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之法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訓練單兵作戰能力,就是之前孫賁的訓練方法。


    第二種是訓練大兵團作戰能力,就是之前周泰采用的方法。


    還有第三種方法,不同於以上兩種都是直接提高軍隊戰鬥力的訓練方法,而是隻訓練軍隊的令行禁止,整肅軍紀,提高士氣等等。


    但不管哪種方法,都需要將領擁有極高的軍事素養,比如第一種,適合猛將;第二種,適合良將;第三種,適合名將。


    之前賈華采用的訓練方法便是第二種,但賈華明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此訓練得一塌糊塗。


    好在黃忠已經歸降於我,並且在第二天就進入了軍營,開始了對新兵的訓練。


    而我也很給麵子,直接委任黃忠做了中郎將,五千新兵也調撥到了黃忠麾下。


    這時候的賈華也終於鬆了口氣。


    但麵對五千新兵蛋子,說實話,黃忠也沒有什麽好辦法能夠立即將他們練成一支精兵。


    所謂新兵,所謂精兵,看似一字之差,實則有著天壤之別。


    除了最基礎的訓練,比如盾兵架盾;長槍兵刺槍、挺槍;投矛手投射長矛;弓箭手彎弓搭箭等等以外,還需要能夠聽從指令,再按照指令進行陣型的變化,以及完成一係列諸如追敵、後退、行軍、紮營等等的指令。


    總之一句話,精兵都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方可成型。


    但通過嚴格的訓練,精兵依舊隻是紙麵上的精兵,距離真正的百戰精銳依舊差了十萬八千裏。


    而這裏麵差的就是所謂的見血!


    隻有見過血,殺過敵,新兵蛋子們才能完成脫胎換骨,完成從新兵到老兵的轉變。


    因為新兵原本都是普通老百姓,不管種田還是幹嘛,都是老實巴交的百姓。一旦上了戰場,見了血,殺了敵,心裏往往會承受不住。


    這時候就會產生三種結果:


    一是麵對敵人,因為膽怯而被殺死。


    二是僥幸殺了一名敵人,然後因為心裏承受不住而崩潰,變得瘋顛。


    三是就此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軍人。


    當然還有第四種可能,那就是成為匪寇,每天幹著刀頭舔血的買賣。


    總之,要想練出精兵並不容易,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百戰精銳更不容易。


    為什麽丹陽出精兵?就是因為人家從小到大就見慣了廝殺,也習慣了廝殺。所以不管怎麽樣,丹陽的兵員在心理上就已經強了幾分,更不用說他們壓根不需要再做額外的基礎訓練了。


    因此,丹陽兵名滿天下。


    現在距離出兵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留給黃忠、賈華練兵的日子也越來越少。


    可以說,從時間上來講已經來不及了。


    但好在山越人下了山,正在攻城略地,雖然人數眾多,但並非不可戰勝。


    更何況山越人毫無軍紀可言,甚至裝備較差,因此一對一並不是江東軍的對手。


    但問題就是,山越人都習慣了廝殺,其他的先不講,單單從他們都見了血這一角度而言,又遠遠超過了我方的新兵,因此接下來的戰事依舊不容樂觀。


    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就是,隻要打贏了這一仗,我就能擁有一支精銳軍團!


    現實是殘酷的,我已經可以預見到,接下來的這場戰爭,傷亡將會是多麽地慘重。


    兩年前,江東軍頂多隻有十萬。


    兩年後,也就是現在,已經擁有了二十萬之數。


    淮南之戰,兩次江夏之戰,章陵、樊城一戰,我方的累計戰死傷殘者多達十五萬之數。


    傷亡不可謂不慘重,但也因此,江東軍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戰鬥力方麵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而新兵除了心理上麵對敵人會膽怯之外,最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一觸即潰,也就是說在承受不住心理壓力的時候,他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逃跑!


    在戰場上,這往往會引發連鎖反應,也就是整支軍隊的崩潰。


    這一結果是很可怕的。


    但好在,因為我之前提出的一係列軍功獎勵製度和撫恤製度,新兵們在戰場上士氣都很高,麵對敵人,往往榮耀感會戰勝他們內心的恐懼和膽怯,而讓他們變得無所畏懼。


    再加上各部隊的軍官都是有經驗的老兵,所以往往都能約束到部下的新兵們。


    而這一係列的製度,已經從根本上保證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最起碼在不見血的情況下,麵對強敵,我方的軍隊也不致於一觸即潰。


    甚至在有些時候,還能做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在心理素質、軍紀、單兵作戰能力、大兵團作戰能力之上,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後勤的保障,以及將領的素質。


    從孫策開始,一直到我穿越來兩年的時間,江東軍中已經擁有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領。


    這些人有的甚至已經突破了自我,能力已經超過了曆史上的表現,而且對我忠心耿耿。


    後勤方麵,我方更是遠超其他諸侯,軍隊平時駐紮、訓練的時候,不但有一日三餐,甚至每周還有額外的酒肉。


    裝備方麵,從武器到甲胄,更是清一色的製式裝備,損壞了可以更換、修繕。


    從方方麵麵,都已經保障了軍隊的基礎戰鬥能力。


    但說實話,僅從練兵角度而言,我軍還遠遠不夠,距離百戰曹軍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打仗並非隻靠精兵,從某種角度來說,將領的能力才是關鍵。


    曆史上有無數名將,帶的兵都是精兵,靠的是後方強大的國力在做支撐。


    但也有一些名將,甚至不需要精兵,隨便拉起一批人就能上戰場,就能打勝仗!


    我說的這個人就是韓信!


    而現在麵對山越,我需要的,也是最渴望的就是這樣的名將!


    注: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兵權謀”的代表人物。


    秦末大亂之際投奔項梁、項羽,未得重用,轉投劉邦,經蕭何保為大將,製定“漢中對策”,申明軍法,設還定三秦之計。


    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


    劉邦收其精兵後,韓信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後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的同時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


    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拿下齊國後全殲過來支援的龍且二十萬楚軍。


    韓信攻打楚國,項羽恐慌,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


    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