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激辯同性戀
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 作者:懷疑探索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訂的是軟臥車廂,一個包廂四個人。張啟和謝鬱文在同一個包廂裏麵。
謝鬱文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語。張啟小心翼翼地開口:“鬱文妹妹,你別多想。”
謝鬱文白了他一眼,說道:“我能多想什麽?不過你還真是個有故事的人。”
張啟無奈地笑了笑,說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我也沒想到會這麽巧。”
謝鬱文哼了一聲,說道:“巧?我看是你的魅力大。”
張啟急忙解釋:“鬱文,真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和曾薇隻是……”
此時,陶黎納和曾薇進來了,和包廂裏麵另外兩個旅客協商,換了位置,於是四個人都在一個包廂裏麵了。
於是,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開始了聊天。曾薇比較活潑,能言善辯,很會帶氣氛,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謝鬱文一開始對曾薇有些隔閡,但是很快就和曾薇聊的放鬆起來。而張啟和陶黎納兩個大男人也聊得非常入巷。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陶黎納醫生之前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被一些人投訴了,主要是談到了同性戀。張啟好奇的問道:“陶哥,你對同性戀是什麽觀點?”
陶黎納微微皺起眉頭,認真地說道:“在我看來,同性戀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正常的情感關係應當是基於異性之間的吸引,而同性戀違背了這種自然規律,這其中必然存在心理層麵的問題。”
張啟神色平和,緩緩說道:“陶兄,關於這個觀點,各方看法不一。如今外界的官方定義有其自身的考量,這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陶黎納輕抿嘴唇,回應道:“我這麽認為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從傳統的繁衍和社會結構角度來看,異性結合才是主流,同性戀的存在似乎偏離了這種常態。”
這時,曾薇點了點頭,說道:“陶黎納說得有道理,傳統觀念中確實更傾向於異性之間的情感和結合。”
謝鬱文則搖頭說道:“我不太同意,外界的官方定義已經明確表明同性戀並非心理疾病。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不能因為不符合傳統就認為是有問題的。”
曾薇反駁道:“可傳統的模式畢竟存在了這麽久,總歸有它的道理。”
謝鬱文據理力爭:“時代在進步,我們的觀念也要跟上,不能一味守著舊的東西不變。同性戀者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我們應當尊重和理解。”
陶黎納沉思片刻,說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看來這個問題確實複雜,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交流。不過,我還是要表達我的觀點。
我是一名醫生,我認為,第一,lgbtqi都是心理疾病,正確的稱呼應是xx症結尾;第二、以同性戀為例:把戀同症說成同性戀,這種非病化、去病化的做法,是西方政治正確的惡果,並非科學;第三、承認lgbtqi是疾病,這不丟人,歧視病人才丟人,我不歧視lgbtqi患者;第四、患者需要關愛,但患者不以為病,還以病為美,那就要被批評了。”
曾薇有點不明白,就問道:“陶醫生,什麽叫做lgbtqi呢?”
陶黎納向曾薇解釋說道:“lgbtqi是一個縮寫詞,代表了性少數群體的不同類別。
l代表女同性戀(lesbian),指女性對女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g代表男同性戀(gay),指男性對男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b代表雙性戀(bisexual),指對男性和女性都可能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t代表跨性別(transgender),指個體的性別認同與其出生時被指定的生理性別不一致。
q代表酷兒(queer),這是一個比較寬泛和具有包容性的術語,用於涵蓋不符合傳統性與性別規範的人群。
i代表間性人(intersex),指出生時具有生理特征不符合典型的男性或女性身體的人,俗稱‘陰陽人’。”
陶黎納補充說道,“有些人誤解了我,認為我歧視這個群體,其實我非常尊重他們。我是一個醫生,純粹是以學術觀點提出主張。我始終認可,對於性少數群體,應當給予理解、尊重和平等對待,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和個人尊嚴。”
謝鬱文道:“可是,陶大哥,我還是不能同意您的一些觀點。按照官方的定義,同性戀目前已經不是疾病。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我國2001年第三版《大夏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d-3也將同性戀刪除。但是考慮到一些同性戀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焦慮和苦惱md-3在性指向障礙中保留了‘自我不和諧的同性戀’。”
“而且” ,謝鬱文眨了眨眼睛,“你能這樣定義這個群體,確實不符合政治正確。”
陶黎納哈哈一笑,道:“你們可能不清楚,我之所以寫那篇文章,就是因為一些境外組織在我們大夏國內的校園裏麵搞了一些宣傳lgbtqi的活動,還在各大公眾號上麵宣傳lgbtqi是如何如何的偉光正。
我主要是看不慣這些境外組織。我從來不歧視lgbtqi群體,我是反感這些境外組織的做法。因為,lgbtqi就不應該到處秀。
而且,西方拿lgbtqi做文章標榜文明進步,是身份政治演化,與吹捧宗教和放縱吸毒的邏輯相同。”
包廂裏的氣氛依然熱烈,四人圍繞這個話題繼續各抒己見。
陶黎納繼續解釋道:
“還有一種情況值得關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瀏覽網絡同性內容,觀看gv影片,進而對自身產生錯誤定義,發展成戀同症!
甚至在某些青少年的心目中,戀同症成為時尚潮流的象征!如此趨勢,怎麽得了!
我作為一名醫生,我的觀點是,花旗國人不遺餘力地在大夏國推廣lgbtqi,並非真的關心他們的人權。他們在家全球發動了多起戰爭,死亡幾十人都無動於衷,他們真的關心人權麽?他們之所以推廣,是將lgbtqi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武器對大夏國開戰!
第一,lgbtqi可以將人重新分類為不同族群,花旗國可以在不同族群中進行挑撥離間,破壞大夏國人的團結,增加我們的內耗。
第二,花旗國的低生育率已經到了不得不幹預的程度,國家及時出台了三胎政策,各地也在紛紛試水各種鼓勵生育措施。據說馬上連三胎政策也過時了,要全麵放開隨便生了。在此種情況下,鼓吹lgbtqi,讓更多大夏人加入這個不生育的群體,就是要破壞讓我國的人口大計。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花旗國對我們的敵意已經赤裸裸的展示,那麽花旗國人說的話、讚的事,我們都要非常小心。”
曾薇道:“陶大哥,我認可您的觀點。對於將人重新分類為不同族群,這是會破壞社會秩序穩定的。任何時候,如果一種觀點被政治化,就會產生一些不可控的後果,比如逼迫大眾向他們讓出更多的資源,少數群體可以占據絕大多數資源,等等。”
謝鬱文道:“陶大哥您說的有一些道理,可是將同性戀群體定義為患者,我個人是不接受的。按照目前的官方觀點,同性戀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您還是更多的從政治危害的角度看問題,但是從學術上,你還拿不出學術界的報告作為結論。”
陶黎納皺了皺眉頭,道:“由於政治正確性,世界衛生組織都刪除了同性戀在精神疾病名單中的描述,我現在拿不出最新的報告……”
曾薇又問張啟:“張啟,你是怎麽看待這個事情的呢?”
張啟思考了一會兒,表示道:
“第一,我也反感lgbtqi在國內大張旗鼓的宣傳鼓動,認為這是不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應該尊重這個群體,但是這個群體不利於人類繁衍,所以沒有必要拚命宣傳自己。人類的繁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代表人類的最高利益,其他一切的一切都要讓步。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尊重這些少數群體,不應該歧視,做到平常心看待即可。
我個人認為,lgbtqi群體應得到平等的尊重和權利,性取向和性別認同不應該成為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身份和情感,並且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我們應當以包容、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個體。
當然,前提是你在當前曆史階段不能到處炫耀。個人的權利在人類最高利益麵前,就應該讓步。陶大哥的抵製,也具有合理性,因為如果這種炫耀成為社會主流風氣,肯定不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會造成社會群體的分裂。”
張啟繼續說道:“第二,我也不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疾病。”
謝鬱文趕緊點了點頭,道:“我也這樣看。”
張啟道:“我有一個個人的觀點,不知道是否正確。我認為,同性戀,它屬於人類進化中的自然現象,而非疾病。也就是說,同性戀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些異變的分支。
人類進化是隨機的,並不是有固定方向性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各有進化路線,它們有的雌雄同體,有的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自動轉化性別。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中,對於同性戀的認知和理解經曆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然而,從科學和進化的角度來看,同性戀可能不屬於一種疾病,而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異變分支,是一種自然現象。
首先,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性取向的多樣性在動物界中廣泛存在。許多動物物種中都觀察到了同性之間的親密行為和伴侶關係。這表明,性取向的多樣性並非人類所獨有,而是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普遍存在暗示著同性戀可能具有某種生物學上的適應性或功能性,而不是一種異常或病態的表現。
從進化的理論來看,基因的多樣性是物種生存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重要保障。同性戀個體雖然可能不直接參與繁殖後代,但他們在家族和社會中往往也發揮著其他重要的作用,例如照顧親屬、為社群提供特殊的技能和資源等。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同性戀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異性戀者並無本質差異,當他們處於一個接納和支持的環境中時,也能夠過上幸福、滿足的生活。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同性戀不是疾病,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是人類性取向多樣性的一部分而已。
不過,我還要強調,這種人類進化路上的分支,總體上還是不利於人類繁衍的,所以在當前階段,不應該大肆的宣傳和鼓動。”
謝鬱文點了點頭,“啟哥,你說的很有道理。”
張啟又說道:“社會上之所以有這麽大的爭議,關鍵因素還是因為同性戀行為確實不利於人類繁衍,這才導致了這個群體被歧視。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類自身的基因本能,會自動驅使人類做出最適合基因複製和傳遞的社會行為,所以這種抵製思想也是自然界進化出來的正常反應。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性戀與進化主流群體的衝突問題,將會得到徹底解決。同性戀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繁衍人類的後代,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但是,科學技術肯定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當然,在未來世界,人類社會可以自由選擇以何種方式繁衍人類,也可以選擇用生物工程技術繁衍自己的後代。就像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人工試管技術,未來會更進一步,隻需要一點細胞就能在工廠裏麵培育出胚胎。甚至一點點基因也能進行智能修補,最終發育成完整的人類胚胎。
此外,隨著法律製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克隆人技術將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並成為一種常見的選擇。
未來,必然會湧現出能夠顯著延長人類壽命的生物技術。屆時,人類近乎實現長生不老,對於繁衍後代的需求也將大幅降低。更進一步說,人類或許能夠進化為電磁態生命,到那時,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不再重要,因為這些概念將變得無關緊要。
隻要最終解決了人類繁衍的這個最大的問題,同性戀就根本不是一個事情了。因為同性戀也可以自由的繁衍後代了。
屆時,lgbtqi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搞事情,也不會被利用到政治上了。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同性戀被大家看成是普通人,就像亞洲人看美洲人一樣,除了習慣不同,沒有啥本質區別。即使有區別,也沒有任何利益衝突,自然就沒有歧視和對立的必要了。
而且,未來人類的思想也會和現在不一樣,寬容是一個趨勢。把個體選擇哪種性取向,僅僅看成是‘個人的私事’,不會去幹預,自然也沒有歧視和對立。”
陶黎納嘴角上揚,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然後說道:“兄弟啊,聽了你這番話之後,我覺得你說得還真有幾分道理呢!你看待事情如此全麵、細致入微,讓我不得不佩服呀!”他一邊說著,一邊豎起大拇指,對對方表示讚賞和肯定。接著,他又補充說:“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想得很周到了,但跟你一比,還是稍遜一籌啊!看來以後得多向你學習,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更完美。”說完,他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眼中閃爍著真誠與敬意。
曾薇則雙眼泛起了桃花,對張啟佩服的五體投地。她激動地說道:“張啟,你簡直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你的智慧和勇氣,讓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曾薇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張啟身上,繼續誇讚道:“你的洞察力如此敏銳,仿佛能看穿一切迷霧,直達問題的核心。我覺得隻要有你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她微微紅著臉,聲音帶著些許羞澀和崇拜:“張啟,能認識你,和你一起經曆這些,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我相信,未來的路,隻要有你引領,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光明和希望。”
聽到曾薇這樣說,張啟愣住了,臉上幾道黑線,趕緊擺手,“別說這些,我也是一般般。”他是怕謝鬱文吃醋。
謝鬱文卻沒有怎麽生氣。她心裏想,優秀的男人,果然總是被女人崇拜。她撇了一眼曾薇那白皙的俏臉,內心衡量了一下,“嗯,我和張啟馬上就要在大學裏麵一起學習和生活,這是你曾薇怎麽也比不了的優勢。張啟最後一定還是屬於我,我怕啥啊!”
想到這裏,謝鬱文如釋重負。
謝鬱文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語。張啟小心翼翼地開口:“鬱文妹妹,你別多想。”
謝鬱文白了他一眼,說道:“我能多想什麽?不過你還真是個有故事的人。”
張啟無奈地笑了笑,說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我也沒想到會這麽巧。”
謝鬱文哼了一聲,說道:“巧?我看是你的魅力大。”
張啟急忙解釋:“鬱文,真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和曾薇隻是……”
此時,陶黎納和曾薇進來了,和包廂裏麵另外兩個旅客協商,換了位置,於是四個人都在一個包廂裏麵了。
於是,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開始了聊天。曾薇比較活潑,能言善辯,很會帶氣氛,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謝鬱文一開始對曾薇有些隔閡,但是很快就和曾薇聊的放鬆起來。而張啟和陶黎納兩個大男人也聊得非常入巷。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陶黎納醫生之前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被一些人投訴了,主要是談到了同性戀。張啟好奇的問道:“陶哥,你對同性戀是什麽觀點?”
陶黎納微微皺起眉頭,認真地說道:“在我看來,同性戀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正常的情感關係應當是基於異性之間的吸引,而同性戀違背了這種自然規律,這其中必然存在心理層麵的問題。”
張啟神色平和,緩緩說道:“陶兄,關於這個觀點,各方看法不一。如今外界的官方定義有其自身的考量,這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陶黎納輕抿嘴唇,回應道:“我這麽認為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從傳統的繁衍和社會結構角度來看,異性結合才是主流,同性戀的存在似乎偏離了這種常態。”
這時,曾薇點了點頭,說道:“陶黎納說得有道理,傳統觀念中確實更傾向於異性之間的情感和結合。”
謝鬱文則搖頭說道:“我不太同意,外界的官方定義已經明確表明同性戀並非心理疾病。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不能因為不符合傳統就認為是有問題的。”
曾薇反駁道:“可傳統的模式畢竟存在了這麽久,總歸有它的道理。”
謝鬱文據理力爭:“時代在進步,我們的觀念也要跟上,不能一味守著舊的東西不變。同性戀者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我們應當尊重和理解。”
陶黎納沉思片刻,說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看來這個問題確實複雜,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交流。不過,我還是要表達我的觀點。
我是一名醫生,我認為,第一,lgbtqi都是心理疾病,正確的稱呼應是xx症結尾;第二、以同性戀為例:把戀同症說成同性戀,這種非病化、去病化的做法,是西方政治正確的惡果,並非科學;第三、承認lgbtqi是疾病,這不丟人,歧視病人才丟人,我不歧視lgbtqi患者;第四、患者需要關愛,但患者不以為病,還以病為美,那就要被批評了。”
曾薇有點不明白,就問道:“陶醫生,什麽叫做lgbtqi呢?”
陶黎納向曾薇解釋說道:“lgbtqi是一個縮寫詞,代表了性少數群體的不同類別。
l代表女同性戀(lesbian),指女性對女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g代表男同性戀(gay),指男性對男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b代表雙性戀(bisexual),指對男性和女性都可能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t代表跨性別(transgender),指個體的性別認同與其出生時被指定的生理性別不一致。
q代表酷兒(queer),這是一個比較寬泛和具有包容性的術語,用於涵蓋不符合傳統性與性別規範的人群。
i代表間性人(intersex),指出生時具有生理特征不符合典型的男性或女性身體的人,俗稱‘陰陽人’。”
陶黎納補充說道,“有些人誤解了我,認為我歧視這個群體,其實我非常尊重他們。我是一個醫生,純粹是以學術觀點提出主張。我始終認可,對於性少數群體,應當給予理解、尊重和平等對待,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和個人尊嚴。”
謝鬱文道:“可是,陶大哥,我還是不能同意您的一些觀點。按照官方的定義,同性戀目前已經不是疾病。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我國2001年第三版《大夏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d-3也將同性戀刪除。但是考慮到一些同性戀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焦慮和苦惱md-3在性指向障礙中保留了‘自我不和諧的同性戀’。”
“而且” ,謝鬱文眨了眨眼睛,“你能這樣定義這個群體,確實不符合政治正確。”
陶黎納哈哈一笑,道:“你們可能不清楚,我之所以寫那篇文章,就是因為一些境外組織在我們大夏國內的校園裏麵搞了一些宣傳lgbtqi的活動,還在各大公眾號上麵宣傳lgbtqi是如何如何的偉光正。
我主要是看不慣這些境外組織。我從來不歧視lgbtqi群體,我是反感這些境外組織的做法。因為,lgbtqi就不應該到處秀。
而且,西方拿lgbtqi做文章標榜文明進步,是身份政治演化,與吹捧宗教和放縱吸毒的邏輯相同。”
包廂裏的氣氛依然熱烈,四人圍繞這個話題繼續各抒己見。
陶黎納繼續解釋道:
“還有一種情況值得關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瀏覽網絡同性內容,觀看gv影片,進而對自身產生錯誤定義,發展成戀同症!
甚至在某些青少年的心目中,戀同症成為時尚潮流的象征!如此趨勢,怎麽得了!
我作為一名醫生,我的觀點是,花旗國人不遺餘力地在大夏國推廣lgbtqi,並非真的關心他們的人權。他們在家全球發動了多起戰爭,死亡幾十人都無動於衷,他們真的關心人權麽?他們之所以推廣,是將lgbtqi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武器對大夏國開戰!
第一,lgbtqi可以將人重新分類為不同族群,花旗國可以在不同族群中進行挑撥離間,破壞大夏國人的團結,增加我們的內耗。
第二,花旗國的低生育率已經到了不得不幹預的程度,國家及時出台了三胎政策,各地也在紛紛試水各種鼓勵生育措施。據說馬上連三胎政策也過時了,要全麵放開隨便生了。在此種情況下,鼓吹lgbtqi,讓更多大夏人加入這個不生育的群體,就是要破壞讓我國的人口大計。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花旗國對我們的敵意已經赤裸裸的展示,那麽花旗國人說的話、讚的事,我們都要非常小心。”
曾薇道:“陶大哥,我認可您的觀點。對於將人重新分類為不同族群,這是會破壞社會秩序穩定的。任何時候,如果一種觀點被政治化,就會產生一些不可控的後果,比如逼迫大眾向他們讓出更多的資源,少數群體可以占據絕大多數資源,等等。”
謝鬱文道:“陶大哥您說的有一些道理,可是將同性戀群體定義為患者,我個人是不接受的。按照目前的官方觀點,同性戀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您還是更多的從政治危害的角度看問題,但是從學術上,你還拿不出學術界的報告作為結論。”
陶黎納皺了皺眉頭,道:“由於政治正確性,世界衛生組織都刪除了同性戀在精神疾病名單中的描述,我現在拿不出最新的報告……”
曾薇又問張啟:“張啟,你是怎麽看待這個事情的呢?”
張啟思考了一會兒,表示道:
“第一,我也反感lgbtqi在國內大張旗鼓的宣傳鼓動,認為這是不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應該尊重這個群體,但是這個群體不利於人類繁衍,所以沒有必要拚命宣傳自己。人類的繁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代表人類的最高利益,其他一切的一切都要讓步。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尊重這些少數群體,不應該歧視,做到平常心看待即可。
我個人認為,lgbtqi群體應得到平等的尊重和權利,性取向和性別認同不應該成為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身份和情感,並且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我們應當以包容、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個體。
當然,前提是你在當前曆史階段不能到處炫耀。個人的權利在人類最高利益麵前,就應該讓步。陶大哥的抵製,也具有合理性,因為如果這種炫耀成為社會主流風氣,肯定不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會造成社會群體的分裂。”
張啟繼續說道:“第二,我也不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疾病。”
謝鬱文趕緊點了點頭,道:“我也這樣看。”
張啟道:“我有一個個人的觀點,不知道是否正確。我認為,同性戀,它屬於人類進化中的自然現象,而非疾病。也就是說,同性戀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些異變的分支。
人類進化是隨機的,並不是有固定方向性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各有進化路線,它們有的雌雄同體,有的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自動轉化性別。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中,對於同性戀的認知和理解經曆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然而,從科學和進化的角度來看,同性戀可能不屬於一種疾病,而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異變分支,是一種自然現象。
首先,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性取向的多樣性在動物界中廣泛存在。許多動物物種中都觀察到了同性之間的親密行為和伴侶關係。這表明,性取向的多樣性並非人類所獨有,而是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普遍存在暗示著同性戀可能具有某種生物學上的適應性或功能性,而不是一種異常或病態的表現。
從進化的理論來看,基因的多樣性是物種生存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重要保障。同性戀個體雖然可能不直接參與繁殖後代,但他們在家族和社會中往往也發揮著其他重要的作用,例如照顧親屬、為社群提供特殊的技能和資源等。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同性戀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異性戀者並無本質差異,當他們處於一個接納和支持的環境中時,也能夠過上幸福、滿足的生活。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同性戀不是疾病,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是人類性取向多樣性的一部分而已。
不過,我還要強調,這種人類進化路上的分支,總體上還是不利於人類繁衍的,所以在當前階段,不應該大肆的宣傳和鼓動。”
謝鬱文點了點頭,“啟哥,你說的很有道理。”
張啟又說道:“社會上之所以有這麽大的爭議,關鍵因素還是因為同性戀行為確實不利於人類繁衍,這才導致了這個群體被歧視。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類自身的基因本能,會自動驅使人類做出最適合基因複製和傳遞的社會行為,所以這種抵製思想也是自然界進化出來的正常反應。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性戀與進化主流群體的衝突問題,將會得到徹底解決。同性戀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繁衍人類的後代,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但是,科學技術肯定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當然,在未來世界,人類社會可以自由選擇以何種方式繁衍人類,也可以選擇用生物工程技術繁衍自己的後代。就像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人工試管技術,未來會更進一步,隻需要一點細胞就能在工廠裏麵培育出胚胎。甚至一點點基因也能進行智能修補,最終發育成完整的人類胚胎。
此外,隨著法律製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克隆人技術將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並成為一種常見的選擇。
未來,必然會湧現出能夠顯著延長人類壽命的生物技術。屆時,人類近乎實現長生不老,對於繁衍後代的需求也將大幅降低。更進一步說,人類或許能夠進化為電磁態生命,到那時,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不再重要,因為這些概念將變得無關緊要。
隻要最終解決了人類繁衍的這個最大的問題,同性戀就根本不是一個事情了。因為同性戀也可以自由的繁衍後代了。
屆時,lgbtqi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搞事情,也不會被利用到政治上了。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同性戀被大家看成是普通人,就像亞洲人看美洲人一樣,除了習慣不同,沒有啥本質區別。即使有區別,也沒有任何利益衝突,自然就沒有歧視和對立的必要了。
而且,未來人類的思想也會和現在不一樣,寬容是一個趨勢。把個體選擇哪種性取向,僅僅看成是‘個人的私事’,不會去幹預,自然也沒有歧視和對立。”
陶黎納嘴角上揚,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然後說道:“兄弟啊,聽了你這番話之後,我覺得你說得還真有幾分道理呢!你看待事情如此全麵、細致入微,讓我不得不佩服呀!”他一邊說著,一邊豎起大拇指,對對方表示讚賞和肯定。接著,他又補充說:“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想得很周到了,但跟你一比,還是稍遜一籌啊!看來以後得多向你學習,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更完美。”說完,他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眼中閃爍著真誠與敬意。
曾薇則雙眼泛起了桃花,對張啟佩服的五體投地。她激動地說道:“張啟,你簡直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你的智慧和勇氣,讓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曾薇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張啟身上,繼續誇讚道:“你的洞察力如此敏銳,仿佛能看穿一切迷霧,直達問題的核心。我覺得隻要有你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她微微紅著臉,聲音帶著些許羞澀和崇拜:“張啟,能認識你,和你一起經曆這些,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我相信,未來的路,隻要有你引領,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光明和希望。”
聽到曾薇這樣說,張啟愣住了,臉上幾道黑線,趕緊擺手,“別說這些,我也是一般般。”他是怕謝鬱文吃醋。
謝鬱文卻沒有怎麽生氣。她心裏想,優秀的男人,果然總是被女人崇拜。她撇了一眼曾薇那白皙的俏臉,內心衡量了一下,“嗯,我和張啟馬上就要在大學裏麵一起學習和生活,這是你曾薇怎麽也比不了的優勢。張啟最後一定還是屬於我,我怕啥啊!”
想到這裏,謝鬱文如釋重負。