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府內。


    如今的天下,除了曹操以外,各大勢力幾乎都占據著一州。


    諸如:並州劉淵、青州袁譚、益州劉璋。


    但惟獨隻有我,然後占據整個揚州,但作為主公,我卻不是州刺史或者州牧。


    這一切得益於大漢的三護法原則,因為孫策是揚州吳郡富春縣人,所以不能擔任富春縣長,吳郡太守,揚州刺史這些官職。


    而如今,金陵城內的刺史府,作為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刺史卻是張昭。所以這次的新年朝會,在我與眾人商議之後,便決定在吳侯府的正廳,也就是昨晚舉辦晚宴的地方召開。


    好在當時,侯府修建得足夠大,正廳也足夠容納一眾文武。


    新年朝會,自然要由各地太守率先作出匯報,然後由刺史進行總結。但因為如今揚州的特殊性,這一切都被簡化了。


    “諸位,我已決定,在開春之後,在鍾山之下建造學館和醫館兩處設施,並於金陵大營附近建造工坊和船廠。屆時,也將會麵向全天下,廣招賢才,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至金陵!


    今後凡有功之人,子女皆可至學館讀書、學習,且不論男女。而所立功者,不單單是指戰功,但凡對江東作出突出貢獻者,子女皆可入學!”我宣布道。


    然而,讓我出乎意料的是,眾人並沒有為此感到歡欣鼓舞,反倒是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諸位,有何意見或者想法的都可以說出來!”我連忙說道。


    “主公,這女子讀書我等可是聞所未聞啊!而且不知主公所說的凡有功者,又包括哪些?”建業太守顧雍問道,作為目前江東士族表率的他很是關心。


    “子布,你身為刺史,元歎的問題就由你來回答!”我將皮球踢給了張昭。


    “諸位,所謂有功者,就好比昔日秦國商鞅變法一般,獎勵耕戰。而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天下除軍人與農民之外,還有百工、學者、匠人、醫者、商賈等等,職業數不勝數。


    所以,這個有功者,自然指的是百業之中的佼佼者,為江東立下功勳者。就好比這次淮南之戰,韓義公擒夏侯,斬蔡陽;周幼平先登城池,手刃百人;魯子敬獻計獻策,為主公謀取淮南。像這些功勳便可送子女入學館就讀!讓子女享受到揚州境內最好的教育!


    此外,女子是否可以讀書?諸位可知昔日蔡邕蔡學士之女,蔡昭姬乎?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乃是昔日整個大漢境內都有名的才女!而諸位所慮者,無非是擔心女子今後也能與男子一般為官!這一點,昭可以保證,諸位無需擔心!日後女子所學,也皆是琴棋書畫,或者女紅之類,與男子所學大不相同!”


    張昭侃侃而談,為眾人作出了解釋。


    “原來如此!”顧雍的疑問終於得到了解答。


    “張使君,不知除軍功外,其餘百業者,又需要作出何等成績,方可送子女入學?”建業郡丞張允問道。


    “等到學館、醫館、工坊、船廠等處成立之後,等到天下人才皆來到金陵之後,等到百業者皆在金陵有所得之後,便能為江東作出貢獻!


    如工匠,打造兵器、鎧甲,製造戰船、器械;如醫者,治病救人;如學者,有重大學術發現;如農民,多產糧食,多交稅賦;如商賈,為我江東帶來戰馬等稀缺之物;如我等官員,造福一方百姓,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等等。皆可算得上是有功之人!”張昭回答道。


    “在下受教了!”張允拜道。


    “張使君,不知屆時在學館內會教習何種課程?”在刺史府中擔任別駕的陸駿,也就是陸遜的父親出列問道。


    “季才啊,難道近日又生了子嗣?”張昭開玩笑道。


    因為陸駿目前隻有陸遜一個兒子,如今就在軍中,擔任別部司馬,所以張昭才有此問。


    一時間,眾人被引得紛紛大笑,就連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然後又很好奇陸駿為何會有此問。


    “張使君切莫再拿在下說笑了,駿隻是想在閑暇之餘,去學館當一回老師,也教一回學生!”陸駿鬧了個大紅臉,然後解釋道。


    “原來如此,諸位!屆時,六至八歲的孩童,將會學習識字、寫字,以及孝經等,進行基礎學習;九至十五歲的少年,則將進行係統的四書五經,射禦書術等課程學習,也可根據興趣愛好及特長的不同,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十六至十八歲青年,則將按照特長,進行專項培養!”張昭說道。


    “另外,我還將規定,今後凡是年滿十五周歲的女子方可婚配!年滿十八周歲的男子便可加冠,並且出仕!”我補充道。


    “我等明白了!”


    這個學館以後就像昔日的太學一般,眾人也不難猜到,估計日後本地人想要在江東做官,都得是學館畢業的學子才行。


    雖然一眾江東大族出身的官員,心裏對此感到不爽,但沒辦法,如今的我大權在握,又向來一言九鼎。


    更何況,眾多大族出身的官員也才剛剛在江東出仕而已。而這一係列政策,在日後也會對他們有所好處,所以眾人才沒有太大的意見!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揚州十郡,尤其是江東境內的七個郡,也大多由他們這些大族子弟在擔任太守和屬官,這還有什麽好讓他們不滿意的呢?


    “既然諸位已經明白了,等到開春之後,就為四大設施的建設,以及人才的招攬,好好出一把力吧!諸位的家族子弟,甚至是家丁、奴仆,凡有一技之長者,也可去張子布那裏進行登記!凡舉薦者,也可記功!”


    我再次給眾人畫了個大餅,隻要舉薦人才便是立功,實在太誘人了!


    “主公,昭有一侄,名叫張奮,擅長製作攻城器械,現已年滿二十,可入工坊!”張昭率先舉薦道。


    我不由大喜,張昭的侄子,還擅長製作攻城器械!那可以直接去擔任管理啊!


    “既然如此,到時候可讓張奮負責招攬工匠,於工坊內主管攻城器械一塊!嗯,等到時候有了功勞,便可享受六百石俸祿!”我說道。


    張昭不由地大喜。


    眾人見張昭第一個吃到了甜頭,也紛紛開始了舉薦,什麽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家中有擅長女紅的,也紛紛舉薦了出來。


    我不由地感到頭疼,就把皮球踢給了張昭,讓他們回頭帶著人直接去找張昭吧!


    至於張昭能不能應付的來,那就不是我考慮的問題了!


    注:張奮,徐州彭城人,孫吳將領,揚州刺史張昭的侄子,善於製作攻城器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