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殺雞儆猴
今日離開皇城,來日取你皇位 作者:墨行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子,這件事情?”離開牢房後,李明澤問道
林俊峰停下腳步,回頭望向眾人:“你們的意思呢?”
“要我說,還是要把這件事情公布出去,總得給那些死去的百姓一個交代,雖然我們都是一幫莽夫,除了會打仗,什麽事情都不會做,也幫不到公子什麽忙,但這件事情還是要公布為好”
“是啊,要我說,不如直接將這個投敵賣國之輩拉出來,讓百姓好好看看這位平日裏清明廉潔的好官,具體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林俊峰抬頭望向沈夢辰幾人:“你們的意思呢?”
“公子,這樣做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自然不用說,可一旦這件事情船到倭寇那裏,他們肯定會興軍前來報複”
“倒不是怕他們,而是這些倭寇能登陸的地方太多了,我們無法保證準確的知道他們登位的位置”
“這些倭寇的船隻來去自如,我軍一到,他們就往大海深處跑,可我們前腳剛走,他們又折返回來”
“如此,我們就陷入無盡的被動之中,先不說能否讓倭寇付出慘重的代價,沿海一帶的百姓肯定會遭到屠殺”
“…”
“咦?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公子可還記得上次我們大鬧草原的時候,胡人建立的烽火台?”林十六突然想到了上次的事情
“烽火台?”眾人互相看了一眼,對啊,就是烽火台,我們在每隔數裏的地方建立一座烽火台,在兩座烽火台之間駐紮一支軍隊
……
林俊峰思索了一番後說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過先得探查一番”
“對了,可找到本地戶籍冊?”
“有,現在被堆疊在縣府中”
“好,我們過去看看”
很快,眾人來到縣府,一堆竹簡被整齊擺放在矮桌上
“這些都是嗎?”
“是的”
“好,那接下來又麻煩三位先生了,將生活在海岸一帶的村落標記出來”
“公子是想讓他們合並?”
“對,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隻有合並才能避免遭到倭寇的襲擊”
“建立烽火台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可岸上村落太多,這就讓倭寇有了可趁之機,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村落全部合並起來,抽掉一部分年輕人組成一支護衛隊,他們的任務就是看守烽火台,每天在規定的海岸範圍內巡邏,一旦發現倭寇的蹤跡立即敲響手中的銅鑼,點燃烽火台”
“另外,我打算留下一部分兵馬駐守此地,現在的任務就是防禦倭寇上岸,等時機成熟後,直搗倭寇老巢”
……
“可是公子,我們現在並不知道倭寇的老巢在哪裏,而且茫茫大海又容易迷失方向,這?”
聽到林十五等擔憂後,林俊峰輕笑道:“這個簡單,去拿一張白紙、筆,還有指南針過來,對了,還有一把戒尺”
“是”林十五來到後麵,將東西搬到正廳,林俊峰將紙張鋪在桌上,指南針放於一旁
“看好,我隻教一遍,你們學會自己製圖,要學會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正確的航線”
他現在圖上換了一隻船隻的圖像,再用戒尺畫出上下左右四條線
“其實在海上與陸地一樣,我們都可以通過指南針來辨別方向,也可以通過天上星辰來辨別”
“可萬一烏雲漫天,無法看到天上星辰,那我們就隻能憑借手上的指南針就來辨別”
“……”
“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等過段時間招募一些漁民過來,他們常年生活在這一帶,對這一片的了解比我們更深,…”
“公子,這倒是好辦,可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麽多船隻啊”
“是啊,現在隻有十條大船,想在這茫茫大海中找到倭寇的老巢是非常困難的”
……
“嗯,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被動的地方,這樣吧,先把所有船匠集中起來,然後分派任務”
他抬頭望向十五:“去把臨屯郡的地圖打開”
“是”
林十五將地圖打開,懸掛在牆壁之上,林俊峰繼續說道:“我們現在在扶租已經有一個造船廠,一年最多可以製造十條大船”
隻見他伸手指向不而及東暆:“這兩個地方分別建立一個造船廠,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年內製造出三十條大船”
“可公子,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多技藝精湛的船匠啊,這裏不比江南一帶,這邊的船匠最多隻能製造一些小船,要想製造大船恐怕很吃力”
“嗯,這些是我擔心的地方,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隻是這樣做的話可能會慢一些”
“夢辰,扶租的老船匠有多少?”
“公子,不到五十,若全部加起來將近三百人”
“這就足夠了,這樣,我們暫時先從扶租調一批人出來,每個造船廠老船匠十五人,好手一百人,以老帶新,暫時撐過這個困難時期,等他們徹底熟練起來之後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可公子,這需要很長時間的”
“無妨,我們能等得起”
“……”
……
半個月後,林俊峰將居住於海岸上的一百九十五個村落全部合並成二十四個,每個村落八百到一千二百戶不等
原本很多人並不願意,甚至不少村落之間矛盾重重,林俊峰可不管這些,從中挑出幾個刺頭殺雞儆猴
殺了不少人之後,這些百姓總算安分了,一方麵是畏懼軍威,另一方麵是害怕倭寇再次襲擊
前前後後過去的將近兩個月,就連公孫策都傳來書信,詢問是否是發生了什麽重大變?
林俊峰停下腳步,回頭望向眾人:“你們的意思呢?”
“要我說,還是要把這件事情公布出去,總得給那些死去的百姓一個交代,雖然我們都是一幫莽夫,除了會打仗,什麽事情都不會做,也幫不到公子什麽忙,但這件事情還是要公布為好”
“是啊,要我說,不如直接將這個投敵賣國之輩拉出來,讓百姓好好看看這位平日裏清明廉潔的好官,具體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林俊峰抬頭望向沈夢辰幾人:“你們的意思呢?”
“公子,這樣做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自然不用說,可一旦這件事情船到倭寇那裏,他們肯定會興軍前來報複”
“倒不是怕他們,而是這些倭寇能登陸的地方太多了,我們無法保證準確的知道他們登位的位置”
“這些倭寇的船隻來去自如,我軍一到,他們就往大海深處跑,可我們前腳剛走,他們又折返回來”
“如此,我們就陷入無盡的被動之中,先不說能否讓倭寇付出慘重的代價,沿海一帶的百姓肯定會遭到屠殺”
“…”
“咦?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公子可還記得上次我們大鬧草原的時候,胡人建立的烽火台?”林十六突然想到了上次的事情
“烽火台?”眾人互相看了一眼,對啊,就是烽火台,我們在每隔數裏的地方建立一座烽火台,在兩座烽火台之間駐紮一支軍隊
……
林俊峰思索了一番後說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過先得探查一番”
“對了,可找到本地戶籍冊?”
“有,現在被堆疊在縣府中”
“好,我們過去看看”
很快,眾人來到縣府,一堆竹簡被整齊擺放在矮桌上
“這些都是嗎?”
“是的”
“好,那接下來又麻煩三位先生了,將生活在海岸一帶的村落標記出來”
“公子是想讓他們合並?”
“對,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隻有合並才能避免遭到倭寇的襲擊”
“建立烽火台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可岸上村落太多,這就讓倭寇有了可趁之機,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村落全部合並起來,抽掉一部分年輕人組成一支護衛隊,他們的任務就是看守烽火台,每天在規定的海岸範圍內巡邏,一旦發現倭寇的蹤跡立即敲響手中的銅鑼,點燃烽火台”
“另外,我打算留下一部分兵馬駐守此地,現在的任務就是防禦倭寇上岸,等時機成熟後,直搗倭寇老巢”
……
“可是公子,我們現在並不知道倭寇的老巢在哪裏,而且茫茫大海又容易迷失方向,這?”
聽到林十五等擔憂後,林俊峰輕笑道:“這個簡單,去拿一張白紙、筆,還有指南針過來,對了,還有一把戒尺”
“是”林十五來到後麵,將東西搬到正廳,林俊峰將紙張鋪在桌上,指南針放於一旁
“看好,我隻教一遍,你們學會自己製圖,要學會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正確的航線”
他現在圖上換了一隻船隻的圖像,再用戒尺畫出上下左右四條線
“其實在海上與陸地一樣,我們都可以通過指南針來辨別方向,也可以通過天上星辰來辨別”
“可萬一烏雲漫天,無法看到天上星辰,那我們就隻能憑借手上的指南針就來辨別”
“……”
“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等過段時間招募一些漁民過來,他們常年生活在這一帶,對這一片的了解比我們更深,…”
“公子,這倒是好辦,可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麽多船隻啊”
“是啊,現在隻有十條大船,想在這茫茫大海中找到倭寇的老巢是非常困難的”
……
“嗯,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被動的地方,這樣吧,先把所有船匠集中起來,然後分派任務”
他抬頭望向十五:“去把臨屯郡的地圖打開”
“是”
林十五將地圖打開,懸掛在牆壁之上,林俊峰繼續說道:“我們現在在扶租已經有一個造船廠,一年最多可以製造十條大船”
隻見他伸手指向不而及東暆:“這兩個地方分別建立一個造船廠,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年內製造出三十條大船”
“可公子,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多技藝精湛的船匠啊,這裏不比江南一帶,這邊的船匠最多隻能製造一些小船,要想製造大船恐怕很吃力”
“嗯,這些是我擔心的地方,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隻是這樣做的話可能會慢一些”
“夢辰,扶租的老船匠有多少?”
“公子,不到五十,若全部加起來將近三百人”
“這就足夠了,這樣,我們暫時先從扶租調一批人出來,每個造船廠老船匠十五人,好手一百人,以老帶新,暫時撐過這個困難時期,等他們徹底熟練起來之後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可公子,這需要很長時間的”
“無妨,我們能等得起”
“……”
……
半個月後,林俊峰將居住於海岸上的一百九十五個村落全部合並成二十四個,每個村落八百到一千二百戶不等
原本很多人並不願意,甚至不少村落之間矛盾重重,林俊峰可不管這些,從中挑出幾個刺頭殺雞儆猴
殺了不少人之後,這些百姓總算安分了,一方麵是畏懼軍威,另一方麵是害怕倭寇再次襲擊
前前後後過去的將近兩個月,就連公孫策都傳來書信,詢問是否是發生了什麽重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