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諸侯聯軍是按照大將軍孫策,也就是主帥的命令,然後前來北地郡,負責將北地郡攔腰截斷的。
在原計劃裏,北地郡沒有秦軍的支援,也沒有爾朱家的救援,隻有爾朱榮麾下的十萬大軍和五萬民夫,以及蕭關的馬家軍和江東軍。
如此一來,十萬聯軍將北地攔腰截斷,就會將爾朱大軍困死在蕭關以北。
也就是說,彼時,北地郡隻有十萬爾朱軍和六萬江東軍。
可現在,局勢的發展讓聯軍有些猝不及防,三萬秦軍的支援即將威脅到聯軍的糧道。
謝石在接到蕭道成派出的信使後卻並沒有慌亂,而是依舊鎮定自若,畢竟三萬秦軍援兵和蕭道成的三萬後軍都是步兵。
謝石派信使返回,並帶給了蕭道成——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的命令。
然而緊接著,謝石又聽說了爾朱榮帶著騎兵從蕭關撤退的消息,而這也在謝石的意料之中。
畢竟爾朱大軍的糧道也被他們切斷了,倘若爾朱榮不撤退,那留給他的就隻有死路一條。
在謝石看來,爾朱榮要麽孤注一擲打下蕭關,要麽就隻有選擇撤退一途。
否則的話,爾朱榮要麽斷糧,要麽就隻能全軍覆沒。
結果不出意外的,爾朱榮果然選擇了撤退,這讓聯軍的計劃得逞。
但在爾朱榮的撤退路上,又有謝石所占領的富平擋在爾朱榮撤退的必經之路上,除非爾朱榮繞路,否則無法順利通過。
而謝石、謝艾的中軍,乃是數量多達四萬人的兗州軍,在兵力上並不懼怕爾朱榮的騎兵。
倘若一切都順利的話,爾朱榮必死無疑,聯軍必能大獲全勝。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有些出乎了謝石的意料,爾朱榮並沒有帶著騎兵往富平而來,也沒有繞路。而是一分為二,隻有爾朱天光帶著一千餘騎往富平而來,爾朱榮、爾朱兆帶著兩萬騎兵往西去了。
往西方向,那裏正是聯軍的糧道所在,同時也是蕭道成的後軍與秦軍援兵對峙的地方。
爾朱榮、朱爾兆往那個方向而去,其意圖不言而喻,隻有與秦軍夾擊蕭道成的後軍一途。
謝石有些不敢相信,但事態也由不得他不信,並在與副將謝艾進行商議之後,決定派遣謝艾率領兩萬大軍前往支援。
謝艾(?~353年),涼州敦煌人,十六國時期前涼名將。
在曆史上,謝艾乃是儒生出身,文武兼備,受到前涼國君張重華的賞識。
曾三次以少勝多,擊敗後趙名將麻秋,迫使石虎放棄滅亡前涼的企圖。
永和九年(353年),張重華病逝,謝艾被篡位的張祚誅殺。
這一世,謝艾成了陳郡謝氏的族人,同時也成了謝安麾下的大將之一。
謝艾受到主將謝石的派遣,隨即帶著兩萬大軍往西而去,一刻也沒有停留。
謝艾走後,富平隻留下了謝石一人,以及兩萬大軍。
謝石哪怕隻有一人,麾下無人可用,但也依舊采取了一係列行動。
謝石(327年-389年),字石奴,陳郡陽夏人。東晉時期名將,太常謝裒第五子、太保謝安之弟。
謝石出身“陳郡謝氏”,門蔭入仕,曾領水軍在塗中抵禦前秦。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堅南侵,謝石統領謝玄等於淝水之戰中大破前秦軍。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389年1月),謝石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在曆史上,謝石乃是深受謝安器重的大將,戰功赫赫。
這一世,謝石同樣如此,依舊是兗州八萬北府兵的統帥。
曹操匯集天下諸侯,組建聯軍,討伐大秦之後。謝石受到謝安的派遣,與謝艾一起加入聯軍,並被孫策委任為了十萬諸侯聯軍的主帥。
此時,謝石一方麵派人往東聯係桓衝,準備讓三萬徐州軍返回,並拱衛富平。
畢竟眼下的局勢已經發生改變了,三萬前軍繼續攻打城池並沒有意義,相反還可能會被各個擊破。
一方麵,謝石又派人前往蕭關,與江東軍取得聯係。
眼下,爾朱榮已經帶著騎兵從蕭關撤退了,以謝石的猜測,蕭關很可能已經被江東軍收複。
倘若如此的話,蕭關的江東軍也能成為聯軍的助力,幫著一起對付爾朱軍和秦軍。
另一方麵,爾朱天光隻能帶著一千餘騎往富平而來,倘若他們不是來送死的,那就很可能會經過富平,然後直接回到雜胡的後方。
謝石並不知道爾朱天光的意圖,更不知道雜胡已經在集結全部的兵力,但謝石卻知道來者乃是一塊到嘴的肥肉。
不管爾朱天光有什麽目的,謝石都不準備輕易地放他們過去,而是準備吃掉他們。
謝石手裏有兩萬步兵,都是出自兗州的北府兵,而爾朱天光隻有區區一千餘騎。
雖然爾朱天光人少,但謝石並沒有輕敵,更沒有天真地認為他們不堪一擊。
相反,謝石對爾朱天光率領的一千餘騎十分重視,甚至有些畏懼。
畢竟是騎兵,機動靈活,而且在平原上戰鬥力強大。
反觀兩萬北府兵,雖然聽著唬人,但實際上都是新兵。
更何況是步兵對騎兵,在謝石看來,若是不能將其全殲的話,那無論如何都算是輸了。
僅僅兩天後,爾朱天光就帶兵來到了富平,距離城池隻有十餘裏。
擋在他們麵前的,赫然是謝石親自率領的一萬五千北府兵,呈一字長蛇陣列陣。
一萬五千步兵,隊形鬆散,但站列極為狹長。
從東到西,隊伍綿延十餘裏,竟是存了不放爾朱天光過去的意圖。
在他們的身後,正是富平;
在他們的前麵,乃是想要趕回後方的爾朱天光。
爾朱天光早就料到了兗州軍會出來擋路,但沒想到謝石有如此決心,竟然把路給擋的嚴嚴實實。
倘若此時,爾朱天光選擇繞路,恐怕兗州軍還會變陣的。
也就是說,這一戰避無可避,爾朱天光也不可能帶著一千餘騎完好無損地離開了。
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戰吧!爾朱天光也不怕兗州軍。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是爾朱天光帶兵離開呢?還是爾朱天光全軍覆沒呢?
在原計劃裏,北地郡沒有秦軍的支援,也沒有爾朱家的救援,隻有爾朱榮麾下的十萬大軍和五萬民夫,以及蕭關的馬家軍和江東軍。
如此一來,十萬聯軍將北地攔腰截斷,就會將爾朱大軍困死在蕭關以北。
也就是說,彼時,北地郡隻有十萬爾朱軍和六萬江東軍。
可現在,局勢的發展讓聯軍有些猝不及防,三萬秦軍的支援即將威脅到聯軍的糧道。
謝石在接到蕭道成派出的信使後卻並沒有慌亂,而是依舊鎮定自若,畢竟三萬秦軍援兵和蕭道成的三萬後軍都是步兵。
謝石派信使返回,並帶給了蕭道成——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的命令。
然而緊接著,謝石又聽說了爾朱榮帶著騎兵從蕭關撤退的消息,而這也在謝石的意料之中。
畢竟爾朱大軍的糧道也被他們切斷了,倘若爾朱榮不撤退,那留給他的就隻有死路一條。
在謝石看來,爾朱榮要麽孤注一擲打下蕭關,要麽就隻有選擇撤退一途。
否則的話,爾朱榮要麽斷糧,要麽就隻能全軍覆沒。
結果不出意外的,爾朱榮果然選擇了撤退,這讓聯軍的計劃得逞。
但在爾朱榮的撤退路上,又有謝石所占領的富平擋在爾朱榮撤退的必經之路上,除非爾朱榮繞路,否則無法順利通過。
而謝石、謝艾的中軍,乃是數量多達四萬人的兗州軍,在兵力上並不懼怕爾朱榮的騎兵。
倘若一切都順利的話,爾朱榮必死無疑,聯軍必能大獲全勝。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有些出乎了謝石的意料,爾朱榮並沒有帶著騎兵往富平而來,也沒有繞路。而是一分為二,隻有爾朱天光帶著一千餘騎往富平而來,爾朱榮、爾朱兆帶著兩萬騎兵往西去了。
往西方向,那裏正是聯軍的糧道所在,同時也是蕭道成的後軍與秦軍援兵對峙的地方。
爾朱榮、朱爾兆往那個方向而去,其意圖不言而喻,隻有與秦軍夾擊蕭道成的後軍一途。
謝石有些不敢相信,但事態也由不得他不信,並在與副將謝艾進行商議之後,決定派遣謝艾率領兩萬大軍前往支援。
謝艾(?~353年),涼州敦煌人,十六國時期前涼名將。
在曆史上,謝艾乃是儒生出身,文武兼備,受到前涼國君張重華的賞識。
曾三次以少勝多,擊敗後趙名將麻秋,迫使石虎放棄滅亡前涼的企圖。
永和九年(353年),張重華病逝,謝艾被篡位的張祚誅殺。
這一世,謝艾成了陳郡謝氏的族人,同時也成了謝安麾下的大將之一。
謝艾受到主將謝石的派遣,隨即帶著兩萬大軍往西而去,一刻也沒有停留。
謝艾走後,富平隻留下了謝石一人,以及兩萬大軍。
謝石哪怕隻有一人,麾下無人可用,但也依舊采取了一係列行動。
謝石(327年-389年),字石奴,陳郡陽夏人。東晉時期名將,太常謝裒第五子、太保謝安之弟。
謝石出身“陳郡謝氏”,門蔭入仕,曾領水軍在塗中抵禦前秦。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堅南侵,謝石統領謝玄等於淝水之戰中大破前秦軍。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389年1月),謝石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在曆史上,謝石乃是深受謝安器重的大將,戰功赫赫。
這一世,謝石同樣如此,依舊是兗州八萬北府兵的統帥。
曹操匯集天下諸侯,組建聯軍,討伐大秦之後。謝石受到謝安的派遣,與謝艾一起加入聯軍,並被孫策委任為了十萬諸侯聯軍的主帥。
此時,謝石一方麵派人往東聯係桓衝,準備讓三萬徐州軍返回,並拱衛富平。
畢竟眼下的局勢已經發生改變了,三萬前軍繼續攻打城池並沒有意義,相反還可能會被各個擊破。
一方麵,謝石又派人前往蕭關,與江東軍取得聯係。
眼下,爾朱榮已經帶著騎兵從蕭關撤退了,以謝石的猜測,蕭關很可能已經被江東軍收複。
倘若如此的話,蕭關的江東軍也能成為聯軍的助力,幫著一起對付爾朱軍和秦軍。
另一方麵,爾朱天光隻能帶著一千餘騎往富平而來,倘若他們不是來送死的,那就很可能會經過富平,然後直接回到雜胡的後方。
謝石並不知道爾朱天光的意圖,更不知道雜胡已經在集結全部的兵力,但謝石卻知道來者乃是一塊到嘴的肥肉。
不管爾朱天光有什麽目的,謝石都不準備輕易地放他們過去,而是準備吃掉他們。
謝石手裏有兩萬步兵,都是出自兗州的北府兵,而爾朱天光隻有區區一千餘騎。
雖然爾朱天光人少,但謝石並沒有輕敵,更沒有天真地認為他們不堪一擊。
相反,謝石對爾朱天光率領的一千餘騎十分重視,甚至有些畏懼。
畢竟是騎兵,機動靈活,而且在平原上戰鬥力強大。
反觀兩萬北府兵,雖然聽著唬人,但實際上都是新兵。
更何況是步兵對騎兵,在謝石看來,若是不能將其全殲的話,那無論如何都算是輸了。
僅僅兩天後,爾朱天光就帶兵來到了富平,距離城池隻有十餘裏。
擋在他們麵前的,赫然是謝石親自率領的一萬五千北府兵,呈一字長蛇陣列陣。
一萬五千步兵,隊形鬆散,但站列極為狹長。
從東到西,隊伍綿延十餘裏,竟是存了不放爾朱天光過去的意圖。
在他們的身後,正是富平;
在他們的前麵,乃是想要趕回後方的爾朱天光。
爾朱天光早就料到了兗州軍會出來擋路,但沒想到謝石有如此決心,竟然把路給擋的嚴嚴實實。
倘若此時,爾朱天光選擇繞路,恐怕兗州軍還會變陣的。
也就是說,這一戰避無可避,爾朱天光也不可能帶著一千餘騎完好無損地離開了。
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戰吧!爾朱天光也不怕兗州軍。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是爾朱天光帶兵離開呢?還是爾朱天光全軍覆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