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月,唐繼光在遵化本地訓練。因為太過匆忙了,都沒有武器,用的都是長竹代替。除了兵刃訓練外,每個人每天都要訓練負重行軍,手臂、腳、腰都捆綁有砂袋。如果用沙礫體積比較大。不過遵化可是有鐵礦的,唐繼光就購買鐵砂代替,每人共計負重二十二斤。


    軍士每天都要從遵化奔跑到長城,路程達到六裏遠。再在長城附近訓練,這段時間鐵砂袋並非是完全鬆綁下來的,依舊留著十二斤在身上。到了黃昏的時候,這才從長城返回遵化城外。而這回程,負重量繼續是二十二斤。


    不過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好,一日三餐,每三天有一頓宵夜。午餐和晚餐都有三兩肥肉吃。饃饃、米飯、蔬菜管夠,同時唐繼光還請了一個退休的太醫來,製作了一方減緩肌肉疲勞的藥劑,每天晚上喝一碗。每天訓練回來,同隊的,互相幫忙擦藥酒,一方麵減緩壓力,另外一方麵也是增加友誼。


    不過即使是這樣,第一天依舊有十多人退伍。唐繼光那裏願意啊?退伍行!飯錢不要了,一兩銀子拿回來。不過即使如此,依舊有八人寧願拿一兩銀出來。


    第二天退出的人更加多,達到四十三人。


    負責訓練的吳十畝和朱信龍都勸說唐繼光,是不是降低一點訓練強度啊?


    唐繼光則是提筆寫了幾個大字,掛在練兵場內。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再請那些原本來當文書的秀才說故事,說三國演義、霍去病、楊家將等熱血的故事。不僅僅熱血就可以,唐繼光還讓人將自己的事情編了出來,那些士兵的心態就不同了。他們想,唐繼光不過是一個海盜出身,就已經當上副總兵官了,自己好歹也是良民。不說總兵官,混上個遊擊將軍也好啊!


    退伍的士兵立刻大大減少了,到了第五天後,已經再也沒有人退伍了。而且人數並沒有多大減少,有人退伍,自然有人入伍了。


    在忙著練兵的同時,唐繼光也抽空到京城內要武器。兵仗局依舊不改要錢的慣例,不過唐繼光和內廷交好,而那些太監其實就是依靠皇帝的而已。兵仗局的太監也不敢太過囂張,不過意思意思還是要的,這規矩怎麽樣也要維護一下。


    唐繼光自然不會仗勢欺人了,須知那些太監一個個都是小人,秉承著小人報仇,從早到晚的理念。要麽就不得罪,一得罪就一棒子打死。


    唐繼光花費了三千兩,從兵仗局那裏調來了五百五十套鐵甲和五百五十套薄棉襖,一千六百杆長槍、六百柄苗刀、二百杆鳥銃、若幹火藥彈丸、六百麵蒙皮鐵盾。除此之外,唐繼光還從東江那麽調四門一號佛郎機銅炮和二十名炮手來。


    唐繼光要培養這些士兵的榮譽感,有了差距,這才有競爭的念頭。長槍發放下去,但盔甲就不同了,挑選每天訓練最好的一隊(百人)賜予盔甲和苗刀。當著全軍的麵前,唐繼光親自將盔甲和苗刀給個士兵,同時加以鼓勵。那些士兵一個個抬頭挺胸,臉色漲紅。如此五天過去,五隊的士兵有了盔甲。


    唐繼光再宣布,每五天,訓練最好的兩隊隊,可以向訓練得最差的兩隊盔甲隊挑戰,當著全軍上下在練兵場上演武,勝者獲得對方的盔甲。


    什麽?拿下盔甲?這已經不是盔甲不盔甲的問題了,而是麵子的問題了。


    而且還是當著全軍的麵子,誰丟得起這個人啊?


    除了榮譽之外,每天負重行軍、練習槍術、刀法、徒手搏擊、陣法演練等,都會有將官對此進行評價。最好的都會得到獎勵,雖然不算多,不過是飯菜上好些。但如果連續獲得,或者獲得次數達到一定程度,那麽將是金錢獎勵。


    在一係列的激勵製度下,士兵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偷懶,一個個在練兵場內揮灑熱汗。


    一個月過去,唐繼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不得不裁決一總的士兵。雖然他們訓練的不錯,但唐繼光沒有準備留他們下來。雖然這有些殘酷,但這樣才能夠讓其他士兵更有危機感。如果留下來當後備,那麽還留下來的士兵難免就會心存僥幸。


    平日也就罷了,現在唐繼光可是隻有兩個月多一些的訓練時間罷了。


    果然,裁減一總士兵後,留下來的士兵在訓練上更加刻苦。哪怕負重行軍從原來是六裏路變為十二裏,足足翻了一倍。不過軍事卻並對此沒有怨言,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到了晚上,還有不少士兵借著月色在練兵場內加練。


    二月十四日,土司兵抵達大名府,統率大土司兵乃是大名鼎鼎的秦良玉。其麾下兵馬雖然不多,不過是三千,但乃是鼎鼎大名的白杆兵。


    而川兵則抵達京師,統兵大將乃是四川副總兵董仲揆,手下有約莫一萬二川兵。


    而在這之前,已經有約莫兩萬的浙兵、土司兵抵達遼東,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萬曆四十八年六月,朝廷為了鞏固當時遼東局勢下令調集的士兵。不過因為萬曆四十八年實在太過倒黴了,一年換了三個皇帝(萬曆、景泰、天啟),這使得這支軍隊走到半路停著舉哀披麻,直到現在才抵達山海關。


    唐繼光也不知道,這事情,本來想拖著時間出關,但現在也不得不改變訓練計劃。唐繼光改而帶著大軍到山海關外訓練,為此每名淘汰的士兵,都會得到一兩銀的路費。這也大大的加大了軍隊的開支。


    二月十六日,浙兵、川兵、土司兵都抵達山海關。土司兵約莫五千人,由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統率。川兵約莫一萬二,由董仲揆統率。


    浙兵由薑弼統率浙兵,約莫萬人。


    唐繼光上表乞求寬限時日,客氏從中運作,朝廷下旨允許唐繼光三月十五日之前抵達川兵、土司兵駐地。


    唐繼光加緊訓練,三月一日終於成軍。二日,率領鐵林義從出關。


    三月十日,抵達川兵、土司兵、浙兵所駐紮的虎皮驛。虎皮驛雖然不大,但位置非常關鍵,位於沈陽和遼陽的中間點上。同時也是遼陽至沈陽的官道必經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此時虎皮驛已經集結了約莫三萬的川兵、浙兵、土司兵。


    同時三軍主帥也換了兩人,其中浙兵總兵官薑弼帶了部分浙兵到沈陽駐防。現在浙兵主事的乃是副總兵戚金,此人便是戚繼光侄子與接替者,手下有三千以戚家軍訓練之法訓練出來的鳥銃兵,另外還有二千長槍兵和刀盾手,還有參將張名世從旁協助。士兵雖然不算多,但戰鬥力卻沒有人敢忽視。


    川兵現在的統帥改董仲揆為陳策,此人名字雖然和唐繼光昔日的手下陳良策有些相同,但兩人的戰績差距不是一點半分的。陳策算得上是大明萬曆朝代僅存的老將之一,廣東東莞縣人,萬曆十四年進士。萬曆二十五年跟隨名將陳璘帶兵赴朝鮮,抗擊倭寇。防守露梁島,並在露梁島戰役當中斬溺倭寇二萬。後來又參加萬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鎮壓皮林苗族叛亂。用戰功赫赫來形容陳策也不為過。


    雖然戰功赫赫,但依舊掩飾不了陳策已經年邁的身軀,近年陳策實齡已經六十有九了,虛齡七十一。


    不過陳策顯然不大看得起唐繼光,這也和唐繼光現在依附在客氏石榴裙下,親近宦官有不少的關係。


    陳策對唐繼光冷淡,唐繼光自然不會熱臉去貼陳策的冷屁股了。


    土司兵的秦邦屏和秦民屏和陳策則想相反,他們頗為欽佩唐繼光,至於唐繼光靠著客氏,對於他們這些土人而言,算不來什麽。在土司那裏女性地位頗高,看看秦良玉就知道了,都當上將軍。唐繼光便在土司兵的營地那裏住下來,省的對上陳策的冷臉,對方不高興不說,自己也不高興。


    秦邦屏和秦民屏都是豪爽的人,再加上他們是土司,不歸陳策管,秦邦屏和秦民屏當天就宴請唐繼光。


    唐繼光欣然答應。


    不得不說,酒精是很好的化學品,酒過三巡後,雖然不過是認識了一天時間,但三人關係依舊突飛猛進。秦邦屏和秦民屏已經和唐繼光稱兄道弟起來了,唐繼光也沒有在乎這樣不附和官場禮儀。


    在酒精刺激下,秦民屏紅著臉問道:“唐兄弟!某聽你那個鎮江大捷,真不是一般的勇猛!不過那些建奴真是好對付嗎?”


    唐繼光雖然喝了不少酒,但依舊保持一定的清醒。聽到這話,苦笑一聲說道:“這話如果是外人問起,我自然說沒有什麽。但你我都兄弟相稱了,就不說虛的,那些建奴的確厲害!弓馬嫻熟不說,還驍勇善戰,悍不畏死。我們對付他們,不容易啊!”


    “嘻!唐兄弟你這話有些過了吧?如果不容易對付,這些建奴怎麽敗了的呢?”秦民屏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


    倒是作為兄長的秦邦屏比較穩重,搖了搖頭說道:“這事情你可別自大,這事情唐兄弟難道還會騙我們不成?你看這遼東的馬,都是上等的好馬,可不比我們四川的矮腳馬啊!”


    秦民屏雖然有些不服氣,但心中的自大也收斂了幾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小海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巨人肩膀上的木木並收藏明末小海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