏桓人的問題。


    至於燕軍是否到來,說實話趙雲並不在意,就算來了也頂多再打一場就完了。


    齊軍鐵騎的訓練已經五年,現在趙雲身邊又有高昂、彭樂、田豫、田疇作幫手,因此趙雲對接下來的戰事可謂是信心十足。


    由此可見,趙雲作為大將確實是極好的,但也僅此而已了。


    古今為大將者,能夠百戰百勝為上上之選,若是再懂外交和政治就太牛掰了。


    趙雲是懂一點政治的,他深刻地知道大漢與異族之間誓不兩立,也知道要想打服一個民族絕非打幾場勝仗那麽簡單。


    然而趙雲並不清楚烏桓和燕國之間的關係,更不清楚燕國的戰略,甚至不知道高歡接下來也不會再朝柳城而來了。


    這就使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雖然趙雲等人苦苦等候,但依舊等不到高歡大軍的到來。


    反而是燕軍的前鋒即將到來,這一消息使得烏桓人士氣大振,齊軍騎兵也不得不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六萬燕軍主力,乃是全騎兵的陣容,共分為前中後三軍。


    其中,慕容翰擔任前軍主將,慕輿根擔任前軍副將。


    作為前軍,自然就是先鋒,因此慕容翰這支前軍先到也實屬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燕國的都城就在遼東襄平,而非在其他地方。


    這使得燕國大本營距離遼西近,而離塞北遠,也因此遼西其實要比塞北更加重要。


    可時間畢竟才過去沒幾天,現在燕國上下並不知道段部主力已經失敗,更不知道高歡已經率軍掉頭攻打遼西去了。


    在燕國高層看來,此次齊軍北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因此才會毫不猶豫地派出六萬援軍!


    現在的燕國已經有人口五六百萬,軍隊數十萬,不過其中真正仰仗的是十萬鐵騎。


    在這十萬鐵騎中,烏桓的兩萬、段部的四萬並不計算在內,因此燕軍在腹地還有四萬鐵騎存在。


    再者,十萬鐵騎被派出了六萬,也足以可見燕國對塞北的重視。


    雖然遼西距離遼東很近,甚至可以說是真正的屏障,但塞北卻也是通往燕國腹地的重要通道。


    對於燕國來說,遼西的重要性遠在塞北之上,因此這裏的防衛力量也更強。


    可凡事往往也存在著兩麵性,正因為遼西強而塞北弱,所以燕國上下這時還想不到高歡會膽子大到直接攻打遼西。


    再者,燕國上下也絕對想不到,十萬段部主力居然會輕易地敗給齊軍!


    總之,現在的一切都成了現在的樣子,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


    現在燕軍到來,對於趙雲來說,自然不可不戰!


    “將軍,燕軍不知死活來援,隻要我軍將之擊敗,回頭烏桓人必然歸附!待到主公到來,我軍又取得如此戰果,事後必是大功一件啊!”田豫說道。


    “聽聞燕軍目前隻來了兩萬,後麵還有四萬,我軍勢必要速戰速決。挫其銳氣,一戰打服,則我軍的威名定當震懾四方!”田疇說道。


    “將軍!我軍尚有兩萬五千騎,雖然柳城之中烏桓人多勢眾,但我軍隻需要留下一軍防備,主力與燕軍決戰即可!”高昂也獻策道。


    “哈哈,敖曹將軍所言深諳本將之心,看來將軍也有大將之才!好,既然如此,二位田將軍依舊率領本部看住烏桓人,以防他們出城增援!高將軍、彭將軍,我等率領主力出戰,此戰定要大獲全勝!”趙雲說道。


    “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