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醫學院,時候也不早了,王猛卻依舊有些意猶未盡。
但兵工廠位於鍾山北麓,繞道過去需要不少時辰,所以在我的邀請下,一行人準備陪同王猛上山,一起瞻仰下英雄祠。
鍾山位於金陵城東南方向,麵積約為四十五平方公裏,其間山、水、城、林渾然一體,自然景觀豐富優美。
鍾山山體東西長約十四裏,南北寬約六裏,周長達到六十裏。鍾山的山勢整體呈弧形,中部向北凸出;東段向東南方向延伸,止於馬群、麒麟門一帶;西段走向西,經太平門附近入城,隆起為富貴山、覆舟山和雞籠山。山勢蜿蜒逶迤,形如莽莽巨龍,故稱“鍾山龍蟠”。
鍾山共有三個山峰,呈筆架形。主峰居中偏北,叫北高峰,海拔四百五十米,為最高峰;第二峰為小茅山;第三峰居西,稱天堡山。環山溪流交匯,湖泊眾多,北麓的玄武湖、山南的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尤負盛名。
鍾山不僅是金陵百姓在夏季的避暑勝地,還是整個金陵的龍脈所在。
因此,在瞻仰英雄祠之餘,前來登高望遠也同樣是一樁美事。
此時,正值秋季,秋高氣爽,登高望遠,王猛也顯得興致勃勃。
王猛高興,我自然也高興,唯獨張昭、魯肅身子弱,登山途中不禁累得氣喘籲籲。
“子敬、子布,你二人真該好好鍛煉一下了!“我向二人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二人回答道。
平日裏有馬匹代步,但在這山上也隻能徒步而行,因此二人深以為然,對我的話表示十分讚同!畢竟身體是自己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反觀王猛卻是健步如飛,好似如履平地,真是令人汗顏。
就連身後跟隨的明衛和王猛的隨從,也直誇王猛身體好,體力好!
眼看著魯肅、張昭二人屢次掉隊,我便吩咐留下幾人陪同,然後帶著大部隊先行上山。
好在學院的後山便可直達鍾山的主峰,而英雄祠就在鍾山的主峰之上!這也意味著,從這上去之後,便能見識到整個金陵最美的風景。
想到這裏,我與王猛都不禁加快了步伐。
一個時辰之後,我二人便登上了山頂,不遠處便是英雄祠。
但王猛顯然對眼前的景象更為感興趣。
“王大人,如何?”我不禁問道。
“真是龍蟠虎踞,大將軍,金陵有王氣啊!”王猛不禁感歎道。
“哦?王大人竟然還懂風水?”我好奇地問道。
“王某自幼博覽群書,因此對堪輿和風水也略知一二!”王猛解釋道。
“不知王大人除了看出金陵有王氣之外,還看出什麽來了沒有?”我又接著問道。
“聽聞當初江東的治所乃是在吳郡,大將軍力排眾議,堅持要以秣陵為治所。結果,大將軍從金陵北上,奪取淮南、江夏,後大敗劉裕水陸大軍,再消滅南陽的曹軍。直到現在,終成曹丞相之大敵!可以說,大將軍的霸業正是從金陵開始的。大將軍也正是以此地為起點,逐漸成為了一方霸主!”王猛侃侃而談。
被王猛這麽一說,我隨即醒悟過來,可不是嗎?好像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以後,一切都是從金陵開始的。而金陵有王氣,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有天子氣,難道冥冥之中真是如此地玄乎?
不,我更相信人定勝天。
“王大人此言差矣,在下當初遷移治所至此,並非是覺得此處地形有利,有王氣雲雲。而是覺得此地臨近長江,隻需要建一處渡口,便能方便用兵!何況,金陵周邊皆是良田,又扼守長江下遊的交通要衝而已!”我不禁解釋道。
王猛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思。
“我之所以能夠稱霸東南,多賴諸將士用命。淮南之戰,江夏之戰,赤壁之戰,安陸之戰,章陵、樊城之戰,新野、南陽之戰,平定荊南的戰役,平定山越叛亂的戰役,我軍傷亡約三十萬人!我軍一連串的勝利,在下的霸業,都是江東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所以,為了感恩於他們的付出,我為曆次大戰中犧牲的將領修建了身後的英雄祠,將他們的塑像,將他們的靈位供奉其中,讓他們沐浴在世世代代的香火之下,受世人的瞻仰,讓他們在死後也能享受到英雄的待遇!”我不禁豪邁地說道,正有一種劍指蒼天的味道。
王猛也不禁被我的情緒所感受,一陣心潮澎湃。
恰好這時,魯肅、張昭等人趕到,聽得我的話語,不禁跪倒。
“江東萬勝!主公萬勝!”
“江東萬勝!主公萬勝!”
就連上山的百姓也不禁受到了感染,紛紛加入了呐喊,隻留下王猛的幾名隨從,直愣愣地站在原地,顯得不知所措。
“哈哈哈!王大人,隨我往英雄祠去瞻仰一番!”我隨即邀請道。
王猛欣然同意。
英雄祠就是一座塔樓,高三層,木質結構,無人看守,全靠自覺。
但畢竟裏麵供奉的都是英雄,所以無人破壞。
走進裏邊,隻見供奉著幾尊塑像,還有牌位,上麵書寫著人名,分別是:淩操、張三、吳五、陳六、蘇飛、趙大等將校。
“淩操戰死於江夏之戰,被黃祖手下設伏,被萬箭齊發而死。
張三乃是為了帶回張仲景神醫,為了挽救安陸瘟疫下的萬千百姓,為了掩護太史慈撤退,不幸戰死。
吳五、陳六不幸戰死於安陸之戰,堅守城池,戰至了最後一兵一卒。
蘇飛乃是跟隨甘寧,在赤壁之戰中,為了擊破前來阻擊的韋睿水師主力,不幸被包圍,然後力戰而亡。
趙大是在赤壁決戰中,不幸被敵將一箭射殺。
當然,我江東還有無數英烈,因為身份不夠,或戰功不夠,所以沒資格入列英雄祠。但在各處戰場,我都命人豎立著石碑,記錄了他們的功勳,會受當地百姓的祭拜和供奉!”
我向王猛訴說道。
王猛乃是大將之材,乃是知兵之人,聽到這裏也瞬間明白了我此舉的用意。
於是,王猛第三次下跪,向我磕頭。
“王猛,王景略,拜見主公!”
但兵工廠位於鍾山北麓,繞道過去需要不少時辰,所以在我的邀請下,一行人準備陪同王猛上山,一起瞻仰下英雄祠。
鍾山位於金陵城東南方向,麵積約為四十五平方公裏,其間山、水、城、林渾然一體,自然景觀豐富優美。
鍾山山體東西長約十四裏,南北寬約六裏,周長達到六十裏。鍾山的山勢整體呈弧形,中部向北凸出;東段向東南方向延伸,止於馬群、麒麟門一帶;西段走向西,經太平門附近入城,隆起為富貴山、覆舟山和雞籠山。山勢蜿蜒逶迤,形如莽莽巨龍,故稱“鍾山龍蟠”。
鍾山共有三個山峰,呈筆架形。主峰居中偏北,叫北高峰,海拔四百五十米,為最高峰;第二峰為小茅山;第三峰居西,稱天堡山。環山溪流交匯,湖泊眾多,北麓的玄武湖、山南的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尤負盛名。
鍾山不僅是金陵百姓在夏季的避暑勝地,還是整個金陵的龍脈所在。
因此,在瞻仰英雄祠之餘,前來登高望遠也同樣是一樁美事。
此時,正值秋季,秋高氣爽,登高望遠,王猛也顯得興致勃勃。
王猛高興,我自然也高興,唯獨張昭、魯肅身子弱,登山途中不禁累得氣喘籲籲。
“子敬、子布,你二人真該好好鍛煉一下了!“我向二人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二人回答道。
平日裏有馬匹代步,但在這山上也隻能徒步而行,因此二人深以為然,對我的話表示十分讚同!畢竟身體是自己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反觀王猛卻是健步如飛,好似如履平地,真是令人汗顏。
就連身後跟隨的明衛和王猛的隨從,也直誇王猛身體好,體力好!
眼看著魯肅、張昭二人屢次掉隊,我便吩咐留下幾人陪同,然後帶著大部隊先行上山。
好在學院的後山便可直達鍾山的主峰,而英雄祠就在鍾山的主峰之上!這也意味著,從這上去之後,便能見識到整個金陵最美的風景。
想到這裏,我與王猛都不禁加快了步伐。
一個時辰之後,我二人便登上了山頂,不遠處便是英雄祠。
但王猛顯然對眼前的景象更為感興趣。
“王大人,如何?”我不禁問道。
“真是龍蟠虎踞,大將軍,金陵有王氣啊!”王猛不禁感歎道。
“哦?王大人竟然還懂風水?”我好奇地問道。
“王某自幼博覽群書,因此對堪輿和風水也略知一二!”王猛解釋道。
“不知王大人除了看出金陵有王氣之外,還看出什麽來了沒有?”我又接著問道。
“聽聞當初江東的治所乃是在吳郡,大將軍力排眾議,堅持要以秣陵為治所。結果,大將軍從金陵北上,奪取淮南、江夏,後大敗劉裕水陸大軍,再消滅南陽的曹軍。直到現在,終成曹丞相之大敵!可以說,大將軍的霸業正是從金陵開始的。大將軍也正是以此地為起點,逐漸成為了一方霸主!”王猛侃侃而談。
被王猛這麽一說,我隨即醒悟過來,可不是嗎?好像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以後,一切都是從金陵開始的。而金陵有王氣,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有天子氣,難道冥冥之中真是如此地玄乎?
不,我更相信人定勝天。
“王大人此言差矣,在下當初遷移治所至此,並非是覺得此處地形有利,有王氣雲雲。而是覺得此地臨近長江,隻需要建一處渡口,便能方便用兵!何況,金陵周邊皆是良田,又扼守長江下遊的交通要衝而已!”我不禁解釋道。
王猛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思。
“我之所以能夠稱霸東南,多賴諸將士用命。淮南之戰,江夏之戰,赤壁之戰,安陸之戰,章陵、樊城之戰,新野、南陽之戰,平定荊南的戰役,平定山越叛亂的戰役,我軍傷亡約三十萬人!我軍一連串的勝利,在下的霸業,都是江東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所以,為了感恩於他們的付出,我為曆次大戰中犧牲的將領修建了身後的英雄祠,將他們的塑像,將他們的靈位供奉其中,讓他們沐浴在世世代代的香火之下,受世人的瞻仰,讓他們在死後也能享受到英雄的待遇!”我不禁豪邁地說道,正有一種劍指蒼天的味道。
王猛也不禁被我的情緒所感受,一陣心潮澎湃。
恰好這時,魯肅、張昭等人趕到,聽得我的話語,不禁跪倒。
“江東萬勝!主公萬勝!”
“江東萬勝!主公萬勝!”
就連上山的百姓也不禁受到了感染,紛紛加入了呐喊,隻留下王猛的幾名隨從,直愣愣地站在原地,顯得不知所措。
“哈哈哈!王大人,隨我往英雄祠去瞻仰一番!”我隨即邀請道。
王猛欣然同意。
英雄祠就是一座塔樓,高三層,木質結構,無人看守,全靠自覺。
但畢竟裏麵供奉的都是英雄,所以無人破壞。
走進裏邊,隻見供奉著幾尊塑像,還有牌位,上麵書寫著人名,分別是:淩操、張三、吳五、陳六、蘇飛、趙大等將校。
“淩操戰死於江夏之戰,被黃祖手下設伏,被萬箭齊發而死。
張三乃是為了帶回張仲景神醫,為了挽救安陸瘟疫下的萬千百姓,為了掩護太史慈撤退,不幸戰死。
吳五、陳六不幸戰死於安陸之戰,堅守城池,戰至了最後一兵一卒。
蘇飛乃是跟隨甘寧,在赤壁之戰中,為了擊破前來阻擊的韋睿水師主力,不幸被包圍,然後力戰而亡。
趙大是在赤壁決戰中,不幸被敵將一箭射殺。
當然,我江東還有無數英烈,因為身份不夠,或戰功不夠,所以沒資格入列英雄祠。但在各處戰場,我都命人豎立著石碑,記錄了他們的功勳,會受當地百姓的祭拜和供奉!”
我向王猛訴說道。
王猛乃是大將之材,乃是知兵之人,聽到這裏也瞬間明白了我此舉的用意。
於是,王猛第三次下跪,向我磕頭。
“王猛,王景略,拜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