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國慶大閱兵
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 作者:懷疑探索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啟自從創建了伏羲門,就開始認真指點門下五大弟子的修行。
劉小龍、劉倩芳、王玉娟、鄧選平、丁麗這五人,其中以丁麗天賦最高,修行也最為刻苦。當然,他們也沒有放棄本職學業,依然從事著生物學科學研究。
轉眼之間,就到了10月份,距離燕京大學開學也有差不多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張啟主要負責幾方麵的工作。
其一,在京城郊區的實驗基地,從事轉基因玉米的科研項目。
張啟利用了“五行聚靈陣”成功地將天地靈氣引入到了轉基因作物之中。經過這一奇妙的改造,這些轉基因作物變得顆粒飽滿、晶瑩剔透,遠遠望去便知它們絕非普通的凡品。
然而,國家剛剛頒布了一係列更加嚴格且詳盡的科學規範。根據這些規定,如今要想讓轉基因作物從最初的立項階段一直走到最終成功獲得安全證書,整個流程至少需要耗費7年之久!其間更是包含了多達600餘個複雜繁瑣的安全性實驗環節。這還不包括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審驗環節。麵對如此漫長的研發周期,張啟卻顯得從容不迫。他深知科研工作急不得,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研究進程才是正道。於是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類安全性實驗當中去。
正當張啟埋頭苦幹之際,一個新的念頭忽然在他腦海中閃現——是否可以再開展一個關於黑米的研究項目呢?畢竟與轉基因作物不同,黑米本身就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極高,同時在市場上也備受青睞,擁有著相當可觀的商業價值。想到這裏,張啟不禁開始認真思考起要不要著手啟動這個全新的黑米研究項目來。
其二,就是悉心教導門下五大弟子。
為了能夠讓門下弟子們的修為得到迅速提升,張啟可謂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他深知在如今這個地球上,靈氣已經變得極度匱乏,如果想要依靠常規方法來實現修為的快速增長,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但張啟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積極地去探尋各種可能的途徑和方法。
一方麵,張啟毫不猶豫地拿出了源自伏羲宮的強大功法,並將其傳授給自己的弟子們。這些功法無一不是經過千錘百煉而成,蘊含著無窮的奧秘與力量。然而僅僅有優秀的功法還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張啟又開始研究起了《神農要旨》。其堪稱一部“修行大全”,可謂包羅萬象,裏麵詳細記載了許多關於煉丹之道的精髓和秘方。
張啟如獲至寶般日夜研讀,深入探究其中的奧妙所在。他堅信隻要自己能夠掌握這門煉丹之術,日後定能煉製出一批具有築基培元和提升修為功效的神奇丹藥。如此一來,便可以大大加快弟子們修煉的速度,幫助他們早日突破瓶頸,邁向更高層次的境界。
其三,就是定期回燕京大學本部承擔教學任務。
身為生命科學院的副教授,他現在負責大一新生的《生物學導論》這一門課程,一個星期上三節課,每節課兩個小時。在燕京大學裏,每當張啟開始授課的時候,教室裏總是座無虛席,每一個座位都被熱情洋溢的學生們占據著。他們懷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這位老師的期待,早早地來到教室等待著上課鈴聲的響起。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張啟可不是一般人。他在前世可是大名鼎鼎的中科院院士!這樣的學術背景使得他在教授這些基礎課程時,就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廚烹飪一道家常菜一樣輕鬆自如、遊刃有餘。
而且,張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他深知如何將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起來。無論是複雜的公式推導還是深奧的理論闡述,他總能以一種通俗易懂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們。
比如,當講解某個抽象的概念時,他會巧妙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加以說明;或者通過講述一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讓學生們在歡笑之中輕鬆理解原本難以捉摸的原理。
如此一來,張啟的課堂氛圍始終充滿了活力與樂趣。學生們不再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反而像是參加一場精彩紛呈的知識盛宴。因此,他的課程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和喜愛。
其四,就是在晚上集中精力,從事《生物學導論》這門課的改正工作。
張啟是從未來穿越而來,他所掌握的科學知識乃是數十年後的智慧成果。這些先進的理論、技術以及獨特的見解使得他在這個時代宛如鶴立雞群,其見識之廣博、智慧之高深遠遠超過了同儕之人。
正因如此,張啟決定修改現行的教科書!要知道,教科書乃是教育領域中的基石,它對於培養下一代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張啟卻堅信憑借自己那來自未來的知識儲備,可以為當代學生提供更為準確、全麵且前沿的學習資料。
與此同時,饒毅教授對張啟的這項工作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這位學界泰鬥時常主動撥通電話與張啟展開深入地交流探討。他們或就某一具體知識點的闡述方式交換意見;或共同研究如何將那些複雜抽象的概念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亦或是暢想這種革新將會給整個教育體係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次通話都是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兩人皆沉浸於這場充滿激情與挑戰的學術盛宴之中。
其五,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工作。
張啟不但是生物學副教授,也是剛剛成立的數學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被馬校長和丘成桐教授寄予厚望。在那個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的日子裏,燕京大學數學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這一盛事吸引了眾多目光,甚至連教育部長也親自撥冗蒞臨現場。當部長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會場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而備受矚目的張啟,被教育部長緊緊握住了雙手,兩人相互寒暄問候,氣氛融洽和諧。緊接著,在場的媒體記者們紛紛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刻——教育部長與年僅18歲的數學大師張啟親切握手並合影留念。
作為數學研究院首任院長的丘成桐先生,身著筆挺西裝,精神矍鑠地登上講台。他以激情澎湃、鏗鏘有力的聲音發表了一場熱情洋溢的演講。在演講中,丘成桐院長著重對張啟破解黎曼猜想所取得的偉大功績給予了高度讚譽。他的激情演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和鼓舞。
儀式結束後,張啟被特別安排擁有一套獨立的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不僅裝修精致典雅,而且設施齊全完備,為他提供了一個極其舒適宜人的工作環境。此外,為了更好地協助張啟開展數學研究工作,數學研究院還精心為他挑選並配備了三位得力助手。其中一名助手是來自原數學係的資深教授,年約五十有餘,教學經驗豐富且學術造詣深厚;另外兩名則是年輕有為的博士生,充滿朝氣與活力。從此刻起,他們將成為張啟團隊中的重要成員,共同致力於推動數學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其六,期間被邀請參加了國慶大閱兵。
此時此刻,他已然獲得了歐陽昆侖的極大賞識與器重,並被擢升為“天龍”特戰隊總部的副總教官一職。不僅如此,令人矚目的是,他即將被授予中將軍銜,這份殊榮無疑是對他卓越才能與傑出貢獻的高度認可。
就在國慶節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陽光灑落在古老而莊嚴的紫禁城門樓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三百名身姿矯健、英姿颯爽的“天龍”特戰隊軍官們,身著筆挺的軍裝,全副武裝,宛如鋼鐵長城般整齊地排列成一個威武雄壯的方陣。他們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踏響著時代的強音,在全球數十億雙眼睛的聚焦之下,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昂首闊步地通過了紫禁城那宏偉壯觀的大門。
盡管張啟未親身參與到這支令人熱血沸騰的方陣之中,但他同樣肩負著重任。作為一名備受尊敬的軍方高級將領,他與歐陽昆侖、葉照虛一同站在高高的觀賞台上,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他們目光炯炯,神情肅穆,心中滿懷著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注視著下方那支如利劍出鞘般勇往直前的隊伍,眼中閃爍著自豪與欣慰的光芒。
就這樣,在緊張又充實的工作中,張啟在燕京度過了接近一個月。
這一天晚上,張啟正在京郊的實驗基地裏麵伏案疾書,忙著修改《生物學導論》,基地裏麵靜謐得隻有筆尖在紙張上摩挲的沙沙聲。突然,電話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看到來電顯示是謝鬱文,張啟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喂,鬱文妹妹,你好啊。”張啟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溫柔與欣喜。
“張啟,你可真行啊!你已經連續三天都沒主動聯係我,是不是都把我給忘了?”電話那頭,謝鬱文佯裝嗔怒,那嬌俏的模樣仿佛就在張啟眼前,嘟著嘴,眼睛裏卻藏不住笑意。
張啟趕忙賠著笑臉,“哪能啊,鬱文。我這不是忙得暈頭轉向嘛,你可別生我的氣。”
“哼,算你有借口。不過呢,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謝鬱文的語調瞬間變得歡快起來,“我聽說明天中午,王晉康要來清華大學呢!他可是著名的科幻大師,還組織了一個科幻文學座談會,據說韓鬆、江曉原這些大咖都會出場。你知道嗎?王晉康老師可是我偶像,我從小就看他的書長大的。”
張啟心中一動,能聽出謝鬱文話語裏滿滿的期待,“原來是這樣啊,那可真是個好機會。”對於王晉康、韓鬆、江曉原這些人,他在上一世也是有所耳聞的。尤其是王晉康,是和劉慈欣齊名的科幻天王!
一想到劉慈欣,張啟的嘴角不由得上揚,自己與那家夥自南極洲一別,現在不知道在幹什麽呢!
“張啟,你明天帶我去清華大學好不好?我想去見我的偶像,近距離感受科幻的魅力。”謝鬱文的聲音裏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像個討要糖果的小女孩。
“好啊,我陪你去。”張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怎麽能拒絕謝鬱文如此可愛的請求呢。
“太好了!哥哥!”謝鬱文興奮地叫了起來,“我都能想象到現場的場景了,肯定特別棒。王晉康的那些科幻故事,總是充滿了奇思妙想,像《與吾同在》裏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探討,還有《蟻生》裏獨特的社會構建設想,每次讀都讓我驚歎不已。”
張啟笑著回應:“是啊,王晉康老師的作品確實很有深度,他對科技與人性的思考總是那麽獨到。這次能有機會去參加活動,肯定會收獲頗豐。”
“我現在就開始想明天穿什麽了,既要漂亮,又不能太張揚,畢竟是去參加這麽有意義的活動。”謝鬱文在電話那頭自顧自地說著,“對了,張啟,你說我要不要帶幾本王晉康老師的書去,萬一有機會讓他簽名呢?”
“這個主意不錯,你可以挑幾本你最喜歡的。”張啟說道。
“哎呀,我太激動了,感覺今晚都要睡不著覺了。”謝鬱文嘰嘰喳喳地說著,“你說我到時候見到他,會不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要是能和他聊上幾句就好了,問問他那些科幻創意是怎麽來的。”
“你肯定不會的,你這麽活潑可愛,到時候肯定能自如地交流。”張啟安慰道。
“嘻嘻,就你會哄我開心。不過我還是有點小緊張,你可得在我身邊給我打氣。”謝鬱文說道。
“放心吧,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張啟的眼神變得格外溫柔,他很享受這樣和謝鬱文聊天的時光,聽著她訴說著內心的期待與小緊張,心中滿是對這個女孩的寵溺。
“張啟,你說韓鬆和江曉原會不會也像王晉康老師一樣和藹可親呢?我好想聽聽他們對科幻創作的見解,說不定能給我很多啟發呢。”謝鬱文又開始暢想起來。
“我想他們都會很樂意分享的,畢竟這是一個交流的盛會。”張啟說道。
“嗯,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明天我們早點出發,可不能遲到了。”謝鬱文叮囑道。
“好,都聽你的。”張啟笑著回答。
掛了電話,張啟望著窗外,心中滿是對明天的期待。他不僅期待著那場科幻文學的盛會,更期待著與謝鬱文共度的時光,能陪著她去見她的偶像,看著她開心的模樣,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劉小龍、劉倩芳、王玉娟、鄧選平、丁麗這五人,其中以丁麗天賦最高,修行也最為刻苦。當然,他們也沒有放棄本職學業,依然從事著生物學科學研究。
轉眼之間,就到了10月份,距離燕京大學開學也有差不多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張啟主要負責幾方麵的工作。
其一,在京城郊區的實驗基地,從事轉基因玉米的科研項目。
張啟利用了“五行聚靈陣”成功地將天地靈氣引入到了轉基因作物之中。經過這一奇妙的改造,這些轉基因作物變得顆粒飽滿、晶瑩剔透,遠遠望去便知它們絕非普通的凡品。
然而,國家剛剛頒布了一係列更加嚴格且詳盡的科學規範。根據這些規定,如今要想讓轉基因作物從最初的立項階段一直走到最終成功獲得安全證書,整個流程至少需要耗費7年之久!其間更是包含了多達600餘個複雜繁瑣的安全性實驗環節。這還不包括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審驗環節。麵對如此漫長的研發周期,張啟卻顯得從容不迫。他深知科研工作急不得,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研究進程才是正道。於是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類安全性實驗當中去。
正當張啟埋頭苦幹之際,一個新的念頭忽然在他腦海中閃現——是否可以再開展一個關於黑米的研究項目呢?畢竟與轉基因作物不同,黑米本身就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極高,同時在市場上也備受青睞,擁有著相當可觀的商業價值。想到這裏,張啟不禁開始認真思考起要不要著手啟動這個全新的黑米研究項目來。
其二,就是悉心教導門下五大弟子。
為了能夠讓門下弟子們的修為得到迅速提升,張啟可謂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他深知在如今這個地球上,靈氣已經變得極度匱乏,如果想要依靠常規方法來實現修為的快速增長,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但張啟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積極地去探尋各種可能的途徑和方法。
一方麵,張啟毫不猶豫地拿出了源自伏羲宮的強大功法,並將其傳授給自己的弟子們。這些功法無一不是經過千錘百煉而成,蘊含著無窮的奧秘與力量。然而僅僅有優秀的功法還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張啟又開始研究起了《神農要旨》。其堪稱一部“修行大全”,可謂包羅萬象,裏麵詳細記載了許多關於煉丹之道的精髓和秘方。
張啟如獲至寶般日夜研讀,深入探究其中的奧妙所在。他堅信隻要自己能夠掌握這門煉丹之術,日後定能煉製出一批具有築基培元和提升修為功效的神奇丹藥。如此一來,便可以大大加快弟子們修煉的速度,幫助他們早日突破瓶頸,邁向更高層次的境界。
其三,就是定期回燕京大學本部承擔教學任務。
身為生命科學院的副教授,他現在負責大一新生的《生物學導論》這一門課程,一個星期上三節課,每節課兩個小時。在燕京大學裏,每當張啟開始授課的時候,教室裏總是座無虛席,每一個座位都被熱情洋溢的學生們占據著。他們懷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這位老師的期待,早早地來到教室等待著上課鈴聲的響起。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張啟可不是一般人。他在前世可是大名鼎鼎的中科院院士!這樣的學術背景使得他在教授這些基礎課程時,就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廚烹飪一道家常菜一樣輕鬆自如、遊刃有餘。
而且,張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他深知如何將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起來。無論是複雜的公式推導還是深奧的理論闡述,他總能以一種通俗易懂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們。
比如,當講解某個抽象的概念時,他會巧妙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加以說明;或者通過講述一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讓學生們在歡笑之中輕鬆理解原本難以捉摸的原理。
如此一來,張啟的課堂氛圍始終充滿了活力與樂趣。學生們不再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反而像是參加一場精彩紛呈的知識盛宴。因此,他的課程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和喜愛。
其四,就是在晚上集中精力,從事《生物學導論》這門課的改正工作。
張啟是從未來穿越而來,他所掌握的科學知識乃是數十年後的智慧成果。這些先進的理論、技術以及獨特的見解使得他在這個時代宛如鶴立雞群,其見識之廣博、智慧之高深遠遠超過了同儕之人。
正因如此,張啟決定修改現行的教科書!要知道,教科書乃是教育領域中的基石,它對於培養下一代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張啟卻堅信憑借自己那來自未來的知識儲備,可以為當代學生提供更為準確、全麵且前沿的學習資料。
與此同時,饒毅教授對張啟的這項工作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這位學界泰鬥時常主動撥通電話與張啟展開深入地交流探討。他們或就某一具體知識點的闡述方式交換意見;或共同研究如何將那些複雜抽象的概念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亦或是暢想這種革新將會給整個教育體係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次通話都是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兩人皆沉浸於這場充滿激情與挑戰的學術盛宴之中。
其五,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工作。
張啟不但是生物學副教授,也是剛剛成立的數學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被馬校長和丘成桐教授寄予厚望。在那個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的日子裏,燕京大學數學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這一盛事吸引了眾多目光,甚至連教育部長也親自撥冗蒞臨現場。當部長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會場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而備受矚目的張啟,被教育部長緊緊握住了雙手,兩人相互寒暄問候,氣氛融洽和諧。緊接著,在場的媒體記者們紛紛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刻——教育部長與年僅18歲的數學大師張啟親切握手並合影留念。
作為數學研究院首任院長的丘成桐先生,身著筆挺西裝,精神矍鑠地登上講台。他以激情澎湃、鏗鏘有力的聲音發表了一場熱情洋溢的演講。在演講中,丘成桐院長著重對張啟破解黎曼猜想所取得的偉大功績給予了高度讚譽。他的激情演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和鼓舞。
儀式結束後,張啟被特別安排擁有一套獨立的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不僅裝修精致典雅,而且設施齊全完備,為他提供了一個極其舒適宜人的工作環境。此外,為了更好地協助張啟開展數學研究工作,數學研究院還精心為他挑選並配備了三位得力助手。其中一名助手是來自原數學係的資深教授,年約五十有餘,教學經驗豐富且學術造詣深厚;另外兩名則是年輕有為的博士生,充滿朝氣與活力。從此刻起,他們將成為張啟團隊中的重要成員,共同致力於推動數學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其六,期間被邀請參加了國慶大閱兵。
此時此刻,他已然獲得了歐陽昆侖的極大賞識與器重,並被擢升為“天龍”特戰隊總部的副總教官一職。不僅如此,令人矚目的是,他即將被授予中將軍銜,這份殊榮無疑是對他卓越才能與傑出貢獻的高度認可。
就在國慶節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陽光灑落在古老而莊嚴的紫禁城門樓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三百名身姿矯健、英姿颯爽的“天龍”特戰隊軍官們,身著筆挺的軍裝,全副武裝,宛如鋼鐵長城般整齊地排列成一個威武雄壯的方陣。他們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踏響著時代的強音,在全球數十億雙眼睛的聚焦之下,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昂首闊步地通過了紫禁城那宏偉壯觀的大門。
盡管張啟未親身參與到這支令人熱血沸騰的方陣之中,但他同樣肩負著重任。作為一名備受尊敬的軍方高級將領,他與歐陽昆侖、葉照虛一同站在高高的觀賞台上,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他們目光炯炯,神情肅穆,心中滿懷著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注視著下方那支如利劍出鞘般勇往直前的隊伍,眼中閃爍著自豪與欣慰的光芒。
就這樣,在緊張又充實的工作中,張啟在燕京度過了接近一個月。
這一天晚上,張啟正在京郊的實驗基地裏麵伏案疾書,忙著修改《生物學導論》,基地裏麵靜謐得隻有筆尖在紙張上摩挲的沙沙聲。突然,電話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看到來電顯示是謝鬱文,張啟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喂,鬱文妹妹,你好啊。”張啟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溫柔與欣喜。
“張啟,你可真行啊!你已經連續三天都沒主動聯係我,是不是都把我給忘了?”電話那頭,謝鬱文佯裝嗔怒,那嬌俏的模樣仿佛就在張啟眼前,嘟著嘴,眼睛裏卻藏不住笑意。
張啟趕忙賠著笑臉,“哪能啊,鬱文。我這不是忙得暈頭轉向嘛,你可別生我的氣。”
“哼,算你有借口。不過呢,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謝鬱文的語調瞬間變得歡快起來,“我聽說明天中午,王晉康要來清華大學呢!他可是著名的科幻大師,還組織了一個科幻文學座談會,據說韓鬆、江曉原這些大咖都會出場。你知道嗎?王晉康老師可是我偶像,我從小就看他的書長大的。”
張啟心中一動,能聽出謝鬱文話語裏滿滿的期待,“原來是這樣啊,那可真是個好機會。”對於王晉康、韓鬆、江曉原這些人,他在上一世也是有所耳聞的。尤其是王晉康,是和劉慈欣齊名的科幻天王!
一想到劉慈欣,張啟的嘴角不由得上揚,自己與那家夥自南極洲一別,現在不知道在幹什麽呢!
“張啟,你明天帶我去清華大學好不好?我想去見我的偶像,近距離感受科幻的魅力。”謝鬱文的聲音裏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像個討要糖果的小女孩。
“好啊,我陪你去。”張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怎麽能拒絕謝鬱文如此可愛的請求呢。
“太好了!哥哥!”謝鬱文興奮地叫了起來,“我都能想象到現場的場景了,肯定特別棒。王晉康的那些科幻故事,總是充滿了奇思妙想,像《與吾同在》裏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探討,還有《蟻生》裏獨特的社會構建設想,每次讀都讓我驚歎不已。”
張啟笑著回應:“是啊,王晉康老師的作品確實很有深度,他對科技與人性的思考總是那麽獨到。這次能有機會去參加活動,肯定會收獲頗豐。”
“我現在就開始想明天穿什麽了,既要漂亮,又不能太張揚,畢竟是去參加這麽有意義的活動。”謝鬱文在電話那頭自顧自地說著,“對了,張啟,你說我要不要帶幾本王晉康老師的書去,萬一有機會讓他簽名呢?”
“這個主意不錯,你可以挑幾本你最喜歡的。”張啟說道。
“哎呀,我太激動了,感覺今晚都要睡不著覺了。”謝鬱文嘰嘰喳喳地說著,“你說我到時候見到他,會不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要是能和他聊上幾句就好了,問問他那些科幻創意是怎麽來的。”
“你肯定不會的,你這麽活潑可愛,到時候肯定能自如地交流。”張啟安慰道。
“嘻嘻,就你會哄我開心。不過我還是有點小緊張,你可得在我身邊給我打氣。”謝鬱文說道。
“放心吧,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張啟的眼神變得格外溫柔,他很享受這樣和謝鬱文聊天的時光,聽著她訴說著內心的期待與小緊張,心中滿是對這個女孩的寵溺。
“張啟,你說韓鬆和江曉原會不會也像王晉康老師一樣和藹可親呢?我好想聽聽他們對科幻創作的見解,說不定能給我很多啟發呢。”謝鬱文又開始暢想起來。
“我想他們都會很樂意分享的,畢竟這是一個交流的盛會。”張啟說道。
“嗯,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明天我們早點出發,可不能遲到了。”謝鬱文叮囑道。
“好,都聽你的。”張啟笑著回答。
掛了電話,張啟望著窗外,心中滿是對明天的期待。他不僅期待著那場科幻文學的盛會,更期待著與謝鬱文共度的時光,能陪著她去見她的偶像,看著她開心的模樣,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