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麵上,到處都是荊州軍留下的空船,太史慈判斷,敵軍已經傾巢出動前往了章陵。
此時的情況萬分危急,太史慈當機立斷,留下一千人守衛艦船,然後帶著剩下的四千將士登岸,準備前往章陵支援。
等四千人來到城外,隻見西門是一道千斤閘,旁邊兩側的城牆上搭著十數架雲梯。
太史慈沒有多想,當即前去爬梯,將士們也全都有樣學樣,紛紛攀上雲梯。
此時還是淩晨,距離天亮大約還有一個時辰。
沈攸所部和魏延率領的荊州軍已經廝殺到現在,原本因為埋伏,加上兵種優勢,所以人數占優。但隨著孫處率部支援,通過雲梯進入城內之後,沈攸所部已經徹底落入了下風。
沈攸因為廝殺不是魏延的對手,便趁機躲入人群之中,指揮部眾,憑借著人數優勢和包圍圈,企圖將魏延所部全殲。
然而魏延也不是白給的,雖然猝不及防下,部眾損失慘重,又因為遭遇投矛的攻擊而陣型大亂,但畢竟是恩養多年的精銳,所以訓練有素。
反觀沈攸,之前不過是金陵礦廠的守衛,加上從朱桓那裏調來的將士,所部五千人不過都是新兵,尤其還有五百人都是沒怎麽訓練的新兵蛋子。
雖然人數占優,但在短兵相接之後,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反而在魏延所部穩住陣腳之後,被打得節節敗退。
沈攸暗道失策,不僅高估了自己,同時也低估了對手。本想斬殺魏延,奈何自己實力不濟。
不僅如此,隨著雙方交戰的時間越來越長,荊州軍的支援竟然也來了。
西門是千斤閘,其他三門也是大門緊閉,敵軍除了爬梯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進來?
沈攸有些絕望了,但事已如此,除了死戰還能有什麽辦法?好在百姓們都躲在家裏,倒也不會殃及無辜。唯獨城中的數萬石糧草,要是被敵軍燒了難免可惜。
於是,沈攸率領著殘部往城中央緩緩後退。
而敵軍此行的目的正是城中糧草,見狀,魏延和孫處紛紛指揮部眾跟上。
雙方沿著城內的主幹道,一邊戰鬥,一邊移動,逐漸從西城轉移到了城中央。
這一路上到處都是屍體。
而荊州軍已經占據了上風,人數優勢下,孫處還分了兩千人分別把守四門,企圖將沈攸所部全殲!
然而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以為沈攸是甕中之鱉,但其實他們才是!
一個時辰後,城外居然又傳來了喊殺聲。
喊殺聲傳入魏延、孫處的耳中,頓時大驚失色!來者絕無可能是友軍,那麽答案就隻能是江東軍的支援來了!
正在苦戰的沈攸也聽到了喊殺聲,聲音從城外傳來,定是太史慈率部前來增援了!
沈攸不禁振奮!
“弟兄們,這一次是某對不住你們!但事已至此,咱們唯有死戰!現在太史將軍來支援咱們了,隨某消滅眼前的敵人吧!”沈攸揮舞著手中刀,嘶喊著,鼓舞著軍心。
援軍的到來,加上沈攸的鼓舞,僅剩一千餘人的殘兵逐漸恢複了士氣,開始越戰越勇。
太史慈身先士卒,登上城頭,但他們早已被駐守在這裏的五百敵軍發現。
不僅如此,從北城和南城,也各有五百敵軍在趕來支援。
但身為大將,太史慈又如何會怕了他們?立馬就手持著長戟上前廝殺。
三米長戟就如同割麥子的鐮刀,敵軍像麥子一樣成片成片地倒下。
太史慈一人就好似一尊殺神,以他為中心,半徑數米之內,敵軍都不敢再上前。
跟在他後麵的將士也陸陸續續登上城頭,然後與敵軍廝殺在了一起,城頭頓時亂作一團。
此時的局勢對荊州軍十分不利,他們並不知道來援的江東軍有多少人,更不知道他們為什麽會來。
照理來說,徐庶的計劃天衣無縫,但現在這個情況,魏延和孫處隻要不是傻子,就已經明白,局勢根本就沒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而是計劃早已泄漏,他們被江東軍算計了!
荊州軍都穿著江東軍的軍服,都是當初在奪船時候從江東軍身上扒拉下來的。跟隨太史慈登城的將士們,說實話都有些懵逼,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唯獨太史慈的心裏如同明鏡似的,都不用想就知道是怎麽回事!
這讓太史慈不禁怒火中燒。
“江東軍的將士,是我太史慈部下的就扯下布條,綁在手臂上!這些都是荊州賊子假扮的,他們穿著咱們的軍服,企圖奪下此城!”太史慈大聲呐喊道。
身為宗師後期巔峰的猛將,太史慈氣沉丹田之下,呐喊聲響徹全城。不僅是江東軍的將士聽到了,就連荊州軍也都聽到了。
魏延、孫處正愁如何破局,這不機會來了嗎?
於是,二人命令部下也全都在手臂上綁布條,然後四散而去,也不管沈攸所部殘兵的死活了。
如今這種情況,再想翻盤已無可能!唯有燒毀城中糧草,再趁亂逃出生天了。
隨著變故,城中就更亂了。
雙方將士全都穿著一樣的軍服,手臂上都綁著布條,所以誤殺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隻有那些不知道情況,或者沒來得及綁上布條的荊州軍,紛紛被殺。
局勢的發展,對江東軍不利起來,但是對荊州軍更加不利!尤其是魏延,正在被沈攸率部追擊。其他小嘍囉,沈攸可能分不清敵我,但是魏延實在太好認了!
魏延身邊不過十幾名親衛,但沈攸可是帶著數百人,所以魏延也不敢反身前去廝殺,隻能朝著西門逃跑。
恰好這時,孫處率數百人殺到,將沈攸連同數百名江東軍攔截,雙方很快廝殺到一起。
魏延看到孫處,暗道感激,但卻沒有加入戰團,而是繼續朝著西門逃竄。
孫處看到魏延跑了,有些慶幸,他的目的就是幫助魏延解圍!他視魏延為兄弟,隻要兄弟能脫身,他就算戰死在這裏又有何妨?
孫處也是名宗師境界的武者,但隻有宗師初期,比之沈攸也就強上一點。
所以此時,孫處和沈攸殺到一起,倒是不分勝負。
另一邊,太史慈已經率部擊潰了阻擊的敵軍,開始向城內推進。
局勢已經對荊州軍越來越不利了。
注: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孫吳名將,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曆史上,曾為救孔融而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援。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製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
此時的情況萬分危急,太史慈當機立斷,留下一千人守衛艦船,然後帶著剩下的四千將士登岸,準備前往章陵支援。
等四千人來到城外,隻見西門是一道千斤閘,旁邊兩側的城牆上搭著十數架雲梯。
太史慈沒有多想,當即前去爬梯,將士們也全都有樣學樣,紛紛攀上雲梯。
此時還是淩晨,距離天亮大約還有一個時辰。
沈攸所部和魏延率領的荊州軍已經廝殺到現在,原本因為埋伏,加上兵種優勢,所以人數占優。但隨著孫處率部支援,通過雲梯進入城內之後,沈攸所部已經徹底落入了下風。
沈攸因為廝殺不是魏延的對手,便趁機躲入人群之中,指揮部眾,憑借著人數優勢和包圍圈,企圖將魏延所部全殲。
然而魏延也不是白給的,雖然猝不及防下,部眾損失慘重,又因為遭遇投矛的攻擊而陣型大亂,但畢竟是恩養多年的精銳,所以訓練有素。
反觀沈攸,之前不過是金陵礦廠的守衛,加上從朱桓那裏調來的將士,所部五千人不過都是新兵,尤其還有五百人都是沒怎麽訓練的新兵蛋子。
雖然人數占優,但在短兵相接之後,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反而在魏延所部穩住陣腳之後,被打得節節敗退。
沈攸暗道失策,不僅高估了自己,同時也低估了對手。本想斬殺魏延,奈何自己實力不濟。
不僅如此,隨著雙方交戰的時間越來越長,荊州軍的支援竟然也來了。
西門是千斤閘,其他三門也是大門緊閉,敵軍除了爬梯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進來?
沈攸有些絕望了,但事已如此,除了死戰還能有什麽辦法?好在百姓們都躲在家裏,倒也不會殃及無辜。唯獨城中的數萬石糧草,要是被敵軍燒了難免可惜。
於是,沈攸率領著殘部往城中央緩緩後退。
而敵軍此行的目的正是城中糧草,見狀,魏延和孫處紛紛指揮部眾跟上。
雙方沿著城內的主幹道,一邊戰鬥,一邊移動,逐漸從西城轉移到了城中央。
這一路上到處都是屍體。
而荊州軍已經占據了上風,人數優勢下,孫處還分了兩千人分別把守四門,企圖將沈攸所部全殲!
然而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以為沈攸是甕中之鱉,但其實他們才是!
一個時辰後,城外居然又傳來了喊殺聲。
喊殺聲傳入魏延、孫處的耳中,頓時大驚失色!來者絕無可能是友軍,那麽答案就隻能是江東軍的支援來了!
正在苦戰的沈攸也聽到了喊殺聲,聲音從城外傳來,定是太史慈率部前來增援了!
沈攸不禁振奮!
“弟兄們,這一次是某對不住你們!但事已至此,咱們唯有死戰!現在太史將軍來支援咱們了,隨某消滅眼前的敵人吧!”沈攸揮舞著手中刀,嘶喊著,鼓舞著軍心。
援軍的到來,加上沈攸的鼓舞,僅剩一千餘人的殘兵逐漸恢複了士氣,開始越戰越勇。
太史慈身先士卒,登上城頭,但他們早已被駐守在這裏的五百敵軍發現。
不僅如此,從北城和南城,也各有五百敵軍在趕來支援。
但身為大將,太史慈又如何會怕了他們?立馬就手持著長戟上前廝殺。
三米長戟就如同割麥子的鐮刀,敵軍像麥子一樣成片成片地倒下。
太史慈一人就好似一尊殺神,以他為中心,半徑數米之內,敵軍都不敢再上前。
跟在他後麵的將士也陸陸續續登上城頭,然後與敵軍廝殺在了一起,城頭頓時亂作一團。
此時的局勢對荊州軍十分不利,他們並不知道來援的江東軍有多少人,更不知道他們為什麽會來。
照理來說,徐庶的計劃天衣無縫,但現在這個情況,魏延和孫處隻要不是傻子,就已經明白,局勢根本就沒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而是計劃早已泄漏,他們被江東軍算計了!
荊州軍都穿著江東軍的軍服,都是當初在奪船時候從江東軍身上扒拉下來的。跟隨太史慈登城的將士們,說實話都有些懵逼,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唯獨太史慈的心裏如同明鏡似的,都不用想就知道是怎麽回事!
這讓太史慈不禁怒火中燒。
“江東軍的將士,是我太史慈部下的就扯下布條,綁在手臂上!這些都是荊州賊子假扮的,他們穿著咱們的軍服,企圖奪下此城!”太史慈大聲呐喊道。
身為宗師後期巔峰的猛將,太史慈氣沉丹田之下,呐喊聲響徹全城。不僅是江東軍的將士聽到了,就連荊州軍也都聽到了。
魏延、孫處正愁如何破局,這不機會來了嗎?
於是,二人命令部下也全都在手臂上綁布條,然後四散而去,也不管沈攸所部殘兵的死活了。
如今這種情況,再想翻盤已無可能!唯有燒毀城中糧草,再趁亂逃出生天了。
隨著變故,城中就更亂了。
雙方將士全都穿著一樣的軍服,手臂上都綁著布條,所以誤殺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隻有那些不知道情況,或者沒來得及綁上布條的荊州軍,紛紛被殺。
局勢的發展,對江東軍不利起來,但是對荊州軍更加不利!尤其是魏延,正在被沈攸率部追擊。其他小嘍囉,沈攸可能分不清敵我,但是魏延實在太好認了!
魏延身邊不過十幾名親衛,但沈攸可是帶著數百人,所以魏延也不敢反身前去廝殺,隻能朝著西門逃跑。
恰好這時,孫處率數百人殺到,將沈攸連同數百名江東軍攔截,雙方很快廝殺到一起。
魏延看到孫處,暗道感激,但卻沒有加入戰團,而是繼續朝著西門逃竄。
孫處看到魏延跑了,有些慶幸,他的目的就是幫助魏延解圍!他視魏延為兄弟,隻要兄弟能脫身,他就算戰死在這裏又有何妨?
孫處也是名宗師境界的武者,但隻有宗師初期,比之沈攸也就強上一點。
所以此時,孫處和沈攸殺到一起,倒是不分勝負。
另一邊,太史慈已經率部擊潰了阻擊的敵軍,開始向城內推進。
局勢已經對荊州軍越來越不利了。
注: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孫吳名將,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曆史上,曾為救孔融而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援。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製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