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徐州軍和豫州軍在戰場上結盟,雙方自此化幹戈為玉帛,不再相互爭鬥。
於是乎,徐州軍便能通過豫州,從而返回徐州了。
直到二州聯軍離開,許都城內的曹丕等人,這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原來,並非是蕭道成等人的耳目眾多,而是曹操派人從河東趕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遼、張文遠,張遼獨自一人從河東趕回許都報信!
雖然這一世,張遼還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作為曹軍大將,二州聯軍的主要將領們也是認識他的。
張遼作為鎮守河南尹、河東、河內三郡的大將,隻身回到許都,那隻能說明兩個情況。
要麽是有其他軍隊打敗了張遼,使其隻能孤身一人逃回,其軍隊已經全軍覆沒了。
然而觀張遼衣甲,雖然風塵仆仆,但卻毫無血跡。
這說明張遼在到來前不曾遭遇過戰鬥,否則如何不是一身血汙呢?總不能提前換了衣服吧?
就算是換了衣服,那張遼又如何能夠一身風塵仆仆地趕回?這說明河東那邊必定是有其他軍隊接替了他繼續鎮守!
彼時,曹軍精銳多集結於關中,除了張遼奉命鎮守三河外,再無其他曹軍!
因此,張遼此來就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曹操的大軍已經回到了河東!
至於張遼前來必然是給許都送信的,果不其然,在張遼入城的第二天,整個許都都沸騰了!
然而這時候的二州聯軍早已撤退,諸如蕭道成、桓玄都是人精,他們早就算到必然是曹操即將回來了。
於是乎,二人不僅退兵,還先後返回了駐地。
由於許都一戰,兗州軍元氣大傷,謝安也再也不能與二州軍隊爭衡。
再加上曹操即將歸來,雖然中原的三家諸侯尚不知道秦曹之間勝敗如何,曹操的損失又有多大。
但三家諸侯都不敢再輕舉妄動,一時間,整個中原大地都好似風平浪靜。
然而這隻是暴風雨的前奏!因為一直過去了大半個月,曹操也不見率軍返回許都。
所以桓溫再也按耐不住了,彼時的他一直在觀察著揚州的局勢,他赫然發現荊揚二州都在動蕩不堪!
由於這一時期,天下人皆認為孫策已死,江東軍主力已經覆滅。
至於區區孫權,桓溫並不會放在心裏,因此他才敢對淮南虎視眈眈。
恰好此時,廣陵太守陳登向桓溫送來了一封密信,信上的內容更是讓桓溫喜笑顏開。
彼時的徐州,對於桓溫來說,要想擴張就隻有三個方向。
其一是青州袁譚,雖然青州就在徐州的北邊,但袁譚的實力比之桓溫隻強不弱。
其二是兗州謝安,兗州軍新敗,但同為曹操的小老弟,桓溫還是不敢明目張膽地與其相爭。
其三就是淮南,雖然孫策有二州之地,十分強大。
但在孫策死後,對於桓溫來說,淮南就隻是一塊香餑餑。
更何況,在陳登給桓溫的密信上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他,有關於整個荊揚二州的兵力布置情況。
眼下二州大亂,江東軍大多集結在荊州境內,淮南不過才隻有兩萬駐軍分守四郡!
除去廣陵陳登麾下的五千守軍,臨淮、淮南、蘄春三郡不過一萬五千軍隊,且江東也沒有援軍可以趕來支援!
此時,對於桓溫來說,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除非陳登的書信有詐,否則的話,對於桓溫來說還真是萬無一失!
然而陳登此人,桓溫對其知之頗深,桓溫料定陳登的消息不會有假!
因為陳登此人乃是徐州大族出身,當初徐州大族中投靠曹操的就有蕭家、陳家,陳登正是出自陳家。
不僅如此,陳登的族兄弟——陳群、陳矯,如今都在許都為官。
雖然陳登作為廣陵太守,之前被曹操一起打包送給了孫策,但陳登從未聽從過孫策麾下揚州刺史的命令。
這是因為陳登在五年前曾經與孫策交惡,彼時的孫策曾經率軍攻打過廣陵,結果被陳登打敗。
孫策本是記仇之人,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孫策早就不是原來的孫策了。
現在的孫策早就忘記了與陳登之間的仇怨,雖然孫策忘記了,但陳登卻一直還記得。
不僅如此,陳登的兩個族兄弟都在許都為官,陳登卻沒有。
這並非是陳登不願意前去,其實壓根就是曹操不要他,因此陳登一直記恨著曹操。
除去孫策、曹操這兩家,在陳登看來,如今就隻有兩條出路了。
要麽自立,要麽投靠桓溫,否則再無前途!
然而陳登本人雖然本事不凡,但畢竟沒有當家作主的野心,因此他選擇了後者。
現在正是陳登為桓溫送去投名狀的時候,而陳登一直在靜靜觀察著二州的局勢,直到了解清楚之後才給桓溫送去了情報。
有了陳登的密信,這對桓溫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甚至能抵十萬雄兵!
畢竟沒有陳登和廣陵,桓溫要想謀取淮南的話,淮水實在是一條難以逾越的天塹!
為此,在這兩年的時間裏,桓溫還秘密訓練了一隻兩萬人規模的水師。
可現在有了陳登和廣陵,徐州軍就等於可以以此為跳板,直接從陸地進攻淮南了!
然而桓溫也是謹慎之人,雖然他已經十拿九穩,但畢竟還不是十拿十穩!
因此,在出兵淮南之前,桓溫又派人去聯係了蕭衍,以求豫州軍可以出兵相助。
對於兵事,蕭衍曆來是不管的,此人平生就隻有兩個愛好!
一是處理政事,蕭衍作為一個文官,這是他當刺史的分內之事。
二是吃齋念佛,在私下裏,蕭衍乃是篤信佛法之人。
因此,在蕭衍的影響下,整個豫州境內多有廟宇。
總之,蕭衍不管,此事就隻能由蕭道成來管。
然而蕭道成對於淮南並不感冒!雖然淮南與豫州之間僅僅一水相隔,但蕭道成卻從沒有打過那裏的主意。
何況淮南是桓溫的目標,蕭道成出兵幫助可以,可幫了以後他能得到什麽好處嗎?
因此,蕭道成對此是婉言相拒,隨後就率軍告別了蕭衍直接北上魯國去了。
桓溫收到匯報,既然豫州軍不肯幫忙,那就隻好他們徐州軍自己動手了!
雖然淮南難啃,但如今卻是最佳時機,何況徐州軍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之後實力也粗了!
現在的徐州軍,若加上水師,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五萬!
這還是刨去了各地的留守軍隊,以及沒算上廣陵陳登的軍隊,因此桓溫信心十足。
於是乎,桓溫再次委派兒子桓玄擔任主帥,帶著周盤龍、桓石虔兩大猛將,率軍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南下了!
曾經的諸侯打仗尚且還需要找個理由,現在卻是渲然出兵,真是無法無天了!
於是乎,徐州軍便能通過豫州,從而返回徐州了。
直到二州聯軍離開,許都城內的曹丕等人,這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原來,並非是蕭道成等人的耳目眾多,而是曹操派人從河東趕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遼、張文遠,張遼獨自一人從河東趕回許都報信!
雖然這一世,張遼還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作為曹軍大將,二州聯軍的主要將領們也是認識他的。
張遼作為鎮守河南尹、河東、河內三郡的大將,隻身回到許都,那隻能說明兩個情況。
要麽是有其他軍隊打敗了張遼,使其隻能孤身一人逃回,其軍隊已經全軍覆沒了。
然而觀張遼衣甲,雖然風塵仆仆,但卻毫無血跡。
這說明張遼在到來前不曾遭遇過戰鬥,否則如何不是一身血汙呢?總不能提前換了衣服吧?
就算是換了衣服,那張遼又如何能夠一身風塵仆仆地趕回?這說明河東那邊必定是有其他軍隊接替了他繼續鎮守!
彼時,曹軍精銳多集結於關中,除了張遼奉命鎮守三河外,再無其他曹軍!
因此,張遼此來就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曹操的大軍已經回到了河東!
至於張遼前來必然是給許都送信的,果不其然,在張遼入城的第二天,整個許都都沸騰了!
然而這時候的二州聯軍早已撤退,諸如蕭道成、桓玄都是人精,他們早就算到必然是曹操即將回來了。
於是乎,二人不僅退兵,還先後返回了駐地。
由於許都一戰,兗州軍元氣大傷,謝安也再也不能與二州軍隊爭衡。
再加上曹操即將歸來,雖然中原的三家諸侯尚不知道秦曹之間勝敗如何,曹操的損失又有多大。
但三家諸侯都不敢再輕舉妄動,一時間,整個中原大地都好似風平浪靜。
然而這隻是暴風雨的前奏!因為一直過去了大半個月,曹操也不見率軍返回許都。
所以桓溫再也按耐不住了,彼時的他一直在觀察著揚州的局勢,他赫然發現荊揚二州都在動蕩不堪!
由於這一時期,天下人皆認為孫策已死,江東軍主力已經覆滅。
至於區區孫權,桓溫並不會放在心裏,因此他才敢對淮南虎視眈眈。
恰好此時,廣陵太守陳登向桓溫送來了一封密信,信上的內容更是讓桓溫喜笑顏開。
彼時的徐州,對於桓溫來說,要想擴張就隻有三個方向。
其一是青州袁譚,雖然青州就在徐州的北邊,但袁譚的實力比之桓溫隻強不弱。
其二是兗州謝安,兗州軍新敗,但同為曹操的小老弟,桓溫還是不敢明目張膽地與其相爭。
其三就是淮南,雖然孫策有二州之地,十分強大。
但在孫策死後,對於桓溫來說,淮南就隻是一塊香餑餑。
更何況,在陳登給桓溫的密信上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他,有關於整個荊揚二州的兵力布置情況。
眼下二州大亂,江東軍大多集結在荊州境內,淮南不過才隻有兩萬駐軍分守四郡!
除去廣陵陳登麾下的五千守軍,臨淮、淮南、蘄春三郡不過一萬五千軍隊,且江東也沒有援軍可以趕來支援!
此時,對於桓溫來說,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除非陳登的書信有詐,否則的話,對於桓溫來說還真是萬無一失!
然而陳登此人,桓溫對其知之頗深,桓溫料定陳登的消息不會有假!
因為陳登此人乃是徐州大族出身,當初徐州大族中投靠曹操的就有蕭家、陳家,陳登正是出自陳家。
不僅如此,陳登的族兄弟——陳群、陳矯,如今都在許都為官。
雖然陳登作為廣陵太守,之前被曹操一起打包送給了孫策,但陳登從未聽從過孫策麾下揚州刺史的命令。
這是因為陳登在五年前曾經與孫策交惡,彼時的孫策曾經率軍攻打過廣陵,結果被陳登打敗。
孫策本是記仇之人,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孫策早就不是原來的孫策了。
現在的孫策早就忘記了與陳登之間的仇怨,雖然孫策忘記了,但陳登卻一直還記得。
不僅如此,陳登的兩個族兄弟都在許都為官,陳登卻沒有。
這並非是陳登不願意前去,其實壓根就是曹操不要他,因此陳登一直記恨著曹操。
除去孫策、曹操這兩家,在陳登看來,如今就隻有兩條出路了。
要麽自立,要麽投靠桓溫,否則再無前途!
然而陳登本人雖然本事不凡,但畢竟沒有當家作主的野心,因此他選擇了後者。
現在正是陳登為桓溫送去投名狀的時候,而陳登一直在靜靜觀察著二州的局勢,直到了解清楚之後才給桓溫送去了情報。
有了陳登的密信,這對桓溫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甚至能抵十萬雄兵!
畢竟沒有陳登和廣陵,桓溫要想謀取淮南的話,淮水實在是一條難以逾越的天塹!
為此,在這兩年的時間裏,桓溫還秘密訓練了一隻兩萬人規模的水師。
可現在有了陳登和廣陵,徐州軍就等於可以以此為跳板,直接從陸地進攻淮南了!
然而桓溫也是謹慎之人,雖然他已經十拿九穩,但畢竟還不是十拿十穩!
因此,在出兵淮南之前,桓溫又派人去聯係了蕭衍,以求豫州軍可以出兵相助。
對於兵事,蕭衍曆來是不管的,此人平生就隻有兩個愛好!
一是處理政事,蕭衍作為一個文官,這是他當刺史的分內之事。
二是吃齋念佛,在私下裏,蕭衍乃是篤信佛法之人。
因此,在蕭衍的影響下,整個豫州境內多有廟宇。
總之,蕭衍不管,此事就隻能由蕭道成來管。
然而蕭道成對於淮南並不感冒!雖然淮南與豫州之間僅僅一水相隔,但蕭道成卻從沒有打過那裏的主意。
何況淮南是桓溫的目標,蕭道成出兵幫助可以,可幫了以後他能得到什麽好處嗎?
因此,蕭道成對此是婉言相拒,隨後就率軍告別了蕭衍直接北上魯國去了。
桓溫收到匯報,既然豫州軍不肯幫忙,那就隻好他們徐州軍自己動手了!
雖然淮南難啃,但如今卻是最佳時機,何況徐州軍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之後實力也粗了!
現在的徐州軍,若加上水師,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五萬!
這還是刨去了各地的留守軍隊,以及沒算上廣陵陳登的軍隊,因此桓溫信心十足。
於是乎,桓溫再次委派兒子桓玄擔任主帥,帶著周盤龍、桓石虔兩大猛將,率軍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南下了!
曾經的諸侯打仗尚且還需要找個理由,現在卻是渲然出兵,真是無法無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