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護城河之後,總計約五萬大軍,分三個方向,向安陸城發起進攻!


    護城河並非緊挨著城牆,中間還有大約兩百步的距離,所以足夠大軍攻城!


    東麵兩萬五千大軍,南麵、西麵各一萬二三千大軍,扛著雲梯,踏過由井闌車、衝車組成的“橋梁”,很快就越過了護城河!


    城頭箭矢紛飛,滾石檑木如雨,但也擋不住五萬大軍發起的強大攻勢。


    安陸城東西長約六裏,南北寬約五裏,從東到西,單單三麵城牆總長約十七裏。


    如今被搭起了約一百架雲梯。


    五萬將士各司其職,爬梯的嘴裏咬著刀,奮力地攀爬;下方等待的士卒則舉起盾牌,替同伴和自己抵擋著來自城頭的攻擊;弓箭手則在同伴盾牌的保護下,時不時朝城上還擊。


    慘烈無比的攻防大戰就此展開,雙方都為此拚盡了全力。


    而民夫們也沒有閑著,繼續在大營內裝填著糧袋,然後運往護城河進行填埋。


    這些民夫中,原本有一萬來自豫章,五千來自武昌。前陣子在夜間逃散了大約四千,但在異鄉他們又能跑到哪裏去?


    安陸在交戰,但荊州也在交戰!


    所以這些天,無處可去的民夫又紛紛折返,眾將並沒有怪罪他們,而是依舊讓他們前去負責填埋護城河。


    經過一整天慘烈無比的攻城大戰,五萬大軍沒有攻上城頭,反而付出了三千傷亡。


    但好在,在數千民夫的努力下,護城河已經被填平了一小半。


    第二天,攻防大戰依舊在繼續,江東軍再一次付出了大約三千傷亡,護城河又被填平了四分之一。


    第三天,依舊如此。


    三天時間,五萬大軍僅剩下了四萬一千餘人,然而護城河終於被填平了。


    第四天,三麵大營,紛紛推出了雪藏已久的,最後的九架衝車。


    高大的衝車比城池還要高出兩丈,有著八個輪子,後麵長長的屁股,可以供一百人在下麵推動。


    裏麵是四層甲板,最上麵兩層可以容納五六十名弓箭手。第三層與城牆同高,放下擋板,士兵便可以從裏麵衝出來,登上城頭與守軍血戰。甲板之間又有木質的梯子相連,從下到上,可供士兵攀登。


    如此攻城利器,三麵大營各留了三架。


    此時,正分別由三百民夫在推動。


    從東到西,又分別由太史慈、吳五、陳六、宋謙、賈華、李四、蔣欽、趙大、王二,九將率部對民夫和衝車進行保護,並準備在接下來的大戰中進行登城!


    南麵大營,因為張三頗有急智,被周瑜看中,所以將他留了下來。然後派遣賈華、宋謙、李四率部指揮,總計八千人參與攻城!


    東麵大營,總計派出一萬兩千人參與攻城。


    西麵大營,僅剩不足萬人,以及千餘民夫,是三麵大營中傷亡最為慘重的,此時在三將的指揮下傾巢而出!


    隆隆地戰鼓聲,敲得頗有節奏。


    民夫們喊著口號,推動著衝車前進,上麵分別載著五十名弓箭手,而在衝車旁邊,是一隊隊士卒,保護著衝車,向安陸城前進。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九架衝車,三萬大軍,冒著箭雨,全部在城下就位!


    九架衝車上,總計四百五十名弓箭手,早在進入射程範圍之後,便向城頭發起了射擊。


    四五丈高的距離,是真正地居高臨下。


    一隊隊士卒,舉著盾開始向衝車內魚貫而入,隨著第三層擋板被放下,一隊隊士卒就從裏麵衝出,向城頭發起進攻。


    城內共有兩萬張弓,兩萬名弓箭手,一人戰死,旁邊的人就立馬撿起弓箭,繼續射擊。隻要弓弦不斷,箭矢未盡,城頭的弓箭手就會源源不斷。更別提,還有更多的人在朝著城下丟著滾石、檑木,進行阻擊。


    眼見衝車靠近,擋板被放下,從裏麵衝出一隊隊悍卒。城上立馬就有許多人提著長矛,舉起刀槍,上來廝殺。


    而城頭的弓箭手也紛紛調轉目標,瞄準從衝車內衝出來的江東軍,進行射擊、或與衝車上的弓箭手進行對射。


    三萬大軍,除去弓箭手外,人人有盾,可以擋住大部分攻擊,因此隻有少數人被射殺。


    此時,黃祖在東城,麵對這種情況,他也有些無計可施。


    幸虧城內能工巧匠又來獻計:先用火箭攻擊,倘若無用,再用鉤索。無數鉤索,城上人多,幾百人不行,就上一千人,將衝車放倒!


    黃祖得了提點,立馬派人通知三麵守軍,依此方法,摧毀衝車!


    然而此時,三麵城牆上,已經登上了近兩千名悍卒,正與守軍展開血戰。


    而衝車內,衝車外,等待登城的悍卒正源源不斷,若非城頭守軍站得滿滿當當,恐怕三萬人將全部登上城頭!


    三麵城牆,各有五千精銳,一千郡兵,一萬青壯在進行防守。登上來的悍卒不過是投入汪洋大海的一滴水珠,很快就被打退,卻又一波一波衝出。


    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雖然守軍暫時占據著優勢,但隻要衝車不被摧毀,衝上來的悍卒就會源源不斷。何況衝車上麵還有弓箭手,在不停地收割守軍的性命。


    城下許多悍卒等不及登上衝車,便搭上雲梯對城牆進行攀爬,其他悍卒見狀,也都有樣學樣。


    而此時守軍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衝車上麵,雙方的戰鬥也已經持續了一個時辰。


    期間,守軍向衝車射出了許多火箭,然而並沒有什麽用,根本燒不著。直到有人終於拿來了鉤索,守軍便不顧箭矢,不顧傷亡,朝衝車拋出鉤索,一根,兩根,直到每架衝車上麵都勾著幾十根鉤索。


    一架衝車本就有萬斤之重,再加每一架衝車上又站著五十名弓箭手,以及源源不斷想要登城的悍卒,所以重量又何止萬斤?


    然而這是眼下,守軍能夠摧毀衝車的唯一辦法了。


    登上城頭的悍卒,已經開始將目標對準了那些正在奮力拉著鉤索的青壯。


    等到守軍注意到需要保護青壯的時候,頓時雙方的戰鬥又演變為了保護和殺死青壯的拉鋸戰。


    城頭血戰竟然演變為了一場拔河比賽!


    最終還是因為城上人多,九架衝車被全部拉倒,然後被守軍倒下火油,射出火箭,全部焚毀。


    衝車內,許多弓箭手和悍卒,被淹沒在了被掀起的煙塵之中,隨後被活活燒死。


    而在衝車倒下的那一瞬間,又有不少人被砸死,連同衝車內被摔死、砸死、燒死的將士,共有三千餘人。


    而那些已經登城的悍卒,大多數已經沒了退路,逐漸被淹沒在人海之中,除了一部分人通過雲梯退下城牆外,其他人最終全部戰死。


    鳴金之聲響徹戰場,幸存下來的人在盾牌的掩護下,攙扶著傷員,開始撤退。


    經過一天的攻城戰,周瑜大軍攻城器械盡毀,參與攻城的三萬大軍,也死傷近萬人!


    而城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一天下來,共戰死近五千守軍,損失近兩萬名青壯。


    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注:衝車,也叫“臨衝”或者“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安裝有八個車輪、高五層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四層裝載攻城的戰鬥士兵。車高約12米、寬6米、長8米。


    衝車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車中除了裝備有各種長兵器,還常常裝載強弩、石炮等重武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