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亮,坡下村晨霧繚繞,王家大院的炊煙中夾雜著玉米渣粥的香氣彌漫在皂角樹的周圍,王默然的父親把他給鹿花坳買的東西綁捆在木架上 ,所謂的木架,就好像城裏的雙肩包一樣,坡下村的木架,下麵用木板固定,90度向上,用木棍在架子兩邊固定,架子左右兩側有兩個寬帶子背起來很方便,平時打柴呀,背些東西啊,上山呀,手可以自由活動 ,很是方便。


    坡下村家家都有,自從王默然退伍後,鹿花坳的日常用品都是王默然提供,他三歲跟著慧見師父識字、吹簫、練簫武,坐在啞巴師兄的肩膀上,奔跑在山間,師父似父似師,師兄似兄似親人,煩悶寸,到鹿花坳和師傅對上一局,吹上一曲;和師兄練上一段簫棍武煩悶自消 。


    村裏人都知道梅花傲的存在,從不對外人說起。供養時,隻說送師傅,所以外來人不知道鹿花坳的存在,村民們看到王默然背著東西上山,就知道又是去給師傅們送東西。


    王默然到達鹿花坳時,即使在深秋身上也是微微出汗,遠遠地望見啞巴師兄在田裏摘豆子,看到王默然,啞巴師兄健步如飛,如履平地來到王默然的麵前,把木架從他的身上拿下,背在自己身上,師兄前麵走著王默然隨後。


    聽見鳥飛的聲音,慧見師父,知道一定是他的徒兒來了。


    “師傅。”


    看著一頭汗的徒兒,慧見師父吩咐小僧人端了一盆水過來,王默然一麵洗臉,一麵和師傅嘮著陵州的瑣事,談到梅沐雪時,36歲英武的漢子臉上露出孩童般甜蜜的微笑,慧見師傅不說話,微笑著一麵喝茶,一麵聽他喋喋不休。


    王默然,在旅行社是金牌外文翻譯導遊 ,精神小哥老板以及導遊妹,導遊小哥哥對於王默然都是“王哥,王哥”的叫著 ,閱曆廣,沉穩 ,有擔當,王哥的身份做的很到位。在孩子麵前,王默然是他們山一樣的依靠,在坡下村山民的眼裏,王默然是無事不通的,來自於部隊的人,在家人麵前是值得自豪的人,種種一切造就了王默然,任何時候都要挺起胸膛勇敢的做人,在困難麵前永不低頭,很少有兒女情長。


    隻有在師傅這裏可以卸下盔甲與師傅下棋,喝茶,談天論地,無一不開心 。


    \"師父,我想在祖爺他們整出的基地上蓋一座房子 。”


    “你祖爺在你出生的第二天,我們倆一起看的地方,他們刨了三十多年了,地方應該很大了吧? ”


    王默然說的宅基地。在坡下村的最西頭與西山連在一起 。坡下村有個風俗,誰家生了男孩就會依山選塊地方,從孩子很小開始一麵刨山,一麵整地,一麵拾石頭,長方規整的石頭留著蓋房子,不規整的就填地基 ,到孩子長大,整出一塊平地來,蓋房子給孩子娶媳婦。


    三十多年前,祖爺讓慧見師傅給選的地址,一直刨到現在,長方規矩的石頭堆在西山邊,一排又一排,宅基地依西山向北擴到現在,大約有700多平方米了 ,西北兩麵靠山,南麵東邊是用碎石壘起的,結實的內低外高的圍牆, 90多歲的祖爺,30多年來養成了習慣,每天天微亮就開始叮叮當當的,依然刨山敲石,為重孫們準備石頭蓋婚房,70多歲的兒跟著。


    700多平方米在播下村算是最大的平地了,村民總唏噓老太爺,要蓋多少房子,娶多少孫媳婦?


    “ 是的,大概有七百多平方米了!”


    慧見師傅,眯著眼看著沉思的王默然,知道他要蓋房子,絕對不是為了居住。三年前,他退伍回來後,已經把王家老屋翻蓋過,還新蓋了一間耳房。


    “師傅,我想蓋一所學校 。”


    “學校?”


    “一所提高綜合素質的學校。”


    “你想做什麽就做吧,那地方原本就是為建房子而刨出來的。”


    “我想蓋三層地,下一層,上麵兩層。 ”


    “學校是造福後代的事情,師傅全力支持你 ,我們僧人有一個專門蓋廟寺的建築公司叫做僧人團,有著豐富的山上蓋房子的經驗,交給他們吧。你跟師傅走。”


    王默然隨著師父走入寺廟裏,一米五高的石頭上滴水觀音,右手持柳,左手持灑水器,似男似女的麵容,莊嚴慈悲,高大的石雕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力,不由敬佛油然而生,慧見師有地下通道傅在長命燈裏添了些油,雙手合掌,虔誠下拜後 。


    打開了底座下一道門 ,王默然驚訝地望著慧見師傅 ,三十三年了,這裏有門,有地下室,自己一點兒都沒有感覺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照沐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棠文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棠文博並收藏日照沐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