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踏上歸途,朝著金陵返程的時候,在我的核心統治區——江東卻發生了一件大事,事情之大甚至足以顛覆我對江東的統治。
事情是這樣的。
在大漢鼎盛時期,揚州隻有六個郡,分別是九江(淮南)、廬江、豫章、丹陽、會稽、吳六郡。
而除了長江以北的九江、廬江二郡外,長江以南的豫章、丹陽、會稽、吳四郡都遍布著山越人。
因此,幾乎每一任揚州刺史、江東四郡太守在任期內,首要任務都並非發展民生,而是大力打擊山越人。
山越人,不同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也不同於益州的南蠻、荊州的荊蠻和交州的土著,而是以漢民為主體構成。
這些人不事生產,不去耕作,而是呼嘯山林,以打家劫舍為生,因此成了江東第一大害。
甚至當初,山越人中的一支——嚴白虎兄弟還占據了吳郡,成了一路諸侯。
自孫策掃蕩江東以後,便一直在打擊境內的山越人,並且卓有成效,將江東北麵的山越人幾乎肅清,也因此開辟了大批的良田。
之後,孫策分豫章以南設立廬陵郡,自我在來到這個世界後,又分丹陽、吳各一部分,設立了建業郡。
後來,孫輔反叛,率領叛軍想要攻打丹陽,丹陽的山越人也都相應。結果被吳景、孫靜擊敗,身為丹陽都尉的黃蓋又趁勢掃蕩丹陽境內的山越人,其他各部也紛紛鑽入大山,開始清剿山越人。
一連串的打擊下,山越人勢力大衰,從豫章、丹陽、吳三郡徹底消失。除了被剿滅,或者被俘獲的山越人以外,其他人大多撤到廬陵、會稽境內。
這個時代的人口是三倍,山越的人數也十分龐大。因此,南下廬陵、會稽的山越也擠壓了本土山越的生存空間,雙方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而趁著這個機會,身為南部都尉的賀齊也得以擴充了部眾。加之後來,孫暠、朱然又被我調到了賀齊的麾下。因此,山越軍區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又利用南北兩部山越內部的矛盾,賀齊軍團在山越地界可謂是如魚得水。
結果,麵對江東軍的威脅,山越人竟然沒有屈服,除了少數人投靠了賀齊外,剩下的人竟然緩和了矛盾,結成了山越聯盟!
山越的數量何其龐大,鼎盛時期達到了兩三百萬人,幾乎是整個揚州人口的四分之一。
經過曆年的清剿,人數依舊多達一百餘萬。
山越人在打仗這塊,又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樣,幾乎全民皆兵!
因此,山越兵的人數達到了誇張的三十萬人!比江東軍的總數還多。
前文說過,山越以山賊、匪寇為主,雖然不都是這樣,但也差不多了。他們嘯聚山林,在山林中的戰鬥力簡直是天花板,飛簷走壁,如履平地。
賀齊軍團再也占不到便宜,甚至屢屢吃虧,逼不得已之下便向金陵求援,希望金陵能夠派出援軍!
等賀齊的使者來到金陵,見到張昭之後,張昭也對這一嚴峻的局勢感到頭疼,便召集了金陵的一眾文武大小官員,包括先我一步回來的魯肅、程普等人一起進行商議。
而隨著得知山越起事這一消息的人越來越多,也在江東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山越兵實在太多了,整整三十萬人!而江東軍才多少?淮南三萬,荊北六七萬,荊南四五萬,山越地區兩三萬,金陵一萬左右,加起來也不到二十萬!
老百姓可不懂軍事,他們隻從人數上判斷,感覺這次真的要完犢子了!
先不說江東軍在人數上的劣勢,而且分散在各個地區,所以還能拿什麽來抵禦山越的入侵?
倘若山越地區的兩三萬軍隊(賀齊軍團)被消滅,那麽,搞不好又要被山越人占據整個江東!
搞不好金陵也要被山越人攻下!
如此一來,豈不是真的完犢子了?
恐慌,彌漫在江東所有百姓的心頭,就連金陵以及各郡的官員也都焦頭爛額。
金陵的一眾文武大小官員,文官以刺史張昭為首,武將以軍師魯肅、江東軍團副帥程普為首,進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商談。
這是身為主公的我不在,金陵這邊能夠做到的最好處理。
最後經過商議,並得到了一眾文武大小官員的一致讚同,決定采用三條方案:
一、加快金陵城牆的建設,不到萬不得已,山越人都不會攻到金陵,但萬一真的攻到了呢?
二、組織各郡縣的郡縣兵力,尤其是臨近廬陵、會稽南部的豫章、丹陽、吳、會稽四郡,加強各城池的防守,加大邊境交通線的盤查,嚴防有山越人員滲透。
三、調遣駐守在合淝的孫翊部,抽調駐守在濡須和礦廠的倪業部部分兵力,以及駐守在金陵及金陵各大設施的董襲部部分兵力,組建一支萬人的軍隊,由身在金陵的程普、陳武、朱桓、徐盛等將進行統帥,向賀齊軍團發起支援。
身為揚州刺史,張昭本沒有兵權,頂多隻能調動下境內的郡縣兵。
而我本人不在的情況下,身為軍師的魯肅卻有全境軍隊的指揮權和調動權。
但如今軍隊都在荊州和淮南。
其中,淮南軍團需要防備豫州、徐州的曹軍,不能輕動;
荊北軍團需要防備曹軍和荊州軍,也不能輕動;
荊南軍團更是要坐鎮荊南,同時防備劉裕和陳霸先,因此更不能輕動。
所以,合淝的孫翊部、濡須的倪業部、金陵的董襲部,便是唯一能夠調動的軍隊了。
至於賈華部,乃是我的本部,我本人不在的情況下,可沒有人敢打它的主意!
兵力不足,是如今最大的困難,但好在還有程普等一大批有經驗、有能力的將領們在,也彌補了與三十萬山越大軍之間,誇張的實力差距!
注: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分布於孫吳諸郡縣山區的山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
東漢末年,黃巾之始,天下大亂,有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郎、嚴白虎、金奇、毛甘、黃亂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因社會動蕩,或者不納王租而占山為王,被統稱為山越。
事情是這樣的。
在大漢鼎盛時期,揚州隻有六個郡,分別是九江(淮南)、廬江、豫章、丹陽、會稽、吳六郡。
而除了長江以北的九江、廬江二郡外,長江以南的豫章、丹陽、會稽、吳四郡都遍布著山越人。
因此,幾乎每一任揚州刺史、江東四郡太守在任期內,首要任務都並非發展民生,而是大力打擊山越人。
山越人,不同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也不同於益州的南蠻、荊州的荊蠻和交州的土著,而是以漢民為主體構成。
這些人不事生產,不去耕作,而是呼嘯山林,以打家劫舍為生,因此成了江東第一大害。
甚至當初,山越人中的一支——嚴白虎兄弟還占據了吳郡,成了一路諸侯。
自孫策掃蕩江東以後,便一直在打擊境內的山越人,並且卓有成效,將江東北麵的山越人幾乎肅清,也因此開辟了大批的良田。
之後,孫策分豫章以南設立廬陵郡,自我在來到這個世界後,又分丹陽、吳各一部分,設立了建業郡。
後來,孫輔反叛,率領叛軍想要攻打丹陽,丹陽的山越人也都相應。結果被吳景、孫靜擊敗,身為丹陽都尉的黃蓋又趁勢掃蕩丹陽境內的山越人,其他各部也紛紛鑽入大山,開始清剿山越人。
一連串的打擊下,山越人勢力大衰,從豫章、丹陽、吳三郡徹底消失。除了被剿滅,或者被俘獲的山越人以外,其他人大多撤到廬陵、會稽境內。
這個時代的人口是三倍,山越的人數也十分龐大。因此,南下廬陵、會稽的山越也擠壓了本土山越的生存空間,雙方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而趁著這個機會,身為南部都尉的賀齊也得以擴充了部眾。加之後來,孫暠、朱然又被我調到了賀齊的麾下。因此,山越軍區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又利用南北兩部山越內部的矛盾,賀齊軍團在山越地界可謂是如魚得水。
結果,麵對江東軍的威脅,山越人竟然沒有屈服,除了少數人投靠了賀齊外,剩下的人竟然緩和了矛盾,結成了山越聯盟!
山越的數量何其龐大,鼎盛時期達到了兩三百萬人,幾乎是整個揚州人口的四分之一。
經過曆年的清剿,人數依舊多達一百餘萬。
山越人在打仗這塊,又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樣,幾乎全民皆兵!
因此,山越兵的人數達到了誇張的三十萬人!比江東軍的總數還多。
前文說過,山越以山賊、匪寇為主,雖然不都是這樣,但也差不多了。他們嘯聚山林,在山林中的戰鬥力簡直是天花板,飛簷走壁,如履平地。
賀齊軍團再也占不到便宜,甚至屢屢吃虧,逼不得已之下便向金陵求援,希望金陵能夠派出援軍!
等賀齊的使者來到金陵,見到張昭之後,張昭也對這一嚴峻的局勢感到頭疼,便召集了金陵的一眾文武大小官員,包括先我一步回來的魯肅、程普等人一起進行商議。
而隨著得知山越起事這一消息的人越來越多,也在江東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山越兵實在太多了,整整三十萬人!而江東軍才多少?淮南三萬,荊北六七萬,荊南四五萬,山越地區兩三萬,金陵一萬左右,加起來也不到二十萬!
老百姓可不懂軍事,他們隻從人數上判斷,感覺這次真的要完犢子了!
先不說江東軍在人數上的劣勢,而且分散在各個地區,所以還能拿什麽來抵禦山越的入侵?
倘若山越地區的兩三萬軍隊(賀齊軍團)被消滅,那麽,搞不好又要被山越人占據整個江東!
搞不好金陵也要被山越人攻下!
如此一來,豈不是真的完犢子了?
恐慌,彌漫在江東所有百姓的心頭,就連金陵以及各郡的官員也都焦頭爛額。
金陵的一眾文武大小官員,文官以刺史張昭為首,武將以軍師魯肅、江東軍團副帥程普為首,進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商談。
這是身為主公的我不在,金陵這邊能夠做到的最好處理。
最後經過商議,並得到了一眾文武大小官員的一致讚同,決定采用三條方案:
一、加快金陵城牆的建設,不到萬不得已,山越人都不會攻到金陵,但萬一真的攻到了呢?
二、組織各郡縣的郡縣兵力,尤其是臨近廬陵、會稽南部的豫章、丹陽、吳、會稽四郡,加強各城池的防守,加大邊境交通線的盤查,嚴防有山越人員滲透。
三、調遣駐守在合淝的孫翊部,抽調駐守在濡須和礦廠的倪業部部分兵力,以及駐守在金陵及金陵各大設施的董襲部部分兵力,組建一支萬人的軍隊,由身在金陵的程普、陳武、朱桓、徐盛等將進行統帥,向賀齊軍團發起支援。
身為揚州刺史,張昭本沒有兵權,頂多隻能調動下境內的郡縣兵。
而我本人不在的情況下,身為軍師的魯肅卻有全境軍隊的指揮權和調動權。
但如今軍隊都在荊州和淮南。
其中,淮南軍團需要防備豫州、徐州的曹軍,不能輕動;
荊北軍團需要防備曹軍和荊州軍,也不能輕動;
荊南軍團更是要坐鎮荊南,同時防備劉裕和陳霸先,因此更不能輕動。
所以,合淝的孫翊部、濡須的倪業部、金陵的董襲部,便是唯一能夠調動的軍隊了。
至於賈華部,乃是我的本部,我本人不在的情況下,可沒有人敢打它的主意!
兵力不足,是如今最大的困難,但好在還有程普等一大批有經驗、有能力的將領們在,也彌補了與三十萬山越大軍之間,誇張的實力差距!
注: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分布於孫吳諸郡縣山區的山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
東漢末年,黃巾之始,天下大亂,有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郎、嚴白虎、金奇、毛甘、黃亂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因社會動蕩,或者不納王租而占山為王,被統稱為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