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北上依舊采取的是急行軍的方式,但不同於上一次的是,這一次全軍都排成了隊列。
這便是此次整訓的成果,全軍在體力上、在身體素質上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就連軍紀也變得更加嚴明,已經到了令行禁止的地步,眾將對軍隊的約束力也達到了恐怖的程度。
上一次南下,從新野到西陵,路上整整用了二十天時間。
但此次北上,所花費的時間卻是整整快了一倍,僅僅隻用了十天便抵達新野。
新野還是那個新野,然而在新野城外卻修建了一座無比龐大的軍營,裏麵的輔兵人數之多也超乎了我的想象!
按照原定計劃,大郡出一萬,小郡出六千,頂多組織十五萬輔兵。
然而現實是,此時的新野大營內,輔兵人數達到了二十餘萬!
“怎麽回事?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我找到這裏的主官,也就是陳慶、吳才,然後詢問道。
“回主公,末將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輔兵!”陳慶回答道。
“你就沒調查一下?”我不禁無語。
“主公,輔兵不同於軍隊,根本無人指揮,末將實在不知應該問誰?”陳慶也無語了。
這麽多的輔兵,人數遠遠超出了預期,甚至還都是武裝起來的。
雖然他們大多穿著破損的甲胄,手裏拿著淘汰的武器,但無疑都是武裝部隊了。
這些甲胄、武器大多來自曆年戰場上的繳獲,以及從軍中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都是被運到各地用來武裝郡縣兵的。
現在各郡縣超額完成了任務,還很大方地掏出了全部的裝備庫存,從而使得輔兵人數超過了我的預期。
“這該如何是好?”我無奈了。
“伯符,事到如今,隻有抓緊時間將無難軍安排進去,唯有如此,才能將輔兵給迅速地組織起來!”周瑜建議道。
“子雲,這些輔兵已經抵達此地多久了?”我又接著問道。
“回主公,他們並非同時抵達,而是陸陸續續地到來。末將和吳才為了管理他們便已經焦頭爛額,實在是有心無力!”陳慶苦著臉說道。
看陳慶的樣子,恐怕連這裏的具體人數都不知道,好在新野乃是和曹軍的交易之所,因此這麽多人才不至於斷糧。
“也罷,大軍在此地逗留三日,先將無難軍安排下去,所有人官升三級!普通士卒擔任隊率,伍長擔任屯長,什長擔任軍侯,隊率擔任軍司馬,屯長擔任校尉!原先無難軍中的軍侯、軍司馬留下,並入我的明衛之中!王強,這些事由你去負責!”我下令道。
“伯符,輔兵不同於正規軍,依我看編成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足以!”周瑜又建議道。
“王強,聽到大都督的話了嗎?就照大都督說的去做!”我吩咐道。
“喏!”王強不禁大喜。
到時候無難軍剩下的人全都並入明衛,這可真是一件美差,王強應諾一聲,隨即便屁顛屁顛地操辦去了。
而我的想法很簡單,無難軍隻有五千人,輔兵卻有二十餘萬。無難軍中的普通士卒一人管理一百名輔兵,這樣無難軍就足夠分配下去。
但若是把無難軍中的軍侯、軍司馬也都官升三級的話,那他們都要當中郎將、雜號將軍了,這樣也太誇張了些。因此,把他們撥離出來,並入明衛之中便是唯一的選擇。
王強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又在周瑜、王猛的協助下,才好不容易忙活完。
原先在無難軍中有軍司馬五名、軍侯十名、屯長五十名、隊率一百名、什長五百名、伍長一千名,普通士卒三千五百人。
因為輔兵的特殊性,所以並不能按照正規軍來進行編製,於是我按照周瑜的建議采用了萬人隊、千人隊、百人隊的方式進行編製。
最後原無難軍中有兩千一百名普通將士被安排、擔任了百夫長,二百一十名伍長被安排、擔任了千夫長,二十一名什長被安排、擔任了萬夫長。
唯恐讓這些原本是伍長、什長的無難軍將士能力不足,我又讓王強安排同樣數量的伍長、什長擔任了他們的副手,共同進行管理。
最後還剩下近兩千四百名無難軍將士被編入了明衛之中,王強也從一百人明衛的統領,成為了統帥兩千五百人的大統領。
我這麽做是有用意的,此次北上,乃是暗衛在西北地區進行發展的一個契機。
王強的明衛中也一直有暗衛存在,是為了接收消息,然後負責傳達給王強的。
也因此,無難軍這麽好的部隊,才會被我給一半吸收進明衛之中。
然後二十一萬餘的輔兵部隊被我一分為四,我和周瑜、王猛、陸遜每人分了五萬,周瑜額外地多分了一萬人。
三天之後,龐大的輔兵部隊正式組建完畢,大軍得以繼續上路。
如今,遠征軍團九萬人,加上二十一萬餘的輔兵部隊,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這一龐大的人數,也讓新野的曹軍負責人——史渙感到瑟瑟發抖了。
於是,史渙飛快地派人前往長安,向曹操報告這一消息。
大軍繼續北上,除了三十萬之眾外,隊伍中還有兩千餘醫匠、木匠、鐵匠。還有一萬輛大車裝載著路上所需的糧草物資,以及箭矢、弩箭等等的儲備,這些輜重都被我派王猛帶著他的五萬輔兵在進行運輸。
除此以外,白袍軍和眾將領、校尉們的親衛都有馬匹,隊伍中還有數量多達一萬的駑馬。
這麽多駑馬都是用來拉車的,人推馬拉,龐大的隊伍一天竟能行進四十裏!
按照著這個速度,大軍頂多在三月中旬便能抵達長安,一路上我又撒出了大量的斥候。
凡是有馬的,不管是白袍軍,還是眾將的親衛都被拿來當做了斥候使用。
距離武關越來越近,過了武關三百裏便是長安,一路上關於雍涼的情報也紛至遝來。
比如,武關隻有三千曹軍在駐守,曹軍主力皆在長安。
比如,曹操麾下四位刺史總計出兵十萬,如今皆在長安。
比如,其他諸侯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軍,紛紛出兵、出糧,參與了此次事件。
比如,天子在年後就改了年號——永嘉等等。
總之,隨著深入曹軍地界,大戰的氣氛也越來越濃烈起來。
注:永嘉年號在曆史上一共出現過三次。
一、東漢漢衝帝劉炳的一個年號;
二、西晉晉懷帝司馬熾的一個年號;
三、大理國憲宗宣仁帝段正嚴的一個年號。
這便是此次整訓的成果,全軍在體力上、在身體素質上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就連軍紀也變得更加嚴明,已經到了令行禁止的地步,眾將對軍隊的約束力也達到了恐怖的程度。
上一次南下,從新野到西陵,路上整整用了二十天時間。
但此次北上,所花費的時間卻是整整快了一倍,僅僅隻用了十天便抵達新野。
新野還是那個新野,然而在新野城外卻修建了一座無比龐大的軍營,裏麵的輔兵人數之多也超乎了我的想象!
按照原定計劃,大郡出一萬,小郡出六千,頂多組織十五萬輔兵。
然而現實是,此時的新野大營內,輔兵人數達到了二十餘萬!
“怎麽回事?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我找到這裏的主官,也就是陳慶、吳才,然後詢問道。
“回主公,末將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輔兵!”陳慶回答道。
“你就沒調查一下?”我不禁無語。
“主公,輔兵不同於軍隊,根本無人指揮,末將實在不知應該問誰?”陳慶也無語了。
這麽多的輔兵,人數遠遠超出了預期,甚至還都是武裝起來的。
雖然他們大多穿著破損的甲胄,手裏拿著淘汰的武器,但無疑都是武裝部隊了。
這些甲胄、武器大多來自曆年戰場上的繳獲,以及從軍中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都是被運到各地用來武裝郡縣兵的。
現在各郡縣超額完成了任務,還很大方地掏出了全部的裝備庫存,從而使得輔兵人數超過了我的預期。
“這該如何是好?”我無奈了。
“伯符,事到如今,隻有抓緊時間將無難軍安排進去,唯有如此,才能將輔兵給迅速地組織起來!”周瑜建議道。
“子雲,這些輔兵已經抵達此地多久了?”我又接著問道。
“回主公,他們並非同時抵達,而是陸陸續續地到來。末將和吳才為了管理他們便已經焦頭爛額,實在是有心無力!”陳慶苦著臉說道。
看陳慶的樣子,恐怕連這裏的具體人數都不知道,好在新野乃是和曹軍的交易之所,因此這麽多人才不至於斷糧。
“也罷,大軍在此地逗留三日,先將無難軍安排下去,所有人官升三級!普通士卒擔任隊率,伍長擔任屯長,什長擔任軍侯,隊率擔任軍司馬,屯長擔任校尉!原先無難軍中的軍侯、軍司馬留下,並入我的明衛之中!王強,這些事由你去負責!”我下令道。
“伯符,輔兵不同於正規軍,依我看編成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足以!”周瑜又建議道。
“王強,聽到大都督的話了嗎?就照大都督說的去做!”我吩咐道。
“喏!”王強不禁大喜。
到時候無難軍剩下的人全都並入明衛,這可真是一件美差,王強應諾一聲,隨即便屁顛屁顛地操辦去了。
而我的想法很簡單,無難軍隻有五千人,輔兵卻有二十餘萬。無難軍中的普通士卒一人管理一百名輔兵,這樣無難軍就足夠分配下去。
但若是把無難軍中的軍侯、軍司馬也都官升三級的話,那他們都要當中郎將、雜號將軍了,這樣也太誇張了些。因此,把他們撥離出來,並入明衛之中便是唯一的選擇。
王強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又在周瑜、王猛的協助下,才好不容易忙活完。
原先在無難軍中有軍司馬五名、軍侯十名、屯長五十名、隊率一百名、什長五百名、伍長一千名,普通士卒三千五百人。
因為輔兵的特殊性,所以並不能按照正規軍來進行編製,於是我按照周瑜的建議采用了萬人隊、千人隊、百人隊的方式進行編製。
最後原無難軍中有兩千一百名普通將士被安排、擔任了百夫長,二百一十名伍長被安排、擔任了千夫長,二十一名什長被安排、擔任了萬夫長。
唯恐讓這些原本是伍長、什長的無難軍將士能力不足,我又讓王強安排同樣數量的伍長、什長擔任了他們的副手,共同進行管理。
最後還剩下近兩千四百名無難軍將士被編入了明衛之中,王強也從一百人明衛的統領,成為了統帥兩千五百人的大統領。
我這麽做是有用意的,此次北上,乃是暗衛在西北地區進行發展的一個契機。
王強的明衛中也一直有暗衛存在,是為了接收消息,然後負責傳達給王強的。
也因此,無難軍這麽好的部隊,才會被我給一半吸收進明衛之中。
然後二十一萬餘的輔兵部隊被我一分為四,我和周瑜、王猛、陸遜每人分了五萬,周瑜額外地多分了一萬人。
三天之後,龐大的輔兵部隊正式組建完畢,大軍得以繼續上路。
如今,遠征軍團九萬人,加上二十一萬餘的輔兵部隊,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這一龐大的人數,也讓新野的曹軍負責人——史渙感到瑟瑟發抖了。
於是,史渙飛快地派人前往長安,向曹操報告這一消息。
大軍繼續北上,除了三十萬之眾外,隊伍中還有兩千餘醫匠、木匠、鐵匠。還有一萬輛大車裝載著路上所需的糧草物資,以及箭矢、弩箭等等的儲備,這些輜重都被我派王猛帶著他的五萬輔兵在進行運輸。
除此以外,白袍軍和眾將領、校尉們的親衛都有馬匹,隊伍中還有數量多達一萬的駑馬。
這麽多駑馬都是用來拉車的,人推馬拉,龐大的隊伍一天竟能行進四十裏!
按照著這個速度,大軍頂多在三月中旬便能抵達長安,一路上我又撒出了大量的斥候。
凡是有馬的,不管是白袍軍,還是眾將的親衛都被拿來當做了斥候使用。
距離武關越來越近,過了武關三百裏便是長安,一路上關於雍涼的情報也紛至遝來。
比如,武關隻有三千曹軍在駐守,曹軍主力皆在長安。
比如,曹操麾下四位刺史總計出兵十萬,如今皆在長安。
比如,其他諸侯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軍,紛紛出兵、出糧,參與了此次事件。
比如,天子在年後就改了年號——永嘉等等。
總之,隨著深入曹軍地界,大戰的氣氛也越來越濃烈起來。
注:永嘉年號在曆史上一共出現過三次。
一、東漢漢衝帝劉炳的一個年號;
二、西晉晉懷帝司馬熾的一個年號;
三、大理國憲宗宣仁帝段正嚴的一個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