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圍的百姓越抓越少,糧草徹底斷絕的並州軍,便再也支撐不住。


    投鼠忌器之下,石勒沒有辦法,隻能派出哨騎,前往魏郡北部尋找冉閔主力,邀請其率領騎兵繞過鄴城,與自己的主力一起,向駐紮在黎陽的曹軍主力發起夾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可惜的是,這批哨騎被曹軍截獲。


    於是,曹操與三位謀主決定將計就計,立馬派出關羽率領兩萬騎兵北上,作出抵擋冉閔大軍的假象,引誘並州軍上鉤。


    石勒果然中計,立馬派副帥劉曜率兵三萬擔任右翼,大將石虎率兵三萬擔任左翼,親率八萬主力為中軍,向黎陽城外的曹軍大本營發起總攻。


    曹操這邊,依舊令張合、高覽鎮守黎陽,令關羽的副將薛安都率兵三萬迎戰劉曜,大將徐晃率兵三萬迎戰石虎,然後親率十萬主力迎戰石勒。


    雙方在黎陽西邊十五裏處,爆發了一場曠世大戰。


    曹軍軍製,一部五千人中有兩千刀盾兵,兩千長矛兵,一千弓弩兵。刀盾兵所用盾牌為長方形,有一米多高;長矛兵所用長矛長約二米五,戰鬥力極為強悍。


    開戰之初,十六萬曹軍擺好陣型,嚴陣以待。竟然是弓弩兵在前,刀盾兵,長矛兵在中,數百架巨型投石機在後。


    等到並州軍全軍出動,向曹軍陣地發起進攻的時候,曹軍頓時弓弩齊發,炮石如雨。


    隻見黑壓壓的箭矢傾瀉而下,如同不要錢一般,瞬間就射倒了無數並州軍。人頭大小的石彈落下,更是能夠把人擊成碎肉。


    但是同類相食的並州軍早已陷入瘋癲,絲毫不懼曹軍的強大火力,依舊不管不顧,向著曹軍大陣發起衝擊。


    眼看著並州軍越來越近,站在觀戰台上的曹操手持佩劍,令旗手指揮弓弩兵後撤。


    頓時,十餘裏長的步兵方陣打開了一個個口子,供弓弩兵後撤。等到弓弩兵全部退到大陣的後方,重新列陣後,步兵方陣又再次閉合。刀盾兵舉起方盾,長矛兵豎起長矛,喊著口號,整個陣型為之一粟。


    這時,投石機還在不斷轟擊,並州軍卻是越來越近。


    很快,如同潮水一般的並州軍便撞上了曹軍方陣,如同海嘯一般。


    但是,論及人數,曹軍卻是更勝一籌,所以並不懼怕並州軍。


    一波衝擊之後,曹軍前排的盾兵很多都被撞散,或跌倒在地,然後被斬殺;或被撞得倒退兩步,然後重新站穩。


    雙方在第一輪接觸後,雙方的陣型很快就貼在了一起。


    曹軍的長矛兵奮力地捅刺著,獻血噴灑得到處都是;刀盾兵用盾牌奮力抵擋著攻擊;弓箭手則在退到陣型的後方之後,依舊在不斷地播撒著箭矢。


    並州軍的傷亡很大,但卻個個如同狂戰士一般,毫不懼怕。


    並州軍也是和曹軍幾乎一樣的編製,雙方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曹操觀看著一切,卻無動於衷。


    這等大戰,計謀已經毫無作用,三大謀主此時也和曹操一般,就靜靜地觀看著,一言不發。


    雙方的戰線綿延十數裏,兩翼與中軍之間也隔著幾百步。


    此時,薛安都、徐晃正率部在兩翼,分別抵擋著劉曜和石虎,同樣殺得難解難分。


    左翼,薛安都率領三萬步兵,乃是關羽親自訓練的精銳,而薛安都更是曹營五大猛將之一。麵對由劉曜率領的三萬並州軍衝擊,陣型絲毫沒有被衝散的跡象,反而穩如磐石。


    反倒是並州軍在第一輪衝擊之後,仿佛是撞上了鐵板一般。


    此時,薛安都正在陣中,他命令部下們向並州軍發起反擊。


    瞬間,陣型前方的盾兵就突然向前推進,並從盾牌的縫隙中戳出一支支長矛。


    反觀並州軍,人人有盾,但卻都是圓盾,護得了要害,卻護不了全身,而並州的長矛也不過隻有兩米長。


    一時間,劉曜率領的三萬並州軍陣型,就在曹軍的反擊下,變得不穩起來。


    劉曜敏銳地察覺到了異常,連忙下令讓後方的王彌率領一萬人從大陣中分出,企圖繞到薛安都所部的左翼。


    三萬並州軍右軍,分別由劉曜、王彌、喬曦率領,而三萬曹軍左軍則是分別由薛安都、柳元景、裴叔業率領。


    此時,將要麵對王彌率領的一萬迂回部隊的曹軍主將,正是柳元景。


    麵對這種突發情況,柳元景沉著冷靜,命令所部一萬人在大軍的左側豎起盾牆。


    好不容易迂回過來的王彌所部,再一次碰壁,曹軍堅硬的盾牆就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從縫隙裏露出的長矛,閃爍著寒光。


    此時,倘若從高空俯看,由薛安都率領的這一支左軍,三個方向都已經豎起了盾牆,而薛安都本人在正中央。


    三萬曹軍,宛如一個倒著的u型。


    並州軍破不開曹軍的盾牆防禦,又擋不住曹軍的長矛攻擊。不僅如此,從曹軍陣中還在不停地射出箭矢。


    隻能挨打,無法反擊,便是此時劉曜所部右軍的真實寫照。


    這一情況不禁讓劉曜大急。


    “快,組織突擊隊,無論如何都要鑿開曹軍的盾陣,否則的話,都給我等死吧!”


    劉曜身高九尺,此時騎在一匹馬上,顯得滑稽異常。他大聲咆哮著,隊伍中很快就組織起了幾支突擊隊。


    並州軍中魚龍混雜,既有並州人,又有匈奴、鮮卑等異族,還有曾經的黃巾。本該是一支烏合之眾,但在石勒、劉曜等一幹大將的統帥下,卻是凝聚成了一支精銳。


    麵對戰陣上的不利,並州軍非但沒有蠻幹,更沒有潰敗,而是千方百計地在想辦法進行反擊。


    幾支突擊隊,總共兩三千人,都是勇士,他們舉著盾牌,中間扛著幾根圓木。在並州軍陣被讓開通道後,立馬就向曹軍盾陣發起了撞擊。


    幾根圓木,就如同攻城錘一般,瞬間就將正麵的曹軍盾陣破開了幾個口子。


    前排的曹軍被撞飛,倒地不起。旁邊、後方的曹軍正準備堵上缺口,重組陣型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無數並州軍從缺口湧入。


    薛安都見狀,卻是冷笑,立馬下令讓正麵的將士全部緩緩後撤。


    注:薛安都(410年~469年),字休達,河東郡汾陰縣人。本是南北朝時期劉宋、北魏名將,現為關羽副將,曹營五大猛將之一。


    薛安都出身河東薛氏,驍勇善戰。在曆史上初仕北魏,屢建軍功,與同族薛永宗起兵反魏,失敗投奔劉宋。元嘉北伐時,隨柳元景攻克陝城。受累於東線、中線的兵敗,全軍退回。參與平定劉劭、劉義宣、臧質、魯爽等人的叛亂。後來,投靠北魏,並與孔伯恭追破劉宋軍隊。北魏皇興三年(公元469年),薛安都去世,享年六十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