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得入神,我繼續往下說道:“這種觀點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依據,那就是玉璧上所刻內容和鴉山龍船巡遊祭祀活動中的一幕極其相似,後者正是通過以龍王手持令旗劈風斬浪的表演形式來祈禱風調雨順。”
她忍不住一笑:“你怎麽對它這麽了解,專門研究過?”
我有些無語:“這屆交流會的主題就是論證‘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的出處,你不會不知道吧?”
她微微一笑:“我隻是過來玩的,為什麽要知道?”
“好吧。”我還能說什麽,“咱們走吧,這件玉器在交流會期間將在鴉山島展出,你要想看有的是機會。”
“這麽早就回去?”她不情不願地跟著我,“要不再去逛逛?”
我對逛街實在沒什麽興趣,隻能選個這折中的辦法:“雖然過了將近千年,但鴉山的龍船巡遊祭祀活動依舊保留了下來,每個月都會舉行,這幾天他們應該都在彩排,我們可以去看看。”
我又補充了一句:“現在它已經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熱門項目,就算是彩排也非常熱鬧。”
她眼睛一亮:“那還等什麽,出發!”
我們順著夜市還沒走到盡頭,若隱若現的鼓聲就傳了過來,隨著鼓聲越來越清晰一艘高大的帆船漸漸映入眼簾,岸上人頭攢動,時不時響起一陣喝彩,大概是在為參與表演的弄潮兒加油鼓勁。
餘昧喜歡湊熱鬧,沒一會兒我們已經徹底融入到了這片人山人海中。
看了一會兒我不禁感慨:“到了現今社會,這種民俗活動基本都是走個過場,表演的性質更強,遠不及以往隆重肅穆,比如一千年前鴉山的龍船巡遊祭祀是真的要駕船出海的,而且一巡就是大半個月。
據說當年鴉山集全城之力打造了一艘巨大無比的龍船,船帆一升若垂天之雲,近觀龍船如拔地而起之高樓、隔遠了一眺又像是漂浮在海上的仙島,如果配備齊全它甚至具有一定的遠航能力。”
“這樣一艘船隻用於祭祀會不會太浪費了?”
“所以巡遊龍船在祭祀的途中還會對來往漁船保駕護航,如果遇上極端天氣,沒來得及返航的漁民也可以將龍船作為臨時庇護之所,畢竟巡遊龍船的航線是固定的,本地人都知道它一般會在什麽時間出現在什麽地方,想找到它倒也不難。”
“還真是一舉兩得。”她笑道,“比起單純的心理寄托,像鴉山這樣的巡遊祭祀活動似乎更務實一點,難怪會延續這麽多年。”
“可惜這僅僅是個推測,因為這艘巨型龍船後來不知所蹤,當年底什麽情況已經不可考。”
“不知所蹤?”她頓時蹙眉,“莫非是巡遊過程中遇到了什麽突發事故,沉到了海裏?”
“這就要說到另一個傳聞了,相傳當年兩朝更替之後有兩位王孫帶著殘兵舊部逃至鴉山,後勵精圖治將鴉山發展得日益繁榮,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我一一道來,“後來追兵知悉兩人下落前往鴉山圍剿,兩位王孫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登上即將出海巡遊的祭祀龍船逃離鴉山,最終連人帶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再也沒了下落。”
正說著,雙首龍王手持令旗姍姍登場,人群中又是一陣歡呼,這是巡遊祭祀活動中的重頭戲,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留影。
餘昧若有所思地開口:“在其他的神話傳說中,龍王似乎很少以雙首的形象出現,可無論是鴉山巡遊祭祀活動還是那件玉璧,都非常一致地采用了這個形象,會不會也和那兩位王孫有關?”
我點點頭:“有人從這個角度出發,對‘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的來曆提出了第三種觀點,認為它既不是仿古之作,也非祭祀之用,而是一件贈禮。
坊間有種說法,二王孫借巡遊祭祀之機脫身後率領部下在海上找到一個絕佳的避世之所,於是又將巡遊龍船送了回來,隻是它的樣子變化太大,大家都沒有認出來,以為海裏突然多了一座島。
而‘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也是那時候被它一同帶回鴉山的,為感謝鴉山百姓、也為記住那次驚心動魄的經曆,他們特意命工匠在玉璧上雕刻了祭祀活動的場景。
鴉山百姓拿到玉璧後亦將祭祀活動中的龍王形象更改為雙首,以此紀念曾經帶領他們建設鴉山城的兩位王孫。”
“感覺確實挺像那麽一回事……”聽到這裏她差點成為第三種觀點的擁躉,不過很快她又動搖了,“等一下,他們說的島不會是指鴉山島吧?”
“雖然有些天方夜譚,但他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僅此一個假設就讓這種說法很難站得住腳。”
我攤了攤手,“先不說一艘船怎麽變成一座島,若真是這麽大的龍船舉國之力都未必可行,更別說一個偏遠的海濱之城,他們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生產力將它打造出來。”
“也許隻有龍船歸來化而為島是訛傳,玉璧的的確確是兩位王孫送予鴉山百姓的贈禮?”
我搖頭:“船不船的並不是推翻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後有研究發現玉璧上龍王所著服飾比當時祭祀活動中龍王的服飾要早得多,玉璧所刻內容以同期鴉山龍船巡遊祭祀為原型的可行性並不大,反過來還差不多。
畢竟祭祀活動是靠人延續的,而人又是社會中的人,生活的環境不可能一成不變,假如鴉山龍船巡遊祭祀活動的確以玉璧上所刻內容為原型,然後在細節上不斷演變是可以說得通的。”
她很敏銳地發現了問題:“也就是說玉璧本身和作為參考的祭祀活動時期相當,所刻內容卻比當時的祭祀活動曆史更早,這似乎佐證了第一種觀點,它的確是一件仿古之作,而它仿的對象就是鴉山龍船巡遊祭祀活動真正的源頭?”
“沒錯,這也是第一種觀點會成為主流的重要原因,仿古並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精妙就精妙在它既保留了古玉雕刻的神韻,又極盡當時技藝之所長,稱為稀世珍品一點也不為過。”
她忍不住一笑:“你怎麽對它這麽了解,專門研究過?”
我有些無語:“這屆交流會的主題就是論證‘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的出處,你不會不知道吧?”
她微微一笑:“我隻是過來玩的,為什麽要知道?”
“好吧。”我還能說什麽,“咱們走吧,這件玉器在交流會期間將在鴉山島展出,你要想看有的是機會。”
“這麽早就回去?”她不情不願地跟著我,“要不再去逛逛?”
我對逛街實在沒什麽興趣,隻能選個這折中的辦法:“雖然過了將近千年,但鴉山的龍船巡遊祭祀活動依舊保留了下來,每個月都會舉行,這幾天他們應該都在彩排,我們可以去看看。”
我又補充了一句:“現在它已經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熱門項目,就算是彩排也非常熱鬧。”
她眼睛一亮:“那還等什麽,出發!”
我們順著夜市還沒走到盡頭,若隱若現的鼓聲就傳了過來,隨著鼓聲越來越清晰一艘高大的帆船漸漸映入眼簾,岸上人頭攢動,時不時響起一陣喝彩,大概是在為參與表演的弄潮兒加油鼓勁。
餘昧喜歡湊熱鬧,沒一會兒我們已經徹底融入到了這片人山人海中。
看了一會兒我不禁感慨:“到了現今社會,這種民俗活動基本都是走個過場,表演的性質更強,遠不及以往隆重肅穆,比如一千年前鴉山的龍船巡遊祭祀是真的要駕船出海的,而且一巡就是大半個月。
據說當年鴉山集全城之力打造了一艘巨大無比的龍船,船帆一升若垂天之雲,近觀龍船如拔地而起之高樓、隔遠了一眺又像是漂浮在海上的仙島,如果配備齊全它甚至具有一定的遠航能力。”
“這樣一艘船隻用於祭祀會不會太浪費了?”
“所以巡遊龍船在祭祀的途中還會對來往漁船保駕護航,如果遇上極端天氣,沒來得及返航的漁民也可以將龍船作為臨時庇護之所,畢竟巡遊龍船的航線是固定的,本地人都知道它一般會在什麽時間出現在什麽地方,想找到它倒也不難。”
“還真是一舉兩得。”她笑道,“比起單純的心理寄托,像鴉山這樣的巡遊祭祀活動似乎更務實一點,難怪會延續這麽多年。”
“可惜這僅僅是個推測,因為這艘巨型龍船後來不知所蹤,當年底什麽情況已經不可考。”
“不知所蹤?”她頓時蹙眉,“莫非是巡遊過程中遇到了什麽突發事故,沉到了海裏?”
“這就要說到另一個傳聞了,相傳當年兩朝更替之後有兩位王孫帶著殘兵舊部逃至鴉山,後勵精圖治將鴉山發展得日益繁榮,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我一一道來,“後來追兵知悉兩人下落前往鴉山圍剿,兩位王孫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登上即將出海巡遊的祭祀龍船逃離鴉山,最終連人帶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再也沒了下落。”
正說著,雙首龍王手持令旗姍姍登場,人群中又是一陣歡呼,這是巡遊祭祀活動中的重頭戲,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留影。
餘昧若有所思地開口:“在其他的神話傳說中,龍王似乎很少以雙首的形象出現,可無論是鴉山巡遊祭祀活動還是那件玉璧,都非常一致地采用了這個形象,會不會也和那兩位王孫有關?”
我點點頭:“有人從這個角度出發,對‘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的來曆提出了第三種觀點,認為它既不是仿古之作,也非祭祀之用,而是一件贈禮。
坊間有種說法,二王孫借巡遊祭祀之機脫身後率領部下在海上找到一個絕佳的避世之所,於是又將巡遊龍船送了回來,隻是它的樣子變化太大,大家都沒有認出來,以為海裏突然多了一座島。
而‘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也是那時候被它一同帶回鴉山的,為感謝鴉山百姓、也為記住那次驚心動魄的經曆,他們特意命工匠在玉璧上雕刻了祭祀活動的場景。
鴉山百姓拿到玉璧後亦將祭祀活動中的龍王形象更改為雙首,以此紀念曾經帶領他們建設鴉山城的兩位王孫。”
“感覺確實挺像那麽一回事……”聽到這裏她差點成為第三種觀點的擁躉,不過很快她又動搖了,“等一下,他們說的島不會是指鴉山島吧?”
“雖然有些天方夜譚,但他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僅此一個假設就讓這種說法很難站得住腳。”
我攤了攤手,“先不說一艘船怎麽變成一座島,若真是這麽大的龍船舉國之力都未必可行,更別說一個偏遠的海濱之城,他們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生產力將它打造出來。”
“也許隻有龍船歸來化而為島是訛傳,玉璧的的確確是兩位王孫送予鴉山百姓的贈禮?”
我搖頭:“船不船的並不是推翻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後有研究發現玉璧上龍王所著服飾比當時祭祀活動中龍王的服飾要早得多,玉璧所刻內容以同期鴉山龍船巡遊祭祀為原型的可行性並不大,反過來還差不多。
畢竟祭祀活動是靠人延續的,而人又是社會中的人,生活的環境不可能一成不變,假如鴉山龍船巡遊祭祀活動的確以玉璧上所刻內容為原型,然後在細節上不斷演變是可以說得通的。”
她很敏銳地發現了問題:“也就是說玉璧本身和作為參考的祭祀活動時期相當,所刻內容卻比當時的祭祀活動曆史更早,這似乎佐證了第一種觀點,它的確是一件仿古之作,而它仿的對象就是鴉山龍船巡遊祭祀活動真正的源頭?”
“沒錯,這也是第一種觀點會成為主流的重要原因,仿古並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雙首龍王巡鴉海斬風圖’玉璧精妙就精妙在它既保留了古玉雕刻的神韻,又極盡當時技藝之所長,稱為稀世珍品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