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繼續行進,從樊城往東再南下便能進入安陸郡,最後便是西陵。
一路無話,十天後,大軍便到了安陸。
大軍將在這裏暫時停留一天,一方麵行軍疲備,一方麵也是因為安陸新設,我要在這裏考察下孫權的工作情況。
自去年打敗劉裕主力,收複安陸之後,孫權便一直留在這裏。
從安陸縣長,到新設的安陸郡擔任太守,孫權已經獨當一麵了一年半載的時間。
自安陸之戰後,安陸的人口一度銳減,後來又被安置了近四萬青壯。
直到現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安陸也逐漸恢複了元氣。
人口的增長,使得周圍的農田也漸漸被重新開墾起來,並且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安陸還是那個安陸,但裏麵的人卻換了一茬,顯然有些物是人非。
然而這片土地卻好似蘊藏著力量,因為夏湖的緣故,所以這裏的土地十分肥沃。
土地肥沃,就意味著適合開墾,也因此安陸地界的人口一直很多。
曾經的江夏郡,治所便一直在安陸、西陵之間來回變動,這也從側麵說明了安陸的重要性。
後來,我將大將軍幕府定在了西陵,便將西陵單獨劃拉了出來。
整個江夏郡也因此被一分為五:
北部數城被劃到了蘄春郡;
東部兩城被劃到了廬江郡;
長江以南五城被劃到了新設立的武昌郡,武昌也成了一郡治所;
西陵城單獨設立,不歸屬任何一郡,由我的大將軍幕府直屬;
西部八城則設立了安陸郡,以安陸城為治所。
郡縣雖然變更,但依舊不改安陸城的地位,安陸也依舊是重要的城池。
安陸以南為夏湖,夏湖畔的夏湖大營,以及渡口也依舊還在。
大軍入住了夏湖大營,而我和周瑜、王猛、魯肅等人進了安陸城,準備到孫權的太守府住上一夜。
來到太守府,孫權得了通報,很快就迎了出來。
“二位兄長,二位軍師!”
周瑜是我的結義兄弟,因此孫權也稱呼周瑜為兄長,而不是大都督之類的。
五人相見,彼此見禮,隨後一起進入太守府。
進了太守府,隻見這裏還是那麽地樸實無華,足見孫權的生活清苦。
“仲謀,如今的安陸情況如何?”進了正廳,剛一落座,我便詢問道。
“回兄長,安陸城的人口已經恢複到了十萬!整個安陸郡的人口也達到了七十餘萬!”孫權有些高興地說道。
“不錯不錯,那今年安陸的收成如何?”我又接著問道。
“自去年安置流民,後來又分派了土地。在今年開春後,百姓們便帶著極大的熱情前去勞作。再加上今年又是風調雨順,因此是個大豐收!”孫權喜滋滋地說道。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人口、土地永遠是最重要的兩大課題,也是各方太守、縣令的主要工作內容。
人口多了,一地的經濟必能繁榮;土地種好了,也能吸納更多的人口。
農業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外的各鄉亭,而城中大多住著百工、商賈、官員的家屬等等。
唯獨安陸的情況有些特殊,百姓們在城外都有田地,但卻依舊居住在城中。
曾經的整個安陸境內,人口也遠遠不止十萬,可能達到了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兩次江夏大戰,安陸人口折損嚴重,除了守城戰死的、得疫病而死的以外,恐怕還有不少百姓逃到了其他地方。
後來戰事平息,安陸又趨於穩定,不少逃難的百姓也因此返回。
由此可見,戰亂中人口的損失有多麽嚴重。但和平以後,人口的恢複又能有多快?
這也給我的心中敲響了警鍾,難怪魯肅會感歎,大戰之後關中、雍涼將會人口銳減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是天災、人禍,還是戰爭,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百姓。
遇到天災,糧食減產,賦稅卻依舊高昂;
遇到貪官汙吏,橫征暴斂,百姓日子更不好過;
遇到戰爭,青壯要參軍,民夫要運糧。這一過程,凡參加者都是脫離生產的,沉重的負擔又加到了後方的百姓身上。
天下必須一統,才能減少戰亂的發生,百姓才能得以安定下來。
嚴守吏治,輕薄徭役,才能減輕百姓負擔。
剩下的就是天災,雪災、旱災、水災、蝗災,這些不可抗力了。
就因為是不可抗力,又沒有預測性,所以遇到天災,民間往往損失極為慘重。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愚昧的,百姓不知道天災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隻知道官府好不好。
如果官府苛政,又遇到天災,百姓往往就會聯想到朝廷的身上。
黃巾之亂便是在那種大背景下發生的。
一個王朝末年往往天災頻發,再加上朝廷腐敗,自然民不聊生!
想遠了,我不禁回過神來,這時候孫權也在和周瑜、王猛、魯肅攀談。
作為主公的親弟弟,王猛自然對他頗為重視,便對孫權這位太守初哥進行了一番工作上的指點。
王猛也絕對是一位良師,上陣能統帥大軍,百戰百勝;治理能出任一國宰相,名垂青史;謀略更不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之下。
王猛就是一位全能型人才,所以孫權甫一和他交談,頓時就有些醍醐灌頂的感覺。
王猛在說話的同時,我和周瑜、魯肅也在仔細聆聽著,隻對他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因為孫權乃是太守,所以王猛談的多是關於治理一地的事情,但卻都是至理名言。
周瑜直到此刻才發現,王猛之才果真在他之上,對王猛不禁越發佩服起來。
魯肅在聽王猛講話的同時,也是萍萍點頭,隻覺得王猛說的有道理。
魯肅不同於周瑜,二人雖然都是全才,但周瑜更擅長帶兵和軍略,魯肅卻更擅長戰略和政務。
曾經因為安置民夫的問題,魯肅說他不善政務,其實是一個托詞。
和王猛相比,魯肅肯定不如;
和張昭相比,魯肅也是不如;
但若是和孫權相比,魯肅在政事上隻強不弱。
因此,在聽了王猛的一番侃侃而談之後,魯肅也不禁覺得受益匪淺。
當夜,孫權便在太守府內擺下宴席,賓主盡歡。
夜晚,在孫權的邀請下,與王猛、魯肅秉燭夜談,大談治國之道。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大軍再次出發。
注:曆史上的王猛,任職前秦丞相十八年,鞠躬盡瘁,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勵精圖治。
政治上,抵製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
軍事上,軍紀嚴明,平定五公之亂,統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關東六州軍事。
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實現田疇開辟,倉庫充實。
執政期間,北方呈現小康景象。
一路無話,十天後,大軍便到了安陸。
大軍將在這裏暫時停留一天,一方麵行軍疲備,一方麵也是因為安陸新設,我要在這裏考察下孫權的工作情況。
自去年打敗劉裕主力,收複安陸之後,孫權便一直留在這裏。
從安陸縣長,到新設的安陸郡擔任太守,孫權已經獨當一麵了一年半載的時間。
自安陸之戰後,安陸的人口一度銳減,後來又被安置了近四萬青壯。
直到現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安陸也逐漸恢複了元氣。
人口的增長,使得周圍的農田也漸漸被重新開墾起來,並且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安陸還是那個安陸,但裏麵的人卻換了一茬,顯然有些物是人非。
然而這片土地卻好似蘊藏著力量,因為夏湖的緣故,所以這裏的土地十分肥沃。
土地肥沃,就意味著適合開墾,也因此安陸地界的人口一直很多。
曾經的江夏郡,治所便一直在安陸、西陵之間來回變動,這也從側麵說明了安陸的重要性。
後來,我將大將軍幕府定在了西陵,便將西陵單獨劃拉了出來。
整個江夏郡也因此被一分為五:
北部數城被劃到了蘄春郡;
東部兩城被劃到了廬江郡;
長江以南五城被劃到了新設立的武昌郡,武昌也成了一郡治所;
西陵城單獨設立,不歸屬任何一郡,由我的大將軍幕府直屬;
西部八城則設立了安陸郡,以安陸城為治所。
郡縣雖然變更,但依舊不改安陸城的地位,安陸也依舊是重要的城池。
安陸以南為夏湖,夏湖畔的夏湖大營,以及渡口也依舊還在。
大軍入住了夏湖大營,而我和周瑜、王猛、魯肅等人進了安陸城,準備到孫權的太守府住上一夜。
來到太守府,孫權得了通報,很快就迎了出來。
“二位兄長,二位軍師!”
周瑜是我的結義兄弟,因此孫權也稱呼周瑜為兄長,而不是大都督之類的。
五人相見,彼此見禮,隨後一起進入太守府。
進了太守府,隻見這裏還是那麽地樸實無華,足見孫權的生活清苦。
“仲謀,如今的安陸情況如何?”進了正廳,剛一落座,我便詢問道。
“回兄長,安陸城的人口已經恢複到了十萬!整個安陸郡的人口也達到了七十餘萬!”孫權有些高興地說道。
“不錯不錯,那今年安陸的收成如何?”我又接著問道。
“自去年安置流民,後來又分派了土地。在今年開春後,百姓們便帶著極大的熱情前去勞作。再加上今年又是風調雨順,因此是個大豐收!”孫權喜滋滋地說道。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人口、土地永遠是最重要的兩大課題,也是各方太守、縣令的主要工作內容。
人口多了,一地的經濟必能繁榮;土地種好了,也能吸納更多的人口。
農業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外的各鄉亭,而城中大多住著百工、商賈、官員的家屬等等。
唯獨安陸的情況有些特殊,百姓們在城外都有田地,但卻依舊居住在城中。
曾經的整個安陸境內,人口也遠遠不止十萬,可能達到了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兩次江夏大戰,安陸人口折損嚴重,除了守城戰死的、得疫病而死的以外,恐怕還有不少百姓逃到了其他地方。
後來戰事平息,安陸又趨於穩定,不少逃難的百姓也因此返回。
由此可見,戰亂中人口的損失有多麽嚴重。但和平以後,人口的恢複又能有多快?
這也給我的心中敲響了警鍾,難怪魯肅會感歎,大戰之後關中、雍涼將會人口銳減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是天災、人禍,還是戰爭,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百姓。
遇到天災,糧食減產,賦稅卻依舊高昂;
遇到貪官汙吏,橫征暴斂,百姓日子更不好過;
遇到戰爭,青壯要參軍,民夫要運糧。這一過程,凡參加者都是脫離生產的,沉重的負擔又加到了後方的百姓身上。
天下必須一統,才能減少戰亂的發生,百姓才能得以安定下來。
嚴守吏治,輕薄徭役,才能減輕百姓負擔。
剩下的就是天災,雪災、旱災、水災、蝗災,這些不可抗力了。
就因為是不可抗力,又沒有預測性,所以遇到天災,民間往往損失極為慘重。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愚昧的,百姓不知道天災是如何形成的,他們隻知道官府好不好。
如果官府苛政,又遇到天災,百姓往往就會聯想到朝廷的身上。
黃巾之亂便是在那種大背景下發生的。
一個王朝末年往往天災頻發,再加上朝廷腐敗,自然民不聊生!
想遠了,我不禁回過神來,這時候孫權也在和周瑜、王猛、魯肅攀談。
作為主公的親弟弟,王猛自然對他頗為重視,便對孫權這位太守初哥進行了一番工作上的指點。
王猛也絕對是一位良師,上陣能統帥大軍,百戰百勝;治理能出任一國宰相,名垂青史;謀略更不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之下。
王猛就是一位全能型人才,所以孫權甫一和他交談,頓時就有些醍醐灌頂的感覺。
王猛在說話的同時,我和周瑜、魯肅也在仔細聆聽著,隻對他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因為孫權乃是太守,所以王猛談的多是關於治理一地的事情,但卻都是至理名言。
周瑜直到此刻才發現,王猛之才果真在他之上,對王猛不禁越發佩服起來。
魯肅在聽王猛講話的同時,也是萍萍點頭,隻覺得王猛說的有道理。
魯肅不同於周瑜,二人雖然都是全才,但周瑜更擅長帶兵和軍略,魯肅卻更擅長戰略和政務。
曾經因為安置民夫的問題,魯肅說他不善政務,其實是一個托詞。
和王猛相比,魯肅肯定不如;
和張昭相比,魯肅也是不如;
但若是和孫權相比,魯肅在政事上隻強不弱。
因此,在聽了王猛的一番侃侃而談之後,魯肅也不禁覺得受益匪淺。
當夜,孫權便在太守府內擺下宴席,賓主盡歡。
夜晚,在孫權的邀請下,與王猛、魯肅秉燭夜談,大談治國之道。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大軍再次出發。
注:曆史上的王猛,任職前秦丞相十八年,鞠躬盡瘁,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勵精圖治。
政治上,抵製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
軍事上,軍紀嚴明,平定五公之亂,統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關東六州軍事。
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實現田疇開辟,倉庫充實。
執政期間,北方呈現小康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