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聞,紛紛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臉上都帶著熱忱的笑意,一同朝著門口迎去。楊振寧走在前麵,步伐雖緩卻透著穩健,張啟和謝鬱文則跟在其後。


    大門被翁帆打開,施一公那儒雅而又充滿活力的削瘦身影出現在眾人眼前。


    “楊先生好!楊夫人好!”施一公恭敬的問候。他的目光中帶著親切與睿智,微笑著先向楊振寧夫婦微微點頭致意,而後又與張啟一一打過招呼。


    “施先生,今日怎麽有空過來?”楊振寧笑著問道。


    施一公邁步進屋,說道:“許久未與大家相聚,心中掛念,正好今日得閑,便來拜訪。”


    眾人簇擁著施一公來到客廳,屋內的氣氛因他的到來變得更加熱烈,新的話題與交流又在這小小的空間裏逐漸展開,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趣事與見解。


    張啟仔細的打量施一公。


    隻見他身姿挺拔,一襲簡約而得體的衣衫,更襯出那儒雅的氣質。他麵容清瘦,線條分明,一雙眼睛深邃有神,仿若藏著無盡的智慧與精力,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微微泛白的兩鬢卻絲毫不減他的風采,反而增添了幾分歲月沉澱後的從容與威嚴。


    張啟的思緒不禁飄回到上一世,施一公,這位在國際科學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經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毅然回國。他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一係列突破性的成果,那些複雜的生物分子結構在他的研究下逐漸被揭開神秘麵紗,為全球生命科學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他和女弟子顏寧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眾多極具影響力的論文,讓世界都為之矚目。


    而如今,他身為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不僅繼續在科研一線奮戰,更是致力於推動教育改革與科研創新,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子,在學術殿堂裏引領著莘莘學子探索未知,在科學界與教育界都樹起了一座令人敬仰的豐碑。


    施一公落座後,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看向楊振寧:“這兩位朋友是?”


    楊振寧笑著介紹道:“這位是燕京大學的張啟,這女士是他的朋友。張啟可不得了,近期可是在全球數學界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成功破解了黎曼猜想。”


    施一公的表情瞬間凝固,緊接著震驚之色溢於言表。他“噌”地一下站起身來,毫不猶豫地朝著張啟深深鞠了一躬。


    張啟趕忙上前拉住施一公,急聲道:“施先生,這可使不得!”


    施一公卻一臉鄭重:“張啟,你或許還未意識到這一壯舉的意義。黎曼猜想,那是全世界多少代數學家夢寐以求攻克的難關,你將它破解,這對全人類知識體係的推動堪稱裏程碑,你絕對擔得起我這一拜。”


    張啟漲紅了臉,忙說道:“施先生,您言重了。您回國後的事跡我早有耳聞,您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投身祖國科研與教育事業。您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披荊斬棘,取得眾多開創性成果,還在清華培育出大量優秀人才,這些成就對國家和社會的價值無可估量,我對您才是欽佩有加。”


    施一公直起身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張啊,你在數學領域的才華和成就也是獨一無二的,咱們就別互相謙讓了,隻盼日後能有更多合作交流,一起為科學的進步努力。”


    張啟連連點頭:“那是自然,能與施先生合作,是我的榮幸。”


    張啟和施一公相談甚歡,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生物工程育種上。


    他目光誠摯,虛心請教:“施先生,轉基因在當下備受爭議,您對此有何見解?”


    施一公微微皺了下眉頭,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他輕輕歎了口氣說:“這可是個極為敏感的問題啊。我並非植物學家,在轉基因作物的專業研究細節上,植物科學家們才是真正的權威,他們定能給出完美的答案。不過,就我個人的認知而言,社會大眾對轉基因實在無需恐懼。”


    施一公坐直了身子,語氣堅定地繼續說道:“我們看到,許多國家對轉基因農作物的調控政策十分嚴格,這正表明了各國政府對這項技術的重視與謹慎。那些在網上流傳的所謂轉基因‘有害’的例子,一律都沒有經過科學嚴謹的證明。從長期的研究與實踐來看,轉基因對環境、自然、生物以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在科學層麵上已經確認沒有問題。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在履行職責,認真地監管轉基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要給予科學家們信任,相信在科學的框架與嚴格監管下,轉基因技術會朝著有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前進。”


    張啟專注地聽著,不住地點頭:“施先生,您的話讓我豁然開朗。確實,很多時候公眾容易被不實信息誤導,科學的理性判斷才是關鍵。”施一公欣慰地笑了笑:“沒錯,科學普及之路任重道遠,我們都需要努力啊。”


    施一公又微微頓了頓,表情變得嚴肅而認真,推了推眼鏡說道:“轉基因技術,從科學原理和大量嚴謹的實驗數據來看,它確實是一種有著巨大潛力的生物技術手段。在農業方麵,它能夠精準地將某些優良性狀的基因導入作物中,比如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等。這對於解決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繼續說道:“然而,公眾對轉基因的擔憂和疑慮也並非毫無緣由。一方麵是對新技術的不了解,擔心可能存在潛在風險,比如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否會引發人體健康問題等。另外一方麵,公眾是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蠱惑和煽動,完全脫離了科學討論的軌道!這才是轉基因有所謂‘爭議’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在科學共同體內部,每一項轉基因成果在推向市場應用前,都要經過極其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和監管審查程序,這一係列的措施就是為了確保其安全性。我們科研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眾科普轉基因知識,消除他們的誤解,讓大家能夠基於科學事實而非無端猜測去認識轉基因技術。”


    張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施先生,您這麽一解釋,確實讓我對轉基因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施一公笑了笑:“是啊,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公眾的理解與支持,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也需要在科學嚴謹與公眾認知之間找到平衡。”


    他推了推眼鏡,略微激動的說道:“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我覺得最後轉基因問題上的發言權,我覺得應該留給科學家,科學家會給政府做正確的建言獻策。


    相信中國的科學家這方麵很負責任,多聽聽科學家的聲音。真正懂得轉基因的科學家,無論給政府建言獻策,還是帶領媒體,對轉基因問題做出權威解答,他們都是正確的。”


    楊振寧坐在一旁,認真聽完施一公的話後,緩緩點頭表示認可,他目光深邃而嚴肅地說道:“施先生說得很對,轉基因本就是個純粹的科學問題。科學有其自身的規律與研究方法,應當由專業的科學機構,通過大量的實驗、觀測和嚴謹的論證來給出答案,絕不能讓其卷入政治的漩渦,被政治化對待。”


    楊振寧的聲音略顯沉重,他接著說:“可如今,一些激進勢力對轉基因進行妖魔化,這是極為錯誤的行徑。他們拋開科學依據,用意識形態來評判科學問題,這完全違背了科學精神。長此以往,不僅會阻礙科學技術的正常發展,讓我們在農業、生物科技等相關領域錯失發展機遇,還可能在民眾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影響社會穩定,最終必定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必須要站出來,倡導理性看待科學問題,讓轉基因技術在正確的軌道上接受科學的檢驗與發展。”


    眾人聽著楊振寧的話,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屋內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大家都深刻意識到在科學與社會輿論的複雜交織中,維護科學的純粹性是多麽的重要。


    施一公微微前傾身子,帶著些許關切說道:“楊先生,此次前來,實則還有一事相問。今年,網絡上盛傳一篇名為《佛教與科學是徹底相容的》文章,說是出自您手,以至於您接連收到諸多與佛教相關的研討活動邀請,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楊振寧輕輕歎了口氣,臉上露出無奈之色:“施先生,這實在是一場誤會。這篇文章其實源自十年前一篇署名‘楊振華’的《佛教與科學精神》,後來被別有用心之人篡改成我的作品。好在《北京青年報》已經確認事實,並且即將獨家刊發我的辟謠聲明以及整個調查過程,希望能借此澄清事實,讓大眾不再被誤導。”


    施一公聽後,連連點頭稱是:“如今網絡信息繁雜,不實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確實容易給公眾人物帶來諸多困擾。楊先生您及時處理,也是極為必要的。”


    楊振寧微微苦笑:“是啊,隻盼此事能盡快平息,莫要再在學術與公眾認知領域掀起不必要的波瀾。”


    楊振寧又問道:“施先生,我曾看到某門戶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施一公:中國大學及研究所科研是為西方免費勞動》的文章,正在被大量轉載,影響頗為廣泛,這其中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施一公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尊敬的楊先生,請您一定要相信我,這真的是徹頭徹尾不存在的事情!當時得知這個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就在我自己的博客上麵發表了一篇文章,來澄清事實真相並進行辟謠。那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以確鑿的證據向廣大網友解釋清楚了這純粹就是一場毫無根據的鬧劇。


    而且,對於那家膽敢未經授權便肆意妄為地給原本正常的報道添油加醋、胡編亂造這些荒唐可笑言論的門戶網站,我更是毫不留情地表達了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憤慨與譴責。他們如此不負責任且有違職業道德的行徑實在令人發指,簡直就是對新聞行業準則的公然踐踏。


    他們這般肆無忌憚的所作所為,不僅僅隻是對我個人名譽造成了嚴重損害,更使得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備受尊重和敬仰的科研界蒙羞,其負麵影響之深遠難以估量。


    這種惡劣行為極大地破壞了公眾對科研工作者們的信任,讓那些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科研人員無辜躺槍,遭受不應有的質疑和指責。長此以往下去,必將對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阻礙作用。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要讓這種不良風氣得到及時有效的遏製,還大家一個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


    這時,謝鬱文輕輕插了句話:“施先生,我之前瀏覽網絡的時候發現,這篇杜撰的文章至今在網上仍然大量存在呢。”


    施一公聽了,不禁苦笑不已:“唉,網絡信息傳播的複雜性遠超想象,有時候辟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謠言傳播的速度。這些不實信息就像頑固的雜草,難以徹底清除,實在是令人頭疼啊。”


    楊振寧輕輕拍了拍施一公的肩膀:“施先生,不要太過憂慮,真相總歸是真相,隨著時間推移和大家對科學認知的加深,相信這些謠言終會漸漸失去市場。”


    施一公點了點頭:“也隻能如此了,隻希望我們的科研環境能夠更加純粹,少受這些無端謠言的幹擾。”


    張啟也看著施一公,問道:“施先生,我看到網絡上有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標題是《我的認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說是您在‘未來論壇’演講後的感悟,文中還提及了一些有神論的觀點,這真的是您的文章嗎?”


    施一公一聽,表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他有些激動地說道:“張啟啊,這完全是有人惡意篡改我的演講稿!我在‘未來論壇’上確實有過一次演講,原主題是‘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當時‘賽先生’公眾號刊發的演講節選是沒問題的。但是時隔一個星期不到,就出現了被篡改的版本在網絡和微信上大肆傳播。”


    施一公站起身來,一邊踱步一邊說道:“那些網傳版的文章,在我原本的演講稿後麵無端加了一段持有神論觀點的內容,什麽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就推斷出靈魂、鬼、神可能存在,這簡直是荒謬至極!我從未在任何場合或刊物上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我一直致力於科學研究與教育,秉持的都是科學精神,怎麽可能宣揚這種違背科學的東西。”


    張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是這樣,那這些不實信息這樣傳播,對您的聲譽影響肯定很大吧?”


    施一公無奈地歎了口氣:“是啊,這種移花接木、歪曲我本意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我工作繁忙,實在沒精力時刻關注網絡新聞,但這些謠言卻越傳越廣,實在令人頭疼。我隻能希望大家都能做個智者,不要輕易被這些謠言誤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疑探索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疑探索者並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